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掌握大叶柴胡与北柴胡的鉴别方法,防止药用大叶柴胡。方法:采用性状鉴别,薄层分析,紫外光谱法,对大叶柴胡和北柴胡进行比较鉴别。结果:大叶柴胡与北柴胡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薄层色谱与紫外光谱有一定的区别点。结论:采用性状鉴别、薄层分析、紫外光谱法,可以鉴别大叶柴胡与北柴胡。  相似文献   

2.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 ,习称前者为“北柴胡”,后者为“南柴胡”。柴胡是一种常用中药材 ,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现代临床证明 :柴胡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单纯性胃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肾盂肾炎、无黄疸型肝炎都有显著疗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些不法分子 ,为达到营利的目的 ,经常以次充好 ,以假乱真 ,使柴胡的药源比较混乱。现浅谈柴胡的真伪鉴别要点 :1 正品柴胡的特征1.1 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 ,长 6~…  相似文献   

3.
北柴胡与烟台柴胡黄酮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冯煦  李鸿英 《中草药》1990,21(8):5-6
  相似文献   

4.
柴胡     
宋悟民 《家庭中医药》2007,14(11):20-20
按我国习惯,命名要姓在前,名在后。中草药柴胡的命名,却破例采用了外国人的方法:名在前,姓在后。柴胡者,胡姓柴草之谓也。  相似文献   

5.
柴胡小议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同属植物尚有多种可入药,如银州柴胡B.yinchowense Shanet Y.Li;兴安柴胡B.sibiricum Vest;竹叶柴胡B.marginatum Wall.ExDC.等。按性状不同,  相似文献   

6.
孙钢 《中成药》2001,23(8):574-575
目的:探索不同药材柴胡对柴胡制剂吸收度的影响。方法:取不同药材柴胡重蒸馏液测定吸收度。结果:南、北柴胡药材的吸收度有显著差别。结论:柴胡制剂由于原料的差异,易导致产品不能达到法定的药品标准要求,对有吸收度检查要求的柴胡制剂应对原料作更明确的限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及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了藏柴胡(来源于窄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var.stenophyllum)及种植北柴胡(B.chinese)和竹叶柴胡(B.marginatum)中柴胡总皂苷、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含量。结果:总皂苷含量藏柴胡为2.93%~5.86%,北柴胡为1.56%~2.25%,竹叶柴胡为1.83%~2.50%;柴胡皂苷a+d含量藏柴胡为2.03%~3.95%,北柴胡为0.46%~1.28%,竹叶柴胡为0.88%~1.90%。结论:藏柴胡种植量正以甘肃为中心不断扩大,其中柴胡皂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柴胡,将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8.
溶血法鉴别柴胡与大叶柴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萍  张雅芳 《中成药》1995,17(3):25-26
根据柴胡与大叶柴胡两者溶血作用的不同,采用红细胞计数法测定其溶血值,结果表明,正品柴胡的溶血值明显高于大叶柴胡,因此可作为鉴别两者的依据,尤其适合于柴胡饮片的鉴定。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柴胡证不能代表少阳病,也不独为少阳所具有。本文将柴胡证一分为三,并以少阳统括,提出了伤寒六经只有三阳才具备柴胡证。太阳柴胡证属少阳病中一个汤证,并对其产生实质、主症以及传变规律进行了概略的探讨。其实际意义,能正确认识太阳篇所论柴胡证和少阳病三禁等问题,对进一步揭示少阳病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汪巍  陈映辉  王丽娜 《中成药》2014,(3):617-619
目的比较柴胡与醋柴胡疏肝解郁作用的差异。方法选择小鼠悬尾应激、小鼠强迫游泳、利血平所致眼睑下垂小鼠抑郁模型,比较柴胡醋制前后疏肝解郁作用差异,并通过测定小鼠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对其疏肝解郁作用机制进行探究。结果各给药组均可以对抗小鼠因强迫悬尾及强迫游泳造成的抑郁症状,使其失望不动时间缩短,可对抗因利血平所致小鼠眼睑下垂和体温下降,并能降低小鼠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其中醋柴胡和阳性组作用显著,P<0.01。结论醋柴胡的疏肝解郁作用优于生柴胡。  相似文献   

11.
柴胡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张玲  王京娥 《中成药》1997,19(8):1-3
探讨了柴胡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薄层扫描法,以柴胡皂甙a为检测指标,考察了加热提取时间及不同醇沉浓度对柴胡皂甙a含量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挥发油的提取方法,筛选制定了确保柴胡制剂质量及疗效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2.
13.
据实验,柴胡根不论粗细均含有相同的有效成分。柴胡皂甙的含量随柴胡生长年限的延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4.
柴胡及其炮制品有效成分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范秦鹤  陈会平 《中成药》1994,16(2):20-21
对柴胡原生药,生品,洒、醋、蜜炙品的皂甙及挥发油进行定性定量比较。结果表明,炮制后皂甙及挥发油含量升高,除蜜柴胡挥发油的组分变化外,各种炮制品的皂甙及挥发油组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三岛柴胡与北柴胡解热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青叶  胡聪 《中药材》1997,20(3):147-149
对三岛柴胡与北柴胡的解热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北柴胡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家兔的解热作用优于三岛柴胡(P<0.05);三岛柴胡对酵母致热家兔的解热作用略优于北柴胡;而对于病兔,两者均有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三岛柴胡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三岛柴胡的栽培技术邓友平,赵力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北京100094)尹作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三岛柴胡BupleurumfalcatumL.原产日本,日本自50年代开始人工栽培。我国80年代初开始引种,药材产出后主要销往日本。三岛柴胡在日本主要用于感冒与肝炎防治 ̄[1],需求量较大,我国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尚未见到三岛柴胡栽培技术的报道,本文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生产中参考。1生长习性三岛柴胡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醋炙柴胡对柴胡注射液中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用北柴胡的生药及其醋炙品,加工制成柴胡注射液。挥发油的提取和注射剂的制备工艺不变,然后对柴胡注射液进行定性定量比较。结果:醋炙柴胡制成的主射齐】的鉴别和吸收度明显优于生柴胡。结论:生产柴胡注射液用醋炙柴胡为好。  相似文献   

18.
柴胡皂甙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柴胡和南柴胡进行了柴胡皂甙组织化学定位和定量分析,确定柴胡根中形成层以外的皮部皂甙含量较高,木质部含量甚微,柴胡皂甙浓度变化是与柴胡根的皮部与木部面积之比成正相关,而与根半径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长白柴胡中皂甙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娟  田振坤 《中草药》1991,22(1):12-13,19
  相似文献   

20.
柴胡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晓东 《中成药》2000,22(7):483-485
目的探讨柴胡炮制前后主要有效成分的变化.方法应用TLC、UV等方法对柴胡生品与醋炙品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柴胡经醋炙后,挥发油含量从0.15%下降至0.12%,其蒸馏液(1∶10)在276±1 nm波长处的光密度值由0.341下降到0.250,柴胡生品与醋炙品总皂甙含量一致,并均含有柴胡皂甙a、柴胡皂甙d.结论柴胡醋炙后挥发油含量下降了约20%,总皂甙含量则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