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炎、白血病、贫血、心脏病、急性传染病等多种疾病都可能引起视网膜血管的改变,造成眼底出血和玻璃体积血。妇产科常见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也可通过眼底来了解其轻重程度,甚至决定是否需要中止妊娠,以保孕妇的安全。神经系统的疾病,尤其  相似文献   

2.
苯中毒可引起白血病改变,在诸多文献中已有报道,但其眼部的改变很少提及。我院曾收治一例重度苯中毒、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现将其入院到死亡前的眼底改变报告如下。刘××,男性、54岁。喷漆工作30年。工作场所苯浓度114.9mg/m~3。患者因头昏、乏力半月,加重伴发烧、咽痛、咳嗽5天,于1991年4月5日以“苯作业检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收住我院。既往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改变与母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眼底改变与其严重程度和母儿的预后关系。方法观察了220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的眼底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眼底改变与妊高征的轻重程度一致(P<0.01);眼底Ⅲ期改变的早产、胎盘早剥及产后出血增多(P<0.05);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率增加(P<0.05)。结论观察眼底对判断妊高征病情程度和制订治疗方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复发前后CD87表达的改变.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包括M22例,M54例)CD87表达情况,并分析复发前后CD87表达的改变.结果 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复发前后CD87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复发前后CD87表达有变化,复发后CD87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5.
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复发前后CD87表达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复发前后CD87表达的改变。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包括M22例,M,4例)CD87表达情况,并分析复发前后CD87表达的改变。结果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复发前后CD87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复发前后CD87表达有变化,复发后CD87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6.
肾炎、白血病、贫血、心脏病、急性传染病等多种疾病都可能引起视网膜血管的改变,造成眼底出血和玻璃体积血。妇产科常见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也可通过眼底来了解其轻重程度,甚至决定是否需要中止妊娠,以保孕妇的安全。神经系统的疾病,尤其是颅脑疾患,也需要通过检查眼底来观察视神经乳头的改变,以此为诊断颅内病变提供可靠依据。如脑水肿、脑出血、脑胂瘤、脑炎以及脑血管畸形,都可能引  相似文献   

7.
眼底检查能反映某些全身疾病发展程度。因此可称眼底改变是全身疾病的橱窗。尤其是心血管病更为明显。 高血压病 常伴有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可随血压病轻重分四期。第一二期眼底动脉硬化,一般问题不大。第三期眼底动脉硬化,网膜出血渗出,可使眼视力极度受影响;如黄斑出血可致失明。第四期出现乳头水肿,说明颅内动脉硬化重,脑组织有渗出水肿,脑压升高,患者生命一般很难维持1~2个月。第三期眼底动脉硬化时,除眼底出血外,还易引起脑血栓、脑出血,有生命危险。 慢性肾炎 应经常看眼底。如果网膜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眼底血管改变,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与眼底血管分级的关系。方法肝硬化有、无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各52例,分别检查B超、肝纤维化指标和眼底血管等,并与正常人组进行对照,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眼底血管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而并发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眼底血管扩张Ⅱ级、Ⅲ级例数较无出血组显著增多。眼底血管扩张分级与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脾厚度、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结论观察眼底血管扩张分级可作为了解肝硬化程度、门脉高压和预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9.
周欣 《中国医师杂志》2000,2(11):687-688
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常有出血表现 ,且在化疗后常有出血加重的倾向 ,通常认为与血小板 (PLT)数量减少 ,凝血因子异常有关。我们对AL患者及其化疗前后的血小板 ,某些纤溶指标及反映血管内皮细胞(VEC)功能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一氧化氮 (NO)等进行了检测 ,探讨纤溶及血管内皮功能在AL时的改变及化疗药物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初发或复发AL17例 ,男 8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39 2± 12 7)岁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0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7例。所有病人均根据临床表现 ,外周血象 ,骨髓细…  相似文献   

10.
倪卫红 《现代养生》2023,(16):1207-1210
目的 调查分析急性白血病住院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并讨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3年2月到院治疗的6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白血病生活质量量表(FACE-Leu)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60例患者生活质量FACE-Leu评分为94.53±12.08分,评分<90分患者为24例(40.00%),≥90分患者为36例(60.00%);各维度中功能状况、白血病特异性模板评分最低,社会/家庭评分最高。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月收入<1000元,Karnofsky身体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60分,初次治疗,入院治疗次数1~5次,最近1周发生感染、发热、出血、昏迷,未继续工作或学习及处于诱导缓解治疗阶段,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P<0.05)。结论 月收入、身体功能评分、治疗次数、治疗并发症等均会影响急性白血病住院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可根据相关影响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的死亡原因和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以期降低急性白血病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感染和出血是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死亡原因,颅内出血和骨髓幼稚细胞比例是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老年白血病死亡率高于年轻患者.结论 针对上述高危因素早期采取防范措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视力的改变往往是许多疾病的早期征兆,通过眼睛出现的某些症状,可以了解很多关于身体营养的情况,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1 晶状体浑浊的典型症状是视觉模糊,谷光甘肽、叶黄素和维生素C都是保持晶状体清晰的抗氧化剂,多吃含硫丰富的食物,如鸡蛋、大蒜、葱头、芦笋等,对眼睛清晰很有好处。 2 眼底视网膜出血通常是糖尿病的一种症状,有视网膜黄斑变性的患者有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营养缺乏若再加上身体和精神上的紧张和劳累,可能导致视网膜中心水肿,叫做  相似文献   

