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惊草在民间早有应用,我们遵照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学习振兴大队老贫农的经验,对惊草的治疗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惊草:又名荆草,为菊科兔毛蒿属植物,学名兔毛蒿(F.Sibiricum Kitam.—Tanacetum Sibiricum L.)。多年生草本,生于干燥坡地或干草原。我省各地均有。药用全草,6—7月份花盛开时采集。用法:一次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多单用,也可配合各种调经养血药服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GC-MS法比较温莪术传统水煎液与挥发油所含挥发性成分的差别,初步探讨水煎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温莪术水煎剂临床疗效物质基础研究积累数据,为温莪术挥发油及其制剂的临床用药给予指导。方法采用GC-MS法对温莪术挥发油和水煎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标准谱库检索结合文献分析,确定温莪术挥发油与水煎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所含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并对二者所含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从温莪术挥发油中指认出49种化学成分,从温莪术水煎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指认出28种化学成分,其中仅有莪术二酮(curdi-one)、斯巴醇(spathulenol)和deoxysericealactone等3种成分为二者共有成分。结论温莪术挥发油与水煎液所含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差别,温莪术水煎液的有效成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矮脚苦蒿为菊科(composite)植物矮脚苦蒿(conyza blinii lévl)的全草,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等地.民间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老年慢性气管炎,口腔炎,扁桃腺炎等症.药理试验证明其水煎液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等菌种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亦具有明显的消炎止咳、祛痰、平喘等作用.关于矮脚苦蒿的化学成分文献报道很少,仅杨崇仁等从其氯仿提取部分分得矮脚苦蒿素.为搞清其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出有效成分,我们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报道关于挥发油部分的成分分析.我们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分离检出35个峰,鉴定了其中16个峰.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4.
山紫菀与紫菀镇咳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山紫菀(蹄叶橐吾Ligularia fischeri Turcz.)作了镇咳、祛痰作用的研究,并与紫菀(Aster tataricus L.)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了比较,它们的浓缩水煎剂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而无明显的镇咳作用,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它们的挥发油乳剂及水煎剂也均未表现出明显的镇咳作用。紫菀挥发油毒性大于山紫菀。  相似文献   

5.
应用GC-MS法分析来源于三个不同产地的唇形科罗勒属植物罗勒Ocimum basilicum Linn.的全草挥发油成分,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作为鉴定菌,测试不同来源罗勒油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蒿脑是其主要的共有组分,但不同来源罗勒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差异较大,其抗菌活性也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和M-H琼脂培养基测定黄花蒿挥发油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滤纸片抑菌圈实验法测定黄花蒿挥发油抑菌效果,进而采用试管法测定黄花蒿挥发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黄花蒿挥发油对4种实验菌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活性,且黄花蒿挥发油在M-H培养基上抑菌活性优于普通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黄蒿消炎颗粒中青蒿与川芎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体积为提取工艺的指标,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为包合工艺的评价指标。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不浸泡,提取8h;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βCD与挥发油比例为6∶1,在50℃下包合90min。结论:黄蒿消炎颗粒的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北极蒿与三种中药常用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并对北极蒿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及GC-MS比较小极性成分及挥发油的区别;采用HPLC指纹图谱对极性较大成分进行比较。结论从北极蒿挥发油中分离出52个色谱峰,共鉴定了4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以上,其主要成分为香木兰烷-4-醇(24.73%)。经HPLC指纹图谱分析,北极蒿与其他三种植物主要成分相似,但北极蒿的化学成分集中且含量高。青蒿、北极蒿、艾叶、茵陈中绿原酸含量分别是0.065%,0.617%,0.178%,0.192%,北极蒿中绿原酸含量是其它三种植物的六倍之多,提示有较高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老鹳草水煎剂急性毒性及抗腹泻作用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鹳草是传统中药,在临床上常配伍不同药物治疗关节炎、胆囊炎、胃炎等病[1]。民间曾用单味老鹳草水煎剂治疗腹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在临床上还没有得到推广。为了使老鹳草得以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发挥其最大的临床效益,我们对老鹳草水煎剂急性毒性及抗腹泻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实验过程报道如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体重(20±2)g,雌雄兼用。由佳木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物及剂型 老鹳草采自佳木斯市儿童公园,经鉴定为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Geranium sibiricum L)植物全草,制成500%水煎剂备用…  相似文献   

10.
车前镇咳平喘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车前镇咳平喘作用的研究冯影抚顺市药品检验所113006王欣抚顺市药品监督办公室113008据文献记载,车前全草亦用于药,其主要药理作用为祛痰作用。有将车前水煎剂用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明显疗效的记载。在本实验研究中以车前水煎剂为主进行研究,并同时与满...  相似文献   

