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伴有多个靶器官损害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高血压病患者常合并有Ⅱ型糖尿病,而其在发生糖尿病之前就常存在代谢异常,如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甚至有人认为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血糖和高血压对血管内皮功能均有损害作用,以往研究多探讨空腹高血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而新近研究则发现患者一天中绝大多数时间处于餐后高血糖的动态变化中,因此研究急性糖负荷下血糖动态变化对高血压病人血管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药物干预效应对于指导心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糖尿病中极为常见的合并症。资料显示约20%-6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在2型糖尿病,高血压常为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这部分患者除了糖尿病和高血压外,常还存在中心性肥胖和脂代谢紊乱等情况。在1型糖尿病,高血压可提示有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唐振媚 《山东医药》2008,48(23):96-97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表现;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高血压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时胰岛素抵抗增强.近期,我们对10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免疫球蛋白升高,两者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从免疫角度看,免疫球蛋白水平越高,靶器官损害可能越重,多数学者认为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缺陷,高胰岛素血症是继发性的,是否有免疫功能参与阐明。本文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与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探索药物在降压同是对胰岛素敏感性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资料证实胰岛素抵抗参与了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进程。虽然造成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与基因及蛋白质表达的异常有关,胰岛素抵抗可通过;影响细胞膜的离子运转,损伤内皮细胞的分泌与调节功能,产生损害性的细胞因子,诱发代谢(特别是脂,糖代谢)的异常,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等多种作用,直接参与高血压病的发展和对靶器官的损害,噻唑烷二酮类与双胍类为直接的胰岛素增敏剂,运动与营养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某些降压药物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其它包括它汀类药物与促红细胞生长素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用于含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可起到保护靶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未治Ⅱ型糖尿病患者18例,未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7例,和正常对照28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同时还测定红细胞膜钠钾泵、钙泵活性,结果显示,糖耐量正常或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高胰岛素血症,钠钾泵、钙泵活性降低,而Ⅱ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患者和不伴高血压病者比无明显差别,提示高血压病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或)高胰岛素血症,而糖尿病伴发高血压病与胰岛素有  相似文献   

7.
拉西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西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摘要)张磊艺王立波丁淑兰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高血压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R)和糖代谢紊乱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不少报道认为IR是一独立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预...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     
新疆哈萨克族ADDI基因Gly460Trp多态性同高血压病的关联;有家族史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重庆市社区人群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IgA肾病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伴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简易评估。  相似文献   

9.
1.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这些危险因素常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体,其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1988年Reaven首先将其称为“X综合征”,以后又有学提出:有很多人腹型肥胖、糖耐量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压并存,将其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999年WHO采用了“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概念,定义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中10%~20%有2型糖尿病(T2DM).大约55%~60%的T2DM患者有高血压,而在30%~50%原发性高血压者有胰岛素抵抗(IR)[1].T2DM伴高血压的特点有:(1)高血压的发病率年龄提前,女性更显著,可比无糖尿病者早10年,甚至在发生糖尿病前就出现高血压;(2)糖尿病人群高血压的发生率比年龄匹配的非糖尿病者高出2~4倍;(3)两者并存,心血管损害和事件更多和更明显;(4)两者并存的治疗更困难.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赖诺普利干预治疗(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赖诺普利干预治疗(摘要)寿锡凌陈新义王亚莉近年来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EH)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空腹静脉血糖、血胰岛素及C肽,求出试验前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的变化,以观察赖诺普利(li...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中10%~20%有2型糖尿病(T2DM)。大约55%~60%的T2DM患者有高血压,而在30%~50%原发性高血压者有胰岛素抵抗(IR)[1]。T2DM伴高血压的特点有:(1)高血压的发病率年龄提前,女性更显著,可比无糖尿病者早10年,甚至在发生糖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的高血压病程不同,对血糖,血脂代谢和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糖尿病患者150例分为血压正常组(A组,n=60),高血压病早于糖尿病组(B组,n=54),糖尿病早于高血压病组(C组,n=36)。对各组采血标本测血糖,胰岛素,C肽,血脂各项.血肌酐.血尿酸和集尿测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及观察眼底视网膜等,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A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其他各组(P<0.05);A组的血胆同醇浓度低于B和C组(P<0.05,P<0.01);B、C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均超过正常范围,B组较C组增多.有显著性差异;B、C组的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高于A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均导致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和微血管损害;高血压病程越长,前述异常和损害越重。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糖尿病中极为常见的并发症,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是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在1型糖尿病,高血压可提示有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二者并存极大地增加了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无糖尿病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6 0例、正常血压者 (对照组 ) 6 0例的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 (FINS)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进行对比。  结果  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FBG、FINS、ISI均无明显差异 (均P >0 0 5 ) ,按是否肥胖进一步分组分析 ,肥胖者中高血压组ISI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无糖尿病的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总体上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但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肥胖者则显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发病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甘油三酯、年龄、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与血压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在12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病患者共有32例(占25.19%)。收缩压、舒张压均与血浆胰岛素、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年龄、体重指数无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中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及其血压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及其血压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77例正常人和166例高血压病非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抽血查胰岛素、糖耐量试验(OGTT),以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S-AUC)作为胰岛素敏感性的判定指标。并据SBP≥160mmHg和(或)DBP≥100mmHg将高血压病组分为两组。用多元相关分析及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病组的年龄、体重指数、ISI、IS-AUC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病两组间比较ISI、IS-AUC有显著差异(P<0.05)。经相关分析显示ISI、IS-AUC与血压升高有显著相关性,ISI与血压升高呈显著负相关,IS-AUC与血压升高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SI、IS-AUC是血压升高的最显著危险因子。结论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及其血压严重程度相关,胰岛素抵抗是血压升高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胰岛素敏感性越低,血压越高。  相似文献   

18.
罗格列酮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关系研究的深入,证实胰岛素抵抗是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共同的发病基础,故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2型糖尿病。我们于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用罗格列酮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49例,旨在观察罗格列酮对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肥胖和非肥胖高血压患者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胰岛素(INS)血症是高血压的重要特征,胰岛素抵抗已被视为血管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1〕;高血压可能是致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在糖尿病早期可有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本文用左旋精氨酸(LAR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代谢综合征诊断为标准,检出MS患者82例,依据各项指标的不同测定值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HYP组),高血压合并1项其他MS组分组(HYP+1组)及MS组,分别比较年龄、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PB)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并对高血压患者中MS发生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腰围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中MS患病率18.8%,男女之间M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无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年龄、收缩压及舒张压无统计学意义;3组腰围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有统计学意义,且随代谢异常组合个数增多而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与性别对高血压患者MS的发生无明显影响,而高血压病程、腰围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其呈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为大多数MS必经的病理生理过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控制胰岛素抵抗状态是治疗MS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