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连续性护理干预在首发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后连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当日、出院6个月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出院后复诊、服药、锻炼、饮食等遵医行为依从性,出院当日、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出院当日、出院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出院6个月康复训练知识口述、演示得分均低于出院当日(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康复训练知识口述、演示得分均高于出院当日(P0.05),且观察组出院6个月康复训练知识口述、演示得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随时间变化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呈升高趋势(P0.05)。两组出院6个月简明生活质量量表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纬度与出院当日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复诊、服药、锻炼、饮食等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首发脑卒中患者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脑卒中病人延续性护理方案,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病人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出院护理,研究组病人给予脑卒中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Barthel指数量表变化、生活质量(QOL)量表变化、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前两组病人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病人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病人QOL各项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按时服药、按时锻炼、按时复诊和合理饮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脑卒中病人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脑卒中病人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优质护理在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3例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出院1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优质护理可减少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对脑卒中出院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出院以微信平台为基础开展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干预后Barthel指数、并发症情况、患者出院6个月后依从性、患者生活质量(SF-36)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干预可帮助脑卒中出院患者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专项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后专项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行全髋置换术患者出院1、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行内固定手术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1、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时、出院3个月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3个月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及出院1、3个月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出院3个月G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专项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缓解其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护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7)及对照组(n=47),对照组出院时行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出院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时间为3个月,分别于出院时、干预3个月应用治疗依从性量表、Barthel评分量表、自护能力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评量表(WHOQOL-100)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出院时治疗依从性评分、Barthel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治疗依从性评分、Barthel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出院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及自护能力,从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促进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便利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庆元县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6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髋部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核心的院内外持续性护理干预。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及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评分。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Harris髋关节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Barthel指数及Harris髋关节总评分在出院后1、3个月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GDS评分在出院后3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核心的持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抑郁症状,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联合家庭访视延续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出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市区及周边地区应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103例,按照术后延续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取电话回访,观察组给予电话回访联合家庭访视的延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疼痛、生活质量、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功能锻炼依从性、Barthel指数、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髋关节Harris及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话回访联合家庭访视的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可以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髋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感,提升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38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依从性、临床康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Ba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为患者提供了不间断的持续护理,明显改善了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阶段式护理干预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住院期间应用阶段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骨折恢复效果、满意度、并发症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骨折恢复优良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护理总评分及4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式护理干预可提高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晁群 《南京护理》2019,(3):30-34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服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将 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100例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出院随访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出院后应用延续护理干预路径进行指导。运用CPAT评分表评价服药依从性和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评价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干预前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颈动脉支架入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还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应用延续护理干预对房颤患者华法林依从性、服药信念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实施常规教育,研究组患者在出院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华法林的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比例、服药信念和自我效能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分别监测402次,研究组患者对华法林的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信念和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延续护理干预可增加房颤患者对华法林的依从性,增强患者的服药信念和自我效能,改善其出院后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信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取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在电话随访的基础上应用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护理,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每周定时在微信平台发送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健康教育指南,形式为图片、文字、视频、语音等,内容包括遵医服药的重要性,正确监测血压、血糖,正确肢体功能锻炼方法,合理饮食、定期复诊、个案分享等。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遵医行为、自我监测、定期复诊、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康复训练6方面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遵医服药行为的依从性最高;遵医行为和正确生活方式中的依从性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在遵医行为、自我监测、定期复诊、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康复训练6方面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延续护理后,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大大提高,能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率,提高优质护理的满意度,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按住院时间将9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慢性病自我效能得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得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适时模式的全程照护在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收治的160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适时模式的全程照护。两组在院内均接受了医疗干预并延续至出院后6个月,最终有13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余26例患者未能坚持完成研究,造成临床资料缺失。比较两组老年髋部脆性骨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二次骨折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危险因素、运动知识、钙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抗骨质疏松药物规范治疗依从率、饮食方案实施依从率、腰背肌肉平衡锻炼执行率、行为习惯改变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出院前1 d、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Harris评分均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后3、6个月二次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时模式的全程照护在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0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对照组患者接受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主的院内院外护理干预,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手术方式Harris髋关节总评分有明显差异(P〈0.01);实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全髓置换术病人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预后水平高于内固定手术病人。【结论】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主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综合护理干预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教育在髋部脆性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120例髋部脆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护理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采用疾病不确定量表(MUIS)]、术后康复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康复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UIS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康复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瞻性护理教育能减少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术后康复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康复结局,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CQI方法,对比分析两组锻炼依从性、总有效率、满意率及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锻炼依从率、总有效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QI能有效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换瓣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凝血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胸心外科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106例,按患者出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电话随访为主的延续护理1年,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抗凝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按时复诊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抗凝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时复诊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出血、血栓或栓塞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加强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指导,尤其是按时服药的监督与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相关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随访对脑卒中偏瘫出院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出院后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比较两组的Feg-Mevyer和Barthel指数、依从性以及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eg-Mevyer和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康复锻炼、合理饮食、按医嘱服药、规律作息以及依从性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随访干预有效的提高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出院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缓解了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