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目的]确保生物安全柜正确使用,规避感染风险。[方法]严格按照生物安全柜的性能、结构、防护级别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实验室选择和安装生物安全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生物安全柜,并加强生物安全柜管理,加强人员培训,严格规章制度,对使用过的器材、物品等进行严格消毒。[结果]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减少或避免实验室感染事件发生。[结论]只有掌握生物安全柜的性能、结构、原理及防护级别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才能保护实验环境不受污染,有效地减少由于气溶胶暴露或有害气体扩散所造成的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规避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物安全柜在实验室及医疗设备机构的广泛应用,生物安全防护污染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对生物安全防护的要求也逐渐提高。《Ⅲ级生物安全柜特点分析》对Ⅲ级生物安全柜的性能、结构、原理做明确的说明和介绍,并与Ⅱ级生物安全柜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比。为进一步使用Ⅲ级生物安全柜,为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对安全柜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进入二十一世纪,生物安全柜在医疗卫生、食品卫生、生物制药等领域的生物实验室已被广泛应用,充分发挥它的优势起到良好作用,但由于曾有人对其重视不够发生生物安全事故导致操作人员感染身亡.生物安全柜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认为它只是一个带过滤器的铁柜子,定期更换过滤器就"OK"了.只有高度重视,保持生物安全柜的安全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才能杜绝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大家安全用好生物安全柜,本文就生物安全柜的结构原理、性能、检修和使用与大家一起探讨,以便在解决生物安全柜的"安全使用"问题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大连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现状,以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方法 采用现场检查的方法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使用中生物安全柜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调查80家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其中A2型生物安全柜占80%,B2型生物安全柜占20%.这些生物安全柜摆放位置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占81%,仅有6%的实验室开展了生物安全柜的一年一度的常规检测.结论 大连市医疗卫生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结合下程实例,分析了Ⅱ级B2型生物安全柜在BSL-3实验室中的安装及调试流程,并给出了生物安全柜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以便BSL-3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系统了解并正确使用Ⅱ级B2型生物安全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生物安全柜的质量和性能,保障实验室人员安全、可靠的使用生物安全柜。方法:对生物安全柜的性能缺陷进行识别、检测和评价,对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检测中出现噪声超标的现象。结论该生物安全柜存在部分缺陷,实验室应制定有效的安全柜使用管理制度,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防护手段,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生物安全柜是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部分,合理规范地使用生物安全柜是确保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止实验室感染的关键。本调查在初步掌握本市生物实验室的数量、分布、生物安全概况的基础上,以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的规范使用为调查入口,进一步掌握本市二级病原微生物生  相似文献   

8.
生物安全柜的几个误区及引发的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安全柜在实验室、医院及研究单位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人们在生物安全的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在生物安全柜的选型、安装、使用等方面中存在很多问题。对生物安全柜目前存在的问题、误区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上海市某区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Ⅱ级生物安全柜管理现状,规范Ⅱ级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保障实验室操作人员操作安全。方法对2009-2011年Ⅱ级生物安全柜监督抽检结果进行分析,对Ⅱ级生物安全柜年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1年Ⅱ级生物安全柜安全性能检测结果较2009年和2010年有显著提高。结论通过督促实验室认真贯彻落实Ⅱ级生物安全柜年检工作,Ⅱ级生物安全柜的安全性能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疾控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柜使用及防护性能现况,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仪器测定法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现状进行监测.结果 2011年共监测36台生物安全柜,监测合格率为63.9%,各监测项目中气流烟雾模式和最低照度的合格率最高,为100.0%;以噪声合格率最低,为63.9%,其次是平均照度,为94.4%.B2型生物安全柜各项目不合格率比A2型高.结论 该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检测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对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1.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负压控制必须解决气流组织问题、实验室内各房间的压力梯度问题以及压力稳定性问题.本文从问题入手,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为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负压控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节能的角度,建议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内使用全热交换器来更好的节能.  相似文献   

12.
张晓梅  李明成  顾世海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4052-4053,4056
目的 探索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方法 以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室生物安全理论为主线,穿插到不同课程中,分段讲授.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实验室模拟实训及临床实践环节考核等方法,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课间及生产实习阶段,多途径、全方位地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理论及实践应用教学改革.结果 通过4个阶段实验室生物安全理论和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强化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意识.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学生操作规范,流程正确,能及时发现和紧急处理实验室生物因素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目前宿迁市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建设及质量控制现状,为更好地完善检测网络和进行艾滋病监测。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宿迁市14家艾滋病网络实验室的基本建设、生物安全及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宿迁市艾滋病网络实验室内仪器设备比较齐全,但只8家拥有Ⅱ级生物安全柜,其余采用柜式操作台进行检验。100%的实验室在检测工作中使用外部对照进行质量控制。实验室工作运行情况良好,建设符合要求。结论艾滋病网络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检测人员质量控制观念和生物安全意识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前,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立还处在探索阶段,对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还主要集中于对其健康效应的毒理学研究,而针对纳米材料的系统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开展较少。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医学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医学检验人员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掌握情况。方法:对来自全省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血站、防疫站的116名在职学习的医学检验专业专升本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在职医学检验人员对医院感染概念、消毒与灭菌技术、职业暴露的处理、实验室废物处理等认知率较高(85.3%~94.8%)。但对检验人员感染的危险因素、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标准预防概念、检验科属几级生物安全防护、哪些操作可产生气溶胶、哪些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等认知率较低(64.6%~82.7%)。结论:在职人员对生物安全防护认识有待加强,应加大检验人员培训力度,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强化职业防护能力、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智能内镜储存柜和标准内镜储存柜在干燥消化内镜管腔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压力气枪对活检管腔充气的时间,将240条内镜分为30 s、40 s、50 s充气组,每组80条,充气结束后30 s、40 s、50 s充气组各排除已干燥内镜13、30、41条,将每组中干燥不合格的内镜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湖南省卫健系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方法和措施,为进一步规范生物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2018年国家卫健委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表,将各项指标细化,选取全省有代表性的6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现场核查、查阅记录、询问等方式开展调查。 结果 被调查实验室在备案管理、设施设备配备、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方面均符合要求,但普遍存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风险评估、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和应急预案不规范或不适用的问题,部分实验室在菌毒种管理、运输和灭菌效果监测方面不符合要求。 结论 湖南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存在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用于实验室排风过滤的高效空气过滤单元,以实现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原位检漏和消毒功能。方法:主要依据高效空气过滤单元的气密性、过滤器上游气溶胶混匀性能、漏点识别能力等指标,设计装置的结构组成。结果:国内自主研发的高效空气过滤单元,可实现原位检漏和消毒功能,并可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结论: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可满足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全营养混合液配制柜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全营养混合液配制柜,可于临床上进行静脉输液的配制,提供了一个新颖、多功能、体积小、可移动的无菌输液配制柜。临床应用表明其操作空间可保持良好的无菌环境,在500例次的配制液体输用中,无输液反应等不良后果发生,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