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波辅助提取甘草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目的寻找微波辅助提取甘草黄酮的最佳条件,并对微波辅助提取法和水提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和水提法提取甘草黄酮,并用4因素、16水平的均匀设计考察及优化微波提取甘草黄酮的实验条件,继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的黄酮含量.结果通过实验发现微波辅助提取甘草黄酮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8倍,乙醇浓度为38%,加热功率为288W,加热时间为1min时,微波辅助提取法(24.6mg·g-1)明显优于水提法(11.4mg·g-1).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率高,且提取时间大大缩短,是一种合适甘草黄酮的提取法.  相似文献   

2.
微波法提取甘草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阚微娜  谭天伟 《中草药》2006,37(1):61-64
目的利用微波提取技术同时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和甘草黄酮。方法考察了影响提取率的因素,包括提取溶剂、液固比、微波时间和功率等。结果确定了微波提取甘草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70%乙醇为提取溶剂,按10∶1(mL/g)的液固比,微波中高火辐照4 m in,提取3次,甘草酸的提取率为3.06%,甘草黄酮提取率为3.00%,与热回流法提取4 h的结果接近。结论该提取工艺既缩短了提取时间,又提高了甘草药材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甘草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回流提取法,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最终确定在提取温度为80~C,乙醇一水比例为7:3,料液比为1:15的条件下回流提取1h是甘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操作简便,条件可控,是提取甘草总黄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新疆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根中光甘草定(Glabridin,GB)的检测条件和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 HPLC)对光甘草定和光果甘草根提取物进行分析测定,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及提取工艺条件对光甘草定得率的影响.结果 微波提取法适用于光甘草定的提取,在提取溶剂为70%乙醇水溶液,料液比为1:15(g/ml),温度为65℃,单次提取40 min的条件下,光甘草定得率为0.256%.结论 由RP - HPLC定量分析光甘草定含量.微波法提取光果甘草中光甘草定工艺简单、易操作,比传统的超声提取法和热回流提取法节约时间、效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单因素、正交实验等优化甘草中甘草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甘草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在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开展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实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甘草中甘草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 h。结论:优化的甘草黄酮提取工艺可为含甘草等制剂的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提取甘草酸后的甘草渣为原料,分别以乙醇和水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甘草黄酮和多糖,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用紫外分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甘草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75(25,25,25)mtn,提取温度45℃,乙醇浓度80%,固液比1:12,提取3次,甘草黄酮的含量为2.69%。甘草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75(25,25,25)mtn,超声温度65℃,固液比为1-12,提取次数3次,甘草多糖的含量为7.89%。  相似文献   

7.
超声法联合提取甘草黄酮和甘草酸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寻找在超声条件下从甘草中联合提取黄酮和甘草酸的优化条件。方法 :采取正交设计法 ,以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及固液比为因素 ,每个因素 3个水平 ,选择L9(34)正交表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和甘草酸含量作为综合评价指标。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 10 0 0W ,超声时间 75 (2 5 ,2 5 ,2 5 )min ,提取温度4 0℃ ,固液比 1∶8;最佳提取条件下黄酮含量为 3.6 12 % ,甘草酸为 9.82 0 %。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辅助提取甘草角鲨烯及粗脂肪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确定甘草中角鲨烯的超声波辅助最佳提取条件,并分析甘草粗脂肪的组成。方法:分别研究了料液比、浸泡时间、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对角鲨烯得率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甘草粗脂肪的组成。结果:甘草角鲨烯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浸泡时间10 h,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温度50℃;甘草粗脂肪中共分离鉴定出26种成分,角鲨烯含量0.8%。结论:超声法操作简便,开发和利用甘草粗脂肪中的角鲨烯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甘草苷提取工艺正交试验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甘草苷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的乙醇体积分数、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甘草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HPLC以甘草苷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甘草苷最佳提取条件为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 h。结论:本方法提取效率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甘草黄酮提取方法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甘草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法、超声波、微波、超声-微波协同萃取4种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甘草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用活性氧法测定黄酮粗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4种方法提取的甘草黄酮含量分别为1.78%,1.85%,1.92%,2.04%。抗氧化活性为常规水浴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结论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甘草黄酮效果好。4种提取方法所得的甘草黄酮粗品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甘草     
又名 Alcacua,Alcazuz,Chinese Licorice,Gan Cao,Gan Zao,Glycyrrhiza,Lakritze,LicoriceRoot,Liquiritiaeradix,Liquirizia,Liquorice,Orozuz,Phytoestrogen, Reglisse,Regliz,RussianLicorice,SpanishLicorice,Subholz,Sweet Root。 植物名 Glycyrrhiza glabra;G.glabratypica;G.glabra violacea;G.glabra glandulifera;G.uralensis,Reglisse。  相似文献   

