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是指临床上无明显脑卒中发作史,而影像学检查却有梗死病灶或有与卒中病史无关的梗死灶。SCI普遍存在,老年人更为常见,并可演变为有症状脑卒中或血管性痴呆,故SCI尽早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高半胱氨酸(hyperhomocys-  相似文献   

2.
谢春  袁荣峰  高小平  梁辉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0):1767-1768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CI)的影像学改变与临床特征.[方法]对1999~2003年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或有眩晕、头痛而无明确卒中病史的18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行CT或MRl检查,并对43例影像学检查有ACI者做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和老年认知功能测验.[结果]CT检查的110例显示有ACl者18例(占16.38%),MRI检查的70例显示有ACI者25例(占35.71%),43例有ACI者中有38例的心理学测验得分均低于非ACI者.[结论]ACI并非无临床症状,只是症状轻徽、短暂,或者没有经过仔细、敏感的量化检测而被忽略,最终将演变成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3.
无症状性脑梗塞CT及相关因素分析孙彦荣①随着近年来影像学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无症状性脑梗塞(SCI)的发现越来越多。此类患者无脑卒中的病史,神经系统的检查也无异常发现或仅有轻微症状不足以引起患者和医生的注意,而在CT或MRI影像学上可见到梗塞灶。笔者...  相似文献   

4.
无症状性脑梗塞与抑郁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塞(ACI)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抑郁状态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 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42例经CT或MRI证实的ACI患的情绪状态,并与对照组比较;根据脑梗塞灶的数量对ACI组患情绪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 ①ACI组抑郁状态发生率为35.7%。②ACI组抑郁状态的发生率与脑梗塞灶数量及基底节区脑梗塞关系密切。结论 抑郁状态为ACI患较常见的症状,多灶性脑梗塞抑郁状态的发生率高于单灶性脑梗塞,基底节区梗塞易发生抑郁,ACI抑郁状态的发生有其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血管性痴呆影像学及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CI)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对1995~2004年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或有眩晕、头痛而无明确卒中病史的3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做了CT或MRI检查,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临床痴呆评定(CDR)对68例影像学检查有ACI者做了老年认知功能测验。【结果】做CT检查的200例老年人显示有ACI者33例(占16.5%),做MRI检查的100例显示有ACI者35例(占35%),68例有ACI者中有63例的心理学测验,得分均低于非ACI者。【结论】ACI并非无临床症状,只是症状轻微、短暂,ACI患者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最终将演变成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6.
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症状性脑梗死(asympto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又称静止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是指无任何脑卒中病史和体征而由影像学或尸解发现的脑梗死,或在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无关的部位出现的脑梗死。广义的ACI还包括有短暂性神经系统体征的脑梗死(CITS)。近年来,随着CT及MR的广泛应用及国内外盛行的脑的定期健康检查,发现ACI广泛存在,老年人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性脑梗死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SBI)是指无卒中病史,无明确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由影像学或尸检发现的梗死灶。并不排出如头痛、头晕、职能障碍等一般症状。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无症状脑梗死的检出率日益增多。由于SBI可以演变为有症状性脑卒中,也可缓慢引起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其临床意义渐受重视。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诊治的80例SB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徐南飞  陈晓雷  陈萍  马志伟  孔岳南 《临床荟萃》2011,26(16):1418-1419
无症状性脑梗死(ACI)多数进展为症状性脑梗死或血管性痴呆,对其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老年糖尿病患者为ACI的高危者,临床上因CT或MRI检查价格昂贵不宜作为常规筛查手段,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是目前用于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是心脑血管疾病强有力的预测因素。本研究旨在分析颈动脉硬化与老年糖尿病ACI的相关性,以评估CIMT及斑块对早期发现老年糖尿病ACI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无症状性脑梗塞17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无症状性脑梗塞是指无脑卒中病史、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而影像学 (头颅 CT和 MRI)发现了梗塞灶。随着影像学发展 ,无症状性脑梗塞的发现日趋增多。我们自 1993- 0 3~ 1999- 0 9体检 3472 8例 ,发现无症状性脑梗塞 176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来自 1993- 0 3~ 1999- 0 9门诊体检人群 ,共 3472 8例 ,其中≥ 6 0岁者 13492例 ,<6 0岁者 2 12 36例 ;男19786例 ,女 14 85 2例。176例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中男 12 4例 ,女 5 2例 ;年龄 36~ 83岁 ,平均年龄 6 1.5岁 ;≥ 6 0岁者 12 8例 ,占 72 .7% ,<6 0岁≥ 5 0岁者 4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symptomaticcerebralinfarction,ACI智能、记忆和情感的关系。方法:采用龚氏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版、记忆量表中国版、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对60例ACI患者及相匹配的40例正常对照组以及50例症状性脑梗死(symptomaticcerebralinfarction,SCI)组进行检查研究。结果:ACI组大部分分测验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但与SCI组无显著差异;38例智力低于正常,其中14例出现智能障碍;47例记忆力低于正常,其中记忆障碍者25例;不同梗死区域及数量有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ACI组抑郁发生率及SDS标准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AS标准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有抑郁症状者29例;抑郁组各智商及记忆商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非抑郁组语言智商(verbalintelligencequotient,VIQ)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ACI患者存在明显认知功能障碍,多发性梗死、双侧梗死和抑郁情绪更易产生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合并脑血管疾病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永光 《现代康复》1999,3(10):1236-1237
脑血管可分为发作性和非发作性两种,前一类主要是脑出血和脑梗塞等.后一类包括无症状脑缺血和血管性痴呆。本仪讨论高血压病合并发作性脑血管病时的处理.对这类患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预防脑卒中的再发作.其主要治疗方法类似于普通高血压病患,但由于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和发病时的脑血管变化与一般高血压病差异很大.在治疗方面常常存在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无定状性脑梗塞(SBI)是近年来在脑卒中病人和正常人神经影像检查时发现的一类梗塞。本文通过对173例MRI诊断为脑梗塞病人的临床及MRI检查资料复习。结果显示在这些脑梗塞病人中,无定状性脑梗塞病人占31.8%。SBI病灶多位于1-2个解剖部位,且小而深或在大脑静区,87.9%为腔隙性梗塞灶。SBI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与高血压及冠心病相关,而且前者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无症状性脑梗死(ACI)的临床及CT特点。方法:对86例ACI的临床及脑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均为60岁以上老人,合并高血压7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8例,抑郁障碍47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45例,高脂血症38例,2型糖尿病26例,房颤20例。脑CT检查:梗死灶多为小于20mm的腔隙性脑梗死,可多发,梗塞部位多在基底节。大于20mm的梗塞灶多合并房颤及糖尿病。结论:年龄,高血压,房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其主要危险因素。ACI多伴有抑郁障碍,对高危病人应早期发现和治疗ACI。  相似文献   

