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胰管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胰管梗阻所致胰高压在胆胰疾病中造成病人剧烈腹痛和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作用以及手术缓解胰高压的重要性。方法:27例诊断为胰管梗阻的患者中,11例为慢性胰腺炎,16例为晚期胰腺癌或壶腹周围癌。其中慢性胰腺炎有6例为胰管多发性狭窄伴扩张,手术将胰管纵行劈开并与空肠行大口侧侧吻合,另5例仅出口狭窄者行胰管空肠侧端吻合;16例晚期肿瘤患者,仅5例行胰管空肠内引流术。结果:11例慢性胰腺炎内引流手术后经长期随访除一例偶有上腹轻度疼痛外,其余10例症状均明显好转。其余消化道症状亦皆明显好转。16例晚期肿瘤所致的胰管梗阻病人,5例行胰管空肠吻合术,术后病人疼痛均明显好转。结论:胰管阻塞可引起胰高压,后者可能是造成慢性疼痛和消化不良的重要原因,在胆胰手术过程中应充分地认识其重要性,以选择适当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管空肠内固定支架粘膜吻合术对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空肠吻合口漏的效果。方法壶腹周围癌患者2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后行胰管空肠吻合时于胰管内放置内固定支架并引流至空肠肠腔内。结果23例均行胰管空肠内固定支架粘膜吻合术成功,术后无一例发生胰漏,均治愈出院。结论胰管空肠内固定支架粘膜吻合术可预防胰漏发生,方法简单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 对1991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17例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的胰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及结果.结果 本组17例中胰头部胰管结石13例,胰体尾部胰管结石4例,合并胆石症6例,其中6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术(Partington法);4例行胰管胃吻合术(Warren法);3例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次全切除术(Beger法);3例行胰尾切除胰腺空肠吻合术(Duval法);1例行胰尾、脾切除胰腺空肠吻合术.17例临床治愈,其中上腹部顽固性疼痛完全缓解15例,血糖控制2例,胰漏2例,1例术后11个月死于胰腺癌.结论 针对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患者的不同状况采取的手术方式应高度个体化,有主胰管扩张者采取引流术,无胰管扩张及局部胰腺病变者采取胰腺部分切除联合内引流术,同时注意尽量保存胰腺组织功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18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合并胰管结石,5例合并胰腺囊肿。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胰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行胰腺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1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其中1例同时行胰肠吻合和胃空肠吻合术。比较不同术式对腹部疼痛的缓解率。结果 17例完成手术,1例损伤肠系膜上静脉大出血术中死亡。术后出现胸腔积液2例,切口裂开1例。获随访13例,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例(61.5%),疼痛完全消失;胰肠或胆肠吻合4例(30.8%),疼痛部分缓解;胰肠吻合和胃肠吻合1例(7.7%),疼痛无缓解,反复住院治疗未痊愈。结论外科手术是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组壶腹癌胰十二指肠切除9例(保留幽门5例、空肠造瘘4例);慢性胰腺炎左半胰切除、近侧胰端空肠Y形吻1合例,均行胰管空肠吻合并安置支撑管,胆肠吻合处胆管内置T形管引流。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用曾宪九方式行十二指肠空肠端侧(空肠半周横切口)吻合以防逆流。空肠造瘘供术后营养。围手术期处理注意胃肠及静脉营养、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抑制酶分泌及通畅引流等,未用生长抑素。本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均未出现胰外瘘。胰切除术中胰管空肠吻合是预防胰外瘘的关键。胆管外引流、空肠营养造瘘以及保留幽门的抗反流等协同治疗有助于预防胰外瘘,生长抑素并非必需。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3年12月15年间经手术治疗的18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中4例合并胰管结石,5例合并胰腺囊肿;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胰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行胰腺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1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1例同时行胰肠吻合和胃空肠吻合术。结果〓17例完成手术,1例损伤肠系膜上静脉大出血术中死亡。术后出现胸腔积液2例,切口裂开1例。获随访1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例疼痛完全消失;胰肠或胆肠吻合4例疼痛部分缓解;1例顽固性疼痛,反复住院治疗。结论〓外科手术是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伴发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1998年1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11例胰管结石伴发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病人的临床资料,11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胰头部胰管切开加十二指肠乳头成形及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2例,胰管切开取石并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5例,胰体尾切除加胰断端面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2例.单纯胰尾切除2例.结果 术后疼痛治愈率54.54%(6/11),好转率45.45%(5/11),胰漏(瘘)或出血27.27%(3/11).9例平均随访时间(39.2±36.2)个月,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胰管结石伴发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者早期宜非手术治疗,3个月后接受适宜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肯定.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式根据结石部位、主胰管是否通畅决定.  相似文献   

8.
