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基于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CAD)的甲状腺超声图像处理软件(安克侦)与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评分的差别,初步探讨安克侦CAD软件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1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病例资料。每个病例选取一个结节进行分析,所有结节均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病理证实。由两位年资不同的超声医师评估结节图像,分别对结节的5个特征(成分、回声、形态、边缘、强回声)进行评分,得出总的TI-RADS评分并分类。安克侦CAD软件则通过自动分析结节图像,得出基于美国放射学会(ACR)标准的TI-RADS评分。 结果安克侦CAD软件的TI-RADS评分与高年资医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64,P=0.335),与低年资医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593,P<0.001)。以TR5为恶性诊断界值,安克侦CAD软件的诊断敏感度与高年资医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62% vs 86.54%,P=0.815),且其略高于低年资医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62% vs 73.08%,P=0.052)。安克侦CAD软件、低年资医师、高年资医师评分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为65.56%、87.78%、82.22%,安克侦CAD软件明显低于低年资和高年资医师(65.56% vs 87.78%,χ2=12.893,P<0.01;65.56% vs 82.22%,P=0.004)。CAD软件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低于高年资及低年资医师(0.735 vs 0.921,Z=4.537,P<0.0001;0.735 vs 0.898,Z=4.033,P=0.0001)。 结论安克侦CAD软件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敏感度与高年资及低年资医师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但诊断特异度及诊断准确性均低于高年资及低年资医师。其综合诊断效能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系统与多名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初步探讨CAD软件的诊断价值及分析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对CAD软件及超声医师诊断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四川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信息(PACS)系统中甲状腺结节灰阶超声图像50张,采用CAD软件及111名超声医师同时对50张甲状腺结节图像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CAD软件,准确率最高的高年资医师、准确率最高的低年资医师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各组间准确率的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采用Z检验。 结果CAD软件、准确率最高的高年资医师、准确率最高的低年资医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76.9%、87.5%、86.9%、77.8%、82.0%;86.9%、77.8%、76.9%、87.5%、82.0%;82.6%、70.4%、70.4%、82.6%、76%;CAD软件与高年资医师诊断准确率相同且均高于低年资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D软件与高年资医师ROC曲线下面积一致且均大于低年资医师,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医师误诊的病例主要为桥本甲状腺炎以及微小低回声病灶伴点状强回声的甲状腺结节,而分布位置以及结节内粗大钙化灶伴后方宽大声影造成了CAD软件的误诊。 结论CAD软件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与高年资医师一致,高于低年资医师;甲状腺结节的分布位置以及结节内粗大钙化灶伴后方宽大声影可能是影响CAD软件诊断准确性的因素;而桥本甲状腺炎以及微小低回声病灶伴点状强回声可能会影响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1035例患者资料(共1065个甲状腺结节),所有甲状腺结节均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或外科手术证实。利用CAD系统基于Kwak提出的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K-TI-RADS)、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美国放射协会(ACR)发表的ACR-TI-RADS指南分为3组并进行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采用Z检验比较组间AUC的差异。根据约登指数最大的切点值确定最佳诊断临界点,计算以最佳诊断临界点区分良恶性时,不同组间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 结果ACR-TI-RADS指南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K-TI-RADS及ATA指南(0.743 vs 0.703,0.743 vs 0.6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26、3.669,P均<0.01)。ACR-TI-RADS指南敏感度高于K-TI-RADS指南(91.95% vs 6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ATA指南比较(91.95% vs 9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3)。以4c类为诊断界值时,K-TI-RADS指南特异度最高(66.23% vs 49.74%,66.23% vs 47.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节大小影响CAD的诊断效能,其中当结节最大径线为5~<10 mm或≥20 mm时,CAD的AUC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CAD在正常甲状腺背景与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 结论甲状腺CAD基于ACR-TI-RADS指南进行诊断时,显示出更好的诊断效能,而结节大小影响CAD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 评估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 ,CAD)系统在甲状腺超声检查中的诊断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行手术切除的171例患者,共205个甲状腺结节。分别采用CAD及4名不同经验水平的超声医师对205例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并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CR)的TI-RADS指南进行分类,然后对4名不同经验水平的超声医师结合CAD也进行了研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AD系统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效能,以及CAD对不同经验水平的超声医师的影响。结果 CAD系统的使用提高了4名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及AUC值(结合CAD系统vs未结合CAD系统:灵敏度:超声医师A, 93.10% vs 87.93%;超声医师B, 90.52% vs 84.48%;超声医师C, 85.34% vs 78.45%;超声医师D, 75.00% vs 66.38%,AUC值:超声医师A, 0.95 vs 0.94;超声医师B, 0.93 vs 0.92;超声医师C, 0.86vs 0.81;超声医师D, 0.86 vs 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然而CAD系统的低特异性(73.03%)仅对超声医师C、D有显著性改善(P均<0.05)。CAD系统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与具有5年经验的超声医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但CAD系统的特异性较低。结论 CAD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结合CAD可有效提高初级医师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水平,也能提高高年资医师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甲状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的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系统对超声医师诊断甲状腺癌的辅助价值。 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国内5家医院的400例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进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采用由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研发的基于TI-RADS分类的CAD系统,超声医师诊断甲状腺癌的诊断模式分为无CAD模式和CAD模式,11名具有不同工作经验的超声医师(低年资超声医师4名,中年资超声医师4名,高年资超声医师3名)在上述2种模式下诊断甲状腺癌。