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究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西南医科大附属自贡医院2018年4月—2021年6月收治的8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样本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研究组予以阿替普酶溶栓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两组患者均于治疗4周后评估临床疗效、认知功能、中医证候积分、脑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超敏C反应蛋白(h-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阻力指数(RI)水平较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阿替普酶溶栓中医证候要素差异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125例ACI患者,均行阿替普酶溶栓,统计分析溶栓后第1、3、5、7、14天中医证候要素变化差异。结果 内风证、血瘀证、痰湿证、气虚证、内火证溶栓后第1~14天变化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证溶栓后第1~14天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内风证呈急剧下降趋势,至第14天消失;痰湿证、血瘀证、阴虚证呈逐渐下降趋势;内火证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气虚证呈逐渐升高趋势;前循环梗死与后循环梗死患者溶栓后第1~14天相同时间点内风证、血瘀证、痰湿证、气虚证、内火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循环梗死患者第7、14天阴虚证分布高于前循环梗死患者(P<0.05);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溶栓后第1~14天相同时间点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第14天,统计125例ACI患者预后,预后良好患者102例,预后不良患者23例,不同预后患者溶栓后第1~14天相同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脱水状态对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影响,为临床早期判断脑卒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患者血尿素氮/肌酐(BUN/Cr)比值将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r-PA)重组缺失变体瑞替普酶与国产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77例AMI的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随机分为瑞替普酶治疗组(35例)和UK治疗组(42例),观察两组的溶栓冠脉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急性期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梗死部位、溶栓剂开始注入距发病时间(治疗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瑞替普酶组30min、60min、120min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34·29%、62·86%、85·71%,UK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14·29%、30·95%、57·75%,r-PA组30min、60min、120min的临床判断再通率均高于UK组,在每个时间段两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瑞替普酶组30min、60min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UK组60min、120min的再通率,r-PA组冠脉再通较UK组至少提前30min。两组患者在出血、心律失常、过敏反应及低血压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0d的病死率r-PA组为8·9%,UK组为9·5%,r-PA组略低于UK组,但两组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给药方便、药物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而安全的治疗AMI的较理想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年龄<60岁的中青年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与年龄≥60岁的老年BP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差异,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36例B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年龄60岁为界分为中青年患者组和老年患者组,对两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比较。结果中青年患者皮损面积严重及累及黏膜的发生率高于老年患者(P<0.05),而瘙痒出现率低于老年患者(P<0.05);中青年患者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清IgE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患者(P<0.05),尿蛋白阳性、肝酶异常及白蛋白降低的发生率低于老年患者(P<0.05),两组免疫荧光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联合免疫抑制剂的发生率及治疗中合并症的发生率均小于老年患者(P<0.05),两组控制皮损所需糖皮质激素用量无显著差别。结论年龄<60岁的中青年BP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易于诊断,对临床治疗的效果优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加减方联合阿伐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慢性荨麻疹患者160例随机分成4组:联合组37例给予当归饮子加减方,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阿伐斯汀8 mg,2次/d;阿伐斯汀组38例给予阿伐斯汀8 mg,2次/d;当归饮子组36例给予当归饮子加减方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安慰剂组40例给予维生素E胶囊100 mg,2次/d。4组患者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开始后每周随访并评估疗效。结果 4组慢性荨麻疹患者4周治疗有效率比较:联合组与阿伐斯汀组、当归饮子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值的比较,除联合组和阿伐斯汀组在治疗后第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饮子加减方联合阿伐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初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03年1月—2013年1月629例初诊为SLE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及中青年组(年龄60岁),分析不同年龄SLE患者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及疾病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629例SLE患者中,老年组60例,中青年组569例。老年组男性比例及病死率均较高,且并发症多,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关节炎、发热、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及补体C4降低的发生率,抗核小体核蛋白(RNP)抗体及抗Sm抗体阳性的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LE老年组患者肌痛、肌无力、浆膜炎、心脏损害、肺脏损害、WBC降低和血小板降低的发生率均高于中青年组;而蝶形红斑、脱发、肾脏损害、雷诺现象、光敏感及补体C3降低的发生率和抗双链(ds)-DNA抗体以及抗核小体(AnuA)抗体的阳性率均低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老年SLE患者与中青年相比,临床表现存在多种差异,具有轻型化及非典型化特点,但特异性较高的免疫指标阳性率较低,且病死率高,须对老年发病的SLE患者提高警惕,临床上应避免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以阿替普酶为主的溶栓治疗,根据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结果将其分为进展期组、非进展期组,根据患者出院结局情况將其分为出院结局良好组、出院结局不良组,对各组患者住院第1天、住院第7天、出院时的D-D、FIB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D-D、FIB水平与患者溶栓疗效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①进展期患者在住院第1天、住院第7天、出院时的D-D、FIB水平值均高于非进展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出院结局不良患者在住院第1天、住院第7天、出院时的D-D、FIB水平值均高于出院结局良好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患者D-D、FIB水平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Rankin量表评分(mRS)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患者的溶栓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有关联性,当各项指标水平升高时提示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效果较差,并对患者出院结局有一定的预示作用,可为患者的疗效评估、出院结局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栓弹力图(TEG)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伴脑小血管病(CSVD)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伴CSV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并按照入院7 d内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与非HT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TEG参数及PLR值,分析HT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EG参数联合PLR对HT的预测价值。