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构建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cDNA文库,免疫学筛选抗原基因。方法提取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总RNA,用Clontech公司的SMARTTM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未扩增文库,检测未扩增文库滴度和重组率后,进行文库扩增。用大鼠感染血清作免疫探针筛选文库,PCR扩增外源基因插入片段并测序,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推导氨基酸序列,预测其理化性质。结果成功构建了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cDNA文库,免疫学筛选获得11个阳性克隆,对测序的9个阳性克隆进行初步分析,1个与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的1个EST同源性为99%,6个(有2个为同一克隆)与秀丽隐杆线虫和新杆状线虫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最高达91%。共有7个阳性克隆存在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结论从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cDNA文库中初步筛选出7个有诊断意义的抗原基因,为其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个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抗原候选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用免疫探针交叉筛选前期实验获得的广州管圆线虫候选抗原基因,将筛选出的特异抗原候选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鉴定。方法制备抗血吸虫和抗旋毛虫多克隆抗体血清,交叉筛选广州管圆线虫抗原候选基因,从中获得特异性抗原候选基因,将其从重组噬茵体状态转化为质粒状态,再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c(+)进行融合表达,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同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患学分析。结果获得了一个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抗原候选基因,经生物信患学分析该抗原基因属中问纤维家族基因(intermediate filament,IF),原核表达产物为48KDa。结论获得了一个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抗原候选基因及其原核表达产物。  相似文献   

3.
cDNA文库因不含内含子而便于克隆和大量扩增,利用多种筛选方法并结合生物信息学软件获得阳性克隆,对于从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致病机制及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广州管圆线虫各期cDNA文库特异基因筛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广州管圆线虫γ-丁基甜菜碱羟化酶基因的获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对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的插入片段进行研究。方法 铺平板培养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 ,从中挑选生长、分离良好的噬菌斑进行PCR扩增 ,根据PCR产物电泳结果挑选较大的cDNA插入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原核诱导表达 ,对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学鉴定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结构和功能。结果 获得了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的广州管圆线虫全长基因 ,该基因长 14 16bp ,编码由 4 2 1个氨基酸组成的γ -丁基甜菜碱羟化酶 (gamma -butyrobetaine ,2 -oxoglu taratedioxygenase ,GAMMA -BBH ,EC 1 14 11 1) ;免疫学鉴定结果显示GAMMA -BBH不能与大鼠的抗血清结合。 结论 首次获得广州管圆线虫成虫GAMMA -BBH表达基因 ,为广州管圆线虫的研究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5.
抗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抗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单克隆抗体并研究其初步应用。方法用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融合,筛选分泌高滴度、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使用所得的单克隆抗体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血清,并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感染大鼠血清。结果获得3株分泌高滴度抗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2A2、3F1、4H2),其分泌的抗体与日本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猪囊尾蚴、旋毛虫抗原均不发生交叉反应。3株单克隆抗体均可识别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Mr 15 000,以及患者血清中两种循环抗原Mr24 000和Mr15 000。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阳性率为76.5%。结论制备的抗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的杂交瘤细胞株能分泌高滴度、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且在循环抗原的检测方面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构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构建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方法 提取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总RNA ,用Clontech公司SMARTTM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 ,然后通过长距离PCR方法合成双链cDNA并扩增 ;PCR产物与λTripIE× 2载体连接并包装 ,建成未扩增文库 ;检测未扩增文库滴度和重组效率后 ,进行文库扩增及测定扩增文库的滴度。结果 经测定 ,未扩增文库滴度为 9 7× 1 0 6 pfu/ml,重组效率达 99 2 %以上 ,文库扩增后滴度达 9 1 3× 1 0 9pfu/ml。结论 已成功构建了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  相似文献   

7.