胰管结石合并壶腹部周围病变的诊断及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结石合并壶腹部周围病变的诊断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4月-2005年10月32例胰管结石中8例合并壶腹部周围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胰腺结石合并壶腹部周围病变患者中5例术前未获得明确诊断。3例胰管结石合并胰头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胰空肠捆绑吻合术,术后生存期分别为14个月、18个月和23个月;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合并胰管结石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端侧与空肠侧侧吻合术,分别已生存10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1例环状胰腺、十二指肠膜状闭锁合并胰腺结石行胰头部及环状胰腺、十二指肠球部和部分降部、胆管下端切除、十二指肠胰体尾捆绑吻合、胆肠吻合术;1例胰管结石合并胰腺钩突囊肿行囊肿切除、胰管与空肠侧侧吻合术,2例术后效果均良好。结论胰管结石患者应考虑合并壶腹部周围病变可能,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石症的治疗方法。分析、评价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对胰石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1年1月~2000年4月作者收治的12例胰石症病人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8例采用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4例采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随访3~21个月,腹痛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2例,糖尿病和腹泻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对胰石症病人,根据其结石存在的部位及胰管的扩张程度行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或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的价值。方法将4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根据吻合术式不同分为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术组(对照组20例)和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组(观察组20例),观察2组胰肠吻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胰肠吻合时间平均(10.4±1.6)min,明显短于观察组(20.5±1.8)min,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2/20)明显低于对照组50%(10/20),P<0.05。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是一种可靠、安全的吻合术式,吻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腺结石的外科诊断方法与外科手术方式。方法 对 10例胰腺结石病人的诊治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结石 6例 ,ERCP检查 4例 ,腹部X线摄片检查3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 2例 ,切开胰管取石、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 5例 ,囊肿Roux Y吻合术 1例 ,脾胰体尾切除与胰体尾切除各 1例。结论 B超、腹部平片、CT和ERCP对胰腺结石是有效的诊断手段。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胰腺结石的部位、主胰管狭窄程度、是否合并胰腺癌肿与胰腺囊肿、有无慢性胰腺炎与糖尿病情况。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胰腺炎的疼痛有时很难处理,80%~95%远端胰切除术约可缓解75%~80%病人的症状达6~9年,但有9.1%~58%病人术后发生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胰十二指肠切除可缓解60%~80%病人的疼痛,但有一定的手术死亡率.胰空肠纵行吻合是常用的安全手术,疼痛长期缓解率可达60%~80%,疼痛依然存在是由于头部主胰管狭窄导致胰液引流不畅的缘故.作者采用胰头局部切除和胰空肠纵行吻合(LR—LPJ手术)治疗了50例慢性胰腺炎病人,手术操作包括切除主胰管、副胰管和钩状突导管及其分支表面的胰头组织,纵行切开胰体、尾部的主胰管,平均约切除胰头组织5.72g,取空肠与切开的胰头和打开的胰体、尾部主胰管作Roux—Y型吻合,使所有胰管的引流通畅,至于局部胰腺切除包括了受损的感觉神经是否发挥效能尚不清楚,因为后者可增加P物质和CGRP等神经肽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胰管结石诊治体会(附2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胰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有慢性胰腺炎病史,其中12例有胆道结石,合并胰腺癌2例,B超诊断正确率89.7%(26/29),CT诊断正确率65.0%(13/20),内镜逆行性胆管胰管造影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正确率均为100%(6/6及4/4)。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取石6例,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6例,十二指肠乳头成形、胰石取出术3例,胰管切开取石、胰腺假性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2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1例,剖腹探查术1例。结论慢性胰腺炎、胆石症是形成胰管结石的主要原因,影像学检查是术前诊断的主要方法,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是胰管结石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pancreatit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Ulm Experien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胰腺炎以累及胰腺内外分泌组织的渐进性改变为主要特点,在西方国家多由酗酒所致.10%~30%的病人表现为胰头炎性包块并致胰头部增大,上腹部阵发或持续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还可因炎性肿物压迫胰管、胆总管、十二指肠、门静脉而致相应症状,亦为外科治疗的主要适应证.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次全切除胰腺头部),保留了胃十二指肠、胆囊及胆总管,并最大限度地保留胰腺.手术主要包括显露胰头、胰头次全切除及消化道重建三个方面.如胆管下端炎性狭窄明显可打开胆管并与空肠袢吻合,如胰管狭窄扩张明显可同时纵行切开胰管至体尾部并行胰肠侧侧吻合.Partmgton-Rochelle手术(胰肠侧侧吻合引流)常因减压效果不佳、合并胆管狭窄、最终形成胰头炎性包块或胰腺癌而失败,故胰腺空肠侧侧吻合仅适于胰头无炎性占位且胰管显著扩张者;Frey手术胰头部切除范围过小,实际为改良的引流术式;Kausch-Whipple手术或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对慢性胰腺炎病人而言术式过大.