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引起高血压与睡眠分裂。长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否可改善通气功能、睡眠质量,并能够降低继发性高血压?方法:选择1997-07/2004-03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鼾症工作室明确诊断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并能坚持在家长期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66例。患者呼吸紊乱指数>20,即均为中、重度患者。携带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回家,每晚使用≥6h,应用12~34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时及治疗后睡眠时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睡前及清晨血压,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指数,呼吸紊乱指数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并调查治疗前后Epworth评分(根据患者嗜睡出现频率:从不嗜睡0分,偶尔嗜睡1分,有时嗜睡2分,经常嗜睡3分的积分判断嗜睡程度)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和日间功能,每个成分按0,1,2,3计分,各域分相加为总分越高示睡眠质量越差)。治疗时对患者随访3年。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年随访,66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Epworth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7.54±2.21),(2.85±1.56)分,(13.67±4.72),(8.61±3.75)分,P<0.01]。②多导睡眠图监测参数:治疗后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指数、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③最低血氧饱和度:治疗时和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尤以治疗时明显(P<0.05);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时(P<0.05)。④血压: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长期坚持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睡眠质量,消除睡眠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纠正夜间低氧血症,治疗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所引起的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呼吸机治疗模式不同分为4组,每组15例,分别给予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A组)、自动调压正压通气(B组)、双水平气道正压(C组)和自动调压双水平气道正压(D组)通气模式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4组诊断夜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比较,经不同模式无创呼吸机治疗后,4组患者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平均脉搏血氧饱和度,<90%的氧减时间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但A组各项指标改善最明显(P<0.01).结论: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采用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模式治疗临床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正压通气治疗前后血压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正压通气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方法 :根据所测血压将 5 0例OSAS患者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 ,夜间用多导睡眠仪检查 ,监测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最低血氧饱和度 ,睡眠期间血压。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低血氧饱和度等方面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血压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支持下实施延续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5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护理,3个月后比较2组呼吸机使用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呼吸机平均总使用天数、每天平均使用小时数、呼吸机使用4小时天数及最低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夜间睡眠觉醒次数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护理有助于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更优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危害以及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将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更高,且氧减指数、血氧饱和度、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嗜睡评分更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期间,加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其预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采用改良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行改良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的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其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呼吸紊乱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指数(Apnea Hypopnea Time Index,AHTI)以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改善情况.结果:30例研究对象经手术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99%.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患者术后半年呼吸紊乱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指数以及最低血氧饱和度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采用改良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常见方法为悬壅垂咽腭成形术治疗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手术治疗有效率为50%,且远期疗效逐渐下降;呼吸机治疗,有一部分患者难以适应.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疗法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其可能的机制.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针灸科,呼吸科.对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45例为2001-04/2004-04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在呼吸科睡眠监测室确诊患者,男44例,女1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15例.方法①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治疗法,取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心、肺、脾、肾、垂前.每天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10~20下,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维生素C 100 mg口服,3次/d.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进行夜间7 h多导睡眠图监测,评定疗效.