12.
炙甘草汤证的核心应是"心动悸","心动悸"应解释为"心因运动而悸"较为合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中西医结合观点来看,仲景创炙甘草汤之治疗重点应为心功能不全,当然,"脉结代"(脉律、心律失常)在炙甘草汤证中亦不可或缺,炙甘草汤的确是治疗脉律、心律失常之良方,但其所治的脉律、心律失常应与心功能不全有密切联系。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应是心功能不全,并符合仲景所述的结或代脉象之一的脉律失常,且属于中医"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者。  相似文献   

13.
冬春季冻疮是一种常见病 ,多见于青少年 ,一般在手足、耳及面部。其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痒 ,有时形成溃疡及合并感染。笔者用下法治疗 50例 ,全部痊愈。每晚临睡前取甘草细粉 0 .5~ 1 g,置于热水中 (水温4 0℃左右 ,1 50 0 ml)搅匀 ,然后将冻伤部位置于药水中 ,浸泡3 0 min后 ,然后用干布吸干患部即可。7次为 1个疗程。如症情较重 ,形成溃疡合并感染者 ,浸完吸干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一般浸泡 1次后即可痒止 ,2次后红肿减轻 ,3次后红肿消失 ,皮肤可见皱纹 ,4次后仅有少许痒感 ,但勿用手搔 ,7次后可获愈。笔者临床观察 ,甘草粉治疗冻疮的疗…  相似文献   

14.
甘草渣中大量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及甘草的综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乔仲和  胡自如 《中草药》1997,28(9):522-524
经煎煮过的甘草饮片和提取甘草膏、甘草甜素制品后的甘草渣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其量超过甘草甜素1倍以上。作者提供分离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并回收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工艺方法,为甘草的综合利用开发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1 中国的甘草资源及现状1.1 野生甘草资源及现状 甘草在中国的自然分布区域为N34°~N48°,E75°~E126°的狭长地带,南北延绵14个纬度,东西横跨51个经度,横贯13个省市自治区,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以南,沈阳、长春、哈尔滨一线以西的三北地区。分布区内太阳辐射总量平均为1357606卡.cm~(~2).年~(~1)年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16.
甘草中甘草苷的测定及与附子配伍前后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甘草中甘草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探讨甘草与附子配伍前后甘草苷含量的变化。方法:以甘草苷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甘草单煎、及甘草与附子舍煎液中甘草苷的含量。结果:甘草苷在1.4~14μg/mL(r=0.9993)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与附子配伍后舍煎比甘草单煎甘草苷的含量降低。结论:本实验中建立的方法操作方便、准确,为甘草生药及含甘草制荆中甘草苷含量测定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甘草与附子配伍,通过组分和舍降低附子的毒性,甘草苷等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变化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As a medicine and food homology plant, licorice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many pharmacologists and biologists. The authors reviewed the new biotechnologies applied to licorice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the research on the key enzyme genes involved in the biological synthetic pathway of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enuineness based on genes, the gene regulation of the biosynthesis of active components, and DNA identification of licorice, aiming to bring up some ideas for deeper studies of licorice.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近红外光谱(NIR)技术检测甘草药材中的甘草苷、甘草酸及水分。方法:采用积分球漫反射扫描近红外光谱,以TQ Analys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建立甘草中甘草苷、甘草酸及水分测定的NIR。结果:甘草苷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165,预测集相关系数(Rp)0.986 8;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393,校正集相关系数(Rv)0.904 6。甘草酸的RMSEP=0.166,Rp=0.995 5;RMSECV=0.575,Rv=0.954 0。水分的RMSEP=0.137,Rp=0.995 2;RMSECV=0.498,Rv=0.931 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以用于甘草中甘草苷、甘草酸及水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简析新疆甘草资源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应用历史悠久。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甘草不仅是重要的常用药材,而且广泛应用于食品、轻工业等方面。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