14.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智能、记忆和情感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sympto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与智能、记忆和情感的关系。方法:采用龚氏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版、记忆量表中国版、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对60例ACI患及相匹配的40例正常对照组以及50例症状性脑梗死(sympto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SCI)组进行检查研究。结果:ACI组大部分分测验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但与SCI组无显差异;38例智力低于正常,其中14例出现智能障碍;47例记忆力低于正常,其中记忆障碍25例;不同梗死区域及数量有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ACI组抑郁发生率及SDS标准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AS标准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有抑郁症状29例;抑郁组各智商及记忆商显低于正常组(P<0.01),非抑郁组语言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ACI患存在明显认知功能障碍,多发性梗死、双侧梗死和抑郁情绪更易产生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60例血管性痴呆和200例无痴呆表现的单纯脑梗塞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血管性痴呆与性别以及年龄无明显关系,与脑梗塞的病灶数目有显著关系,与梗塞灶的大小无明显关系,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嗜烟酒在血管性痴呆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而冠心病以及肥胖在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对于防治血管性痴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鲁统山  孙成表  刘景兰 《临床荟萃》1999,14(11):508-509
研究发现,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后可存在高血糖状态,而后者又使得脑梗塞面积增大,加重脑水肿及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预后不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6~1998年共收治ACI86例,均发病3天内入院。其中男49例,女37例,平均年龄(61.3±4.2)岁。86例患者均符合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全部行头颅CT检查,确诊为ACI。CT结果:梗塞面积:腔隙性脑梗塞21例,2~10cm~247例,大于10cm~218例。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史。  相似文献   

17.
小卒中是指无卒中病史、无明确神经系统定位的症状和体征,而由神经影像学检查或尸检发现脑梗塞灶,或虽有症状性卒中,但影像学发现了非责任病灶的脑血管事件。本文从中医"治未病"角度对小卒中的防治做一探讨,将"治未病"的思想贯彻到脑卒中防治过程中。早期识别小卒中,积极干预,对减少症状性卒中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狭窄管壁重构模式、斑块内出血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经颅脑3D-TOF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发现MCA高度狭窄(狭窄率≥70%)118例患者,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症状组55例和无症状组63例。根据2组临床状况及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表现,评估分析MCA狭窄段管壁重构模式、斑块内出血与脑卒中事件的关系。结果症状组MCA狭窄段管壁正性重构38例,负性重构11例;无症状组MCA狭窄段正性重构15例,负性重构34例,两组正性重构和负性重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症状组斑块内出血发生率为25.45%显著高于无症状组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CA狭窄段管壁的正性重构模式以及斑块内出血,均加大了同侧MCA狭窄供血区发生急性脑卒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无症状性脑梗塞的概念、脑循环代谢、合并症和无症状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并重点介绍了无症状性脑梗塞的康复治疗,其中以对基础疾病治疗、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药物和改善脑血液灌注及预防脑性痴呆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0例住院ACI患者LPA水平,分析LPA水平变化与其病情严重程度、梗死体积大小及其病情变化的相关性。结果ACI患者血浆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在发病后24h达到高峰。在ACI患者中大梗死灶、中梗死灶ACI患者组血浆LPA含量明显高于小梗死灶ACI患者(P<0.01),进展性脑卒中组血浆LPA明显高于完全性脑卒中组(P<0.01)。且LPA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263,P<0.05)。结论LPA水平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变化密切相关,LPA可能在ACI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