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para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1,PTH1R)在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髁突软骨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研究于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在潍坊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和潍坊市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进行。选取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只。实验组大鼠用咬合升高法构建TMJOA动物模型,并于造模后的第2、4、6、8周分别处死6只大鼠,解剖分离双侧髁突;对照组大鼠仅进行相同时长的张口动作,其余操作与实验组相同。通过苏木精-伊红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大鼠髁突软骨的组织学变化,按照改良Mankin评分系统对大鼠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拍照并评分;再应用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髁突软骨内PTH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苏木精-伊红和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所有时间点对照组髁突软骨的组织学形态具有一致性,而实验组颞下颌关节的...  相似文献   

2.
探讨关节腔内注射不同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36只)和对照组(4只)。实验组通过双侧颞下颌关节盘部分切除建立骨关节炎模型,术后4周分别注射20、40和80 ng TGF-β1于右侧颞下颌关节内,左侧关节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后6周及12周时,分批处死实验组与对照组动物。获取髁突标本后对软骨与软骨下骨分别行Micro CT检查与糖蛋白含量检测(番红-O染色)。结果 术后生理盐水组的关节呈明显的骨关节炎表现,其软骨糖蛋白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软骨下骨逐渐硬化。注射后6周,所有TGF-β1组糖蛋白含量均高于正常组与盐水组。其中,40 ng与80 ng组糖蛋白含量更高于20 ng组。注射后12周时,所有TGF-β1组关节软骨组织结构有序,其糖蛋白含量无组间差异,虽较6周时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所有TGF-β1组的软骨下骨都得到显著改善,且具有与正常组类似的软骨下骨细微结构。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TGF-β1能够有效地促进TMJOA中病变软骨的修复并阻止软骨下骨异常骨改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对小鼠颞下颌关节(TMJ)骨关节炎(OA)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的影响.方法 对雌性6周龄C57小鼠施加单侧前牙反(牙合)(UAC)刺激并局部注射GDF11.取TMJ髁突软骨进行番红O染色;GDF11、脂联素(Adipone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小鼠髁突发育过程的不同阶段,FAM20C在髁突软骨中的时空表达特点,试探究其在小鼠髁突发育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改良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胚胎17.5 d和出生后0、7、21 d 4组小鼠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相应时间点FAM20C在小鼠髁突软骨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测量FAM20C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HE染色和改良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表明:随着软骨内骨化的进展,髁突软骨细胞层长度减少,软骨下骨体积增加,下颌髁突体积增大;免疫组化结果表明:4组小鼠髁突软骨组织中均有FAM20C阳性表达,FAM20C主要表达于髁突软骨增殖软骨细胞层和前肥大软骨细胞层,少量表达于肥大软骨细胞层及软骨下骨层,随着髁突发育,FAM20C表达逐渐减少。统计学结果显示,各时间点FAM20C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AM20C参与小鼠下颌髁突发育,可能通过调节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髁突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软骨染色方法在髁突软骨、股骨软骨和生长板软骨中的染色差异。方法 取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颞下颌关节髁突、膝关节股骨,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阿利新蓝染色、番红O 阿利新蓝染色、番红O染色、番红O 快绿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各软骨组织结构。结果 HE染色髁突纤维软骨各层结构清晰,关节软骨基质呈嗜碱性蓝染,骨组织呈嗜酸性红染;甲苯胺蓝染色关节软骨基质呈蓝紫色,骨组织不着色;阿利新蓝染色软骨基质呈淡蓝色,骨组织不着色;番红O 阿利新蓝染色关节软骨呈浅蓝色,骨组织呈淡红色,但是髁突软骨纤维层和增殖层红染;番红O染色中髁突软骨基质呈红色,股骨软骨和生长板软骨呈橘黄色,骨组织呈淡红色;番红O 快绿染色关节软骨基质呈红色,骨组织呈绿色,在髁突纤维软骨中纤维层呈明显绿染。结论 不同的染色方法可以特异性展现软骨组织结构。在今后透明软骨和纤维软骨的研究中,因根据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选用适合的染色方法,以期最佳的反映研究部位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小鼠下颌髁突软骨对双侧前牙反■的响应以及甲状旁腺激素相关多肽(PTHrP)在该过程中与髁突软骨细胞分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周龄小鼠(小龄)和28周龄小鼠(大龄)各42只。将各年龄组小鼠随机均分为3个对照组(3周组,7周组,11周组)和4个实验性双侧前牙反■实验组(3周组,7周组,11周组,7+4周组)。通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表型的变化以及PTHrP和骨钙素(OCN)的表达变化。