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生长发育期的咬合管理是儿童口腔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口腔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咬合管理中的早期矫治,也一直是口腔医学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早期矫治通过预防、诱导和矫治等手段,引导颅颌面各时期的正常发育,阻断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最终降低儿童错牙合畸形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结合儿童口腔发育特点、儿童错牙合畸形成因以及早期预防矫治方法,文章对儿童早期矫治与咬合管理进行探讨,希望进一步完善咬合管理的临床技术体系与理论基础,促进儿童口腔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是指预防、诱导和阻断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达到儿童颅面[牙合]功能与美观的协调与平衡。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概念提倡的是早期和及时,并且贯穿于乳牙列期、混合牙列早期和晚期、恒牙列期等各个颅面[牙合]的发育时期。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遵循早期和阶段性的原则,通过预防错[牙合]]的发生、辅助治疗与错[牙合]畸形形成有关的口腔疾病及牙外伤、纠正口腔不良习惯、诱导牙萌出建[牙合]、治疗牙发育不良造成的咬合紊乱、阻断能造成功能和健康损害的咬合障碍、矫正面颌发育不调的骨性畸形,以达到颅面[牙合]的美观及功能完美协调发展和儿童心理的健康发育。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应用活动矫治、功能矫治及固定矫治等技术,选择最佳的治疗时机矫正错[牙合],以达到临床阻断和预防的最大治疗效果,并简化错[牙合]的矫治,最终减轻患儿的治疗负担。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是儿童口腔医学和口腔正畸学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儿童口腔医学和口腔正畸学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现代儿童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更强调早期预防与阻断,矫正理念是“咬合发育管理”,治疗儿童从出生后到恒牙替换萌出结束整个过程的咬合发育不良。儿童早期肌功能训练及错(牙合)畸形预防矫治应用“Muscle?Win”理论,早期预防与阻断错(牙合)畸形的发生,以期最终降低儿童错(牙合)畸形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早期肌功能训练及错(牙合)畸形预防矫治器是一种功能矫治器,其特点是:1)其重建了上下咬合关系,控制上下颌骨的位置及生长;2)矫治器功能结构能训练舌肌、唇颊肌及颏肌的功能和矫正口呼吸习惯;3)恒牙萌出诱导槽能引导排列新萌出的恒牙;4)矫治器能恢复上下牙弓的形态与宽度。临床佩戴矫治器,能训练儿童口腔功能,去除口腔不良习惯,引导恒牙萌出,并对Ⅱ/Ⅲ类错(牙合)畸形和轻中度牙弓发育不良有矫治效果。儿童早期肌功能训练及错(牙合)畸形预防矫治有局限性,正确选择临床适应证及使用时机是保证疗效、防止临床过度治疗的关键。作为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功能矫治的有益探索,早期肌功能训练及错(牙合)畸形预防矫治器正成为“咬合发育管理”临床技术体系的有机组成,并得到儿童口腔医学及口腔正畸学医生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儿童口腔临床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儿童保持完整的乳牙列,进而建立正常的恒牙列.儿童期的咬合紊乱不仅可影响儿童的口腔功能,妨碍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健康,还可影响口腔颌面软硬组织正常发育、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因此,目前对儿童时期咬合异常的早期矫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及儿童牙医的重视,本文就儿童期常见的乳牙列前牙反(牙合)、乳牙列后牙反(牙合)及混合牙列期的个别恒牙反(牙合)早期矫治的临床应用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儿童口腔健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口腔医学不仅应关注儿童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口腔疾病的治疗,更应着眼于这一过程中各种口腔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干预。针对妊娠期妇女、婴幼儿、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以及青少年不同的全身及口腔生理特点及常见口腔疾病,实施口腔健康管理,可早期识别和去除儿童常见口腔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使儿童牙、牙合、颜面沿着正常轨迹生长发育,最终达到颅颌面的功能完善与美观协调。  相似文献   

6.