结果 97例伴CSV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3例发生HT,HT发生率为23.71%;HT组与非HT组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发生症状至就诊时间、脑梗死部位、抗栓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大面积梗死、CSVD脑白质高信号分度为重度、双重抗血小板占比高于非HT组(P<0.05);两组凝固时间(K)、血栓最大振幅(MA)、凝固角(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稳定性(LY30)、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大于非HT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大面积脑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TALOS准分子激光治疗112例白癜风患者394处皮损,每周2~3次,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小于16岁和大于16岁患者有效率分别为69.56%和58.91%,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面颈部和躯干部疗效相近,均高于四肢(肢端疗效最差),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展期有效率高于稳定期,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小面积、特殊部位白癜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张诚  张子诚  张向农 《中国性科学》2012,21(8):16-18,21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与血清性激素变化之问的关系,并探讨性激素引起脑梗死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08午6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的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睾酮、催乳素和血清孕酮的水平,并将两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男性脑梗死组急性和恢复期患者E2、E2/Te水平均明显高于男性对照组(P>0.05),女性脑梗死组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E2、Te均明显低于女性对照组(P>0.05),而E2/T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Pr、PR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E2、E2/Te水平升高,而女性E2水平降低,可能是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对患者血清性激素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脑梗死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瘤消胶囊联合达那唑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患者激素水平、治疗效果、以及远期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患者。对照组行达那唑治疗方案,观察组行达那唑、宫瘤消联合治疗方案。比较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及对日常生活工作影响情况、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激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SH、LH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2、PRL、P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2、PRL、P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及kupperma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kupperman评分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kupperman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0%和78.4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宫瘤消胶囊联合达那唑胶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及疼痛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及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具有进一步探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GnRH-a长方案体外受精助孕周期HCG日不同孕酮水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实施常规体外受精的助孕周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CG日孕酮水平将其分为五组,其中P≤1.59nmol/L患者设为A组(n=78)、1.59nmol/L6.36nmol/L患者设为E组(n=22),比较各组之间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五组患者间的平均获卵数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4.77nmol/L时,平均获卵数A组4.77nmol/L时,平均获卵数D组0.05)。五组患者间的正常受精率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患者间的D3平均可利用胚胎数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0.05)。五组患者间的周期冷冻率对比,A组0.05)。结论在GnRH-a长方案体外受精助孕周期中,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在3.18~4.77nmol/L范围时,有比较理想的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和周期冷冻率,移植周期妊娠率也较为稳定,而HCG日血清孕酮水平>4.77nmol/L时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不受孕酮升高的影响,有较高的周期冷冻率,但累计1次胚胎移植的妊娠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诊分级分区管理结合多维度协同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北京世纪坛医院2019年1—5月入组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1—5月入组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干预,观察组采取急诊分级分区管理结合多维度协同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治疗指标、负面情绪、生命质量、急救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球囊时间、支架置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以及环境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心力衰竭、休克、胸痛及心律失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分级分区管理结合多维度协同干预的急救效果显著,生命质量显著改善,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VILIP-1、胱抑素C和SSA表达情况与其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及发生认知障碍的lo-gistics分析。