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曲晶  庞东渤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6):1041-1043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thropoietin, rhEPO)对挫伤视网膜Bcl-2和Bax的调节作用,明确重组rhEPO对挫伤视网膜的保护机制。 方法:两月龄雄性大鼠45只,5只用于正常对照组,余下40只仿Allen重击法制作视网膜挫伤模型致左眼挫伤。将模型制备成功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rhEPO治疗组,每组各20只大鼠,每组又分12和24h;3和7d共四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大鼠5只。rhEPO组大鼠ip rhEPO,1次/d;模型组用同体积的生理盐水ip。各组各时段于给药给水停止后第2d取材,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正常对照组视网膜内均有适量Bcl-2和Bax蛋白表达;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至3d时表达最低。除12h外,其余各组Bcl-2蛋白表达均比正常对照组低。而Bax蛋白表达逐渐上升,至3d达峰值。除12h外,其余各组Bax蛋白表达均比正常对照组高;rhEPO组Bcl-2蛋白表达均比模型组高,而Bax蛋白表达均比模型组低。 结论:Bcl-2和Bax参与了眼挫伤视网膜病变过程;rhEPO能够上调挫伤后大鼠视网膜细胞Bcl-2蛋白表达和下调Bax蛋白的表达,以抑制损伤视网膜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挫伤性视网膜病变中Bax、Bcl-2表达与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自由落体法制作视网膜挫伤模型,行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的病变情况;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感光细胞凋亡情况;PV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Bax、Bcl-2的表达。结果TUNEL染色显示挫伤后3d组视网膜内可见较多阳性表达的细胞,分布在外核层。余实验组未测到阳性着色细胞。Bax在挫伤后4h即有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加,至挫伤后3d达高峰,至7d、14d组表达阴性。Bcl-2的表达在各组均为阴性。结论细胞凋亡是挫伤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机制之一,Bcl-2/Bax相对比值改变可能对细胞凋亡的发生起一定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过程中黄芪对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前房加压法制作实验性RIRI的大鼠模型。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后两组各分为 6,12,24,48h和3d五个时间段,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视网膜组织变化,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与Western-blot法测定大鼠RIRI后视网膜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Bcl-2和Bax在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缺血再灌注6h开始表达,24h表达显著,48h开始下降,3d后表达已经明显减弱。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相似。黄芪注射液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Bcl-2表达均明显增强,Bax表达均明显减弱,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可使神经节细胞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减弱,减少神经节细胞凋亡,对RIRI神经节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娜  李筱荣  袁佳琴  石怡 《眼科新进展》2008,28(2):110-112,115
目的 观察鼠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改变及凋亡相关基因p53的表达.方法 自由落体法制作视网膜挫伤模型.49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视网膜挫伤组,后者又按照挫伤后时间的不同分为1 h、4 h、1 d、3 d、7 d、14 d组,每只大鼠左眼为实验眼,右眼为实验对照眼.行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的病变情况;TUNEL法检测感光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p53的表达.结果 TUNEL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及实验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未见凋亡阳性细胞.视网膜挫伤后3 d视网膜内可见较多阳性表达的细胞,分布在外核层.挫伤后1h、4 h、1 d、7 d、14 d,大鼠视网膜组织均未见到凋亡细胞.p53在挫伤后4 h即有表达,分布在外核层,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加,至挫伤后3 d达高峰,至挫伤后7 d、14 d未见阳性表达.挫伤后4 h、1 d和3 d,视网膜p53阳性细胞光密度值(OD值)差异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及实验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未见p53阳性表达.结论 大量感光细胞的凋亡是挫伤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机制之一,p53基因的表达可能介导了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陆士恒  柳林 《国际眼科杂志》2008,8(12):2440-2442
目的:建造视网膜挫伤模型,探讨多奈哌齐对眼挫伤大鼠视网膜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2mo龄SD雌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为3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A组)、多奈哌齐处理组(B组)和蒸馏水组(C组)。A组不处理,B组和C组用重击法致左眼挫伤。伤后第2d,B组用1g/L的盐酸多奈哌齐5mL/kg灌胃,2次/d,C组用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7d,各组于第8d取材。应用RT-qPCR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Bcl-2和Bax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多奈哌齐组视网膜组织内Bcl-2 mRNA的表达水平在挫伤后7d有下降,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性差异(P<0.01),与蒸馏水组相比也有显著差性差异(P<0.05)。与Bcl-2的表达相反,多奈哌齐组Bax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但是低于蒸馏水组(P<0.05)。结论:多奈哌齐有可能具有保护眼挫伤大鼠视网膜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鼠视神经夹伤后,经定期超短波治疗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数量的改变和Bcl-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建立大鼠神经夹挫伤动物模型,随机选取5只大鼠作为正常组;选取30只作为实验组,伤后即开始超短波治疗;另外选取30只作为对照组,不接受超短波治疗,二者分别于伤后3d、5d、7d、10d、14d、28d处死.HE染色观察RGCs的动态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GCs表达Bcl-2及Bax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视神经损伤后3d RGCs数目严重下降,2周内RGCs快速减少,2周以后继续减少;实验组神经损伤后3d RGC数目急剧下降,但之后各组RGCs数量没有明显降低;伤后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Bcl-2和Bax表达随访后时间延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Bcl-2/Bax的比值在实验组逐渐升高,对照组无明显升高.结论 神经损伤后RGCs数目减少是其视功能下降的病理基础之一,超短波治疗可提高RGCs的存活率,Bcl-2/Bax在RGCs死亡机制中起重要作用,Bcl-2/Bax比率与RGCs的数目变化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过程中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硫氢化钠(NaHS)作为H2S的供体。