比较2种诊断模式的诊断效能及读片时间:绘制CAD系统和超声医师诊断甲状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应用DeLong方法比较2种模式下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2种模式的读片时间差异。 结果在CAD模式下,所有超声医师诊断甲状腺癌的AUC值较无CAD模式有显著提高[0.848(0.837~0.858) vs 0.800(0.788~0.8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敏感度从73.8%(95%CI:71.9%~75.6%)提升到82.7%(95%CI:81.0%~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70,P<0.001);特异度从86.2%(84.7%~87.6%)提升到86.9%(85.4%~88.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1,P=0.379)。进行亚组分析时,在CAD模式下,低年资超声医师和中年资超声医师诊断甲状腺癌的AUC值较无CAD模式有显著提高(0.840 vs 0.740;0.848 vs 0.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但高年资超声医师诊断甲状腺癌的AUC值较无CAD模式无明显变化(0.859 vs 0.861,P=0.861)。在CAD模式下,所有超声医师的阅片时间较无CAD模式减少[(20.2±8.2)s vs(22.7±9.6)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9,P<0.001)。 结论CAD模式有助于低年资超声医师和中年资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同时缩短了诊断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未成年人甲状腺结节超声表现特点,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FNAB)在未成年人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超声科行FNAB的40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434个结节),其中未成年人组(≤18岁)204例患者和成年人组(>18岁)204例患者,每组各217个结节。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评估2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图像特征、中国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分类恶性率、淋巴结转移情况,采用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评估FNAB的诊断效能。 结果与成年患者比较,未成年甲状腺癌患者的结节最大径较大[16.0(8.5,23.3)mm vs 8.4(5.9,12.4)mm],垂直位及极低回声率较低(32.6% vs 58.7%;1.1% vs 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U=2824.5,P<0.001;χ2=12.806,P<0.001;χ2=4.906,P=0.027);未成年患者的3类、4A类、4B类、4C类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率(0、4.8%、33.9%、84.9%)与C-TIRADS恶性率相符,4C类结节的恶性率高于成年患者(84.9% vs 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7,P=0.035);未成年甲状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高达78.4%,高于成年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率(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07,P<0.001),2组间转移至中央区、颈侧区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年及成年患者的甲状腺结节穿刺的诊断准确性比较(95.5% vs 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诊断的假阴性率较高(5.4% vs 2.2%)。 结论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甲状腺癌结节较大,垂直位生长及极低回声较少;未成年人甲状腺结节适用于C-TIRADS风险分层;未成年人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未成年人患者穿刺假阴性较多,对于伴有可疑淋巴结的风险分层高的患者(4C及以上),可仅穿刺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detect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住院医师诊断≤1 cm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2021年3~4月前瞻性连续纳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和甲状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外科手术切除的133例患者,共133个最大径≤1 cm的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21个,恶性结节112个。采集上述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图像、S-detect诊断模式图像。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绘制常规超声、S-deteet技术及两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采用McNemar检验对比分析住院医师应用常规超声、S-detect技术及两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的差异,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 结果住院医师应用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为95.5%(107/112)、特异度为42.9%(9/21)、准确性为88.0%(116/133);S-detect技术诊断的敏感度为93.8%(105/112)、特异度为52.4%(11/21)、准确性为87.2%(116/133);S-detect技术与常规超声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为92.0%(105/112)、特异度为76.2%(11/21)、准确性为89.5%(116/133)。常规超声、S-detect技术及两者联合鉴别诊断≤1 cm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2、0.731和0.841。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性、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单独应用常规超声和S-detect技术,其中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28)。 结论S-detect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住院医师可提高对≤1 cm 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重要作用。方法:择取在本院就诊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时间段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计算诊断效能。结果: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与恶性结节分别为48例、12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检出率依次为78.33%、21.67%,且诊断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93.75%,准确性为91.67%,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2%、95.74%。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性高,还可对结节的良恶性进行有效判断,能够给临床医师提供更佳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S-Detect技术结合钙化特征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行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94个甲状腺结节)。采用常规超声和S-Detect技术对94例患者的94个甲状腺结节进行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医师、S-Detect及S-Detect结合钙化特征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 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94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37个,恶性57个。超声医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91.2%,特异度91.8%,准确性91.4%;S-Detect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96.4%,特异度81.1%,准确性90.4%;S-Detect结合钙化特征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98.2%,特异度81.8%,准确性92.5.%。超声医师、S-Detect技术及S-Detect结合钙化特征诊断甲状腺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864、0.890。S-Detect结合钙化特征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独应用常规超声和S-Detect技术(Z=2.020,P=0.043;Z=2.231,P=0.026)。 