11.
<正> 蛇足草又名千层塔,是石松科植物蛇足石松(Lycopodium Serratum Thunb)的全草。据临床观察,蛇足草煎剂治疗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疗效,但有降压等副作用。国内外尚未见有关蛇足草系统药理研究的报道。本文就蛇足草水煎剂(SZCⅡ、水煎醇沉液(SZC Ⅰ)及其醇提水溶性部分(SZCⅢ)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植物神经系统的初步药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GC-MS分析酉阳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鉴定酉阳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蒿挥发油,通过GC-MS联用仪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从酉阳青蒿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6个组分,鉴定了其中41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3.74%.其中,超过1%的有14个,蒿酮含量高达43.04%.结论 本法分离效果良好,所鉴定组分较准确,对酉阳青蒿挥发油的开发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香芝麻蒿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及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香芝麻蒿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方法、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方法:通过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分子蒸馏法提取和分离香芝麻蒿挥发油,并运用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采用琼脂平板抑菌法,以苯甲酸为对照样品对挥发油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从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了35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对某些细菌的抑菌作用比苯甲酸强。结论:本方法具有稳定可靠、低温高效、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香芝麻蒿挥发油对常见的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枝蒿口服液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 L.)系菊科植物,其全草为新疆伊犁地区牧民沿用已久的民族药。本品含黄酮、挥发油、氨基酸及生物碱等。我院研制的一枝蒿口服液用于各种类型的荨麻疹,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1 口服液的制备 1.1 处方组成:一枝蒿生药400g,蜂蜜160g,蔗糖160g,蒸馏水加至1000ml。 1.2 配制方法:称取粉碎药材的粗粉加10倍量水,水煎3次,合并煎液,浓缩至1:1.5,浓缩液中加入2倍量95%乙醇,边加边搅匀,放置24h后过滤,滤渣用少许60%乙醇冲洗,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1:1.5,加入热制过的蜂蜜及蔗糖、蒸馏水至1000ml,调pH值至规定范围,过滤分装于10ml锁口瓶中,100℃流通蒸汽灭菌即得。 2 临床应用 2.1 一般资料:治疗组92例,年龄15~55岁。受试病例均系诊断明确,临床可见典型风团,人工划痕症状明显阳性者,所有病人在治疗前1个月均未用过任何治疗荨麻疹药物,病期3个月内为急性荨麻疹,3个月以上者为慢性荨麻疹。根据一枝蒿口服液临床观察,将  相似文献   

15.
急性雷公藤中毒致心源性休克3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公藤是一种药用植物 ,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菌、活血化瘀等作用 ,对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红斑狼疮等有一定疗效。若过量服用未经加工的雷公藤根茎和嫩芽 ,可引起肾损害 ,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1〕。但急性雷公藤中毒致心源性休克者却鲜有报道。笔者在临床上见到内服雷公藤干全草或根茎水煎剂发生中毒致心源性休克 3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男 ,3 2岁。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 ,内服雷公藤干全草 4 5 g(水煎剂 ,一次顿服 )。 2小时后感头晕、目眩 ,反复恶心、呕吐、腹部阵痛、腰痛 ,全身乏力及心前区闷胀痛 ,约2 4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柳叶菜科月见草属植物月见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月见草全草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了30个峰,确认了其中22个化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去氢香薷酮(89.02%)。结论: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月见草全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月见草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白沙蒿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萃取工艺,并考察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白沙蒿挥发油的萃取得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萃取压力3个主要因素,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挥发油提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得到优化组合条件。通过测定挥发油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白沙蒿挥发油的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时间55min,萃取温度59℃,萃取压力32 MPa,在此条件下挥发油萃取得率为1.99%±0.08%,约为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萃取得率为1.05%)的1.9倍。超临界CO2萃取的白沙蒿挥发油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264和0.045mg/mL. 结论 优化后的白沙蒿挥发油萃取工艺稳定可靠,萃取的挥发油具有良好自由基清除作用,有望为一种新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8.
五种中药对139株微生物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连翘、大青叶、夏枯草、盐肤木树皮水煎液,以及半枝莲挥发油对临床分离菌株的抑制作用,探讨中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的综合作用。方法:将5种中药制成一定浓度的水煎液,按K-B法测定5种中药、中药联合左氧氟沙星及中药联合维生素C对139株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微生物的体外抑制作用。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大青叶、盐肤木树皮水煎液、半枝莲挥发油3种中药及左氧氟沙星对139株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大青叶、盐肤木树皮水煎液及半枝莲挥发油对139株微生物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而连翘、夏枯草对139株微生物的抑菌效果较差;大青叶、盐肤木树皮水煎液、半枝莲挥发油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后对139株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有所增强;在中药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维生素C后,增加了中药对微生物的抑菌作用。结论:利用现有的抗感染中、西药物进行组合是一种有效治疗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五虎壳聚糖凝胶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宄五虎壳聚糖凝胶剂的制备方法与临床应用。方法:含挥发油的药材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其他药材采用水煎煮法提取,以壳聚糖为凝胶材料制备五虎壳聚糖凝胺剂;用薄层层析法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该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临床疗效可靠。结论:该制剂符合《中国药典》凝胶剂项下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20.
别名面条菜(盱眙)。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达3尺左右。茎直立,略带乳白色。叶对生或互生,线形,两端尖锐,全缘。花有柄,成项生的总状花序而呈穗状,花冠淡黄色,有距。花期8—9月。分布和生长环境各地庭园中多见栽培药用部分及采收全草。夏秋采挖全草,除去泥土,晒干,或用鲜草随采随用。主治用法 1.风湿性心脏病:柳穿鱼(面条菜)鲜全草2两(干草1两)每日一剂,水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