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戊型肝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建国  史正全 《安徽医药》2006,10(2):137-137
我院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戊型肝炎患者86例,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6例病患中,男性69例,女性17例。年龄25~55岁68例,55岁以上18例。诊断按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确诊为戊型肝炎,临床分型:急性肝炎64例(黄疸型61例,无黄疸型3例),急性重型肝炎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20例。病原学分型:单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25例,甲型与戊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2例,乙型与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56例,其中,合并慢性乙型肝炎36例、乙肝后肝硬化20例,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合并妊娠4…  相似文献   

2.
重症病毒性肝炎(下称重症肝炎)是一种病情重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传染病。现将1975年1月至1977年12月3年中住院治疗的重症肝炎42例的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分型及诊断标准 1.亚急性肝坏死早期(Ⅰ型):首次发病,呈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  相似文献   

3.
李驰  戴飞 《蚌埠医药》1990,8(2):6-9
我院从1985年9月开展乙肝两对半(ELISA)及抗HBcIgM测定(统称乙肝三抗),从1986年9月开展HAVIgM(ELISA)测定。这给病毒性肝炎患进一步病原学分型提供了依据。现将三年来(1986年9月~1989年9月)住院急性病毒性肝炎610例的病原学分型的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从1985年9月开展乙肝两对半(ELISA)及抗HBcIgM测定(统称乙肝三抗);从1986年9月开展抗HAVIgM(ELISA)测定。这给病毒性肝炎患者进一步病原学分型提供了依据。现将三年来(1986年9月~1989年9月)住院急性病毒性肝炎610例的病原学分型的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对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流行病学及对临床治疗学研究的逐步深入,HBV 与 HCV重叠感染已引起人们注意。本文用 ELISA 法检测 HBV 感染指标及抗一 HCV,同时检测 ALT值探讨二者间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被检对象为1992年至1994年本院门诊就诊病人。75例中男50例,女25例,年龄19—64岁。病史最长19年,最短1年。其中急性肝炎15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21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23例,肝硬化16例。全部病例符合1990年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探讨老年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对早期诊断和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我院1978~1981年收治的98例老年病毒性肝炎(下称老年肝炎)分析如下。依据1978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本组急性黄疸型肝炎79例(80.6%),急性重症肝炎2例(2%),亚急性重症肝炎4例(4.1%),慢性重症肝炎10例(10.2%),慢性活动性肝炎3例(3.1%)。本组病例占我院同期住院的病毒性肝炎2388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1983年1~8月间共收治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145例,根据检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进行分型,现将资料完整的112例结果及临床比较统计分析于下。在112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按1978年杭州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中,黄疸型94例(1例为急性重症),无黄疸型18例。在入院1~3天内检测肝功能及病毒感染标志,其后每隔1~2周复查肝功能,出院前复查标志。血清分型标准一、急性甲型肝炎抗-HAV IgM(ELISA)阳性,乙肝病毒标志阴性。二、急性乙型肝炎1.HBsAg(+)(RPHA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山西地区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和临床特征,为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7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226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2263例病毒性肝炎病例中,病原学以乙型肝炎病毒占绝对优势,感染构成比达73.8%,其次是未定型肝炎,为10.3%;临床分型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比例为高,分别为44.1%和32.9%。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以乙型病原比例最高,约35.0%,戊型其次,为30.1%,而甲型相对较少,仅13.4%;慢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的病原也均以乙型为主。病原未定型在急性和重型病毒性肝炎中比例较高,分别为20.8%和31.3%。结论山西地区病毒性肝炎病原学以乙型为主,但病原未定型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临床类型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为主。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比例显著下降,乙型和戊型比例增高。病原学未定型在急性和重型病毒性肝炎中比例较高,提示我们应提高对病毒性肝炎病原的检测手段,并加强对新型肝炎病毒的关注。另外,需要加强对戊型肝炎的监测,警惕其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对微循环的研究进展较快,有数十种疾病存在微循环障碍。连续动态观察人体微循环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230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甲襞微循环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观察对象 230例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均为哈市传染病院住院病人。根据1990年上海肝炎会议诊断分型标准其中急性肝炎90例,慢迁肝26例,慢活肝65例,重症肝炎21例(急性重型9例,亚急性重型12例)肝炎后肝硬化28例。男180例,女50例,平均年龄为31岁。二、观察方法采用 Wx—B_2型微循环检测系统,观察左手无名指甲襞微循环,以三个视野的平均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3年9月~1984年2月收治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100例,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做血清学检测,病原学分型,并对各型的临床特点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1.
苦黄注射液对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材料与方法 1.1病历选择128例患者均选自我院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70例,男49例,女21例,年龄12-71岁,平均38.4岁.急性肝炎21例,慢性肝炎49例.病原学分型甲型肝炎4例,乙型肝炎49例,丙型肝炎12例,戊型肝炎2例,重叠感染(乙 丙型、乙 戊型)3例.对照组58例,男44例女14例,年龄8-75岁,平均40.7岁.急性肝炎16例,慢性肝炎42例.病原学分型甲型肝炎2例,乙型肝炎45例,丙型肝炎8例,戊型肝炎1例,重叠感染(乙 丙型、乙 戊型)2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1990年在我院门诊治疗的病毒性肝炎1068例临床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病例均系省级机关干部。按1990年5月在上海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分型(见附表)。血清病原学检测(HBV标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  相似文献   

