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分析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本组患者以认知及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平均12±3分;所有患者血清和脑脊液TRUST及TPPA试验阳性,部分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和蛋白含量增高;头颅MRI示脑萎缩;12例患者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有好转。结论麻痹性痴呆容易误诊;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麻痹性痴呆临床特征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相关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患者表现不同程度的痴呆、精神病样症状及多种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头颅MRI有特征性改变;血液和脑脊液RPR和TPPA均阳性;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有效。结论麻痹性痴呆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需临床医师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3.
麻痹性痴呆12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麻痹性痴呆(GPI)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智能检测和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12例患者曾误诊为精神分裂症4例,躁狂发作3例,老年性痴呆3例,多发性硬化和病毒性脑炎各1例。所有患者梅毒螺旋体血液检查及脑脊液检查均为阳性,简易智力状态量表评分均≤20分。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一般精神症状控制,智力部分恢复,神经体征残留。结论:麻痹性痴呆极易被误诊,忽略了患者的认知障碍和未做细致的神经系统检查是误诊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17例,女5例.首发症状为为智能下降10例,精神症状4例,卒中样发作3例,癫痫发作2例,头痛2例,双下肢无力1例.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卒中样发作4例,智能下降12例,精神症状10例,癫痫发作7例,睡眠障碍6例,头痛4例,双下肢无力1例.22例患者查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检测(TPHA)均阳性;17例行脑脊液RPR、TPHA试验,15例RPR阳性,16例TPHA阳性;18例患者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含量升高.17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有8例异常,均表现为广泛性慢波.20例行MRI检查,异常19例,主要累及皮质和皮质下白质,呈长T.、长T2异常信号改变.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20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2例复发.结论 神经梅毒多见于中年男性,主要症状为智能下降及精神症状;血浆及脑脊液TPHA、RPR阳性,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7例神经梅毒患者中梅毒性脑膜炎2例、脑血管梅毒1例、麻痹性痴呆3例、脊髓痨1例;血清和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rapid plasma regain,PRP)试验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reponema pallia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均阳性。结论神经梅毒根据不同类型有多种发病形式,首诊易误诊,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即可确诊,青霉素为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与诊断(附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隐匿起病,进行性加重性痴呆、精神障碍、癫痫发作等;2例患者均被误诊。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头颅MRI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脑萎缩。结论麻痹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早期误诊率高;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点、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16例以麻痹性痴呆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脑电图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及预后.结果 16例神经梅毒以麻痹性痴呆为突出表现,伴精神障碍9例(56.3%),构音障碍4例(25%),行走不稳3例(18.8%),头晕、偏瘫、视物双影各2例(12.5%),共济失调、流涎伴面部表情呆板、阿-罗瞳孔各1例(6.3%).血清及脑脊液RPR及TPPA试验均阳性,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脑电图12例提示中高波幅慢波.影像学(CT或MRI)显示:脑萎缩9例(56.3%),以额颞叶萎缩明显.16例患者经驱梅治疗后,15例症状明显好转,1例疗效不佳.结论 麻痹性痴呆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 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测可确诊,足量的青霉素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麻痹性痴呆(GPI)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1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麻痹性痴呆早期以认知及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影像上主要为脑室扩大,实验室检查有特征性改变。结论:麻痹性痴呆早期临床容易误诊,应重视梅毒血清和脑脊液抗体的检查,结合CT、 MRI可以诊断,大剂量足疗程青霉素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神经梅毒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梅毒感染后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 8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血清学变化、影像学异常、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全部病例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TPHA)及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 (RPR)均阳性 ,6例患者脑脊液TPHA和RPR阳性 ,全部病例予青霉素或菌必治治疗 ,症状改善。结论 神经梅毒好发于中年男性 ,梅毒全身症状可不明显 ,其临床表现多样 ,容易误诊和漏诊 ,如不及时诊治 ,可导致严重后果 ,加强对神经梅毒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的麻痹性痴呆需要与相关精神疾病鉴别。本文报告1例女性青年患者,以间断性精神行为异常合并癫痫发作的麻痹性痴呆临床资料及其诊疗过程,供临床医生参考。患者女,29岁因性格改变、行为异常就诊于精神专科医院,病情反复,后因合并癫痫发作,就诊于神经内科,行血液及脑脊液梅毒相关抗体检查、简易智力状态评定量表检查、头部MRI等相关检查,诊断为麻痹性痴呆,予青霉素治疗,症状有所好转。本病例发病年龄轻,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早,提示临床医生要注意年轻患者梅毒的早期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以及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早期神经梅毒5例,包括4例脑(脊)膜梅毒、1例脑(脊)膜血管梅毒;晚期神经梅毒7例,均为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治疗及预后。结果 12例神经梅毒患者血清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脑脊液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均呈阳性,9例脑脊液RPR试验阳性。5例早期神经梅毒患者中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3例白细胞计数增加、4例蛋白定量升高;7例晚期神经梅毒患者中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7例白细胞计数增加、7例蛋白定量升高,脑脊液细胞学均呈淋巴细胞反应且以小淋巴细胞为主。12例患者分别静脉滴注不同剂量青霉素或肌肉注射头孢曲松钠,8例神经精神症状明显好转、4例未见明显改善。结论神经梅毒发病形式多样,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明确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及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改善预后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表现为腩梗死的神经梅毒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 方法 分析41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理量表评分、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资料. 