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术科室医护人员50名无菌器械包化学监测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手术科室医生、护士检查合格无菌包的知晓情况,能准确及时反馈给消毒供应中心,有利于消毒供应中心改进工作,及时向手术科室医护人员提供消毒灭菌方面的相关信息,提高临床科室使用合格无菌包的满意度。方法:根据各科室使用的无菌包,采用现场打包、问卷调查法。结果:手术科室工作10年以上的医生、护士使用无菌器械包时检查化学指示胶带的占68.2%,检查化学指示卡的占81.8%,检查化学监测指示物颜色变化的占72.7%,知道化学监测意义的占86.4%。工作10年以下的医生、护士使用无菌器械包时检查化学指示胶带的占39.3%,检查化学指示卡的占46.4%,检查化学监测指示物颜色变化的占60.7%,知道化学监测意义的占64.3%。结论:手术科室医生、护士对检查无菌医疗器械包化学监测知晓率不高,10年以下医生、护士更低,据此我们通过多种方法对新上岗及手术科室人员进行消毒灭菌知识培训,以提高手术科室的医护人员对化学指示卡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临床医护人员对合格灭菌包化学监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以便消毒供应中心更好地开展工作,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手术科室医护人员组32例和临床非手术科室医护人员组21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灭菌包化学监测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 非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对化学指示胶带用途、化学指示卡用途、检查灭菌包包内内容、检查灭菌包包外内容的知晓率分别为57.1%,61.9%,57.1%,57.1%,手术科室医护人员知晓率分别为84.4%,87.5%,90.6%,87.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4,4.70,8.12,6.30;P <0.01).结论 临床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对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后的灭菌包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和包内指示卡的判断及其意义知晓程度较低,临床非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则更低;院领导应重视全院医务人员对院感知识的培训,确保合格灭菌包在各临床正确使用,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物品消毒灭菌规范管理认知现状,为加强临床科室消毒灭菌物品延伸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287名护士对物品消毒灭菌规范管理的认知情况。结果:78.75%的护士认为集中消毒供应在临床工作中重要;护士对物品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主要顾虑依次为担心物品调换、节约支出、没有科室清洗放心;49.13%的护士认为物品使用后在科室不需要行初步清洗处理;51.22%的护士认为灭菌物品掉落地上只要外包装完好就可捡起来使用;46.69%的护士认为包外有均匀变色的指示胶带,包内无化学指示卡的灭菌包能使用。结论:临床护士对物品消毒灭菌质量管理认识不足,缺乏物品消毒灭菌规范管理基础知识,消毒灭菌物品在临床科室延伸管理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对无菌包化学指示物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临床护士对无菌包化学指示物知晓情况调查问卷对117名二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合格含义正确回答96名(82.1%),包外指示胶带变色合格含义正确回答100名(85.5%);打开无菌包前首先应做正确回答98名(83.8%),打开无菌包后首先应做正确回答95名(79.5%);指示剂变色合格标准正确回答97名(82.9%),指示卡变色不合格物品正确回答117名(100%);外科临床护士对无菌包化学指示物知晓率高于内科临床护士;工作时间>1年的临床护士对无菌包化学指示物知晓率高于工作时间<1年的临床护士.结论:临床护士对无菌包化学指示物知晓率偏低,需进行普及性认知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护士对环氧乙烷及其灭菌一次性医疗物品的认知情况,为提高护士在使用环氧乙烷灭菌一次性医疗物品的职业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北京市3所二级甲等医院的150名临床护士进行环氧乙烷及其灭菌一次性医疗物品认知的调查。结果50.00%以上的护士环氧乙烷灭菌一次性物品日使用量在20件以上;护士对环氧乙烷及其灭菌一次性医疗物品的认知正确率均不足20.00%。结论对临床护士普及环氧乙烷及其灭菌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相关知识,可预防对护士自身的损害,提高其职业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傅响玲  张玉侠 《全科护理》2016,(22):2359-2360
[目的]了解并分析临床医护人员对灭菌包灭菌标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0名医护人员进行灭菌包灭菌标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临床在用的3种灭菌标识(包外指示胶带、包内卡、纸塑袋外标识)全部知晓的为47人,占58.8%;护士全部知晓的为35人,占67.3%;医生全部知晓的为12人,占4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在1年~5年的护士的知晓率最高,与其他工作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灭菌标识知晓情况有待加强,尤其医生的培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沿海医院临床科室纸塑包装无菌物品在高温潮湿环境下保存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将纸塑包装灭菌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0包。