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 1990年 3月至 2 0 0 2年 7月共开展心脏外科手术134例 ,其中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 93例 ,均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4例中男性 5 6例 ,女性 78例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5 3岁。其中室间隔缺损 34例 ,房间隔缺损 16例 ,肺动脉狭窄 5例 ,不完全性心内膜垫衬缺损 2例 ,法乐氏 3联症 3例 ,法乐氏 4联症 4例 ,乏氏窦瘤破裂 3例 ,室缺伴主动脉瓣畸形 1例 ,室缺伴流出道狭窄 4例 ,二尖瓣置换 14例 ,二尖瓣 +主动脉瓣置换 2例 ,主动脉瓣置换 4例 ,心脏外伤 4例 ,二尖瓣闭式扩张 17例 ,动脉导管未闭结扎…  相似文献   

2.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7年 6月至 2 0 0 0年 8月 ,采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进行了 15 8例心脏直视手术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  15 8例中 ,男 98例 ,女 6 0例 ;年龄 3~ 5 8岁。术前经心脏超声明确诊断 ,常规检查无手术禁忌。临床诊断为 :室间隔缺损 96例 ,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 8例 ;继发孔房缺 37例 ;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瓣狭窄 10例 ;法乐氏三联症 10例 ;房缺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1例 ;室缺合并肺动脉狭窄 3例 ;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1例。二、方法 手术均采用体外循环辅助转流 ,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完成手术。采用静脉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3.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8年 1月 - 1999年 5月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施行心内直视手术 4 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 4 0例 ,男 19例 ,女 2 1例 ,年龄 2 .5岁~ 3 2岁 ,体重 9.5 kg~ 68kg,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3例 ,二尖瓣狭窄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 1例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9例 ,室间隔缺损 2 5例 ,法乐氏三联症 2例。心功能 : 级 2 0例 , 级 17例 , 级 3例 ,体外循环转机时间 3 0 min~ 160 min。1.2 手术方法胸骨正中切口进胸 ,肝素化后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转机前将…  相似文献   

4.
右前外侧剖胸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5年 10月~ 1999年 10月我们采用右前外侧剖胸小切口行各种心内直视手术 4 1例 ,其中 6例先心病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4 1例中 ,男 2 3例 ,女 18例。平均年龄 11 3岁 (2 5~ 32岁 ) ,平均体重为 2 4 5kg(11 5~ 56kg)。术前诊断 :室间隔缺损 16例 ,房间隔缺损 12例 ,肺动脉瓣狭窄 4例 ,法乐氏四联症 2例 ,三联症 1例 ,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4例 ,左房粘液瘤 2例。全组术前均经心电图、X线胸片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作出诊断 ,手术探查均证实术前诊断。二、手术…  相似文献   

5.
邹弘麟  蒋立虹 《云南医药》2002,23(5):373-374
对先天性心脏病 ,目前均主张尽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从 1998年 10月至 2 0 0 1年 8月间我科收治了 8kg以下 (含 8kg)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共 4 7例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就疗效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 本组 4 7例患儿中男 2 9例 ,女 18例。年龄 3个月~ 1 5岁 ,体重 5~ 8kg ,平均(6 37± 1 5 0 )kg。其中室间隔缺损伴肺高压 2 0例 ,房间隔缺损伴肺高压 8例 ,房缺加室缺并存 13例 ,完全性房室管畸形 3例 ,法乐氏四联症 2例 ,右室双出口 1例。所有病例均经过超声心动图检查 ,其中 2例法乐氏四联症 ,1例右室双出口及 4例…  相似文献   

6.
1978年1月至1992年9月经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102例。其中合并房缺和卵圆孔未闭2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6例,动脉导管未闭25例,佛窦瘤破裂3例,肺动脉瓣狭窄13例,双腔右心室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主动脉瓣狭窄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术后早期死亡7例,占6.8%。74例随访0.5~12年,均恢复工作。对有肺动脉高压者,术前准备要充分,术后继续扩血管治疗,合并畸形应根据病变的性质给予同期纠冶。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1989年开展在体外循环低温麻醉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共30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5岁~21岁,平均8.3岁,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下称室缺)19例,室缺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室缺伴动脉导管未闭2例,房缺2例,室缺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法乐氏四联征和三联征各1例(青紫型)。  相似文献   

8.
徐明  陈鑫  汪黎明  史宏伟  肖立琼 《江苏医药》2012,38(21):2606-2607
目的 总结成人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2004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成人法乐氏四联症患者76例;年龄18-52岁,术前血红蛋白150-260 g/L.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室间隔缺损修补应用双头针带垫片褥式缝合,补片采用涤纶毡片;用自体心包片行跨肺动脉瓣补片成形术.结果 76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无二次开胸止血,无低心排综合征、灌注肺等术后严重并发症.复查心脏超声无室间隔缺损残余漏和右室流出道残余狭窄,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满意地矫正心内畸形,避免室缺残余漏及右室流出道残余狭窄是提高成人法乐氏四联症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杨明放 《贵州医药》1999,23(5):337-338
本文所指心室造影是针对有室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复杂心血管畸形进行选择性右心室和或左心室造影。采用右前斜位70度体位摄影,观察室间隔的位置,以此来判断主动脉及肺动脉根部两者前后位置的排列关系,对于先天性复杂心血管畸形如法乐氏四联症、过渡型法乐氏四联症、右室双出口、陶西格一平畸型以及左室双出口等,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本组共收集18例病人,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6-22岁。其中法乐氏四联症11例,过渡型法乐氏四联症3例,右室双出口2例,陶西格一平畸形及左室双出口各1例。除左室双出口为多普勒超声诊…  相似文献   

