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患者女,17岁。因食欲不振,乏力半年于当地县医院就诊,ALT 131U/L,AST 135U/L,疑“病毒性肝炎”转诊我院,体格检查:皮肤及手掌黄染,颜面轻度水肿,甲状腺无肿大,心率61次/min,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ALT 208U/L,AST 210U/L。拟诊慢性肝炎,予对症治疗1周。HBsAg、HBeAg均阴性,抗-HBs、抗-HBc均阳性,抗-HAVIgM、抗-HCV、HDAg、抗-HDV、抗-HDV IgM、抗-HEV IgM、IgG均阴性,HBVDNA(PCR)阴性。复查ALT180U/L,AST196U/L,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静脉毒瘾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庚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广东省江门市120例静脉毒瘾者血浆的HBV、HCV和HGV的标记物进行了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HBeAg,抗-HBc,抗-HBe,抗-HBs,抗-HCV;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GV RNA。结果 120例静脉毒瘾者中HBsAg阳性有13例(10.83%),抗-HBs阳性41例(34.71%),单项抗-HBc阳性7例(5.83%),抗-HCV阳性89例(74.17%),HGV RNA阳性28例(23.33%)。13例HBsAg阳性中9例抗-HCV阳性,3例HGV RNA阳性;7例单项抗-HBc阳性中5例抗-HCV阳性,2例HGV RNA阳性;28例HGV RNA阳性中20例抗-HCV阳性;2例HBsAg、抗-HCV、HGV RNA同时阳性。结论 静脉毒瘾者是HCV和HGV的高危感染人群;HBV,HCV和HGV三种病毒的感染之间在静脉毒瘾者中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原发性肝癌(HCC)与HBV,HCV及HDV之间的关系,本文同步检测HCC患者HBV,HCV及HDV的感染状况.HCC患者82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78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5.5岁.HBV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采用ELISA法检测.其中57例同时进行PCR法HBV,DNA测定.凡五项血清标志中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或HBV,DNA阳性者即判定为HBV感染.抗-HCV及抗-HDV均采用ELISA法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阐明特殊人群甲、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复感染状况。 方法 采用ELISA法对4587例血清进行抗-HAV-Ig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及抗-HCV病毒标记检测。 结果 抗-HCV总阳性率为22.5%。献血员为23.1%,PTH为58.3%,AVH为4.7%,CPH为8.9%,CAH15.3%,SHF59.5%,CHF57.1%,LC22.9%和HCC31.8%;反复接受输血的血液病、尿毒症和血液透析患者阳性率分别为46.4%,23.8%和35.3%;性病为10.7%。668例肝病中HC重复感染HB阳性率为12.9%,且随肝损害程度而增高。 结论 HCV重复感染HBV,会加重肝损害,促使病情加剧。输血、使用血制品和血液透析术,是感染HCV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病例1,患者女,25岁,于1998年体检时血清HBV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为阴性,经注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后出现抗-HBs阳性,后复查2次均为抗-HBs阳性,于2000年2月份体验时发现抗-HBs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肝功能正常,同年3月再次复查结果相同,患者无任何相关症  相似文献   

6.