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组(RIRI组)及硫氢化钠(NaHS)干预组,后两组进一步分为再灌注后6,24,48,72h组。采用前房灌注加压的方法建立RIRI模型,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凋亡出现于缺血灌注后6h,并逐渐递增,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与RIRI组比,NaHS组Bcl-2蛋白表达增多,Bax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结论:H2S预处理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从而调控细胞凋亡,对大鼠RIRI进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视神经钳夹伤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大鼠视网膜上的表达,探讨Bcl-2和Bax在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网膜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LongEvans大鼠5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大鼠。建立大鼠视神经钳夹伤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按视神经夹伤后不同时间分为伤后1 d、3 d、5 d7、d1、4 d 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动物。处死动物后取材,制备大鼠视网膜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SABC染色,以检测视网膜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网膜Bcl-2的表达下降,而Bax表达仍为不变的水平。结论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网膜Bcl-2表达的下降,导致了视网膜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视网膜神经节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为MSC移植治疗RIRI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4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4只)、模型组(20只)、MSC移植组(20只)。前房加压法建立大鼠RIRI模型。体外培养大鼠MSC,MSC移植组于再灌注后予以玻璃体腔注射MS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2h、6h、12h、24h、48h后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未见Bcl-2、Bax表达。再灌注后2h、6h、12h、24h、48h,模型组Bcl-2表达分别为0.280±0.008、0.323±0.010、0.474±0.020、0.451±0.011、0.407±0.011,MSC移植组Bcl-2表达分别为0.340±0.006、0.401±0.009、0.610±0.006、0.581±0.009、0.490±0.005;模型组Bax表达分别为0.322±0.007、0.457±0.010、0.469±0.022、0.591±0.014、0.529±0.010,MSC移植组分别为0.252±0.008、0.366±0.011、0.389±0.009、0.433±0.013、0.391±0.004。MSC移植组与模型组比较Bcl-2表达均明显增强(均为P<0.01),Bax表达均明显减弱(均为P<0.01)。结论 RIRI大鼠行MSC移植术,可使神经节细胞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减弱,Bcl-2/Bax比值升高,减少神经节细胞凋亡。MSC移植对RIRI神经节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Edaravone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Edaravone治疗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和Edaravone治疗组均采用前房加压法建立大鼠RIRI模型,Edaravone治疗组于缺血前30 min行腹腔注射Edaravone(3 mg·kg-1),恢复灌注30min后再行腹腔注射Edaravone (3 mg· kg-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24 h视网膜神经节细胞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空白对照组未见Bcl-2和Bax表达.再灌注后24h,模型组Bcl-2表达为0.406±0.022,Bax表达为0.661±0.034,Bcl-2/Bax为0.609±0.015;Edaravone治疗组Bcl-2表达为0.581±0.031,Bax表达为0.491±0.017,Bcl-2/Bax为1.104±0.094.与模型组比较,Edaravone治疗组Bcl-2表达明显增强(P<0.05),Bax表达明显减弱(P<0.05),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 Edaravone对RIRI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1-2表达及下调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Traumaticopticneuropathyisanuncommonbutoftendevastatingcauseofpermanentvisuallossafterbluntorpenetratinginjury.Opticnerveiscomposedoftheaxonsofretinalganglioncells(RGC).Opticnerveaxotomycausedrapiddegenerationoftheaxonsandmorethan90%oftheRGCdiedbyapoptosiswithin2weeks[1].AttemptsweremadetopreservetheinjuriedRGCbychangingtheenvironmentorbyupregulatingintrinsicgrowthfactorssurroundingtheRGC[2].Apoptosisisaregulatedprocessunderthecontrolofproteins.TheBcl鄄2genefamilyisoneofthemostimportant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B-cell lymphoma factor,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上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60mg/kg)制作大鼠早期糖尿病模型。于造模后4、8、12wk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取双眼全眼球组织做石蜡切片并做视网膜铺片,通过HE染色观察视网膜各层的形态学和血管分布变化; 取双眼视网膜组织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和VEGF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行ADP酶视网膜血管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视网膜细胞的形态、细胞中Ca2+的荧光强度和分布变化。

结果:糖尿病组造模12wk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个数呈递增趋势。糖尿病组视网膜中周部和周边部可见无血管区,无血管区面积也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大鼠VEGF、Bcl-2和Bax光密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大鼠造模4、8、12wk比较,RGCs内钙离子荧光浓度逐渐升高,荧光染色强度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Bcl-2和Bax表达非常明显,从而上调 VEGF的表达。Bcl-2、Bax和VEGF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刁慧杰  刘芳  李金颖  崔红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0):1663-1666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低剂量褪黑素组和高剂量褪黑素组,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结构改变,电镜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超微结构变化,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P53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清晰,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层次欠清晰,神经纤维层水肿,低剂量褪黑素组视网膜细胞分层基本分明,层间细胞排列较整齐,内外核层排列稍紊乱,高剂量褪黑素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较低剂量褪黑素组进一步改善; 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与糖尿病组比较,褪黑素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形态均不同程度改善; 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结果显示,褪黑素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SOD水平高于糖尿病组,MDA水平低于糖尿病组(均P<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高剂量褪黑素组与糖尿病组比较,Bcl-2蛋白表达逐渐升高,Bax、P5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

