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目的 通过参加2009年9月河南省疾控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方法 2009年河南省疾控系统卫生微生物检验质控方案.结果 根据河南省CDC反馈信息,本次鉴定结果正确,考核成绩优秀.结论 质控考核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疾病控制机构卫生检测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实验室的理化检测能力。方法:通过收集该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实验室在2003年-2010年期间参加质控考核的数据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室参加质控考核项目总体合格率为90.6%(58/64),其中水质样品考核项目合格率为33.3%(2/6),工作场所空气样品考核合格率为95.7%(44/46),生物样品考核合格率为100%(12/12)。结论:应加强实验室在水质样品和粉尘游离二氧化硅的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理化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检测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关系到卫生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因此,对实验室的分析质量进行控制,就是对实验室工作水平的考核,是保证实验室分析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对各级卫生防疫站进行等级评审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省各级卫生防疫...  相似文献   

4.
目的 实验室通过参加能力验证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对自我的检测水平进行检测对比.方法 收集无锡市职业病研究所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2016—2020年参加能力验证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实验室参加的能力验证共涉及4类样品、21个项目、39份样品,且全部通过.结论 通过连续参加能力验证,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持续改...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维护广大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提高全国个人剂量监测水平和能力。方法 根据考核方案,组织2018年全国个人剂量检测单位进行考核,通过分析考核结果,发现并解决技术服务机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结果 参加本次个人剂量能力考核的放射卫生服务机构为345家,其中优秀单位90家,优秀率为26.1%,合格单位(含优秀)322家,合格率93.3%;不合格单位23家,不合格率为6.7%。结论 通过多年组织考核,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大多数参加考核的单位都能够按照考核方案较好的完成监测能力的考核工作。小部分单位的考核结果与参考值偏离较大,检测报告书写不够规范。不合格单位需要在检测中定期做好质量控制,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的规范性和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现在越来越多的实验室通过了资质认定或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CNAS)的认可,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已成为一种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工作。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实验室需要采取多种有效的质量控制考核方法,以达到控制检测过程的质量。因此,实验室除了在检测过程中开展日常质量控制外(平行双样、加标回收、标准物质质控等),还应在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中制定出所采取的质量控制考核方法,并对考核结果做出评价,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笔者结合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情况就质量控制考核方法及能力评价的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2015年福建省卫生监督技能竞赛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盲样考核工作经验,为加强我省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制定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盲样考核方案,制备、发放、回收考核样品,对检测结果、资料完整性、数据规范性和不确定度评定进行考核.结果 完成2015年我省卫生监督技能竞赛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盲样考评,9支代表队实验室盲样检测结果综合偏差均小于40%,数据规范性评分均未获得满分.结论 通过个人剂量盲样考核,可检验我省疾病预防控制和职业病防治机构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及时发现日常监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我省个人剂量监测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王瑾  孙灿  高菊美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261-1261
实验室出具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着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了解我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水平,加强对各地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云南省卫生检验中心于2006年对本省16个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昆明市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疾控中心)进行了合成水样质量控制考核,对其实验室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疾控中心理化室职业卫生检测能力水平,为提高职业卫生理化检验工作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1-2015年理化室参加天津市职业卫生检测能力考核活动的实验室原始记录、检验报告以及考核方反馈的结果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理化室5年来参加职业卫生检测能力考核活动的总体合格率为100%(30/30),|Z|≤ 2的项目28项,整体满意率为93.3%。 结论 实验室应通过加强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设等措施,提升游离二氧化硅、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含量测定等职业卫生项目的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0.
依据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根据要素和准则、通用、标准、规范等要求,对实验室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促进了检测技术的提高,开展卫生防病检验,为客户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西市级疾控机构风险评估人员素质构成及对风险评估概念、方法及与常规监测分析报告区别的认知现状,为推进和完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广西市级疾控机构所有参与过风险评估工作的在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市级疾控机构评估人员综合素质平均得分为(8.9±1.9)分,评估人员素质尚可;不同职称、从事不同业务工作人员参与评估频率不同(P<0.05),中级以上职称、从事应急管理、疫情信息管理和疾病控制的人员参与评估的频次较高;经常参与评估的人员对监测的重要性、风险评估的概念、方法及与常规监测分析报告区别的认知度高于偶尔参与的人员(P<0.05)。结论 应完善风险评估专家制度,建立情报筛检机制和会商机制、以干代培,全面提高风险评估人员认知能力和评估水平。  相似文献   