与Whipple术及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比较,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病人在术后疼痛缓解、体重增加、内外分泌功能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前者.在为期14年的随访中,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病人90%疼痛完全缓解;急性发作率由术前的69%降为12.5%;内分泌功能亦有5%~15%的改善;63%~88%的病人恢复至原有工作.依Karnofsky指数,72%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良好.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慢性胰腺炎的自然病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分型及手术方法。方法对8例行手术治疗的胰管结石合并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8例患者术前均行腹部B超、上腹部CT平扫+增强或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MRCP)检查以明确诊断。其中Ⅰ型2例,采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Ⅱ型1例,采用胰尾切除+脾切除+胰管空肠吻合术;Ⅲ型5例,采用胰管切开取石并胰管空肠吻合术。结果8例均成功手术,1例术后并发胰漏,经非手术治疗后好转;5例糖尿病患者术后3例血糖恢复正常。结论胰管结石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常合并胰腺炎、糖尿病甚至胰腺癌,后果严重,依胰管结石部位分型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自1935年Whipple等首先提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来,几经改进已失去原貌.六十年代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包括远端半胃、全十二指肠、胆管、胆囊及胰头、颈、钩突的切除.重建术为胰空肠吻合、胆肠吻合和胃肠吻合.1978年Traverso和longmire采用了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重建术的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重建方式有:传统的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胰胃吻合术、双Roux袢吻合术,以及最近提出的保留幽门的各种重建术式.胰腺残端的处理:1.不吻合的选择,早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曾采用胰管结扎术,但有囊肿形成和胰瘘的危险,有报道胰管结扎术后胰瘘发生率达70%.以后许多作者使用胰管栓塞术,认为这种方法较胰空肠吻合术安全.可导致完全的外分泌腺萎缩.1991年Linos等提出了胰管外引流术,并通过对病人4~10个月随访认为这种技术既避免了高危的胰空肠吻合又保留了内分泌功能.2.胰空肠吻合术: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为端端套人式吻合,一为端侧粘膜对粘膜吻合.认为粘膜对胰管吻合是一种可取的方法,许多外科医师在胰肠吻合处使用支架管,以引流胰液防止有活性的胰酶引起组织自溶,而Bartoli等认为用支架管与不用支架管的胰瘘发生率无区别,不同类型的胰空肠吻合术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别.3.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手术治方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患者40例的临床手术治疗资料。其中主胰管开口处狭窄,有胰头恶变风险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15例,无恶变风险者性单纯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25例。随访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腹痛缓解率及腹泻、体质量减轻等临床症状发生率有无差别。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组患者术后疼痛感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总缓解率为80.0%;单纯胰管切开组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7例,总缓解率为84.0%;2组患者总缓解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胰管切开组患者术后腹泻、体质量减轻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较少(P<0.05),但胰十二指肠切除组患者术后上述症状发生率较手术前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及胰管切开取石及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均是治疗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分析选择,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胰管结石与并发胰腺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提高胰管结石及合并胰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报告1979-2000年间43例胰管结石其中8例合并胰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因学以性胰腺炎及蛋白质-热卡-营养不良性胰腺炎(热带性胰腺炎)为主,主要症状是腹痛、腰背痛、内外分泌功能障碍,结合BUS,CT,ERCP等影像学诊断依据,如果近期症状加重--严重腰背痛,出现黄疸,BUS,CT有胰占位,血CEA升高,应考虑癌变。结论 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是首选治疗,如胰头结石取不净,伴有黄疸或术后疼痛消除不明显,可加行胰头切除,癌变者则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胰管引流与非引流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作用。方法 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7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例,手术范围包括远端半胃、胆总管、胰头、十二指肠整块切除;消化道重建采用胰空肠端侧吻合或胰管空肠粘膜端侧吻合,76例中45例胰管内安置外引流,31例未安置胰管引流。结果 胰管外引流45例中,1例(2.2%)发生胰瘘,而31例未安置胰管外引流病例中7例(22.6%)发生胰瘘,胰管外引流组术后胰瘘发生率明显低于胰管非引流线(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肠吻合时胰管内安置外引流能降低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13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案和效果。结果 手术治疗11例,内科治疗2例。其中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y吻合术9例,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1例;行胰体尾部切除加脾脏切除术1例。术后疼痛完全缓解7例;糖尿病症状得以缓解5例;2例特发性慢性胰腺炎的患者,术后腹痛症状完全缓解且分别在术后2个月和4个月时完全停用胰岛素。结论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手术方式以简单安全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为前提,对于伴有胰腺肿块的要尽量行肿块的切除,年轻的患者手术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