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的研究进展, 如呼吸末正压通气、容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压力控制反比通气、液体通气、压力支持通气、体外膜氧合技术、高频通气、压力释放通气、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等,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动脉速度-时间积分变异性(ΔPulmVTI)对机械通气患者液体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医院重症监护室(ICU)需进行液体复苏治疗的100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患者液体反应性分为敏感组(40例)和非敏感组(60例)。测量所有受试者ΔPulmVTI,分析ΔPulmVTI与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变异性(ΔAoVTI)、下腔静脉直径变异性(ΔIVC)及脉冲压力变异性(ΔPP)的相关性;记录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后液体反应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ΔPulmVTI对机械通气患者液体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敏感组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后心输出量增加≥10%,非敏感组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后心输出量增加<10%。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ΔPulmVTI与ΔAoVTI、ΔIVC及ΔPP具有正相关(r=0.689,r=0.459,r=0.680;P<0.05);ΔPulmVTI与液体反应性相关(OR=2.150,P<0.05)。ΔPulmVTI预测患者液体反应性的AUC为0.877,ΔPulmVTI值≥14%时,预测液体反应性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均43例。两组均实施机械通气治疗,A组患儿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模式,B组患儿采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指数、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PaO2、氧合指数均高于A组(P0.05),PaCO2、呼吸指数均低于A组(P0.05)。B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中,选择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疗效优于持续正压通气模式,可更有效地改善患儿血气状况,加快机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中实施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应用,并探讨其优越性。方法 6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ASV组和PSIMV组进行机械通气,均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及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变化,以及1 w内镇静剂用量、撤机时间、入住ICU时间、死亡率。结果通气24 h后,ASV组较PSIMV组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均降低(p<0.05);两组间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24 h后PaO2、氧合指数、静态肺顺应性均较前改善(p<0.05),ASV组1 w内使用镇静剂用量、撤机时间,住ICU时间均小于PSIMV组(p<0.05),但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ARDS患者在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时,ASV和PSIMV通气模式均可改善氧合,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ASV模式更有效减低PIP、Pplat,能减少镇静剂用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适应性支持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中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具备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要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共21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通气模式容量控制通气(CMV)/压力支持通气(PS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ASV进行机械通气,记录两种模式下的各项呼吸力学参数。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脱机,呼吸频率明显降低、潮气量(VT)明显升高(P<0.05),气道峰压(PIP)和吸气阻力(R)下降显著(P<0.05),静脉顺应性(Cstat)逐渐增加(P<0.05)。ASV通气患者的上机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ASV可根据患者的呼吸力学状况自动调整吸气压力支持水平,提高潮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而对血流动力学和生命体征没有影响,并能缩短上机时间,明显优于常规通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要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共21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通气模式容量控制通气(CMV)/压力支持通气(PS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ASV进行机械通气,记录两种模式下的各项呼吸力学参数。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脱机,呼吸频率明显降低、潮气量(VT)明显升高(P〈0.05),气道峰压(PIP)和吸气阻力(R)下降显著(P〈0.05),静脉顺应性(Cstat)逐渐增加(P〈0.05)。ASV通气患者的上机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ASV可根据患者的呼吸力学状况自动调整吸气压力支持水平,提高潮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而对血流动力学和生命体征没有影响,并能缩短上机时间,明显优于常规通气。  相似文献   

7.
液体给氧及其在儿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疗是临床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液体给氧是近几十年来一种新的探索 ,从液体通气到光量子疗法以及高氧液静脉输注 ,使供氧方式有了新的突破 ,该文就液体给氧的方法及其在儿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液体给氧及其在儿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疗是临床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液体给氧是近几十年来一种新的探索,从液体通气到光量子疗法以及高氧液静脉输注,使供氧方式有了新的突破,该文就液体给氧的方法及其在儿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杨红  李必瑾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4):4927-4929
目的:探讨新型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新型鼻塞NCPAP自主辅助通气模式联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照组以同步间隙指令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SIMV+PEEP)模式辅助通气。观察辅助通气时间、住N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指标。结果:治疗组辅助通气时间、住N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但两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良好,早期使用可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能缩短辅助通气时间、住NICU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氨溴索针剂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采用氨溴索针剂治疗,比较两组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气管导管痰栓堵塞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氨溴索治疗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气管导管痰栓堵塞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论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同时使用氨溴索,促进痰液排出,优化气道管理,降低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制定标准化便携式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流程,提高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以2020年Transport型气动电控呼吸机使用为例,针对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患者的任务评估、转运前准备、途中救治及院际交接等环节,制定标准化呼吸机急救转运流程及操作要点,并与上年度(2019年)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标准化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流程后,2020年呼吸机转运成功率由2019年的98.6%提升至99.5%,有效提高了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质量,降低了呼吸机转运风险。结论:标准化的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流程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转运途中存在的隐患,可有效减少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配置于SMART呼吸机上的医用空气压缩机进行改进,使呼吸机具备中心供气和空气压缩机供气自动选择、自动切换功能。方法在空气压缩机的气路中加装传感器、控制阀等设备,使用C语言编程,利用呼吸机的单片机对切换装置进行控制。结果当中心供气设备发生故障导致供气压力低于下限时,呼吸机可以在报警的同时自动切换至空气压缩机供气,当中心供气压力恢复正常后,呼吸机又能够智能切换回中心供气。结论加装气源切换装置提升了呼吸机的智能化程度,避免了呼吸机由于气源因素导致的工作异常。  相似文献   