12.
依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规标准,建立临床输血准入制度、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及评价体系。从临床输血准入原则、依据、标准、程序、评审、许可、供血、输血、监督管理等方面建立并实施临床输血准入制度,对符合标准要求的项目予以准入许可。参照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在医疗机构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从组织管理、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输血科建设、临床用血、质量目标、满意度调查等方面探索建立临床输血质量评价体系。临床输血准入制度、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及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可有效提高临床输血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保障临床输血需求和安全,促进医院管理及医疗质量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规范其服务行为,探索对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对策。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专业技术人员、设备配置及开展检测项目、工作量等进行了调查。结果 至2019年底,我省共有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23家,其中疾控和职防院所类8家,占34.8%,第三方(民营)机构类15家,占65.2%;各区域机构分布不均衡;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23名,其中高级技术人员占29.6%, 中级技术人员占29.6%, 其他人员占40.8%;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58.8%,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41.2%;专业技术人员所学专业相对分散,放射卫生专业占6.44%,物理相关专业占了5.15%,医学相关专业占51.07%,其它专业涉及化工制药、环境工程、公关策划、食品、英语、会计等专业;专业技术负责人无兼职情况;机构共配有放射防护检测仪仪器308台(套),模体172套,基本符合配置要求;23家机构均建立了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性文件、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等质量控制体系文件;申请的检测项目都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结论 疾控系统机构渐萎缩,民营机构渐多,机构性质逐步呈现多元化;地域资源配置不平衡;建议加强对检测、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增加现场实际操作训练是更为重要的有效提升方式;建议加大对基层卫生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的培训,提高监督人员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4.
质量控制是实验室的基础工作,也是一个实验室非常关键的一个点,具有较强的技术特点。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可分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分为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试剂与标本、检测方法、设施和环境、样品处置等;而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包括人员比对、留样复测、能力验证和室间比对等。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是卫生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部门,其实验室质量管理对突发事件处理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影响,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状况与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实验室检测数据的精确度,直接反映一个实验室的整体检测质量,质量控制是实验检测的重要环节,必须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使检验工作处于标准和可控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准确。  相似文献   

15.
开展集中确证检测,有利于提高血液筛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也有利于改进献血者全程动态管理体系。目前,我国采供血机构集中确证检测开展存在体系滞后,实验室检测水平有待提高,献血者管理短板突出,献血者全程有效管理机制亟待改进等问题。对此,提出以下3方面改进建议:一是政策层面的驱动,二是区域应用的驱动,三是需求层面的驱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强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提高检测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建设。方法:依据《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采用积极争取资金投入,抓好实验室技术队伍管理与人才队伍建设,严格实验室科学管理与实验室质量控制等措施加强实验室建设。结果: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管理并举,岱山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建设得到了有效改善,面积配置达到了卫生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实验室A类仪器配备率由5年前的57.4%提高到71.8%,B类设备配备率由5年前的44.4%提高到55.7%,检测能力逐年提高,并建立了相应的专业实验室。结论:加强疾控实验室建设是提升疾控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实验室投入和强化科学管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增强疾控实验室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全面掌握全国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专业技术能力,为充分发挥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作用、探索和规划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9—12月期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向全国37家承担放射卫生相关职责的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发放调查表,调查机构的科室设置、人员、设备及开展的放射卫生技术工作等基本情况,汇总并分析数据。结果 37家省级机构参与调查,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4家、职业病防治机构11家、其他机构2家;大部分机构具备放射卫生相关检测或评价资质;设置了独立的放射卫生科室的有30家;从事放射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有627人,83.4%为正式在编人员,16.6%为合同制人员,人员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和从事放射卫生工作年限的分布相对合理,但教育背景为放射卫生相关专业的比例较少,仅为25.8%;2014—2018年,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流入164人,流出65人;平均每家承担放射卫生职责14.6项;省级机构年工作量大,但在放射性核素测量及内照射测定等方面的实验室设置和仪器设备配置相对较少。结论 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仍需加强能力建设,补齐短板,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从而带动全国放射卫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军队驻京部分医疗机构开展放射防护工作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 通过现状调查、现场实验测量的方式。结果 近几年军队放射防护工作不断加强,但仍存在检测能力不足、防护设计不合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结论 加强军队医疗机构放射防护工作,需进一步提高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能力水平,健全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管理组织,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放射防护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学习,建立坚固的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38家医疗机构X射线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建设项目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总结分析相关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管理情况。方法 通过资料调研、现场调查、设备质量检测以及放射卫生防护检测等措施进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结果 人员配置情况、防护措施核实情况和放射防护管理与事故应急与法规及标准要求的符合程度分别达94.7%、68.4%、71.1%。DSA、DR、CT、牙科设备性能检测首次检测通过率分别为100%、82.6%、92.6%、100%;相关设备机房防护辐射监测首次检测通过率为100%、100%、92.6%、100%。性能检测中,DR性能检测新标准的实施,增加了专用检测项目暗噪声、探测器剂量指示(DDI)和信号传递特性(STP),用于测试的预处理图像获取困难,部分厂家产品尚未开放相关功能;机房防护辐射监测中监测值较高的区域出现于观察窗、机房门体及门缝、电缆沟穿墙处。结论 现阶段医疗机构放射危害防护意识有所提高;相较于较早时期的检测与评价,性能和防护检测结果符合程度有明显改善;医疗机构的设备年检、质控等管理工作有所加强,放射防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