龋病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口腔慢性进行性疾病,由于龋病对儿童的健康发育特别是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因此对儿童乳牙龋的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低龄儿童龋(ECC)影响儿童牙齿、牙列、颅颌面和全身健康发育,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儿童公共卫生问题之一。ECC的临床管理应以维护儿童口腔健康为中心,从其致病因素入手,以龋病风险评估为基础,早期预防在先,预防和治疗相结合,医护人员、儿童及其监护人相互配合,周期性地持续进行,从而阻止ECC的发生发展。本共识从ECC的风险评估、早期预防管理、临床治疗及术后管理来阐述ECC的临床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冯靳秋  米君国  陈骊 《口腔医学》2015,35(2):141-14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儿童乳牙列错牙合畸形流行情况,为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上海市10个区20所幼儿园的2 744名3~6岁乳牙列儿童,对乳牙牙合发育情况进行检查。结果上海地区儿童乳牙牙合错牙合畸形患病率高达69.64%,男女无统计学差异;各类错牙合畸形患病率排序依次为:深覆牙合最高为55.39%,其次是深覆盖24.31%、牙列拥挤21.25%、反牙合12.03%和开牙合7.22%,其中35%的受检者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的错牙合畸形。结论上海地区乳牙牙合错牙合畸形无论是患病率还是临床类型排序较以往调查结果都发生了明显变化,需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预防其发生、发展,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聊城市1260名儿龋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龋病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口腔慢性进行性疾病,由于龋病对儿童的健康发育特别是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因此对儿童乳牙龋的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十分重要。为了解聊城市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对聊城市1260名3~6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错𬌗畸形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口腔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有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我国近2.6亿儿童牙颌面功能、颜面美观及生长发育,甚至影响儿童全身及心理健康发育。错𬌗畸形发生涉及遗传及环境因素,早期矫治创建良好的牙颌面生长环境,纠正异常牙颌面生长、控制异常遗传因素,能有效地降低儿童错𬌗畸形的发病率,维护我国儿童身心健康,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社会意义。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儿童早期矫治规范化诊疗项目”专家组撰写“中国儿童错𬌗畸形早期矫治专家共识”,旨在引导和普及我国儿童早期矫治临床治疗,促进我国儿童早期矫治理论与临床水平的提高,加速我国儿童早期矫治专业发展。共识阐述了错𬌗畸形的危害性及早期矫治的必要性,提出了儿童早期矫治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在遵循牙颌面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从孕期到恒牙列初期儿童牙颌面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分阶段的预防与阻断治疗的指导性建议。错𬌗畸形早期矫治的推广和规范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科学的、全面的分级医疗及专业培训将最终完善我国儿童早期矫治临床体系,达到全面呵护我国儿童牙颌面健康,提高我国儿童口腔健康及全身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活跃期,其颅面骨骼、牙列咬合及面部软组织均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怎样“给孩子一口好牙”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以口腔预防医学为理念,将口腔正畸技术融入儿童口腔疾病治疗中,提出以生理牙合为导向的儿童咬合诱导临床思维与实践,即定期对生长发育期间的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口腔健康问题,适时采用先进的技术予以干预,并引导建立生理牙合,达到咬合稳定、美观及容貌协调的目的。临床实践涵盖保持乳牙的完整性、维持牙弓长度、干预替牙障碍以及矫治儿童错牙合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乳牙不仅是乳儿期、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咀嚼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正常恒牙列的形成都起很重要作用,对于学龄前儿童错[牙合]情况进行调查,有利于口腔医生对儿童错[牙合]进行预防和早期矫治,笔者于2005年对邯郸市第一幼儿园及市政府幼儿园邯郸本地人的乳牙期儿童进行了一次错[牙合]畸形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错牙合畸形对口腔健康、颌面及外貌发育均有很大的影响 ,错牙合畸形早期诊治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笔者对临床上有完整病历资料和记存模型的 314例错牙合畸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根据 314例错牙合患者的临床病历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与错牙合的关系 ;根据病史、口腔检查及记存模型进行错牙合的安氏分类、毛氏分类、临床分类和发病因素的诊断和统计分析。毛氏分类、临床分类和发病因素统计时 ,若一病例有上述各项的多个类别则分别计入各项各类。结果见表 1、2、3。314例患者男性 12 5例 (占 39.8% ) ,女…  相似文献   

14.