结论:褪黑素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形态变化,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江  施叶雯  康前雁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2):2212-2217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延缓大鼠生理性视网膜衰老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3月龄健康无眼疾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在相同条件下饲养至9月龄后开始给予干预,辛伐他汀组大鼠用5mg/(kg·d)辛伐他汀灌胃,对照组大鼠用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均饲养至17月龄.采用HE染色检测两组大鼠视网膜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和色素上皮层氧化应激相关蛋白Cu-Zn-SOD、NOX2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视网膜HE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组神经感觉层排列整齐,细胞形态差异不大,细胞未见明显丢失,色素上皮层结构紧密;神经感觉层及色素上皮层的厚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组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表达增强,过氧化物酶NOX2的表达减弱;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减弱,Bax的表达增强,Bcl-2/Bax的比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增加细胞凋亡等机制延缓生理性大鼠视网膜的衰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N-乙酰-5-羟色胺(N-acetylserotonin,NAS)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活性Caspase-3、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6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30只)与药物组(30只),药物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5 mg·kg-1NAS,缺血再灌注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缺血再灌注组与药物组按RIRI后时间,分为6h、12 h、24 h、48 h、72 h五个亚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活性Caspase-3、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结构清晰,各层细胞排列紧密;缺血再灌注组大鼠RIRI后6h、12 h视网膜各层高度水肿,24h后水肿逐渐减轻,神经节细胞逐渐减少,分布较紊乱,随着时间延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大片缺失;药物组6h、12h较缺血再灌注组细胞水肿明显减轻,24h、48 h、72h组较缺血再灌注组细胞排列规整,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减轻.缺血再灌注组视网膜活性Caspase-3阳性细胞数在灌注后6h开始表达增加,阳性细胞数为(561.15±37.19)个·mm-2,24 h达到较高水平,阳性细胞数为(1522.61±84.36)个·mm-2,随后逐渐下降,药物组视网膜各时间点活性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少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视网膜可见大量Bcl-2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组RIRI后6 h Bcl-2阳性细胞开始下降,12h后继续减少,24h降至较低水平;药物组各时间点Bcl-2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多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几乎未见Bax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组RIRI后6h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可见Bax阳性细胞,24h达到较高水平,48 h开始下降;药物组各时间点Bax阳性细胞均显著少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AS可促进RIRI大鼠视网膜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Bax蛋白的表达,降低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减轻细胞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视网膜挫伤的动物模型,观察视网膜损伤后的形态特点。方法:选取40只健康成年无眼疾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挫伤后1,3h;1,3,7,14,30d及正常对照共8组,每组5只,选取右眼为致伤眼,以改良Allen重击法制备兔单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挫伤后获取兔眼标本,以光镜及电镜观察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的病理变化,目镜测微尺(0.01mm)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nerve fiber layer,NFL)厚度、内核层(inner nucler layer,INL)厚度进行测量,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GC)计数。结果:挫伤后1,3h组和1d组NFL明显增厚(P<0.05),而7d组和14d组NFL明显变薄(P<0.05),3d组和30d组NFL厚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挫伤组GC计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电镜显示挫伤后3h组;1,3d组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均出现较多的,具有凋亡形态学与生化改变特征的凋亡细胞,其中在3d组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凋亡细胞数量达到高峰,7d组显著下降。结论:视网膜水肿和神经感觉层细胞凋亡是挫伤性视网膜病变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吕建红  张琦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6):1048-1050
目的:探讨外源性雌激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及对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n=8),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n=32),苯甲酸雌二醇处理组(E2+IR,n=32)。其中后两组又分为再灌注后6,24,48和72h组(每组8只)。通过前房灌注加压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常规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 结果:E2+IR组视网膜组织损害程度在各时间点较IR组好转。IR组Bax蛋白在6h时已经开始表达,24h达高峰,48h表达开始下降,72h仍有部分表达;而E2+IR组Bax蛋白的表达在各时间点上较IR组明显下调(P<0.01);IR组Bcl-2蛋白的表达在再灌注6h时表达量最多,随时间延续表达量逐渐减少;Bcl-2蛋白的表达在各时间点上较IR组明显上调(P<0.01)。 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损害了视网膜组织结构。Bcl-2和Bax参与了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控,苯甲酸雌二醇可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保护视网膜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