张文亮  吴萍  王宁 《山东医药》2014,(12):85-87
目的调查分析天津市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方法2006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19994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抗-HEV—IgM。结果HBsAg阳性627例,阳性率3.14%;抗.HCV阳性102例,阳性率0.51%;抗-HEV—IgM阳性24例,阳性率0.12%;HbsAg+抗-HCV阳性5例,阳性率0.03%;HbsAg+抗-HEV—IgM阳性2例,阳性率0.01%;HbsAg+抗-HBe+抗-HBc阳性(小三阳)385例,阳性率1.93%;HBsAg+HBeAg+抗-HBc阳性(大三阳)115例,阳性率0.58%;Hb-sAg+抗.HBc阳性127例,阳性率0.64%。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应根据精神病住院患者的特点,加强病房管理,防止病毒性肝炎院内感染及长期用药加重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不仅存在于输血后非甲非乙型慢性肝炎,而且在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病例中亦相当多见。本文作者对一组慢性肝炎病例的HBV、抗-HCV 和丁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DV)及其和肝硬化的关系作了调查。病人和方法 209例慢性肝病患者,年龄18~74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学标志物与血清、肝组织HBV DNA、HCV RNA的关系。方法:对病理诊断为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的22例患者进行了血清免疫学标志物、斑点杂交HBV DNA的检测,并采用PCR技术对血清、肝组织的HBV DNA、HCV RNA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8例病理诊断为慢性肝炎的患者血清HBsAg、抗-HBc、HBeAg、抗-HBe、抗-HBs、抗-HCV阳性者分别为3例、4例、0例、1例、2例、0例,斑点杂交HBV DNA阳性1例,血清、肝组织PCR HBV DNA阳性分别为4例、6例,HCV RNA阳性分别为3例、4例,14例病理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血清HBsAg\抗-HBc、HBeAg、抗-HBe、抗-HBs、抗-HCV阳性数分别为14例、4例、2例、7例、0例、3例,斑点杂交 HBV DNA阳性7例,血清、肝组织PCR HBV DNA阳性分别为10例、10例,PCR HCV RNA阳性4例、4例。结论:对乙、丙肝免疫学标志物的分析应结合PCR检测结果;慢性肝病病理学改变与感染HBV和/或HCV有关,以HBV感染为多见,少数为HCV感染;血清和肝组织PCR HBV DNA、HCV RNA具有一致性,血清检测结果基本可反映肝内病毒复制状况。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4种病毒间的抑制作用及协同作用,我们对重叠后HBV感染模式进行分析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血清标本 本院1995年5月~1997年5月入院的病人乙肝病毒指标阳性1760例,抗-HCV阳性112例,抗-HAV阳性130例,抗-HEV阳性72例,总计2074例。筛选出重叠的180例,从中再筛选出与HBV重叠的161例,所有的检测血清均为新鲜血清,肝炎的诊断及分类按1990年上海肝炎会议修订标准。 1.2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测试剂与方法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AV、抗-HCV的检测均采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特点。方法61份HIV阳性献血员及89份HIV阴性献血员的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CV抗体(抗-HCV)及HBV血清学标志物,比较两组人群的HCV、HBV及HCV/HBV感染情况。结果HIV阳性献血员的抗-HCV阳性率为70.49%。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与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和HBV的阳性率分别为8.20%、29.51%、3.28%、44.26%、11.4896、47.54%;而HIV阴性献血员的抗-HCV阳性率为19.10%,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的阳性率分别为2.25%、38.20%、1.12%、47.19%、6.74%、47.1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人群的HCV、HCV/HBV感染率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HBV血清学标志物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HIV阴性献血员相比。HIV阳性献血员的HCV感染率很高,而HBV血清学标志物则无显著性差异。对献血员进行HBV检测而未检测HIV、HCV造成的选择偏倚,可能是中国中部一些省份HIV感染者HCV感染率高而HBV感染并不相应增高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400例抗-HBc阳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的其他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现对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文男260例、女140例,年龄26~64岁、平均45岁。均为体检正常,经ELISA法证实抗-HBc阳性者。 对受检者采集空腹血,离心后备用。采用Model-450型酶标仪及ELISA法测定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 结果:本文HBsAg阳性284例(占71%),抗-HBs阳性58例(占14.5%),HBeAg阳性116例(占29%),抗-HBe阳性186例(占46.5%)。按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编著的《乙型肝炎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保证》中的分组,本文检查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2.