结果 41例中有智能下降23例;表现肢体瘫痪30例,肢体麻痹8例,眩晕2例,癫痫样发作1例;头颅MRI显示脑萎缩及多发梗死灶,脑水肿占位表现不显著;血液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阳性;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95.1%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结论 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MR显示多发脑梗死、脑萎缩、占位效应不明显;青霉素治疗有效,且疗效较好,但合并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表现为腩梗死的神经梅毒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 方法 分析41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理量表评分、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资料. 结果 41例中有智能下降23例;表现肢体瘫痪30例,肢体麻痹8例,眩晕2例,癫痫样发作1例;头颅MRI显示脑萎缩及多发梗死灶,脑水肿占位表现不显著;血液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阳性;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95.1%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结论 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MR显示多发脑梗死、脑萎缩、占位效应不明显;青霉素治疗有效,且疗效较好,但合并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表现为腩梗死的神经梅毒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 方法 分析41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理量表评分、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资料. 结果 41例中有智能下降23例;表现肢体瘫痪30例,肢体麻痹8例,眩晕2例,癫痫样发作1例;头颅MRI显示脑萎缩及多发梗死灶,脑水肿占位表现不显著;血液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阳性;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95.1%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结论 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MR显示多发脑梗死、脑萎缩、占位效应不明显;青霉素治疗有效,且疗效较好,但合并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麻痹性痴呆(GPI)误诊病例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为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2月以精神疾病住院,后更正诊断为GPI的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38 ~51岁,平均42.3岁;工人2例,个体1例,无业2例;均初中以下文化;未婚1例,离异3例;否认重大疾病史及冶游史,经多方求证有冶游史2例,职业不洁接触史1例.诊断依据:临床表现为各种神经精神症状;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0分;血清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阳性;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TPPA均阳性,白细胞数>5 000/L,蛋白定性(+~++).经性病科会诊后确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梅毒患者脑脊液及临床资料,其中,神经梅毒组30例,潜伏梅毒组25例,两组分别测定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同时测定血清及脑脊液中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螺旋体明胶凝结试验(TPPA),并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正规全程青霉素驱梅治疗;对两组患者门诊复诊或进行电话跟踪随访2年,并进行预后评定,同时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PRP及TPPA均为阳性;神经梅毒组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较潜伏梅毒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神经梅毒组无变化5例(16.7%),改善21例(70.0%),进展4例(13.3%);潜伏梅毒组无变化15例(60.0%),改善8例(32.0%),进展2例(8.0%).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TPPA滴度升高,与FIM评分呈负相关(分别r=-0.480、-0.504、-0.465及-0.550,均P<0.05).结论 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TPPA升高程度,均与预后密切相关,脑脊液改变越重,则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表现为腩梗死的神经梅毒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 方法 分析41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理量表评分、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资料. 结果 41例中有智能下降23例;表现肢体瘫痪30例,肢体麻痹8例,眩晕2例,癫痫样发作1例;头颅MRI显示脑萎缩及多发梗死灶,脑水肿占位表现不显著;血液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阳性;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95.1%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结论 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MR显示多发脑梗死、脑萎缩、占位效应不明显;青霉素治疗有效,且疗效较好,但合并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表现为腩梗死的神经梅毒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 方法 分析41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理量表评分、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资料. 结果 41例中有智能下降23例;表现肢体瘫痪30例,肢体麻痹8例,眩晕2例,癫痫样发作1例;头颅MRI显示脑萎缩及多发梗死灶,脑水肿占位表现不显著;血液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阳性;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95.1%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结论 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MR显示多发脑梗死、脑萎缩、占位效应不明显;青霉素治疗有效,且疗效较好,但合并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表现为腩梗死的神经梅毒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 方法 分析41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理量表评分、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资料. 结果 41例中有智能下降23例;表现肢体瘫痪30例,肢体麻痹8例,眩晕2例,癫痫样发作1例;头颅MRI显示脑萎缩及多发梗死灶,脑水肿占位表现不显著;血液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阳性;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95.1%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结论 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MR显示多发脑梗死、脑萎缩、占位效应不明显;青霉素治疗有效,且疗效较好,但合并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神经梅毒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梅毒感染后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血清学变化、影像学异常、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全部病例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及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RPR)均阳性,6例患者脑脊液础和RPR阳性,全部病例予青霉素或茵必治治疗,症状改善。结论神经梅毒好发于中年男性,梅毒全身症状可不明显,其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和漏诊,如不及时诊治,可导致严重后果,加强对神经梅毒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