结果:实验性双侧前牙反■能够诱导小鼠髁突出现骨关节炎(OA)样退变,大龄组更严重,去除咬合刺激可促进髁突软骨表型的恢复,小龄组明显。从3周开始,实验性双侧前牙反■组髁突软骨中PTHrP的表达开始降低,而OCN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去除实验性双侧前牙反■后,小龄小鼠髁突软骨中PTHrP表达有明显升高,OCN的表达明显的降低,而大龄小鼠髁突软骨中PTHrP和OCN的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与大龄小鼠相比,小龄小鼠下颌髁突软骨对反■的响应较轻,去除反■刺激后髁突软骨的恢复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在髁突软骨退变中的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雌激素补充(E 2)组、单侧前牙反(UAC)组、单侧前牙反+雌激素补充(U+E 2)组(n=12),3周后处死、取材。HE、番红O-固绿染色评价软骨退变程度;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髁突软骨中Necroptosis关键分子RIPK3、p-MLKL,损伤相关模式分子HMGB1和促炎/降解因子TNF-α、MMP13、ADAMTS5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E 2、UAC和U+E 2组软骨厚度、番红O阳性面积比显著降低(P<0.01);RIPK3、p-MLKL、HMGB1、TNF-α阳性细胞率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UAC和U+E 2组中MMP13、ADAMTS5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Con组(P<0.01)。结论:髁突软骨细胞程序性坏死参与了髁突软骨的退变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于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大鼠髁突软骨的作用。方法    选取8 ~ 10周龄雄性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模型组6只、实验组10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建立TMJOA模型3周后,实验组大鼠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质量浓度为30 μg/mL的医用臭氧,其他2组注射生理盐水,每周1次,共3次。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后处死各组大鼠并进行取材,观察髁突和关节盘的变化;采用HE、甲苯胺蓝染色并分别通过改良Mankin′s评分和平均光密度值分析髁突软骨细胞和基质的变化情况;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数量及分布。结果    经CBCT检查和肉眼观察发现,模型组和实验组颞下颌关节髁突及关节盘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缺损,模型组缺损程度重于实验组。3组改良Mankin′s评分、平均光密度值和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3.462、44.498、113.918,均P < 0.05)。其中,模型组和实验组的改良Mankin′s评分、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均大于对照组,模型组这2个指标还高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模型组和实验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低于对照组,模型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低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于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质量浓度为30 μg/mL的医用臭氧,可减轻TMJOA大鼠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Dai K  Jiao K  Wang DS  Yu SB  Liu XD  Wang MQ 《上海口腔医学》2012,21(2):121-126
目的: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致大鼠髁突软骨异常改建过程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32只8周龄SD雌性大鼠,在实验组大鼠第一、第二和第二、第三磨牙之间填塞正畸用橡皮筋,推第一、第三磨牙移动约0.8mm,分别于8周和12周后取双侧颞下颌关节,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周(4/8)和12周(6/8)实验组髁突软骨出现典型退行性变,IL-1β的表达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8周实验组IL-6(P=0.009)和TNF-α(P=0.001)的表达显著高于8周对照组;12周实验组TNF-α的表达显著低于8周实验组(P=0.004),与同龄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实验早期,IL-6和TNF-α参与了实验性咬合紊乱所致髁突软骨异常改建活动,但在观察期内,IL-1β无明显参与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20062425TMD患者关节损害与关节液中TNFα含量关系的研究;20062426渐进性咬合紊乱对髁突软骨TGF—β1表达的影响;20062427咬合紊乱对髁突软骨Ⅲ型胶原表达影响的定量研究;20062428[牙合]重建对偏侧咀嚼大鼠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20062429颞下颌关节CT影像测量与解剖测量相关性研究;20062430颞下颌关节滑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一氧化氮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起源的诱导因子,是新血管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多种研究表明,VEGF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关节盘、髁突软骨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骨关节炎、滑膜炎等关节疾病的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这些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TNF-α对髁突软骨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34(IL-34)及表达IL-34 mRNA基因的影响,探讨IL-34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致病机制。