自愈水牛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采用自愈水牛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并寻找日本血吸虫疫苗新候选抗原。 方法 用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的自愈水牛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将阳性重组子克隆、测序,对核酸序列进行分析,确定目的基因。 结果 从大陆株日本血吸虫成虫λZAPIIcDNA文库筛到26个阳性克隆,经初步鉴定获3种编码蛋白分子的基因:副肌球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结论 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的自愈水牛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可用于寻找日本血吸虫疫苗新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8.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cDNA文库的单抗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从卫氏并殖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并鉴定出可用于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的基因克隆。方法 采用预吸收的抗肺吸虫成虫单克隆抗体筛选多次后得到 5个阳性克隆 ,经PCR扩增后测定其插入片段的大小。用辅助噬菌体做体内剪切 ,以抗生素平板筛选含重组质粒的阳性菌落。其中 3个克隆测定其DNA序列 ,用BLAST软件对所得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得到 1,2 ,4三个不同阳性克隆 ,其长度分别为 1783bp、397bp和 1132bp ,分别与卫氏并殖吸虫卵黄铁蛋白 (P wyolkferritin)基因、鞘脂激活蛋白A(DictyosterliumdiscoideumsaposinA)基因和曼氏血吸虫主要卵抗原 (Smmajoreggantigen -P4 0 )基因同源。 结论 本研究首次报道用抗肺吸虫成虫单克隆抗体筛选卫氏并殖吸虫成虫cDNA文库 ,所获克隆1、2、4可能系肺吸虫免疫诊断和预防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抗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55 ku抗原单克隆抗体,初步应用于大鼠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检测。方法利用Western blot鉴定能被感染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大鼠血清识别的特异性抗原,经电渗法获得抗原后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采用常规细胞融合方法建立筛选分泌高滴度、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用ELISA、Western blot对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行鉴定,用生产的单克隆抗体以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感染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大鼠血清循环抗原水平。结果经Western blot鉴定,得到能被感染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大鼠血清识别的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55 ku抗原;获得2株分泌高滴度抗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55 ku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ACV1和ACV2,其分泌的抗体均为IgG2b亚型,均能识别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55 ku抗原,与日本血吸虫抗原等其他寄生虫抗原无交叉反应。用该单抗以ELISA方法检测感染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大鼠血清循环抗原,阳性率为73.3%(22/30)。结论制备的抗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55 ku抗原杂交瘤细胞株能分泌高滴度、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该单抗可应用于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循环抗原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Cag)。方法采用两株抗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单克隆抗体,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CAg,并摸索该法的最佳实验条件。对感染大鼠、小鼠、疑似和确诊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血清进行检测,评价方法的敏感性;对日本血吸虫、肺吸虫、旋毛虫、囊虫病人血清进行交叉反应试验,评价方法的特异性。结果10μg/ml单抗包被,酶标记单抗1∶1 600稀释为最佳工作浓度。利用该法检测不同血清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的敏感性为84.2%~87.2%,特异性为100%。结论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经济、简便易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新的可能具有诊断意义的血吸虫蛋白分子,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血吸虫病人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15d肝期童虫cDNA文库,对阳性克隆插入片段的核苷酸进行序列分析,将结果通过Internet送入NCBI GenBank进行同源性比较并利用蛋白质分析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3轮筛选,共获15个阳性克隆,对其进行测序,获得11个基因,其中5个为编码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的基因,1个为编码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的基因,其他5个分别为编码SjCHGC05315、SjCHGC01371、SjCHGC04782、SjCHGC05166、SjCHGC09769的基因。结论从日本血吸虫肝期童虫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批日本血吸虫基因,为血吸虫病新的诊断候选分子的研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2.
紫外线致弱尾蚴免疫兔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紫外线致弱尾蚴中起免疫保护作用的抗原分子,分析其主要表位,为血吸虫病疫苗研究提供新的候选抗原。方法以紫外线照射致弱尾蚴免疫兔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对阳性克隆插入片段的核苷酸进行序列分析,并利用软件Antheprot对所筛基因编码的抗原分子进行表位预测。结果经三轮筛选,共获20个阳性克隆,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其中有5种已知基因(GST、副肌球蛋白、肌球蛋白、钙离子激活蛋白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6种未知基因,软件分析显示不同抗原分子分别具有多个不同的抗原表位。结论获得的阳性克隆插入基因片段可能为潜在的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分子,可能是多抗原、多表位在照射致弱尾蚴中起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Vaccine research in malaria has a high priority. However, identification of specific antigens as candidates for vaccines against asexual blood stages of malaria parasites has been based on largely circumstantial evidence. We describe here how genes encoding target antigens of strain-specific immunity in malaria can be directly located in the parasite's genome without prior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ir identity, by the method we call linkage group selection. Two genetically distinct clones of the rodent malaria parasite Plasmodium chabaudi chabaudi, each of which induces an immunity in laboratory mice that is more protective against challenge with itself than with the heterologous strain, were genetically crossed, and the uncloned cross progeny selected in mice that had been made partially immune by infection and drug cure with one or the other parental strain. Proportions of parental alleles in the selected and unselected cross progeny were compared by using quantitative genome-wide molecular markers. A small number, including groups of linked markers forming so-called selection valleys, were markedly reduced under strain-specific immune pressure. A very prominent selection valley was found to contain the gene for merozoite surface protein-1, a major candidate antigen for malaria vaccine development, at the locus at which the strongest reduction under strain-specific immune selection was detected. Closely linked to the merozoite surface protein-1 gene was a gene containing the signature motif of the ring-infected erythrocyte surface antigen family. Another affected locus, unlinked to this selection valley, contained a member of the serine repeat antigen gene family.  相似文献   

14.
