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误诊原因,提高其对腺肌病的诊断符合率。材料和方法:78例经病理检查确认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年龄27~61岁,平均44岁,术前全部经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诊断正确者32例,符合率为41.03%,误诊13例,漏诊33例。两者共占58.97%。误诊病例均为子宫肌瘤,漏诊病例中合并肌瘤者20例,子宫体积增大者5例,子宫正常者6例。结论:超声诊断腺肌病,应动态随访,紧密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其它盆腔检查,同时要重视腺肌病与肌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率。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3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符合率为88.9%(56/63),63例子宫腺肌病中有7例误诊为子宫肌瘤,误诊率为11%(7/63)。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有较高的准确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的超声影像与病理对照(附8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超声影像与病理的相关性及期误诊原因。方法:对86例子宫肌瘤的超声、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超声与病理完全符合69例、基本符合11例,总符合率93%。误诊6例,占7%,其中将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腺病、局限型子宫腺肌瘤、浆膜下子宫内膜异位误诊为子宫肌瘤各1例。将宫颈部肌瘤误诊为卵巢肿瘤2例。结论: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达90%以上,误诊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肌腺病82例患者手术治疗前行超声检查,并于术后进行病理学检查,分析超声检查特点、诊断正确率。结果 42例被诊断为子宫肌瘤,诊断符合率为93.33%;30例被诊断为子宫腺肌病,诊断符合率为81.08%。子宫肌瘤内部血流信号丰富,且血流丰富程度与肿块体积呈正相关,而子宫肌腺病不具备以上特征。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肿块内部及周围血流分布情况,提高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2014年3月间,经我院术前超声诊断的21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结果 经手术病理符合193例,符合率91.9%,误诊17例,误诊率8.09%;其中,误诊为子宫腺肌瘤7例,卵巢肿瘤10例.210例中,我们选取均行经腹与经阴道检查的135例进行对照,结果显示单纯经阴道检查符合率为96.29%(5/135),单纯经腹检查符合率91.11%(12/135).两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其诊断符合率.结论 超声是子宫肌瘤首选的检查方法,彩色多普勒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经腹部超声(TAS)和TVCDS分别对83例子宫腺肌病和69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统计两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TVCDS检查结果与TAS比较;两组病变在边界、边缘、病灶内部、病灶周围宫壁回声以及病灶边缘、内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等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TVCDS对8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1 .6%(76/83),显著高于TAS的63.9%(53/83;P<0.01).TVCDS对69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2.8%(64/69),与TAS的91.3%(63/69)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VCDS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1.6%(76/83),明显优于TAS,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在诊断子宫肌腺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子宫肌腺病患者1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等的两组,一组为阴道超声诊断组,一组为腹部超声诊断组。记录并比较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肌腺病的诊断情况。结果阴道超声组确诊的子宫肌腺病阳性的患者占89.88%(80/89),漏诊率为10.12%(9/89);腹部超声组确诊的子宫肌腺病阳性的患者占73.03%(65/89),漏诊率27.97%(24/89)。两组的结果符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种方法除特异性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阴道超声的特异性指标与腹部超声相似,其敏感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正确指数在子宫肌腺病诊断中均优于腹部超声,对子宫肌腺病的诊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超声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表现并对其超声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材料和方法:对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超声所见病变分为3型.Ⅰ型:宫腔型(n=8),Ⅱ型:宫壁型(n=3),Ⅲ型:宫腔及宫壁型(n=3).6例(42.9%)误诊为子宫良性病变[子宫肌瘤(肌壁间或黏膜下)、子宫腺肌症合并腺肌瘤或肌瘤];4例(4/14)误诊为子宫内膜癌,4例诊断为子宫恶性肿瘤.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声像图缺乏特异性是误诊的主要原因,不同分型声像图应与相应疾病进行鉴别,并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低场MRI对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MRI表现特点,探讨MRI对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MRI资料。结果16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共检出病灶24个。T1WI表现均为等低信号,不易识别;T2WI表现为低、高或混杂信号;病灶多有包膜、边界清晰,周围可见低或高信号环;增强扫描可见病灶不同程度强化。7例子宫腺肌病中,弥漫性5例、局限性2例。T1WI及T2WI信号不均,T2WI表现结合带弥漫性或不规则增厚,结合带改变具有诊断特异性;病灶无包膜与周围组织界线不清;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为等或低信号:2例为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T2WI及增强扫描有助于两病的显示及鉴别诊断。1例子宫肌瘤误诊为子宫腺肌病,1例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MRI对两病诊断的敏感性100%,准确率92%。结论选择合适的MRI检查序列与方法对两病鉴别诊断只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观察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临床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的患者50例(子宫肌瘤组),年龄26~57岁,平均43.63岁。另外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价值。方法:分析了282例甲状腺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结果,并与病理及实验室对照。结果:甲状腺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6.3%(19/22),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2.6%(241/260)。