发到临床科室,分别存放于同一治疗室两个不同的无菌物品存放柜内,试验组包外标识和柜内存放位置均统一定位标识,灭菌包标识朝外,塑面同一方向侧放于相应位置。对照组包外标识位置不统一规定,按习惯存放。两组灭菌包每日常规清点、检查,每月定期抽检相同数量灭菌包目测外包装的完好性和细菌检测。结果纸塑包装袋有受潮、脏污、明显皱褶、破损的情况,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件次和66件次,两组各因素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保存期内器械细菌监测阳性份数为0份,对照组为18份,前4个月内两组细菌污染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后2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期内灭菌包总合格率试验组97.50%,对照组6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纸塑包装无菌物品采用定位标识保存,有利于保持无菌物品和存放环境的干燥,保持纸塑包装袋的完好性和良好的无菌屏障系统功能,保证医疗安全,节省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8.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对全院医疗工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无菌物品的形成要通过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保养、包装、灭菌、保存、发放等过程.其中的灭菌处理,医院常用的方法有压力蒸气灭菌法,它是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湿热灭菌方法.具有穿透力强、快速、安全、使用范围广的优点,凡耐高温、高湿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均可采用此方法灭菌.要达到有效的灭菌,必须要保证灭菌器具的正常,性能良好.检测灭菌器合格的方法只有做B-D测试合格.无菌物品合格要做化学监测、生物监测,而检测手段则用标准生物测试包.每次进行灭菌前都要进行B-D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物品的灭菌.因此,每天每个灭菌器都要制作1个B-D测试包,灭菌多少锅次就制作多少个标准生物测试包.2种测试包的制作要求较严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纸塑复合灭菌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供应室是各临床科室工作的支持系统之一,为了充分发挥供应室为临床一线服务的作用,我院供应室针对临床科室常备灭菌包反复回锅灭菌引起的物品消耗过多、资源浪费、医疗成本高等实际问题,于2003年4月起采用纸塑复合灭菌包,大大延长了无菌包的保存期,增加了器械物品的使用寿命,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供应质量和服务水平,深得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好评,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肿瘤科医护人员对口腔黏膜炎防治的认知、态度、行为,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南通市4所三级医院放疗科、血液科和化疗科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225名注册医生与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科室医护人员口腔黏膜炎防治认知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1),遇到口腔黏膜炎的情况不同,医护人员的认知、态度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5、0.000)。医生和护士口腔黏膜炎防治认知、态度、行为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人员对癌症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防治的认知、态度受到其自身的特征因素影响,需根据医护人员不同的特征进行相应口腔黏膜炎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口腔黏膜炎防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延伸管理,在规范科室无菌包储存中的应用。方法由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延伸管理,对科室无菌包储存状况进行督查和规范,收集督查5次后,在无菌包储存环境、外包装保护、有效期内使用、储存数量合理和科室交接管理等4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与督查前进行比较。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延伸管理,经过5次督查后,临床科室对无菌包储存环境、外包装保护、有效期内使用、储存数量合理和进行交接管理等4个环节不合格现象,与督查前降低(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延伸管理,有效规范了临床科室无菌包储存现状,降低了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有利于医院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我院属县级综合性医院 ,供应室供应的无菌物品种类未能满足临床科室的需求 ,临床科室需各自准备较多的自备无菌包。这不仅增加了使用科室的工作量 ,而且 ,也增加了职能部门的管理难度 ,不利于保证质量。在对临床科室自备灭菌包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后 ,提出了逐步取消科室自备灭菌包 ,改由供应室集中供应等管理对策 ,现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2 0 0 1年 9月 2 5日~ 10月 8日 ,作者对各科已准备完毕 ,待送供应室行压力蒸气灭菌的包及已送至供应室、尚未进灭菌锅的科室自备包共 72件 ,做专项调查。调查内容 :包装是否规范 ,包括包布是否清…  相似文献   

13.