②临床症状疗效标准显效头晕、嗜睡、胸憋闷、堵塞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夜尿次数由原来的四五次减少到1次或消失,夜间憋醒次数由原来的四五次减少到1次或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及多导睡眠监测仪测定的低通气指数、暂停指数、呼吸紊乱指数、最低血氧饱合度和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45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耳穴贴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显效17例(56.7%),有效12例(40.0%),无效1例(3.3%).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PSG监测各项指标比较,耳穴贴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耳穴贴压治疗组治疗后,暂停指数、呼吸紊乱指数、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较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65.25±7.44),(53.69±10.80)次/h;(72.40+7.92),(59.22±10.55)次/h;(9.46±2.6),(6.5±2.9)次/h;(73.3±4.8)%,(77.67±3.78)%;(90.16±33),(45.33±24.69)s,P<0.001].其中,暂停指数最多下降19.3次/h,呼吸紊乱指数最多下降17.8次/h,低通气指数最多下降10.9次/h,最低血氧饱合度最多上升7%.结论耳穴贴压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明显改善低通气指数、暂停指数、呼吸紊乱指数、最低血氧饱合度和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血氧气流记录与多导睡眠图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评价血氧气流记录仪诊断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准确性。方法:62例研究对象同时进行整夜标准多导睡眠和血氧气流记录监测,以标准多导睡眠图监测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金标准,评估血氧气流记录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准确性。结果:血氧气流记录与标准多导睡眠图测得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最低血氧饱和度密切相关(r=0.964和0.816,P=0.000)。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为诊断界值,血氧气流记录与标准多导睡眠图比较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76.5%。正常和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血氧气流记录-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标准多导睡眠图-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血氧气流记录-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较标准多导睡眠图-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减低(P<0.05)。不同严重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血氧气流记录-最低血氧饱和度与标准多导睡眠图-最低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氧气流记录具有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能力,可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初步诊断;血氧气流记录在评价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时可能低估病情,不宜单独用于判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引起高血压与睡眠分裂。长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否可改善通气功能、睡眠质量,并能够降低继发性高血压?方法:选择1997-07/2004-03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鼾症工作室明确诊断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并能坚持在家长期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66例。患者呼吸紊乱指数&;gt;20,即均为中、重度患者。携带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回家,每晚使用≥6h,应用12~34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时及治疗后睡眠时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睡前及清晨血压,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指数,呼吸紊乱指数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并调查治疗前后Epworth评分(根据患者嗜睡出现频率:从不嗜睡0分,偶尔嗜睡1分,有时嗜睡2分,经常嗜睡3分的积分判断嗜睡程度)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和日间功能。每个成分按0,1,2,3计分,各域分相加为总分越高示睡眠质量越差)。治疗时对患者随访3年。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年随访,66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Epworth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7.54&;#177;2.21),(2.85&;#177;1,56)分,(13.67&;#177;4.72),(8.61&;#177;3.75)分,P&;lt;0.01]。②多导睡眠图监测参数:治疗后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指数、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P&;lt;0.05)。③最低血氧饱和度:治疗时和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lt;0.05),尤以治疗时明显(P&;lt;0.05);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时(P&;lt;0.05)。④血压: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lt;0.05)。结论:长期坚持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睡眠质量,消除睡眠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纠正夜间低氧血症,治疗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所引起的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SAS)临床疗效。方法:用BiPAP呼吸机治疗42例COPD合并SAS患者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总睡眠时间(TST)、呼吸紊乱指数(RDI)、夜间最低氯饱和度(SaO2Low)、pH、PaO2和PaCO2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总睡眠时间(TST)、呼吸紊乱指数(RDI)、夜间最低氧饱和度(SaO2Low)、pH、PaO2分别为(371.29±57.80)min,(9.44±6.78),(79±15.72)%,(7.28±0.05),(6.21±1.32)kPat治疗后TST,RDI,SaO2Low,pH,PaO2分别为:(400.57±62.13)min,(7.31±4.26),(87±7.37)%,(7.38±0.04),(8.67±1.26)kPa.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Bi-PAP呼吸机在提高患者的总睡眠时间、SaO2、PaO2,降低呼吸紊乱指数方面疗效显著,是无创性治疗COPD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高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高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知识问卷(AKT)现场调查填写的形式,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表现情况,从而对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 月至2019年1 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为观察组,不合并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定量指标差异进行比较,包括:(睡眠障碍、身体情况、情绪障碍、多巴胺水平、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不同年龄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睡眠监测指标进行比较,(AHI、SaO2).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障碍评分、身体情况评分、情绪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多巴胺水平高于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AHI水平在逐渐提升,SaO2 则在逐渐降低.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睡眠质量、身体健康以及心理情况均难以控制,多巴胺的水平升高,可以与并发症相关.  相似文献   

13.