方法取第三代髁突软骨细胞,培养过程于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1、10、20、50 ng/m L)的TNF-α培养24 h以及同一浓度(10 ng/m L)TNF-α分别培养1、3、6、10、24 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及细胞,分别用ELISA和RT-PCR方法测定IL-34浓度以及IL-34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实验组和对照组髁突软骨细胞上清液中均能检测到IL-34。2TNF-α刺激髁突软骨细胞IL-34mRNA基因表达,并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TNF-α能刺激髁突软骨细胞产生IL-3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重组人IL-1Ra对实验性大鼠颞下颌关节炎软骨关节修复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24只,用关节腔内注射Ⅱ型胶原酶法建立双侧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模型,1周后,右侧(实验侧)关节腔内一次性注射重组人IL-1Ra5 μg(稀释于0.05 ml生理盐水),左侧(对照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后2周、4周各处死12只动物,取颞下颌关节标本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检测,用Mankin评分方法评估TMJ组织病理变化程度.另取1只SD大鼠用作空白对照,2周后处死.结果:2周时双侧颞下颌关节软骨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病损,实验侧和对照侧Mankin计分分别为1.33±0.52和2.00±6.63(P >0.05).4周时,实验侧改良和对照侧Mankin评分分别为3.00±0.63和6.50 ±0.84(P<0.05).AD-AMTS-4、5的蛋白及mRNA表达也低于对照侧(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重组人IL-1Ra能缓解骨关节炎导致的软骨病损,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ADAMTS-4、5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狗的双侧下颌牵张成骨中颞下颌关节髁突的形态改变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髁突的 表达。方法 16只狗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分别为牵张6 d组、牵张后固定2周组、牵张后固定8周组及正常对 照组。各实验组的牵张频率均为1 mm/d,1次/天。对每组动物的髁突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TGF-β1的免 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 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实验组动物的髁突纤维软骨早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增殖带、肥 大带细胞增生活跃,软骨钙化层及其深层软骨成骨活跃;TGF-β1阳性染色主要定位在肥大带细胞胞浆、周围基质和 成骨反应活跃处的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及周围基质。牵张后固定2周时这种改建修复现象最明显,8周时逐渐恢 复至正常对照组的表现。结论 双侧下颌牵张成骨对颞下颌关节髁突影响主要表现为髁突纤维软骨组织形态学 的改变和软骨、骨的改建活动,但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这种改变逐渐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关节盘穿孔建立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osis,TMJOA)模型,并观察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髁突的形态学特征及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8只12周龄雄性SD大鼠购自重庆医科大学,体质量200~250 g,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1周组和4周组,每组各4只。用齿科慢机球钻在每只大鼠左侧(模型侧)关节盘中后部形成直径1.5 mm的规则圆形穿孔,右侧(对照侧)不予处理。1周组和4周组大鼠分别于处理后1、4周时处死,获取双侧TMJ组织,通过形态学观察、影像学检查分析关节软骨的退化程度及软骨下骨的结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苏木精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分析大鼠TMJ髁突软骨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1周组模型侧关节盘红肿明显,4周组模型侧可见典型的骨关节病鸟嘴样改变,1周组和4周组模型侧髁突的高度[分别为(2.73±0.14)和(2.49±0.25)cm]均显著低于对照侧[分别为(3.30±0.09)和(3.30±0.12)cm](P<0.01);影像学结果显示4周组模型侧骨小梁微观结构破坏明显;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1周组及4周组模型侧的蛋白聚糖均显著低于对照侧(P<0.01);TRAP染色结果显示1周组及4周组模型侧的破骨细胞数目均显著多于对照侧(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苏木精染色结果显示1周组及4周组模型侧的胶原纤维密度较对照侧均显著减少(P<0.01),而基质金属蛋白酶显著增多(P<0.01)。结论大鼠关节盘穿孔后,模型侧髁突软骨出现了典型的TMJOA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改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分为术后24h和1、3、5、8周5个时间组及1个对照组,每组5只,用打击装置造成动物单侧下颌骨骨折,行钛合金小夹板坚强内固定,按时间分组处死动物取双侧颞下颌关节标本,观察髁突和关节盘软骨的组织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髁突软骨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阳性染色的灰度积分,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q检验。