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对照组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6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58例,将全部患者遵照随机抽签法划分为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与研究组(2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中医特色康复护理)。观察比较护理干预效果,如患者的MMSE评分、BI评分、FAM评分与NIHSS评分等。结果 2组护理前BI评分、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的BI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P0.05)。2组护理前MMSE评分、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的MMSE评分、FMA评分更高(P0.05)。结论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比仅行常规护理的作用更佳,对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认知功能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兰珍 《新中医》2021,53(15):152-155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运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18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评价2组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及依从性评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氧分压较干预前升高,研究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较干预前降低,研究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SDS评分、SAS评分及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DS及S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MMSE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研究组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92%,高于对照组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运用于COPD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血气指标,增强认知能力,提高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康复疗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认知和行为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经过2个月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和行为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和行为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灸临床杂志》2021,37(5):14-17
目的:观察"五音调神"法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RehaCom认知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五音调神"法治疗(针刺百会、神庭和印堂同时播放五行音乐徵调)。两组治疗均每次30 min, 1次/d,每周5次,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MMSE疗效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MMSE、SS-QOL和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MMSE、SS-QOL和BI与治疗前比较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MMSE、SS-QOL和BI评分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音调神"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新中医》2016,(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护理后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实验组好转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15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与本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遗症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根据脑梗死后遗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风痰瘀阻型采取熄风化痰通络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采取补阳还五汤治疗,肝肾阴虚型采取杞菊地黄丸;对比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改善程度,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ADL评分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显效率为82.50%,显著大于对照组的65.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遗症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疗效确切,可巩固及协同提高常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生活质量,恢复缺损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痛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痛风患者1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疼痛程度、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95.35%(82/86)优于对照组83.72%(7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痛风患者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用药期间依从性,改善患者治疗期间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和常规内科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6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认知功能缺损评分(MMSE)、生活质量评分(QLI)以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QL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4)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效果以及对情绪的影响。方法本研究6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均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3.33%)比对照组(7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死后遗症临床护理期间,中医护理的实施,除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外,有助于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此外,该方法能够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促进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邹明 《天津中医药》2008,25(3):197-199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恢复期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恢复期脑梗死患者共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共服用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卒中量表(NHISS)评分,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BI)评定.所得结果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病情程度(NHISS,BI以及MMSE评分)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治疗前后的NHISS评分,BI评分和MMSE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NHISS评分,BI评分和MMSE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NHISS评分差,BI评分差和MMSE评分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有效治疗恢复期脑梗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分析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欧洲卒中评分(ESS)、简化Fug1-Meyer量表评分(FMA)、SF-36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I)、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1.25%,对照组为6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满意率对照组为81.25%,观察组为95.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ESS、FMA、BI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吴珊珊  顾塘青  任娇娜  蔡盼盼 《新中医》2020,52(12):199-202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对脑外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胶囊口服、康复训练等治疗,并进行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和康复护理等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中药穴位注射、穴位按摩等中医综合护理措施;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Fugl-Meyer量表(FMA)和功能独立性评估(FIM)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oCA、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MoCA、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FMA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ADL、FMA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和FIM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FIM分级情况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脑外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运动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中医辨证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60例。以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病人在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前后的HAMD、SDS、HAMA、Barthel。结果:治疗组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后平均HAMD、SDS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Barthel积分较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前有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78.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PSD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其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尽早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给予情志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2016年2~8月在该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情志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中有39例(92.86%)患者依从性较好,对照组30例(71.43%)依从性较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增强患者临床护理的依从性,从而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陈李孙 《新中医》2020,52(8):172-175
目的:探究耳穴压豆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腔镜下甲状腺根癌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11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耳穴压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恶心呕吐改善情况、疼痛评分、负面情绪、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患者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视觉模拟(VAS)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VAS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简易精神状态表(MMSE)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MMSE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升高,PSQI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MMSE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神复脑丸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7例我院门诊治疗的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通神复脑丸(由本院制剂室负责制作),6 g/次,3次/日,温水送服,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比较2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及巴氏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Mo CA评分及BI评分平均分值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MMSE评分、Mo CA评分及BI评分平均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神复脑丸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用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脑梗死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通脑饮,疗程3个月。分别于治疗第14天、3个月时观察NIHSS评分、BI指数评分、MRS积分、MMSE评分及中医症候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NIHSS、MRS、BI指数、MMSE及中医症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NIHSS、MRS、BI指数、MMSE及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中西药联用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及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7年8月22日至2019年5月22日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数据库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韦式记忆量表(WM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神经功能状态(NIHSS)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MoCA评分、WMS评分、MMSE评分、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头针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三组,头针组27例,体针组25例,对照组28例.头针组给予针刺头部穴区治疗;体针组给予针刺躯体穴位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都可喜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各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头针组总有效率为92%,体针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三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MMSE、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头针组与体针组MMSE及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头针组与体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更显著,能明显改善MMSE及BI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