结论:应用二维声像图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参数测值,可以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包括不同病理类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1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声像图的分析。结果110例急性阑尾炎中,超声确诊100例,漏诊10例,总符合率91.1%,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符合率88.7%(55/62),化脓性阑尾炎符合率93.7%(30/32),坏疽性阑尾炎符合率92.6%(11/12),阑尾周围脓肿符合率100%(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分型,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阑尾炎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12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疾病进行了分析,并与病理组织检查对照。结果与病理相对照,CDFI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4.0%(47/50),桥本甲状腺炎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4.1%(16/17),甲状腺腺瘤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5.6%(44/46),甲状腺癌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6.6%(13/1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附29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对临床上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并有腹痛的患者,应用阴道超声检查295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肌瘤194例,子宫腺肌病56例,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病45例。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亦各具特征。结论:经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更能获取最佳图像,是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方法且检出率高,给临床治疗及随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了3年零4个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超声误诊14例,对其声像图特征、误诊原因,以及与子宫肌瘤的监别诊断进行了分析、探讨,目的在于提高B超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原因,降低误诊率.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资料,分析超声误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早期诊断率.结果 2例患者的前壁可见肌层内不均质回声内部回声强弱不均一,可见不规则区域.3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右侧卵巢内上方不均质团块.术前超声诊断为滋养细胞肿瘤的1例患者行开腹手术.其他6例患者在入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入院后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要在术前做血β-HCG的测定对比,将会对疾病的诊断有所帮助.结论 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伴下腹部压痛,易产生误诊,针对这种情况应在术前做β-HCG测定,并进行腹腔镜探查术或送快速病理,若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肌壁间妊娠,在术后还必须严密随访,以防止恶性滋养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17.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疾病.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该病多发生于26~51岁经产妇。约50%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临床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经期延长、月经量多。超声检查是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因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有些临床表现及症状相似,经过腹部超声(TAS)检查有时不尽人意,尤其是当腺肌病合并肌瘤时更是难以鉴别,能否作出准确诊断显得十分重要。而经阴道超声(TVS)检查使用是高频探头,位置更加贴近盆腔器官.能清晰的观察到子宫大小,形态及子宫肌层的回声变化。其图像质量优于腹部超声(TAS)。本研究对59例通过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了分析对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疑似子宫肌瘤患者数量有68例,研究时间为2021年2月份至2022年12月份,均实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同时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肌瘤血流分布情况。结果:68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最终所得结果提示,其中60例为阳性,8例为阴性。68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最终所得结果提示,其中60例为阳性,8例为阴性。68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最终所得结果提示,其中56例为阳性,12例为阴性。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一致性尚可(Kappa=0.717,P=0.617),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一致性较差(Kappa=0.068,P=0.453)。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包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探头对85例各种原因引起的乳腺包块进行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并与超声诊断对照分析。结果85例乳腺包块经病理证实良性者32例,二维+多普勒超声准确诊断30例,诊断符合率为93.8%;恶性者53例,二维+多普勒超声准确诊断50例,诊断符合率为94.3%,且无论良性或恶性,二维+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均较单纯二维声像图诊断率高。结论二维声像图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可大大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对乳腺疾病的早期发现及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卢峻  佘志红  熊奕  王慧芳  甘晗靖  林琪  吴瑛   《放射学实践》2011,26(8):890-89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强化形式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70例的超声造影表现,记录造影时病灶的充填方式、与肌层的成像顺序及增强程度等。结果:子宫肌瘤患者50例(72个病灶),子宫腺肌症患者20例。3 cm以上肌瘤56个,均表现为假包膜先充填,呈周边环状增强,然后肌瘤内部增强,消退时肿瘤中央先消退,包膜增强持续时间较长,与周边正常肌层组织充盈方式显著不同。3 cm以下肌瘤16个,呈环绕型增强8个,树枝型增强2个(混合型增强6个)。20例子宫腺肌症均表现为与子宫肌层同步增强,同步减退,且增强程度低于子宫肌层,呈不均匀增强,可见虫蚀样充盈缺损区。结论:超声造影强化形式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