结果:下颌外伤后双侧颞下颌关节髁突和关节盘均有不同程度损伤,髁突软骨增殖层和肥大层细胞胞质中检测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表达阳性强度随愈合时间而变化,各组阳性染色的灰度积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对颞下颌关节髁突损伤的修复起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局部应用透明质酸钠和泼尼松龙对兔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用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7只,随机分成4组。第1组:兔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全层损伤后局部应用泼尼松龙(12.5 mg),10只;第2组:兔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全层损伤后局部应用透明质酸钠(5 mg),10只;第3组:兔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全层损伤手术对照组,5只;第4组:正常对照组,2只。分别于术后1、2、4、8、12周处死,对髁突软骨及其修复组织进行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第1、2组实验动物的髁突软骨损伤区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术后12周时,损伤区充满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胶原纤维排列有序,与关节面平行。修复组织的质量类似,但第2组髁突软骨的退行性改变较第1组明显减轻。结论 泼尼松龙和透明质酸钠都能促进髁突软骨损伤后的修复,在预防颞下颌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方面,透明质酸钠优于泼尼松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大鼠慢性睡眠剥夺模型,观察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形态变化和软骨中IL-1β、TNF-α、IGF-1和VEGF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恢复组。利用改良多平台法(modified multiple platform method,MMPM)对实验组和恢复组大鼠进行1、2、3、4周的慢性睡眠剥夺。恢复组大鼠睡眠剥夺后正常笼养1周。利用H-E染色观察颞下颌关节髁突的组织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1β、TNF-α、IGF-1和VEGF在髁突软骨内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改良水平台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慢性睡眠剥夺模型。H-E染色观察到实验组髁突软骨出现纤维带分裂、细胞界限模糊,恢复组纤维裂隙减小或被纤维样组织占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IL-1β、TNF-α在实验组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组表达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IGF-1和VEGF在实验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组1、2、3周IGF-1和VEGF的阳性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慢性睡眠剥夺可引起髁突软骨内IL-1β、TNF-α、VEGF的表达增加,加重炎症表现。慢性睡眠剥夺可导致髁突软骨内IGF-1表达增加,发挥保护和促进软骨改建的作用。慢性睡眠剥夺停止1周后,各因子表达有所下降,髁突进行恢复性改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中蛋白多糖各组分的变化并探讨其与骨关节病的关系。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用颞下颌关节上腔内注射3%基质金属蛋白酶-10.1ml的方法,建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动物模型。于术后24h、1周、2周、4周、8周、12周各处死3只兔,切取颞下颌关节标本,行苏木精-伊红和酸性黏多糖的阿新蓝(Alcianblue)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髁突软骨蛋白多糖(PGs)中糖胺聚糖(GAG)、透明质酸(HA)在骨关节病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注药后1周阿新蓝染液pH1.0染色见髁突软骨中GAG染色变浅;第2周GAG染色较1周时稍深,阿新蓝染液pH2.5染色见髁突软骨中HA染色变浅;第4周GAG染色不均,整体变淡,HA含量明显减少,仅见钙化软骨层散在蓝染;第8周髁突软骨全层GAG染色极淡。各层染色无明显差别。HA在髁突软骨几乎无染色;第12周GAG染色总体极淡,HA无染色。结论蛋白多糖量和化学结构的变化是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变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征,蛋白多糖随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发展逐渐丧失,与骨关节的病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下颌骨骨折对两侧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探讨损伤后颞下颌关节修复的机制。方法 采用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术后48h和1、3、5、8周5个时相组及一个对照组。每组5只,用多功能打击装王造成各组动物左侧下颌骨骨折。夹板坚固内固定骨折断,按时项处死动物取左侧颞下颌关节,观察伤侧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髁状突软骨内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结果 各时项标本均可见到颞下颌髁状突及关节盘不同程度的损伤,髁状突肥大细胞检测到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结论 下颌骨骨折可致颞下颌关节损伤。VEGF和其受体Flt1可能参与颞下颌关节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