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浅谈傅山治疗带下病特色通州市中医院(226300)孙伯青关键词带下病,傅山傅山,字青主,号公他,是明末清初的医学名家,以擅长妇科见称。笔者就其代表著作《傅青主女科》中带下病的治疗特色作一浅探。1诊治带病从湿立论“夫带下俱是湿症”,《傅青主女科·带下》...  相似文献   

2.
郑颖惠 《光明中医》2011,26(4):672-673
带下病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湿为带下发病的主要原因,傅山在其《傅青主女科》一书中提出"带下俱是湿症",其从湿治带这一思想为后世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巍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102-1103
湿为带下发病的主要原因,傅青主在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中对带下病的治疗独具一格,其将带下分为五色带,即白带、青带、黄带、黑带、赤带,分别治以健脾疏肝燥湿,疏肝解郁祛湿,清热补脾利湿,泄火解毒除湿,清肝养血祛湿。此外,傅青主灵活运用药物的配伍以治湿。其治湿用药纯正,无一峻品,而多相须,相使为用,以增强疗效,其治湿之法亦为后世广泛应用。并提出“带下俱是湿”的论断。  相似文献   

4.
通过论述《傅青主女科》从肝脏论治带下病特点,体现治肝在治疗妇科带下病中的重要性,对我们临床上治疗带下疾病提供辩证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傅青主女科》论述带下之病位、病因、病机及分型辨治,因带下色、质、气味不同,分为白、青、黄、黑、赤带;傅氏辨证详明、立法严谨、用药精当,对后世中医妇科影响深远,对现今治疗带下病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窦宁  尤昭玲 《中医药导报》2009,15(10):14-16
对《傅青主女科》带下病的辨治特色分别从带下以湿为主、强调经脉连属、突出脏腑辨证、带辨五色论治4个方面加以论述,以期更深入理解傅青主辨证治疗带下病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带下病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十女九带”,带下病是妇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妇科门诊的60%。“带下”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带下,乃泛指女科之经、带、产诸疾病而言,因这些疾病均发生在束带以下之部位。狭义之带下,是指妇女阴道内流出的一种黏稠液体,或如涕,或如唾,绵绵不断,通称为白带。临床上笔者注重带下病的辨证施治,疗效满意,现略述拙见,请同道指证。1病因病机《济阴纲目·赤白带下门》云:“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果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傅青主女科》云:“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  相似文献   

8.
带下病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妇女带下量、色、质、味的改变为主要特征,历代医家论述甚多。《傅青主女科》中,用"带下俱是湿证"来概括带下病的病因病机,本文就此病机从病名、病因、治法等方面做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9.
带下病是妇科中仅次于月经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合并月经不调、闭经、阴痒、阴痛、不孕、癥瘕等.《傅青主女科·带下》将带下病列为该书首卷,分别以白、黄、赤、青、黑5色带下论述其病机、证象、治法,认为“带下俱是湿症”,所创完带汤、易黄汤、清肝止淋汤至今仍为临床所推崇.  相似文献   

10.
浅议傅青主对妇人带下病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青主为明末清初的医家,其著作《傅青主女科》把妇人带下病概括为白带下、青带下、黄带下、黑带下、赤带下。傅氏认为带下俱是湿证。带下病是因带脉不能约束而致。带下病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是因气不能化为经水,加上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所致。现就五种带下病的辨证施治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傅青主女科》带下病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东平 《天津中医药》2011,28(3):227-229
《傅青主女科》论述带下之病位、病因、病机及分型辨治,因带下色、质、气味不同,分为白、青、黄、黑、赤带,分别创完带汤、逍遥散、易黄汤、利火汤、清肝止淋汤;傅青主辨证详明、立法严谨、说理透彻、用药精当,对后世中医妇科影响深远,对治疗带下病颇具参考价值,值得潜心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浅谈和肝法治疗带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哲  张春玲 《光明中医》2010,25(6):946-948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俗语云:"十女九带",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1]。《傅青主女科.带下》认为:"夫带下俱是湿证",可见带下病主要病因是湿,故历代医家多从脾、肾论治带下病。但女子以肝为先天,从肝论治在带下病治疗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钟以林 《中医杂志》1996,37(5):280-282
带下以湿为主,治湿为先已为带下病诊治的定论。吾师班秀文教授除了重视因湿致带的致病因素之外,尚留心妇人气血不调、经络阻滞、因湿致瘀、因瘀滞湿而加重带下的问题,现介绍其经验如下:1 治带勿忘湿,治湿勿忘瘀带下为妇科常见病,古人论述颇多,致病之因,虽有六淫、七情、房劳多产、起居劳逸、饮食内伤之别,但湿病关系最大。《傅青主女科·带  相似文献   

