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是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病因,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为48例/10万人,占女性所有新发癌症的15%,并且呈不断上升趋势~([1-2])。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乳腺癌pTNM分期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3])。术前若能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则对乳腺癌的治疗产生重要影响。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乳腺二维超声与自动容积乳腺超声成像系统(automatic volume breast ultrasound imaging system,ABUS)中乳腺癌结节的各类影像学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且伴有年轻化趋势.据报道[1]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其中50万死于乳腺癌.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2000-2005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增加了38.5%,每年因乳腺癌死亡的妇女有1.3万人,乳腺癌发病率已跃居我国妇女癌症发病首位[2].以往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有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类及分级、淋巴转移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分子预后指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目前国内外已报道有多种与肿瘤相关的基因可判断乳腺癌的转移及预后.本文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康秀清 《大家健康》2013,(7):105-106
正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目前,临床上治疗乳腺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还有辅助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生物、靶向等治疗措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游离皮瓣、清扫腋淋巴结以及电刀应用,术后易引起皮下积液、血肿和皮瓣坏  相似文献   

4.
近日,美国《临床医生与癌症》杂志公布了一项最新的统计数据。该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仍是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2011年,美国约有23万女性罹患乳腺癌。在美国所有女性癌症患者中,约有30%的人患的是乳腺癌。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也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且此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徐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乳腺癌患者,其中54万为新发病例,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该病.我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研究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24.5/10万,居各类癌症之首;2000年至2005年,我国乳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38.5%.专家预测,20年后乳腺癌将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  相似文献   

6.
杨景明 《医学综述》2011,17(15):2291-2293
乳腺癌是女性继肺癌之后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最近发现乳腺癌有骨转移的趋势,发生率为28%~73%,复发的比率也逐年上升。影响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很多,术后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乳腺肿物大小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化疗。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宫颈癌,近年来有超过宫颈癌的趋势,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乳腺癌诊断主要依据乳房内肿块的形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生长速度、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438-1439
<正>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已经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乳腺癌根治术由于手术范围大,切除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使女性躯体形象破坏、身心受到严重影响,大部分患者认为手术很残酷、无法接受。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80位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蓝川 《吉林医学》2011,(19):3998-3999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在美国一直处于女性癌症的首位,约12%的女性在有生之年患有乳腺癌[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处于女性癌症发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到女性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2008年乳腺癌患者占新诊断癌症病例的23%(约1380000例)和癌症总死亡率的13%(约458400例)[1]。2011年美国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杂志(2010年影响因子94.262)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2011年预计将有230480例女性罹患乳腺癌,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30%,位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同时,乳腺癌也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趋于年轻化。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第2位。而且,世界各地乳腺癌近年来发病率以5%-20%的速度上升,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处于快速上升期,重视和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水平,对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影响。现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概要介绍乳腺肿瘤的现代影像诊断方法与进展,认识其优势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占女性癌症的22%,而且占妇女癌症死亡率的首位[1].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文献表明:乳腺癌患者中35岁以下的人群占2.5%[2].年轻的乳腺癌患者不仅在身体上、心理上遭到严重的伤害,而且还需要面对由于她们年轻而带莱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但近年来有超过子宫颈癌的倾向,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炎性乳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癌性乳腺炎、急性乳癌,其病程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的免疫水平低下有关,其发病率占乳腺癌总数的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有120万妇女罹患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该病.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更是逐年上升,发病率在我国仅次于宫颈癌,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目的 浅谈对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 配合医生对患者作出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在我国,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迅速上升,一些大城市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尽管乳腺癌发病率仍在上升,但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原因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在病发早期被发现,另一方面得益于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癌症,在我国女性所患癌症中患病率居首位。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成为导致女性死亡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针对乳腺癌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有10%影响着西方国家女性的健康,而且是西方国家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加剧,过去19年间,乳腺癌发病率上升至27%,而且有40%确诊患者在5年内死亡。乳腺癌已经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但早期乳腺癌手术切除范围大小对病人的预后影响不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最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也是决定治疗方案的关键,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辅助治疗的采用与否,在乳腺外科手术范围日趋缩小的同时,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处理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作为外科手术一条黄金准则,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曾被视为判断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唯一可靠方法,但小范围的腋窝淋巴结切除对确定腋窝淋巴结时期和选择手术治疗方法也已足够。目前,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组织检查作为一种新的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现结合文献对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肥胖和乳腺癌密切相关,但其与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关系尚不清楚。本文探讨了肥胖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入组306例乳腺癌患者,根据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组,回顾性分析患者BMI与肿瘤病理特征,尤其与腋窝淋巴结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8岁(范围21~81岁),平均BMI 25.1,在确诊乳腺癌时54.4%(n=166)的患者BMI正常,45.6%(n=140)的患者BMI≥25。入组患者中,59.6%无腋窝淋巴结转移,40.4%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肥胖组(BMI≥25)腋窝淋巴结切除数量大于正常体重组(BMI<25.0),分别为(20.4±11.4)个和(18.1±10.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在正常体重组、肥胖组分别为(3.15±6.1)、(3.7±6.4)个(P>0.05)。正常体重组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例分别是39.2%和60.8%;肥胖组中分别为41.4%和58.6%(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与BMI没有相关性。结论:肥胖乳腺癌患者中切除的腋窝淋巴结数量较正常体重者多,但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例、淋巴结转移数量与BMI之间均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朝汉民族乳腺癌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60~2009年间医院登记的、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乳腺癌发病总数为2354例,其中朝族占50.72%,汉族占49.28%,从发病率、初潮、绝经、年龄以及生存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结果:汉、朝族女性乳腺癌患病率方面存在着差异,与上述诸多因素有关。结论:50年间朝、汉族乳腺癌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0~10%,有年轻化趋势.大部分病人为了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又因患癌症出现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因素影响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