方法选取海安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诊断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认知功能正常患者74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6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2例,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4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轻度与重度认知障碍患者的VILIP-1、胱抑素C和SSA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VILIP-1、胱抑素C和SS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患者的VILIP-1、胱抑素C和SS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的血清VILIP-1、胱抑素C和SS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的VILIP-1(r=0.459,P<0.05)、胱抑素C(r=0.499,P<0.05)和SSA(r=0.521,P<0.05)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脑梗死部位以及脑梗死面积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脑梗死部位、脑梗死面积、VILIP-1、胱抑素C和SSA均为造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VILIP-1、胱抑素C和SSA表达情况与认知障碍呈现显著相关,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脑梗死部位、脑梗死面积、VILIP-1、胱抑素C和SSA均为造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黏度骨水泥对老年创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老年创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98例,其中采用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48例作为低黏度组,而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50例作为高黏度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3、6、12个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伤椎高度、Cobb角及术后骨水泥渗透情况(椎间隙渗漏、椎管内渗漏、外周血管渗漏、椎旁渗漏)及并发症(肺栓塞、感染、神经损伤)。结果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伤锥高度、Cobb角变化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度组术后3、6、12个月伤锥高度、Cobb角变化明显优于低黏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度组术后骨水泥总渗率14.00%低于低黏度组3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黏度与低黏度骨水泥均能改善患者疼痛,高黏度骨水泥渗漏率与伤锥恢复情况均优于低黏度骨水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强的松对冻融胚胎解冻移植(FET)周期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对激素替代人工周期方案准备子宫内膜拟行FET的RIF患者进行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RIF患者共319例FET周期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57例:常规使用黄体支持;观察组162例:于黄体支持日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强的松。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周期特点、不良反应和治疗结局。结果两组一般资料、移植日内膜厚度、总不良反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早产或晚产率、死胎或畸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强的松可以提高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xfordshire coxnin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沭阳县中心医院2018年11月30日-2019年5月30日收治的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患者入院时均进行OCSP分型。观察两组患者及不同OCSP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I评分、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BI评分差异无綵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BI评分较对照纽升高,总有效率较汾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OCSP分型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完全前循环梗死(tot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erction,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rti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PACI)、腔隙性前循环梗死(Lacunar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erction,LACI)患者治疗14d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POCI)患者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和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ACI、PACI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ACI、POCI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个中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和疗效,更适合TACI和PA-CI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性病住院患者对性病知识的知晓率情况,拟为提高患者性病防治的健康宣教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诊治的254例性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行回顾性面对面调查分析,并比较健康宣教前后的性病知晓率情况。结果调查发现,在254例性病住院患者中,男性患者知晓率为57.6%,女性患者知晓率为58.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7.3%,明显低于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患者;年龄在20岁~40岁的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6.3%,明显高于年龄在>40岁~60岁及以上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离异/丧偶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在婚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力工作者对性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更高于体力工作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职业类型和年收入程度患者对性病知识知晓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婚前有过性行为的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婚前未有性行为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健康宣教后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健康宣教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病患者对疾病知晓率较低,医院和政府应当着重加强对女性、低学历和老年人对性病知识防治的宣教工作,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效果及对血清睾酮、促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湖北省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与醋酸曲普瑞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雌激素、睾酮、促甲状腺激素等的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8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睾酮、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超氧化物歧化酶、促甲状腺素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促卵泡激素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多,睾酮、黄体生成素、促甲状腺素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累积排卵率为87.27%,累积妊娠率为72.73%,对照组分别为76.27%、45.4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痤疮、月经稀发、多毛症状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排卵率、妊娠率,有效调节血性激素、促甲状腺素等激素的水平,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