14.
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研究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笔者在跟随导师李军主任医师探讨妇科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傅青主女科》中的"带下"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傅氏于《傅青主女科》上卷"带下"中所述的带下病症大多为现今临床常见病症,其倡导治疗带下病应从湿论证,注重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及奇经与带下病的联系,为后世临证的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完带汤析义     
完带汤,始见于《傅青主女科》,乃傅氏女科第一方。傅氏以此方治疗白带下,后世以此方为治疗带下病之代表方,并于临床广泛应用,疗效显著。然此方之特点,药味之功效,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就此试分析之。带下病,正如傅青主所说:“夫带下俱是湿症”。这是带下病的主要病因,此湿乃脾虚所致。因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脾虚不运,水谷之精微无以化生血液,反聚而为湿,流注于下焦,伤及任脉、带脉,而致带下。然脾属土,肝属木。脾虚之时,正是肝木克犯之机,而肝气不舒,又可加重脾气不运,故傅氏说:“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  相似文献   

16.
带下病是一类因感受湿邪等导致任带损伤、带下明显增加或减少、伴或不伴有全身症状的常见妇科疾病。明末著名妇科大家傅山对妇科带下病有独特的认识,并在其所著《傅青主女科》中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傅氏认为带下多因外感六淫或脏腑失调引起湿邪损伤带脉所致,治疗上应多从肝脾从手,且用药平和,无一峻品。傅氏有关带下思想不仅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也体现了自己的辨治特色。笔者通过研究《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所论及证治思想、处方用药,并对其进行详细归纳总结,剖析傅氏论治带下的核心思想及治则治法,希冀丰富中医对带下病临床诊治的有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带下治验     
湿邪是带下的主要病因。带下病主要是由于湿邪影响任、带,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傅青主女科》:”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湿邪有内外之别。外湿是指外感之湿邪(包括湿  相似文献   

18.
<正> “带下”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泛指妇科经、带、胎、产疾病而言,因其均发生在带脉以下的部位。狭义是指妇女阴道内流出的一种粘稠液体,如带之状绵绵不断而下的症状。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带下量少色白,无特殊气味,一般经期、孕期量稍增多。正如王孟英所云:“带下乃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女科辑要》)如果带下量多,粘稠如脓,或清稀如水,或色异腥臭,且伴有全身症状者,则属于病理性带下,称为“带下疾病。”产生带下疾病的主要原因,傅青主云:“带下之病,多属于湿。(《傅青主女科》)其湿又分外湿与内湿两种。外湿是感受湿浊、湿毒之邪,内湿是饮食、劳倦、情志失调,以致脾阳不振,湿浊不化;或肾阳不足,水失气化,肝气犯脾,脾虚湿盛,湿浊内停,损伤  相似文献   

19.
《傅青主女科》论治带下病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探究带下病之源在于重视湿邪,强调辨证应以色分带、论治须审带下之因,处方用药必精当实用等4个方面。傅氏对后世中医妇科影响深远,其精辟的理论对后世治疗带下病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金匮要略》与《傅青主女科》所论带下,在病因上,皆为湿致带下。在辨证分型上,皆有寒热之别,《金匮要略》最先分类湿热带下与寒湿带下;《傅青主女科》创五色带下,其中青带下、黄带下、黑带下、赤带下均属湿热带下,白带下属湿盛火衰,或可属寒湿轻证,实质也不离寒热两大类。在治法上,《金匮要略》以外治为主,开创了妇科疾病阴道纳药外治的先河,且湿热带下常配内服用药以内外合治;《傅青主女科》则从肝、脾、肾三脏来论治带下,并兼顾带脉与任脉,实为对《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在遣方用药上,清热、利水、祛瘀、补气是二者共同的用药原则,只是所选药物有所不同,傅青主重视肝、脾、肾三脏,故用药有其独特性。由以上内容可见,《傅青主女科》所论带下是对《金匮要略》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