13.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急黄肝),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主要是肝炎病毒所致。1989年日本国际肝炎会议,正式将肝炎病毒分为:甲、乙、丙、丁、戊(A、B、C、D、E)五类,病后产生相应抗体,通过抗体检测可以确诊为各型肝炎。我省先后报导有五种肝炎存在,但有关急黄肝病原学的诊断分析未见报告。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急黄肝的病原学情况,我们用酶联免疫法对我院1993年4月至7月临床诊断为急黄肝的住院病人进行了病原学检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检测对象:我院1993年4月至7月临床诊断为急黄肝的住院病人314例,…  相似文献   

14.
宋红  张宏伟 《河北医药》2004,26(3):263-264
肝炎是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在临床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例无法用已建立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病原学分型,人们将其统称为非甲-戊型肝炎。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肝炎血清Ⅳ型胶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微  曹立森 《江苏医药》1997,23(6):412-412
本文检测了146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Ⅳ型胶原(CN)的含量,以探讨血清CIV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一、对象住院病人146例,按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型。肝硬化(LC)ZI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55例,慢性迁延型肝炎(CPH)26例,急性黄疽型肝炎(AIH)44例。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二、方法全部受检者于晨空腹抽血。血清CN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免疫法。结果一、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CIV含量变化见表1表1各型肝炎M清CIV含量(】土s,ng/ml)二、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Cw异…  相似文献   

16.
我病区自1981年1月至1982年12月共收治重症肝炎60例,治疗结果,死亡39例,病死率为65%,现将临床资料初步分析如下: 诊断标准本组病例系按1978年杭州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所制定的重症肝炎诊断分型标准,分为急性重症型(即暴发型)亚急性重症型,慢性重症型。  相似文献   

17.
金宝艳  李眠 《天津医药》2000,28(6):368-369
肝脏是脂代谢的重要场所,为深入探讨急性肝炎时肝功能和有关病毒血清指标对血脂影响的临床意义,本文对320例急性肝炎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我院近4年来住院的急性肝炎(AH)患者共320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280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40例。均取病人入院后第1次和治疗20天后的肝功、血脂及病毒指标检查为分析依据。诊断按1990年上海会议制定的肝炎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该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原、临床分型和临床特点,了解本地区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与病原学分布及发病变化情况,为今后肝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测该院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诊就医的84例急性肝炎患者、358例住院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炎病原学指标。结论张家口地区近年戊肝、丙肝散发病例确有存在,并有增强之趋势;计划免疫是预防乙肝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措施;乙肝、丙肝仍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9.
1 病原学分型目前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至少可分为六型 ,即甲型病毒性肝炎 (HAV)、乙型病毒性肝炎 (HBV)、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丁型病毒性肝炎 (HDV)、戊型病毒性肝炎 (HEV)和庚型病毒性肝炎 (HGV)。2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依据2.1 甲型肝炎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 HAVIg M阳性 ,可确诊为近期感染。但在慢性乙型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 ,血清中检测抗 HAVIg M阳性时 ,判断 HAV重叠感染应慎重 ,需排除类风湿因子 (RF)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假阳性。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后 2~ 3周约 8%~ 2 0 %接种者可产生抗 - HAVIg M,…  相似文献   

20.
肝病患者常发生糖代谢紊乱,重肝患者尤为多贝。本文对重症肝炎患者的血糖降低作了临床研究。共检测41例,其低血糖发生率为70.7%(29/41),且重肝神志昏迷者血糖降低尤为明显。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41例重症肝炎患者均系我院住院患者。1、诊断标准及分型:41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之重肝诊断标准。其中急性重肝24例,亚急性重肝11例,慢性重肝6例。按病原学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