13.
李济育  何敏  潘红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026-5027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眼底改变,了解不同程度HIE的眼底改变情况。方法:选择94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15例、中度67例、重度12例,托品酰胺散瞳后,使用直接检眼镜进行眼底检查。结果:94例患儿中54例眼底有改变(57.44%),40例未见异常(42.55%)。眼底改变主要表现为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水肿、视网膜出血和视网膜血管改变。HIE分度与眼底异常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生产方式与眼底改变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IE患儿进行早期眼底检查可以早期反映颅内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05例次急性白血病患者联合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部位、致病菌检查结果、抗感染治疗方案和疗效.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病原体构成以细菌为主.广谱抗感染治疗后,293例次感染均有效控制.结论 感染是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应早期联合应用广谱抗细菌及真菌药物对控制感染及降低与感染相关的病死率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段丽娟  杨如玉  李超 《现代预防医学》2014,(22):4156-4157,4162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对某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患者化疗后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病原体分离情况。结果 9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化疗后64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5.31%;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化疗时间以及患者的粒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于患者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部位,以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为主。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极易发生感染,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治疗时间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并以院内感染为主要类型。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对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IV/AIDS合并相关性眼底血管的形态学表现。方法对16例艾滋病合并眼底病变的患者,进行眼部B超和眼底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其中男12例,年龄27~46岁,平均37岁;女4例,年龄33~40岁,平均35.5岁。共检出23只眼有明显的阳性表现。检眼镜检查均提示眼底血管迂曲,间断或串珠状狭窄,甚至出血或血管周围呈“毛刷状”,末稍血管呈片状出血。B超检查显示玻璃体腔不同程度的回声光点和沿着血管的“毛刷状”光束,出血时,眼球壁回声隆起,内界面回声欠光滑,甚至出现絮状物或强回声膜状隆起。结论眼B超和眼底镜对艾滋病合并眼底病形态学改变的诊断起重要的作用,结合艾滋病临床表现,可以提高眼底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并与非艾滋病眼底形态学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恶性疾病患者凝血纤溶分子标志物,观察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三种恶性疾病凝血、纤溶系统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同期恶性肿瘤47例,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27例(其中初治21例和复发组6例),淋巴瘤患者10例;实体瘤患者10例;对照组为30例健康人。取空腹外周静脉血,3.8%枸橼酸钠抗凝,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组织因子(TF)、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结果: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三组的TF值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瘤组的TF值高于急性白血病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急性白血病组、淋巴瘤组、实体瘤组的TAT高于对照组,并达到统计学意义;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三组的t-PA值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实体瘤组t-PA值高于急性白血病组;急性白血病组及实体瘤PAI-1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存在相似的凝血和纤溶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特殊首发表现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与护理.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43例特殊首发表现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特殊首发表现及诊断、护理方法.结果:2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3例患者巩膜黄染、皮肤黄染;5例患者皮肤浸润;12例患者出现胸背痛、胸腔积液;6例患者肌肉关节痛;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10例患者出现腹胀、上腹痛;9例患者出现肌肉关节痛.分别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体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结论: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的特殊首发表现给予合理诊断及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老年患者眼底动脉硬化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500例中老年患者眼底动脉硬化的心电图表现分析和500例中老年眼底动脉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眼底动脉硬化的中老年组心电图异常改变显著高于眼底动脉正常中老年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异常改变随着眼底动脉硬化级别的增高而增多,以ST—T异常改变为主并且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占66.8%,三者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开展急性白血病体内纤连蛋白水平的研究,特别是探讨与感染的内在关系。方法采用Laurell火箭免疫电泳法,Fn抗血清及标准参与血清均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结果发现急性白血病患者有无发生感染血中纤连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别(P〈0.01),而且发现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其纤连蛋白水平出现典型下降趋势,提出Fn在急性白血病感染和出血互为因果关系中的桥梁作用,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监测急性白血病临床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