13.
浅谈呼吸机临床上的有效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呼吸机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障碍,抢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人们也愈来愈认识到呼吸机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但它给患者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着重介绍了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工作参数的合理设置以及治疗时的护理,使呼吸机在临床上能够得到较好的运用,从而使患者的疾病更快地康复。  相似文献   

14.
美国伟康Esprit呼吸机可进行有创及无创通气治疗,在不同的呼吸类型条件下可设置不同的通气模式。Esprit呼吸机具有自动诊断功能,本文作者根据五种常规故障的诊断代码分析故障原因,并进行故障排除,同时强调定期维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应用智能化呼吸机时报警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机械通气时智能化呼吸机的故障,报警原因及对策,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10年来老年住院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智能化呼吸机故障报警的情况等级以及对患者的影响.结果经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800例次,发生呼吸机故障和报警500例次,其中每分钟呼出气量低限报警38.7%,气源报警25.2%,气道压力高限报警13.6%.结论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置呼吸机故障和报警,可避免各种不良后果的发生,否则可对患者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加强临床一线医生,护士的培训,提高及时发现和排查呼吸机故障和报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医用呼吸机按用途不同分为功能单一的抢救急救呼吸机、辅助治疗呼吸机,高智能、功能齐全的综合型呼吸机。呼吸机是临床重症科室所用重要的治疗设备,也是临床使用高风险的设备之一,呼吸机的维护、使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安危。PB840呼吸机是美国泰科公司生产高档呼吸机,是一款高智能的、功能齐全的综合型呼吸机。该呼吸机有操作简单、界面直观、性能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医院。阐述PB840呼吸机的日常维护,分析与排除两例特殊故障,与同仁们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机的日常管理和保养维护的方法。方法:呼吸机是目前各大医院的常规设备,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呼吸机日常管理办法,规范的维护保养流程,降低呼吸机的故障率,保证呼吸机的使用率。结果:呼吸机的科学管理与维护保养,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保证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论:通过对呼吸机的科学管理,可提高设备的使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临床一线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处理呼吸机附件的清洗消毒效果,以有效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法 运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和配套清洗架,按照标准清洗流程对3003件呼吸机附件进行集中清洗消毒,并用目测法及细菌采样法对消毒后附件进行效果监测及评价.结果 呼吸机附件经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清洗消毒处理后,目测法观察3003件附件合格率达99.9%,采样法监测360件附件合格率达100.0%.结论 运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呼吸机附件进行集中清洗消毒,能充分保证呼吸机附件的清洗消毒质量,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不断提升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基于根本原因分析(RCA)法在呼吸机日常维修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呼吸机的维修效率。方法:通过故障树模型对呼吸机维修的相关数据进行RCA,逐层寻找出呼吸机的故障原因为器械因素、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其根本原因为无常备易损配件和工程师专业技能不足;针对器械因素和人为因素制定呼吸机维修效率提升措施。结果:通过按需库存常用配件、重视工程师培训考核以及利用维修数据寻找维修短板的方法,提高呼吸机维修效率,实施RCA法后呼吸机的1日修复率由实施前的68%提高至84%。结论:RCA法可找出影响呼吸机维修效率的根本原因,延长呼吸机使用寿命,提高呼吸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Stephan CPAP呼吸机是新生儿专用呼吸机,它和普通呼吸机相比,在设备的操作,使用范围和维护保养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为了让医护人员更加了解、熟习这种呼吸机,更好地使用它治病救人,发挥它的最大功效,该文主要介绍了该呼吸机的特点、使用技巧、使用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