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陕西中医函授》2009,(5):40-40
鬼剃头:也即班秃,取鸡内金100g。用法:将上药炒至焦黄,研为细末备用。每次1.5g,3次/d,饭前用温开水送服。使用本方能生长头发。对鬼剃头一般服用20d左右即可显效。  相似文献   

2.
斑秃外治验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秃乃是中医外科常见病,亦名“油风”,民间俗称“鬼剃头”、“蛟发癣”。尤以男女青年多发,患者异常苦恼,往往情绪低落,精神郁闷,以致加重病情发展。我们在临床多年运用中药浸出液外治,疗效颇良,现将此方介绍于下。药物组成人参叶12g 侧柏叶12g 毛姜12g 白先皮12g高梁酒壹斤  相似文献   

3.
斑蝥酒外用治疗斑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秃,俗称“鬼剃头”,临床上大多采用酶花针治疗,病人痛苦且疗效不明显。本人自1981年以来自拟斑蝥酒治疗斑秃,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5%,现介绍如下: 处方:紫荆皮30g 樟脑20g 斑蝥10个 白酒20ml(65°) 装入瓶中,密封,浸泡一周。  相似文献   

4.
乌药提取物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乌药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乌药提取物的3个剂量组(0.5g/kg/d、1.0g/kg/d、2.0g/kg/d),分别灌胃,进行负重游泳试验、血清尿素测定(二乙酰一肟法)、肝糖原测定(蒽酮法)和血乳酸测定。结果:乌药在2.0g/kg/d剂量时,具有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降低运动后小鼠血清尿素含量的作用;在1.0g/kg/d、2.0g/kg/d剂量时,具有增加小鼠肝糖原水平的作用;在0.5g/kg/d、1.0g/kg/d、2.0g/kg/d剂量时,未见具有降低运动小鼠血乳酸产生的作用。结论:乌药具有抗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6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中西医药联合治疗。方药组成:黄芪30g、党参50g、桂枝50g、茯苓30g、益母草40g、葶苈子40g、五加皮20g、车前子30g、杏仁15g、丹参30g、泽泻20g、砂仁15g、前胡20g、1剂/d,早晚各服1次。随症加减。在应用上方的同时,每日口服地戈辛1片,1次/d,7天后改用半片/d,再服10天。结果:经过治疗,心衰纠正病情明显好转者,为显效占85%。心衰改善能够独立生活为有效占1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湖南中医杂志》2014,(9):154-154
治湿热黄疸:地锦草20g,茵陈15g,栀子15g,生地黄10g,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2次,连服5d。治奶汁不通:地锦草30g,与猪蹄1只炖汤,以汤煎药,去渣,兑黄酒100g,温服。治崩漏:地锦草20g,生地黄、牡丹皮各15g,当归、黄芪、炒麦芽、侧柏叶各10g,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2次,连服7d。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流产后出血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只肌肉注射缩宫素10U,2次/d,3 d为1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生化汤加味(方药组成:川芎15 g,当归12 g,桃仁8 g,红花12 g,炙甘草6 g,炮姜6 g,血竭3 g,益母草15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14 d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81.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流产后出血较单一缩宫素治疗方法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8.
《湖南中医杂志》2014,(7):75-75
治咳嗽:马齿苋50g,麦冬10g,首乌9g,水煎浓汁。日服3次,每次20mL,连服3剂,咳嗽可止。治痢疾:马齿苋150g,炙炭研末,日服3次,每次10g。或以马齿苋30g煎浓汁送服,服3~4d,大便正常。治牙龈红肿:马齿苋50g,防风6g,黄柏9g,水煎,日服2次,第3剂含嗽。服2~3d红肿消退。治小儿烂肚脐:马齿苋10g,当归10g。将上药炙炭研细末。  相似文献   