目的表达立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rickettsii)主要抗原基因,免疫印迹初步分析重组蛋白抗原的抗原性。方法根据立氏立克次体全基因组序列选出主要抗原相关基因,采用PCR从全基因组中扩增抗原相关基因,将扩得的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抗原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并诱导转化菌表达重组蛋白抗原。采用立氏立克次体感染的豚鼠血清和斑点热患者血清分别与纯化的重组蛋白抗原做免疫印迹分析。结果经PCR扩增后获得43个目的基因片段,其中36个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重组蛋白抗原,其中5个蛋白抗原在免疫印迹中与感染豚鼠血清和斑点热患者血清反应均为阳性。结论免疫印迹筛选出5种立氏立克次体重组蛋白抗原,结果提示它们是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抗原,可作研制斑点热诊断试剂或亚单位疫苗的新候选蛋白抗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吸虫感染抗性人血清中起免疫保护作用抗体针对的日本血吸虫蛋白抗原谱,为日本血吸虫病疫苗研究提供新的候选抗原分子。方法采集血吸虫流行病区感染抗性人血清,免疫学方法筛选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对获得的阳性克隆核苷酸进行序列分析,并利用软件对所筛基因编码的抗原分子进行表位预测。结果共筛选出29个持续阳性克隆,对其进行测序,获得25个基因,包括5种已知基因(其中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12个、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2个、细胞色素b1个、延伸因子1-α1个和线粒体编码区1个)和5个未知基因,软件分析显示不同抗原分别具有多个不同的抗原表位。结论获得的阳性克隆插入基因片段可能编码潜在的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分子,其中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为主要抗感染蛋白分子。  相似文献   

16.
Mago nashi:一个日本血吸虫性别决定基因的发现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运用免疫学方法筛选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童虫cDNA文库 ,寻找血吸虫新基因 ,并克隆和鉴定一个日本血吸虫决定性别的Magonashi样蛋白基因。方法 用混合的血吸虫感染者血清免疫学筛选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 ,随机挑取阳性重组克隆进行测序 ,以获得血吸虫基因 ,并通过BLAST程序进行比较及同源性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设计合成引物 ,用PCR法扩增出日本血吸虫Magonashi样蛋白基因 (SiM)编码序列 ,将其克隆入pGEM T载体和 pBKCMV载体 ,用双酶切、以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进行鉴定。结果 本研究共挑取 7个阳性克隆 ,通过测序获得了 5个有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SequenceTag .EST)价值的序列 ,并进行了同源性分析 ;用PCR法扩增出大小为 4 4 1bpSjM开放阅读框 ,重组质粒pGEM SjM和 pBKCMV SjM经双酶切均可获得一条为PCR产物一致的DNA片段。 结论 本实验获得了 5个有EST价值的序列 ,并成功地克隆了其中SjM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基因的探索和检测以及其应用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广州管圆线虫的特异性rRNA基因的序列特点,设计引物,对广州管圆线虫成虫、Ⅲ期幼虫及Ⅰ期幼虫及虫卵的DNA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经电泳和DNA序列测定,广州管圆线虫各期虫体及虫卵的rRNA基因片段有特异性。结论广州管圆线虫的大亚基rRNA基因是细胞中含量最多,且结构保守,编码为多拷贝的基因,易于检测发现,具有进行诊断广州管圆线虫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