伴轻度拥挤的个别切牙反合的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轻度拥挤的个别切牙反合的矫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赵春洋,张剑波众所周知,替牙期是颌、面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期的个别恒切牙反不仅影响口腔功能,而且严重影响儿童口颌系统的健康、发育。目前对替牙期个别恒切牙反常规采用上颌冠状斜面导板矫治,但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影响口腔健康的三大疾病是龋齿、牙周病及错(牙合)畸形。龋齿发病率据国内普查统计为36~50%,牙周病发病率为8C~30%,错(牙合)畸形在儿童青少年中占28.7~49.8%, 它影响咀嚼功能、语言发音及颌面部的正常发育。为此我们提出: 1、全社会都应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开展口腔健康的自我保护,做到人人每天睡前刷牙,饭后嗽口,以消除菌斑,保持口腔清洁,从而达到预防龋齿及牙周病的目的。 2、全省口腔医务工作者,要大力宣传口腔卫生知识,授于人民以牙病的防治措施,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实行上下刷牙法,早晚刷牙,不断得高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牙发育是复杂信号网络调控的牙源性上皮和神经嵴来源牙源性间充质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在此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母体是胎儿生长发育的主要载体,孕期母体健康和环境暴露对胎儿和儿童牙发育具有较大影响。本文根据不同类型的孕期母体环境因素,重点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多种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及母体健康等三个方面对胎儿和儿童牙发育的关键问题进行综述,探讨了孕期环境因素在釉质发育缺陷、磨牙切牙矿化不全、氟牙症、多生牙及先天性缺牙等牙发育异常中的作用,为从生命早期预防牙发育异常、评估牙发育异常风险、进行牙发育相关咨询、促进儿童口腔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儿童口腔医学早期矫治得到了飞速发展,通过预防错牙合畸形的发生、阻断错牙合畸形的进展等措施,诱导儿童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降低后期综合正畸治疗的难度,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已成为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公认方法。本文结合儿童错牙合畸形的形成原因、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咬合诱导、肌功能训练及其应用和功能矫治的发生发展、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口腔医学》2015,(7):584-586
目的调查山东地区家长对儿童错畸形早期预防的关注度。方法随机选择780名自2014年3—10月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就诊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52份,其中乳牙期445名,替牙期307名。结果 1家长对遗传因素的关注度偏低,其中有家族遗传史的家长关注度高于无家族遗传史的家长;2在早期预防的可控环境因素中,家长的关注度依次为饮食习惯、口腔不良习惯、乳牙疾病,呼吸系统疾病;3从美观与心理方面,家长更加关注对美观的影响;4乳牙期家长更关注儿童的饮食习惯,而替牙期家长更关注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心理健康。结论山东地区家长对错 畸形早期预防的关注度偏低,普及预防知识、加强家长的早期预防意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小儿从出生到建立完好的恒牙列,是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常见的龋、牙齿发育异常、口腔不良习惯等,均会对牙、颌、面的生长产生影响,导致面型异常及各种错牙合畸形。如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采取早期治疗,治疗效果最好,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常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用比较简单的矫治方法和矫治器改正,及早地阻断错牙合畸形的发展,引导牙、颌、面正常发育。开展早期治疗,要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依据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发育的顺序进行诊断和治疗。早期治疗可能只是整个治疗计划的一部分,大多数的患儿常常需要到替牙期后再进行后期常规正畸治疗,所以要把乳牙、混合牙列期的早期治疗作为从乳牙、混合牙列期到恒牙列期的整体正畸治疗过程的一个环节来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乌鲁木齐3~18岁的2611名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进行有关错牙合方面的调查,得出错牙合患病率为46.42%。调查标准采用个别正常牙合和错牙合,并应用安氏分类、毛氏分类法,临床表现对错牙合进行分析比较。作者强调只有搞好口腔预防保健宣传工作,加强正畸专业人员力量,才能降低错牙合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