10.
法乐氏四联症为一严重的复合性先天性心脏病,四联症的四种畸形是: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及右心室肥厚。四种畸形同时存在,常导致患者持续性发绀和肺循环血量减少,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1994年开始采用体外循环直视下进行法乐氏四联症矫治术,治疗法乐氏四联症患者39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2002年5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3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均行二尖瓣、主动脉瓣或双瓣置换,同期行三尖瓣成形8例,三尖瓣置换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32例中,男23例,女9例;年龄42~69岁,平均55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8例,Ⅲ级9例,Ⅳ级5例。双下肢水肿3例,肝大、腹水2例。剑突下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15例。心脏超声证实:二尖瓣狭窄及三尖瓣关闭不全18例,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8例,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4例,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三尖瓣瓣…  相似文献   

12.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主要目的是修补巨大的室缺和充分疏通狭窄的右心室流出道.我院自1985年初至今为52例法乐氏四联症患者施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现就我们对法乐氏四联症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外科改造的几点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3例,女19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35岁.48例术前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4例经右心导管加造影检  相似文献   

13.
傅素娥  徐建国 《江苏医药》1998,24(4):288-289
为了解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对不同类型心脏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观察了先天性心脏病(先心)和风湿性心脏病(风心)各16例CPB前后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先心组:男、女各8例,年龄11±9岁;体重31.1±15.46kg。CPB时间773±32.2min,心功能Ⅰ、Ⅱ级各8例,其中法乐氏四联症6例,室间隔缺损9例,左心双出口亚例。风心组:男10例,女6例,年龄38±8岁,体重558±9.3kg,CPB时间132.5±376min,心功能Ⅰ~Ⅱ级3例,Ⅱ~IV级13例,其中二尖瓣狭窄伴闭锁不全9例,主动脉瓣闭锁不全4例,二尖瓣…  相似文献   

14.
冯亚平  饶永霞 《贵州医药》1997,21(4):227-228
动物实验证实山真菩碱(6542)能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1],本文在心内直视术停掉液中加入6542,从临床角度观察其心肌保护效果。1资料与方法l.且观察对象:心内直视水病人6O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引岁,体重Ic~7Oxg,病种有主动脉瓣替换术(AVR)、二尖瓣替换术(MVR)、再次MVR、二尖瓣狭窄直视扩张术、左房粘液瘤、法乐氏四联症、法乐氏三联症、鲁登巴氏症、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随机分为6542组(A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病种及心功能等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各有7例为心房纤颤…  相似文献   

15.
心脏瓣膜疾病晚期合并心功能不全时 ,手术麻醉危险性大 ,我院 1993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共行各类重症瓣膜置换术 39例 ,现将麻醉处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全组 39例 ,男 2 6例 ,女 13例 ;体重 41~ 79kg;年龄 45~ 73岁。其中单纯二尖瓣狭窄 7例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11例 ,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 19例 ,二尖瓣狭窄伴冠心病 2例。手术种类 :二尖瓣置换术 2 0例 ,二尖瓣、主动脉双瓣置换术 19例。术前心功能 级 2 8例 , 级 11例 ,心胸比例 0 .5 5~ 0 .91。术前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心衰史 ,X线胸片显示均…  相似文献   

16.
杨丹宁  马旺扣 《江苏医药》1997,23(2):125-125
自1993年2月至1996年6月我院施行了1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均保留二尖瓣后瓣装置,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1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男5例,女6例;年龄26~47岁(平均367岁)。二尖瓣关闭不全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其中4例伴有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病史1~25年(平均12.3年)。心功能I级5例,皿级4例,IV级2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律5例,房颤6例,左心室肥厚劳损3例。心胸比率O.6O~O.SO。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6~SOmm,左室收缩末…  相似文献   

17.
我院从1988年5月至1989年9月收治心脏病患者19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5.5~34岁,平均16.3岁。房间隔缺损7例、室间隔缺损6例、二尖瓣狭窄2例、法乐氏三联症1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右室流出道狭窄1例。全部患者均  相似文献   

18.
我院从1989年5月~1995年5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心病内直视手术124例。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57例,女67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26岁,平均15.6岁,体重最轻13kg,最重55kg,平均38.35kg。全组病人房间隔缺损(ASD)47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SD)62例,法乐氏四联症7例,室缺合并右室双腔心4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法乐氏三联症1例,右室双出口1例。全组病人心胸比例0.5~0.68,行右心导管检查3例,右心室造影1例。1.2 手术方式 全组病人均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术中降温25℃~30℃,平均27℃。阻  相似文献   

19.
申天海  阎兴治 《贵州医药》1995,19(4):219-221
我院近二年施行小儿心内直视手术52例,成活50例(98.5%)、死亡2例(1.5%)。现就其手术过程中麻醉管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全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室缺(VSD)28例,房缺(ASD)11例,ASD并发二尖瓣裂1例,三房心1例,主肺间隔缺并发肺动脉高压3例,不典型法乐氏三联症(F3)2例,法乐氏四联症(F4)2例,VSD并发PDA4例。男性27例,女性25例,最大年龄12岁,最小年龄2岁,平均年龄3岁。2术前准备单纯的VSD,ASD术前无须特殊准备,心功能较差及合并肺动脉高压者术前则需定期吸氧及口服血管扩张剂,强心利尿,纠正水…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应用微创小切口开展心脏手术34例,其中室缺修补术19例,房缺修补术9例,二尖瓣成形术2例,二尖瓣直视分离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2例,心脏停跳手术25例,心脏不停跳手术9例,手术死亡率2.9%,本文讨论手术切口,右腋下及右腋前外小切口优点,手术适应症及常温体外循环心脏空搏下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