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肿内麻醉后抽吸法在骨折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肢创伤闭合性骨折2454例采用一种血肿内抽吸工局麻方法施行手法整复的经验进行总结。其方法为;在骨折断端注入局麻药10-20ml,待1-2min麻醉起效后,先将麻药和骨折断端血肿之混合液抽出,继之再行手法复位。经临床应用2454例,总的满意率100%,优良率达91.5%,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经皮撬拨复位治疗难复性桡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撬拨复位治疗难复性桡骨颈骨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230022)杨庆国,申才良,汤健自1988年以来,我们对严重移位或经闭合手法复位失败的桡骨颈骨折行经皮撬拨复位[1]治疗18例,获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本组18例中男12例,女6例;年龄8...  相似文献   

3.
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李志英 《中国骨伤》1997,10(6):26-26
我科于1993年8月~1996年元月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52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2例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20~67岁;其中陈旧性骨折9例,新鲜骨折43例;股骨干骨折13例,股骨颈骨折7例,转子间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8例,肱骨骨折5例,尺桡骨骨折3例,多发性骨折4例。伤后就诊时间3小时~32天,平均2.6天。手术时间平均为伤后5.2天。治疗方法本组52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折移位,伤肢肿胀,故人院后即予制动,在硬膜外麻醉或局麻下,分为闭合复位上支架41例,切开复位11例;前者具体操作为:麻醉满意后,伤…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几年采用闭合整复外旋10°~15°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7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4例中,男43例,女31例;年龄2~15岁;右侧45例,左侧29例;伸直型57例,屈曲型17例;均为闭合骨折,无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但断端均有不同程度移位。就诊时间伤后1~9天。治疗方法 采用管丛神经阻滞麻醉或血肿内麻醉,患者仰卧,两助手对抗拔伸牵引,术者自肘后在屈肘同时向前推尺骨鹰嘴,矫正前后方移位,然后矫正侧方移位。X光检查复位满意,将骨折远端外旋10°~15°功能位石膏或小夹…  相似文献   

5.
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律平 《中国骨伤》1998,11(5):67-68
笔者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骸骨骨折4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1例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20~72岁;闭合骨折39例,开放性骨折2例;横断骨折23例,粉碎性骨折18例;陈旧性骨折1例。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下,大腿上气囊止血带,作骸前横弧形切口,凸面向下,显露骨折端,清除积血,将骨折复位后用大巾钳维持固定。用直径2mm的钻头先后于上下骨折块外侧面正中与骸骨关节面平行由外向内钻孔,成上下二横孔。选用二根直径0.8mm的钢丝先后于上孔由外向内穿出。将一根钢丝自上孔内侧经下孔由…  相似文献   

6.
对四肢创伤闭合性骨折2454例采用一种血肿内抽吸式局麻方法施行手法整复的经验进行总结。其方法为:在骨折断端注入局麻药10~20ml,待1~2min麻醉起效后,先将麻药和骨折断端血肿之混合液抽出,继之再行手法复位。经临床应用2454例,总的满意率100%,优良率达91.5%,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作者认为该法具有如下优点:(1)麻醉效果仍满意;(2)明显减少麻醉药物的毒副作用;(3)血肿内麻药混合液抽吸后,有利于手法整复中的手摸心会,便于骨折整复;(4)局部张力减小,减少外固定早期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机会;(5)使外固定后肢体肿胀消退,周径缩小不致过大,增强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改良屈指肌腱鞘管麻醉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应用王爱民等[1]报告屈指肌腱鞘管麻醉手指方法的基础上,自1993~1996年应用改良屈指肌腱鞘管麻醉手指进行了1016指手术,麻醉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麻醉1016指,男816指,女200指;年龄5~60岁;手指外伤软组织手术麻醉830指,指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50指,指骨骨折闭合复位术麻醉40指,手指软组织感染手术麻醉36指,肿物切除手术麻醉60指;手术部位:DIP以远606指,DIP以近PIP以远204指,PIP以近MP以远101指,拇指末节60指,近节指45指…  相似文献   