9.
斑秃是指头皮部突然发生斑状脱发,民间俗称“鬼剃头”。本病发病突然,症状明显。该病虽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无妨碍,但因影响美观而促使患者就医。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接诊过多例斑秃患者,应用梅花针治疗,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易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马齿苋治疗脚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马齿苋,鲜品或干品。 主治:足癣。 用法:夏秋季用鲜品300g绞汁.每日3~5次,涂擦患处。冬春季用干品100g,加水1000ml.文火煎25min,取药液泡脚40min。连用10d,可明显好转.再用10d,可基本痊愈,又用5d,可完全痊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祛风活血汤治疗白内障术后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口服诺氟沙星胶囊0.4g/次,2次/d;外用0.05%地塞米松,4~5次/d;外用硫酸阿托品眼膏,3次/d,治疗15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祛风活血汤治疗。祛风活血汤由9味中药组成,其中当归尾、川芎、防风各15g,桃仁、红花、荆芥、香附、生地黄、天麻各12g,加减治疗,2次/d,1剂/d,水煎服,治疗15d。结果: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O.01)。结论:祛风活血汤是治疗白内障术后虹膜睫状体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补肾丹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的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雄性,体重200±20g,77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金匮肾气丸组、补肾丹高、中、低剂量组、维生素E组、模型组。采用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法,除空白组外,各组腹腔注射D-gal(250mg/kg·d)60d,造成大鼠拟衰老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中药对照组同时给予金匮肾气丸0.72g/kg·d灌胃,补肾丹高、中、低剂量组同时分别给予相当于生药2.7g/kg·d、1.35g/kg·d、0.675g/kg·d灌胃。西药对照组每日灌服维生素E0.027g/kg·d,每日1次,共60d。观察血清中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结论:补肾丹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升高D-gal所致衰老模型大鼠的IL-2,降低IL-6的含量,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起到延缓衰老,增强老年机体的抗病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熊去氧胆酸0.15g,3次/d,口服;硫酸镁2.0~5.0g,3次/d,口服;氨苄青霉素0.75g,3次/d,口服;甲硝唑0.4g,3次/d,口服。利胆排石中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6g、栀子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6g、生地9g、柴胡6g、甘草6g、延胡索9g、川楝子9g)加减口服,2次/d,10天为一疗程。每日检测常规、肝功、血清淀粉酶等指标。上述治疗期间,病情继续加重恶化者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型管引流术”。结果:临床治愈14例(23.72%);显效31例(52.54%);有效7例(11.86%);总有效率88.13%。无效7例(11.86%)全部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治愈。结论:中西医治疗胆石症具有无禁忌症、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易被患者所接受等优点,且其溶石、排石疗效在临床上已经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是治疗胆石症极具发展前景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中青年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笔者于1989年至1991年在呼市中医专家门诊部出诊期间收诊1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性6例,女性12例;年龄18岁~41岁,平均27.5岁;病程1个月~18个月,平均5个月;发病诱因或原因,过度紧张13例,惊吓恐惧3例,环境改变2例.治疗方法药物组成;斑蝥5g、侧柏叶10g、辣椒10g、干姜5g、白僵蚕10g,按比例研为粗末,以75%酒精浸泡一周备用.用时以脱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毒素清颗粒对小鼠内皮网状系统的吞噬作用和对绵羊红细胞(SRBC)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作用。方法:毒素清颗粒1.0g/kg/d、2.0g/kg/d、4.0g/kg/d为成年小鼠灌胃给药,4.0g/kg/d为老龄小鼠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d,然后尾静脉注射1%明胶溶液稀释的25%印度墨汁,取血测定其光密度,计算单位时间内炭粒廓清率;毒素清颗粒1.0g/kg/d、2.0g/kg/d、4.0g/kg/d给615纯种小鼠,4.0g/kg/d给615纯种老龄鼠,连续给药8d,并于2次给药后每鼠腹腔注射绵羊红细胞悬液0.2ml/只进行免疫,免疫后6天取血测定其吸收度值(OD)。结果:毒素清颗粒对小鼠(成年型、老龄型)的吞噬指数K及校正吞噬指数α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毒素清颗粒对615纯种小鼠(成年型、老龄型)均有提高其溶血素抗体生成的作用。结论:毒素清颗粒有促进小鼠内皮网状吞噬功能以及提高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药物组成:枸杞子10 g,何首乌15 g,草决明15 g,山楂15 g,丹参20 g。水煎服,每日2次,7 d 为1个疗程,一般用4个疗程。  相似文献   

17.
《湖南中医杂志》2014,(5):137-137
验方1:取栀子仁3~5g。将栀子仁碾成末,粳米50~100g,煮粥至熟,加入栀子末稍煮即可。每天早晚各服1次,3~5d为1疗程. 验方2:蒲公英40g,将蒲公英洗净切碎,水煎取汁去渣,与粳米50~100g,冰糖适量煮粥,每天早晚各服1次,连服3~5d.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合益胃汤加减治疗卡托普利所致干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片,治疗组口服沙参麦冬汤合益胃汤,药物组成:南沙参15 g、北沙参15 g,玉竹10 g,天冬10 g,麦冬10 g,天花粉9 g,白扁豆6 g,桑叶15 g,生甘草6 g,桔梗15 g,陈皮15 g,石斛10 g,生地黄15 g。随证加减:咽喉肿痛者加牛蒡子10 g;声音嘶哑者加蝉蜕l5 g;便秘者加生地黄、知母各15 g;痰中带血者加白及20 g;1剂/d,水煎服,治疗14d。结果:治疗组患者干咳缓解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合益胃汤加减可改善干咳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药物配合针灸、蜡疗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疗效。方法:选择138例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8例采用常规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和蜡疗。在治疗后第1d、3d、7d、14d、21d采用疼痛视觉摸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腰背痛缓解程度,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密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1d、3d、7d、14d、21d腰背痛评分别为8.24和9.57、6.11和8.25、3.41和7.03、2.31和5.54、1.75和4.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骨密度分别为0.4690g/cm^2和0.4577g/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者骨密度分别为0.4884g/cm^2和0.4583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灸配合蜡疗可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密度并缓解其腰背痛症状。  相似文献   

20.
方药组成:生大黄6~9g(后下),葶苈子30g(包),枳实10g,桔梗12g,杏仁12g,浙贝20g,莪术10g,赤芍15g,桃仁10g,汉防己10g,地龙10g。水煎服,日1剂,分2次煎服。20天为1疗程。根据药敏试验选用西药。头孢拉定6g/d、或美洛西林4g/d、或罗氏芬2g/d。20天为1疗程。总有效率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