AIM: To confirm or reject effects of CPAP on sleep asystole and to elucidate possible dependence on correction of respiratory disorders. MATERIAL AND METHODS: Thirteen patients (11 males and 2 females aged 19 to 66 years) with bradyarrhythmia (BA) arising in sleep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BA was caused by transient atrioventricular block of the degree II-III in 9 cases (69%), episodes of sinus node arrest and/or synoatrial block in 6 (46%) cases. Two (15%) patients had combination of BA forms. To diagnose sleep respiratory disorders, polysomnography (PSG) was mad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sleep obstructive apnea syndrome (SOAS) were apnea/hypopnea index (AHI) more than 5 episodes for 1 hour sleep.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dividual selection of therapeutic pressure under PSG control was performed in SOAS patients (the study group). CPAP-therapy was effective in AHI < 5. In the control group (AHI < 5) such selection was made too. CPAP-therapy was effective in the controls if episodes of apnea/hypopnea were not registered through the night of monitoring. RESULTS: In the study group CPAP-therapy was effective. The AHI decreased from 73.2 to 4.4, oxygen saturation of arterial blood increased from 74 to 85%, mean duration of asystoles fell from 5.2 to 1.3 s, pauses with duration more than 2 s disappeared. In the control group sleep apnea/hypopnea episodes disappeared but in asystole CPAP was uneffective. CONCLUSION: CPAP-therapy is effective and pathogenetically sound method of treating patients with nocturnal bradyarrhythmia associated with sleep respiratory disorders.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5月我院OSAHS患者85例,均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术前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对照组未行CPAP治疗,术后均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观察两组相关监测参数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均能耐受CPAP治疗,OSAHS症状明显缓解,观察组患者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最低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UPPP术前应用CPAP治疗OSAHS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治疗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夜间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心房颤动、房扑、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行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临床症状、睡眠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一种判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病情的临床评分方法。方法对158例0s,AHS患者的习惯性打鼾、睡眠时憋气、白天嗜睡、肥胖、高血压等5项临床表现由两位医生分别独立进行评分,探讨用临床评分法判断OSAHS病情的价值。结果两位评分者的总评分结果分别为7.94±3.22和7.62±3.08,二者呈高度正相关(r=0.97,P=0.00);轻度、中度和重度OSAHS患者评分结果分别为5.53±2.25,7.66±2.05和9.29±2.27,彼此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总评分结果(7.78±2.68)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37.15±19.53)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0,P=0.00);ROC分析表明以临床评分最优截断点7分为界,区分轻度与中重度OSAHS的敏感性为敏感性为83.5%,特异性为74.4%,准确性为80.3%。结论临床评分法判断OSAHS患者病情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有效性和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抗高血压药物、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评价联合治疗是否优于药物治疗。方法:72例合并OSAHS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nCPAP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6个月后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睡眠呼吸监测参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心率(HR)、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最低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CPAP联合抗高血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并OSAHS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Somno Fit阻鼾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确认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佩戴阻鼾器治疗,并在佩戴前后采用夜间多导睡眠仪监测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SaO2)和鼾声指数,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佩戴阻鼾器后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及自觉症状均有改善,治疗前后经多导睡眠仪监测所得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omnoFit阻鼾器可通过前伸下颌,改变下颌、舌、软腭和悬雍垂的位置关系,稳定下颌和舌,增加舌肌张力,从而达到开大和稳定气道的目的,对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术对轻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行软腭部消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18例轻度OSAHS患者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 8周行多导睡眠图等检查 ,比较软腭长度、悬雍垂长度、鼾声评级及Epworth嗜睡程度评分 ,观察术中、后的主要反应。结果 患者射频治疗前和治疗 8周后多导睡眠参数比较显示 :治疗后Ⅰ +Ⅱ期睡眠 /总睡眠时间 (TST) (% )明显缩短 ,Ⅲ +Ⅳ期睡眠 /TST (% )明显延长、睡眠效率 (TST/总记录时间 % )及最低脉氧饱和度 (LSpO2 )均显著提高 (P <0 .0 5 ) ;此外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的减低以及打鼾时间 /TST的缩短均较治疗前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患者射频治疗 8周后软腭长度及悬雍垂长度的缩短及鼾声评级的降低均较治疗前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Epworth嗜睡程度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软腭射频术后对疼痛、讲话及吞咽的影响的评分标准 ,18例患者术后 1~ 3天对以上三项的影响基本在轻度以内 ,术后 7天时影响又较 1~ 3天时进一步改善。结论 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对于轻度OSAHS患者具有较明显的近期疗效 ,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