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区IPS-EmpressⅢ铸瓷贴面效果,评价该技术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1例69颗上颌前牙,唇侧开窗预备,行铸瓷贴面修复,于粘接修复后2周、6个月、1年、2年、3年,依据改良Ryge评价标准对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度、牙龈炎性反应、舒适度、颜色匹配等进行调查,评价效果.结果:98%以上的贴面完整存在,并有良好的边缘适合度;1颗贴面有切端小缺损,1颗贴面脱落;2周复查时2颗牙有牙龈炎症,此后明显改善;5颗牙有明显牙敏感症状,经脱敏处理后缓解;无继发龋、边缘变色及明显的颜色不协调.结论:IPS-EmpressⅢ铸瓷贴面修复是一种理想的前牙美容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金辉  敬懿 《中外医疗》2009,27(9):47-48
目的评价IPS-Empress2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容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至2007年在本门诊就诊的86例患者,总计321颗前牙IPS-Empress2铸瓷贴面于诊后6个月、1年、3年后进行随访,用改良USPHS/Ryge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临床效果。结果3年的随访当中,IPS-Empress2铸瓷贴面3年的完整保存率达到98.64%,边缘适合性达到97.73%,颜色匹配效果稳定。结论IPS-Empress2铸瓷贴面是一种可靠的前牙美容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新  马科院  任道普 《海南医学》2014,(22):3381-3383
目的评价EMAX瓷贴面修复无法关闭的前牙间隙18个月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前牙间隙过宽的患者,用165颗EMAX瓷贴面对其修复,粘接后分别于第2周、6、12、18个月进行复查并登记其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状况、牙敏感症状、颜色匹配、邻边缘变色和继发龋情况。结果 165颗EMAX瓷贴面在18个月复查时全部成功修复,贴面完整存在,边缘适合度良好,无牙龈炎症,颜色协调匹配良好,无牙敏感症状、无继发龋、无邻边缘变色。结论 EMAX瓷贴面对前牙间隙修复效果较满意,在基牙预备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刺激,以防牙龈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评价IPS Empress Ⅱ铸瓷贴面对前牙小面积切角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位前牙小面积切角缺损患者,总计65颗患牙行IPS Empress Ⅱ铸瓷贴面美容修复,患者修复后3年内(6个月、1年、2年、3年)定期复诊,检查基牙与贴面边缘密合度、修复体颜色、解剖形态、及修复体有无折裂,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修复后3年IPS Empress Ⅱ铸瓷贴面的完整保存率及边缘适合性达到98.4%,有少数牙刚修复后有轻度牙龈炎及牙本质敏感,但2年后症状消失。颜色匹配效果稳定,患者均比较满意。结论IPS Empress Ⅱ铸瓷贴面是前牙切角缺损较理想的一种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超薄铸瓷贴面修复缺陷前牙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对策。方法对23例患者(187颗)采用超薄铸瓷贴面进行修复的缺陷前牙修复体情况进行调查(2周,6、12、24、36个月),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 a内复查,98.3%的贴面完整存在,2颗贴面边缘有少量缺损;边缘适合度良好;7颗贴面有牙龈炎症,3颗牙龈萎缩,经治疗后炎症缓解或消失;2颗颜色不协调,洁治后颜色匹配。2周复查时8颗牙齿有牙本质过敏症状,但6个月时仅有2例仍有症状,经反复脱敏治疗,12个月时症状消失。结论超薄铸瓷贴面修复缺陷前牙后出现的个别修复体边缘少量缺损、牙龈炎、牙本质敏感、颜色不协调等为常见症状,但通过处理一般不影响继续使用,临床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杨光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61-62
目的 评价铸瓷贴面修复上前牙5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76例患者的错列、变色、前牙间隙、釉质发育不全、牙体缺损等上前牙,用764个铸瓷贴面进行修复,于粘接后2周、6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复查,对患者满意度、脱落、折裂、边缘、颜色配及牙龈健康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 临床调查结果显示,98%以上的瓷贴面具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性及牙龈健康,色泽稳定,无继发龋、只有少量发生问题.边缘变色及明显的颜色不协调.术后36.3%的牙齿曾发生牙本质过敏症状,但持续时间极短.结论 铸瓷贴面前牙美容修复是可靠的方法,且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铸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修复科门诊患者26例,共126颗前牙、双尖牙用铸瓷贴面修复,观察修复体的形态、色泽、牙龈健康状况。结果铸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牙体形态、牙龈健康状况良好,色泽有待进一步改进。结论铸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容修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瓷贴面修复前牙37例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瓷贴面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变色牙、牙间隙和前牙切端缺损等牙列缺陷患者37例157颗牙,采用157个瓷贴面进行前牙美容修复,贴面粘结后2周~2年进行复查。结果:154个贴面完整存在,13个贴面粘结后表面颜色与邻牙不协调,2个贴面切端有小缺损,1个贴面折断,1例发生牙髓炎但未完全脱落;5颗牙在复查时有明显牙龈炎症;未发现继发龋及不满意的边缘适合度记录。结论:用瓷贴面修复前牙各种变色牙、牙间隙及前牙切端缺陷具有较完美的临床效果,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后1年以上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畸形小牙、后天牙体缺损、变色牙及其他原因所致前牙美容修复20例,共用25个瓷贴面进行前牙间隙修复,贴面粘结后1周、2周及6、12、24个月复查。结果24个贴面完整存在;1个贴面折断,但未完全脱落。2颗牙在复查时有明显牙龈炎症。1个贴面粘结后表面颜色与邻牙不协调。未发现继发龋及不满意的边缘适合度记录。结论研究发现,用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和评价不同切端设计瓷贴面的修复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75例患者共计450颗患牙(包括四环素牙、氟斑牙、釉质发育不全、前牙间隙)用IPS-empress铸瓷贴面修复,用Bicso choice2粘结剂粘接,其中开窗型贴面(I型)、对接型贴面(L型)和贴面冠各150颗牙。于修复后6个月、1年、2年复诊,观察修复体保存完整性,颜色匹配性,边缘适合性,牙龈健康状况和继发龋5项指标。结果经过24个月的观察,75例患者中只有60例完成了追踪调查。其中贴面冠100颗,开窗型108颗,对接型115颗。其修复成功率分别是100%,96.3%,96.5%。区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开窗型和对接型贴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修复体脱落和修复体裂纹。三种修复设计均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性,没有继发龋的发生,牙龈反应较轻,患者对修复体的颜色满意程度较高。结论三种不同切端设计全瓷贴面中,贴面冠的修复效果优于开窗型和对接型贴面。但是区别没有统计学意义。铸瓷贴面修复是一种可靠的美容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