结论S-Detect技术结合钙化特征可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结合细针穿刺活检在诊断甲状腺结节方面的临床价值。 方法 观察我院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98个结节,每例患者依次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后,再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以手术病理为标准,评价超声造影及细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 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手术病理诊断良性结节40例,恶性结节58例,超声造影及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2%、68%、70%及78%、73%、76%;超声造影结合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0%、准确性为90%,两种检查方法结合可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细针穿刺活检可在术前更准确、更安全的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The aim of the work described here was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ultrasound thyroid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CAD) software. This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494 patients (565 thyroid nodules) who underwent surgery or biopsy after ultrasonography at four hospitals from January 2019 to September 2019.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metrics of different readers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CAD was outstanding and was equivalent to that of a senior radiologist (90.51% vs. 88.47%, p > 0.05).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CAD was equivalent to that of a junior radiologist (0.748 vs. 0.739, p > 0.05). However, the specificity was only 49.63%, which was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three radiologists (75.56%, 85.93% and 90.37% for the junior, intermediate and senior radiologists, respectively).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the junior radiologist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the aid of CAD (junior + CAD). The sensitivity and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junior + CAD were improved from 72.20% to 89.93% and from 0.739 to 0.816, respectively (both p values <0.05), and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κ coefficient improved from 76.3% to 78.6%, 82.0% to 86.8% and 0.394 to 0.511, respectively. Though specificity slightly decreased from 75.56% to 73.33%,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In general,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CAD is promising, and its instrumental value for junior radiologists is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加负压(FNAC)及无负压(FNNAC)状态下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诊断结果的差异,及对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2例行超声引导下持续负压(FNAC)组156例或无负压(FNNAC)组166例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根据2015年关于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ATA最新指南及Bethesda报告系统对细胞学结果分类,比较两种细针穿刺方法在细胞学结果中的差异。以手术病理结果及临床随访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中的临床价值。结果FNAC对比FNNAC的两种细针穿刺方法的细胞学结果分别为:不能诊断9(5.8%)比16(9.6%),良性66(42.3%)比55(33.1%),没有明确意义的非典型或滤泡型病变(AUS/FLUS)20(12.8%)比41(24.7%),滤泡型肿瘤或可疑滤泡型肿瘤(FN)2(1.3%)比1(0.6%),可疑恶性(SUSP)22(14.1%)比22(13.3%),恶性37(21.1%)比31(18.7%)。在最终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229例病例中(手术病理证实130例,随访证实99例),FNAC FNNAC两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方法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为82.7%(43/52)比71.9%(41/57);特异度为79.3%(46/58)比85.5%(53/62);阳性预测值为78.2%(43/55)比82.0%(41/50);阴性预测值为85.2%(46/54)比76.8%(53/69);准确性为80.9%(89/110)比79.0%(94/69)(P均0.05)。结论在有确定意义的细胞学结果中,FNAC的诊断效能优于FNNAC,但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中无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测量甲状腺结节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按最显著影响因素分组是否可提高Emax值对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白求恩医院行甲状腺结节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68例患者(共413个结节),术前均行二维超声及SWE检查。常规超声记录结节的大小、数量、纵横比、位置、内部成分、回声、边缘、钙化;SWE记录结节的Emax值及相对应的深度。应用Spearman秩相关筛选甲状腺恶性结节Emax值的相关因素,对相关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依据最显著影响因素分组,采用ROC曲线进一步分析Emax值对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413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106个,恶性307个。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甲状腺恶性结节大小、边缘、钙化与Emax值呈正相关(r=0.477、0.244、0.256,P均<0.05),结节深度与Emax值呈负相关(r=-0.13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结节大小对Emax值影响最显著(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537)。按结节最大径将甲状腺结节分为A组(最大径≤1 cm)、B组(1 cm<最大径≤2 cm)、C组(2 cm<最大径≤3 cm)。未按结节大小分组Emax值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截断值为36.0 kPa,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0,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0%、81.1%;依据结节大小分组的A、B、C组Emax值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截断值分别为33.7 kPa、37.8 kPa、57.1 kPa,AUC分别为0.832、0.889、0.952,A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8.0%、87.9%,B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0%、82.1%,C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7%、90.9%。与未按结节大小分组比较,A、B、C组的AUC均有不同程度增大,A组Emax值诊断的敏感度降低,特异度增加,B、C组Emax值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增加。 结论甲状腺结节Emax值受结节大小的影响最为显著,按结节大小分组,可提高Emax值对结节最大径>1 cm的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应用Emax值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时,不同大小结节建议采用不同的截断值。  相似文献   

1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