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智  尹爽 《黑龙江医药》2007,20(1):35-36
目的:优化清热止咳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HPLC法测定正交试验的评价指标盐酸麻黄碱的含量。考察了不同的提取条件对提取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清热止咳口服液最佳提取工艺。结论:研究实验结果可靠,以优化的工艺提取的有效成分提取率高,且生产耗时短,有利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优选鱼腥草止咳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主药鱼腥草的槲皮素含量和药材干膏率为考察指标,对工艺的提取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醇沉浓度进行4因素3水平的优选。结果因素的排列顺序为A>D>B>C,以提取2次、加水6倍、提取时间3.5小时、醇沉浓度45度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正交试验优选鱼腥草止咳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操作简单,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选复方金菊口服液的的工艺条件,对复方金菊口服液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确定性筛选试验优化复方金菊口服液的提取工艺,使用HPLC对复方金菊口服液的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复方金菊口服液的最佳处方工艺为:鱼腥草、广藿香中的挥发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液料比为10 ml/g,回流提取6h;其余药材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2h,提取2次,醇沉浓度为75.8%.结论 优选的处方工艺合理、可行,为复方金菊口服液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俊侠  魏灿英  焦小珂  肖禾 《中国药房》2014,(15):1389-1391
目的:建立用壳聚糖提高小儿解表止咳口服液澄明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壳聚糖的絮凝作用对小儿解表止咳口服液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壳聚糖用量、澄清温度、澄清时间对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的影响,并与传统的醇沉法相比较。结果:最佳澄清工艺为1%壳聚糖溶液用量为15%,澄清温度为80℃,澄清时间为24 h;用壳聚糖絮凝法处理的小儿解表止咳口服液澄明度优于醇沉法,但提取的盐酸麻黄碱的质量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壳聚糖絮凝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成本低廉,可明显改善小儿解表止咳口服液的澄明度。  相似文献   

5.
蔡晓  余英  李富贵 《中国药业》2004,13(3):58-59
目的:优选固本止咳胶囊的醇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主要因素选取3个水平,以芍药苷为指标成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最佳工艺为加药材8倍量和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时间为1.5 h和1 h结论:该最佳工艺能保证固本止咳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并确立芳化运脾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厚朴酚总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时间 (A)、水用量 (B)、提取次数(C)3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芳化运脾口服液提取工艺的最佳工艺为A2B2C3,即6倍量的水,煎沸提取3次,每次30 min.结论该实验设计合理、测定方法可行,实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提取液中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1]。结果提取次数是影响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而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对实验的影响次之。结论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浸泡2.5h后,提取3次,每次2.5h,1.5h,1.0h。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香菇多糖口服液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人参皂苷和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研究口服液中人参和黄芪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提取时所用乙醇浓度影响最大.结论:最佳生产工艺为,将人参和黄芪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醇提后的药渣再加水提取2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影响脑得生口服液制备的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选用L9(3^4)进行正交设计实验,对脑得生口服液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葛根素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为8倍药材量,煎煮2次,每次2小时,醇沉浓度为70%。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脑得生口服液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影响通乐口服液制备的各种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用正交试验L9(34)设计安排试验,分别以干膏收率及大黄素、大黄酸、甘草酸铵盐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通乐口服液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30倍量的水,提取2次,1.5 h/次,浓缩成药液比1:1,加乙醇沉淀,醇沉液中乙醇含量为60%.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通乐口服液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