1985年3月至1986年3月,我室对3406份血清进行了HBsAg、HBeAg、抗-HBs、抗-HBe 和抗-HBc的检测,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并对部分少见结果加以分析。对象、方法及结果选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毒性肝炎患者、HBV 携带者及健康人。全部血清标本均用ELISA 法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些乙型肝炎患者HBsAg阴性,HBeAg阳性特殊感染模式的不稳定性,分析其产生的可能原因。方法:对符合主题的132例乙型肝炎患者,用ELISA法检测、复查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结果:132例HBsAg阴性、HBeAg阳性患者入院时抗-HBc阳性123例、HBV DNA阳性65例(49.2%)。第1次复查有75例HBsAg转为阳性,16例抗HBs阳性、60例HBeAg阳性、65例抗HBe阳性、131例抗HBc阳性。第2次复查HBsAg阳性83例、抗-HBs阳性15例,HBeAg阳性78例、抗-Hbe阳性53例、抗-HBc阳性131例,HBV DNA阳性69例(52.27%)。结论:这种乙肝病毒感染的特殊模式很不稳定,大部分可以转变为HBsAg阳性,一小部分确也可以转变成抗-HBs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我国经血液(非静脉吸毒者)和性途径传播的HIV感染者合并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至9月在全国13个研究中心就诊的362例HIV/AIDS患者(静脉吸毒者除外),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分别测定其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CV.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分别对计量和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5例检测血HBV和HCV的患者中,HBsAg阳性14例,占4.4%;抗-HCV阳性158例,占50.2%,抗-HCV阴性157例,占49.8%;HIV、HBV、HCV共感染2例,占0.6%.抗-HCV阳性组中经血液和性传播的比例分别占92%和4%,以血液传播为主;抗-HCV阴性组中经血液和性传播的比例分别占11%和66%,以性传播为主.抗-HCV阳性组的HIV确诊时间、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T和AST均高于抗-HCV阴性组.两组患者的HBV标志物表达也存在差异,其中抗-HCV阳性组中HBsAg阳性2例,占1.3%,抗-HCV阴性组中HBsAg阳性12例,占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42,P<0.01).10例HBsAg阳性者进行HBV DNA检测,其中4例阳性,抗-HCV均为阴性.57例抗-HCV阳性患者进行HCV RNA检测,阳性者占63.2%.结论 我国输血和性传播途径的HIV感染合并HBV或HCV感染,以合并HCV感染为主,并多见于经输血感染者.合并HCV感染可加重HIV患者的肝脏损伤,同时也可能存在干扰HBV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1病历资料患者男,38岁,司机,因"间断性右季肋区不适2年,加重2月余"就诊。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肝区不适,在我院就诊时查乙型肝炎系列示:HBsAg阴性、抗-HBs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当时未行进一步诊治。2011年2月初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右季肋区不适,查乙型肝炎系列示:HBsAg阴性、抗-HBs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甲、丙、戊、丁型肝炎抗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597例甲肝患者HBVM的检测结果。HBVM的阳性率为79.73%,其中HBsAg阳性率为13.61%,抗-HBs79.20%,HBeAg4.83%,抗-HBe18.91%,抗-HBc37.4%,抗-HBcIgM11.35%HBsAg/IgM50.29%,以抗-HBs阳性率最高,HBsAg/IgM次之。单项抗-HBs阳性者占43.91%。抗-HBcIgM的阴转率为62.07%。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400例HBsAg阴性者(179例为门诊肝炎患者,221例为服务行业查体者)的血清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测结果。1.检测方法: (1)HBsAg:RPHA法,试剂由卫生  相似文献   

18.
1 材料和方法 287例检查者来自1989年~1995年我院儿科门诊儿童入托、入学体检或因其它疾病检查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均用ELISA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模式(见表1)。  相似文献   

19.
检测了450例抗-HBc阳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的其他血清学标志物,结果HBsAg阳性372例(82.7%),HBeAg阳性168例(37.3%),抗-HBs阳性60例(13.3%),抗-HBe阳性162例(36.0%);有330例(73.3%)抗-HBc阳性者有强弱不同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确定一组大系列病例的初步结果,弄清抗-HCV阳性肝细胞癌是否存在特殊的临床特征,并探讨HCV在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和发展中的地位。病人分为HCC (97例)和慢性肝病(CLD,223例),每组又分为HBsAg阳性、酒精及隐源性三个亚组。HCC组均有肝硬化。血清学检测包括:抗-HCV、HBV(HBsAg、抗-HBs、抗-HBc)及AFP。临床参数包括确诊时年龄、男女比例、确诊HCC前患CLD的时间、输血和手术史,癌直径和癌结节数及存活月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