8.
闭合与开放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交锁内钉已广泛应用于四肢骨干骨折并取得良好疗效^[1]。自1999~2003年应用闭合复位穿钉法及开放复位穿钉法治疗胫腓骨骨折68例,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疗效的分析,确定胫腓骨骨折闭合复位穿钉的可行性及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骨折生物学固定观点的提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已成为四肢骨干骨折治疗的首选犤1犦。本院自1998年10月至2001年10月,使用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19~54岁,平均29岁。左侧19例,右侧13例。均为股骨干闭合粉碎骨折(其中4例为多段粉碎骨折)。致伤原因:车祸伤25例,7例为高处坠落伤。1.2手术方法: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置牵引床上,术侧臀部垫高15cm。采用AO股骨交锁髓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伸肘,膝位手法复位U^-形石膏槽板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方法 四肢长骨骨折置于伸肘、膝位进行手法复位,同时应用长臂(腿)U^-形石膏槽板绷带固定于伸肘伸膝位。上肢骨折固定3~6周、下肢固定6~10周后去石膏,逐渐恢复关节屈曲活动。结果 本组188例,一次性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173例,占96.2%,仅15例手法复位失败,改小切口手术复位有限内固定,全组经1~6年的随访,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肘(膝)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石灰四肢长骨于伸肘、膝位置时,肘、膝关节各拮抗肌群力效达到互为平衡,有利于骨折复位与固定、符合生物接骨理念;U^-形石膏槽板设计合理、结构牢靠、勿需更换,能对骨折端维持稳定的固定效果,尤其适用儿童四肢闭合性骨折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改良牵引床在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改良牵引床辅助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7例,根据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3.2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按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优23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3%。结论改良牵引床在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中操作简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2.
骨折水泡的治疗53例病人的前瞻性研究作者对单发或多发四肢骨折并发皮肤水泡的53例病人作前瞻性随访,以评价软组织的愈合情况。均为闭合性骨折,最初采用闭合复位用石膏夹板固定或骨牵引治疗。39例(74%)入院时有水泡存在;14例(26%)在伤后24h内入院...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11例 ,女 1例。年龄 18~ 45岁 ,平均 32 .5岁。致伤原因 :重物砸伤 6例 ,交通伤 4例 ,坠落伤 2例。合并伤 :休克 2例 ,头面部伤 1例。开放骨折 15部位 ,闭合骨折 9部位。其中双侧胫腓骨开放骨折 5例 ,闭合骨折 2例 ,既有开放骨折又有闭合骨折 5例。骨折部位 :胫骨上1/3骨折 5处 ,中 1/3骨折 11处 ,下 1/3骨折 8处 ,其中粉碎骨折 11处。1.2 治疗方法 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复位后用骨折复位钳暂时固定。于胫骨前内侧选择进钉处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到骨膜 ,模具引导下分别在骨折两端合适位置钻孔…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88年3月至1992年7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石膏裤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54例,取得满意结果。现将资料完整的4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3例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3岁7个月~11岁5个月。均为闭合性骨折,左侧22例,右侧18例,双侧3例;上段骨折12例,中段骨折26例,下段骨折5例;横断型骨折17例,斜型骨折18例,粉碎型骨折8例。从受伤到治疗最短2天,最长8天。治疗方法在全麻下将病人转移至牵引床上,双下肢各外展15°,双足用布带固定于牵引床的足托上。一助手用双…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成功地进行闭合手法复位,不能闭合复位实属少见。我们对近几年收治的11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历和X线片资料进行复习,其中6例闭合复位失败而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其发生与特殊的骨折类型及软组织嵌入有关。1 材料与方法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7~64岁。伤后至复位时间3~14天,X线片示:4例骨折线由内侧小转子下向外侧大转子上走行,近折端骨屈曲内收,远折端外展外旋,使骨折端明显分离,重叠移位(图1);2例骨折线由外侧大转子下向内侧小转子上走行,骨折近端外展、外旋,骨折…  相似文献   

16.
股骨粗隆间骨折低角度三枚空心螺钉固定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患者发病平均年龄高于股骨颈骨折病人,创伤也较股骨颈骨折病人重,常伴有内科系统合并症。但粗隆由松质骨组成,故骨折端血供丰富,如断端复位良好,极少发生骨不愈。近年来本院采用在X光透视下对断端进行闭合复位,三枚空心螺丝钉固定粗隆间骨折,并进行了随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3例,女性20例;年龄:25~82岁,平均年龄67岁;致伤原因:行走滑跌18例,车祸26例,高处坠落8例,其它1例;左髋29例,右髋24例;按Tronzo分型:Ⅰ型7例,Ⅱ型11例,Ⅲ…  相似文献   

17.
陈瑞源 《中国骨伤》1994,7(1):22-22
推拿麻醉治疗四肢骨折与关节脱位广东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512000)陈瑞源笔者用手指按压患者四肢的有关穴位,使患肢麻木、感觉减弱或暂时缺失,起到一定程度的麻醉作用,治疗四肢骨折和脱位,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肘关节脱位15例(4例并肱骨踝上骨折...  相似文献   

18.
闭合复位技术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世纪70-80年代,国内骨科界曾对四肢骨折的治疗究竟采用切开复位好,还是闭合复位好,发生过争论。其实这种争论无异于“非此即彼”的绝对两点论,对骨折治疗这门应用科学的发展并无益处。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是两种治疗手段,各自有其适应证和优势。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在直视下将骨折断端解剖对位,并借助内固定器械使骨折断端坚强固定,具有明显的生物力学优势;而闭合复位几乎不损伤骨折断端血运,并最大限度减少对骨折断端周围软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替代X线检查监视四肢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临床应用.方法 对15例四肢骨折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术中用超声检查监视四肢骨折复位时的对位对线情况,指导骨折复位,复位后用髓内钉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经X线复查证实骨折复位良好.结论 与传统X线检查比较,超声分辨力高,可以动态观察骨折复位的情况,且对人体无损害,无需特殊防护,因此超声引导定位下对治疗长骨骨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股骨颈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可行性。方法 5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患者持续微量泵泵注丙泊酚3~6 mg/(kg.h),复合瑞芬太尼0.025~0.1μg/(kg.min)静脉麻醉。结果 55例患者麻醉效优、苏醒迅速、安全送回病房。讨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可安全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固定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