我院的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实行手—供一体化管理的现代化的消毒供应中心,它是承担着院内各临床科室及手术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等物品的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及无菌物品供应的一个重要的部门。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灭菌物品的质量与医疗安全密切相关,待灭菌物品的包装是灭菌前的最后的一道程序,其质量直接影响灭菌物品的灭菌效果,包装环节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能会导致灭菌失败或灭菌物品的不合格,从而影响临床科室的使用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士自我管理状况与灭菌包质量合格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消毒供应室需消毒灭菌的198件灭菌包和10名护理人员开展研究,按灭菌包质量是否合格分成合格组和不合格组。比较两组护士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得分,探讨影响灭菌包质量合格率的主要因素,分析消毒供应室护士自我管理状况与灭菌包质量合格率的相关性。结果:198件灭菌包中180件灭菌合格纳入合格组,占比90.91%;18件灭菌不合格纳入不合格组,占比9.08%。两组护士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及自我管理环境方面得分及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合格组灭菌包护士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及自我管理环境方面得分及总分均高于不合格组灭菌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毒供应室护士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及自我管理环境与灭菌包质量合格率呈正相关关系(r=0.656、0.714、0.628,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护士自我管理水平与灭菌包质量合格率呈正相关,需要加强护士管理及培训工作,提升护士自我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灭菌包质量合格率。  相似文献   

15.
医生与护士对老年痴呆症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和比较医生与护士对老年痴呆症相关知识认知情况。方法采用不记名方式对服务于临床一线的三级综合医院的257名护士和161名医生进行了老年痴呆症认知情况的调查,共发放问卷430份,回收418份。结果医护对老年痴呆症的认知和关注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生对此症诊断知识的认知要高于护士,护士对此症的护理知识认知要高于医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护人员对该症的临床表现、预防知识认知及治疗信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对老年性痴呆的了解和关注程度不高,普遍缺乏预防知识,对治疗该症信心不足。  相似文献   

16.
赖文娟  管玉梅 《全科护理》2016,(15):1590-1592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集束护理的认知调查、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了解其对于预防VAP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和临床工作中的执行情况,明确影响实施的相关因素,以促进VAP预防集束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82名直接护理机械通气病人的护士,分析VAP集束护理的认知、执行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对VAP集束护理的认知总体较好,护士预防VAP集束护理的认知与科室、工作年限、本科室工作年限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执行预防VAP集束护理的状况与科室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预防VAP集束护理的认知与行为总体水平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VAP预防集束仍然需要护理人员的持续关注,不断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并将具体护理措施在临床工作中加以落实,共同努力,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灭菌是中心供应室的重要工作内容,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选择的灭菌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灭菌的效果。为此,我科根据临床护士对灭菌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调查、分析和培训,并通过QCC(品质管理小组)[1]来提高临床护士掌握正确的灭菌方式,收到一定的效果。现将过程及结果介绍如下。1 现状调查1.1调查方法 向全院各病区护士发调查问卷,共发放66份,收回66份。对病区护士有关灭菌知识及灭菌方式的掌握程度进行调查,并检查临床科室送来的待灭菌包的达标情况。1.2 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选择正确灭菌方式的灭…  相似文献   

18.
关于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调查报告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7  
目的调查我院医务人员洗手消毒情况,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随机问卷调查40名医生和60名护士,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影响洗手的因素进行调查,要求被调查对象对手卫生概念、标准隔离措施、自我防护原则和洗手方法的掌握等问题进行回答,并对是否按标准执行、不能执行的原因给予解释。结果临床医生对手卫生各调查项目知晓率最高为32.4%,最低为21.6%;医生对手卫生措施平均执行率为19.0%。临床护士对手卫生各项调查项目知晓率最高为61.0%,最低为44.06%;护士对手卫生措施平均执行率为34.0%,知晓人数和执行人数护士明显高于医生。多数人是因工作忙忽视手的卫生或洗手设施不足所致;部分是因为操作时要戴手套,认为不必洗手;少数人惧怕长期洗手消毒会损伤皮肤,部分医护人员认为手卫生与临床医疗质量无关。结论医院医务人员存在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医院存在洗手设备不足,必须加强专项培训,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医务人员锐器伤暴露状况及防护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和问卷调查方法 ,对本医院临床科室270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270名医护人员在近3年内,职业暴露率为82.96%。手术室医生锐器伤发生率为85.7%,平均暴露次数为3.6次;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为82.0%,平均暴露次数为4.47次。结论该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以妇产科医生和临床护士发生率最高,主要损伤发生在医疗操作中和使用后物品处理阶段。  相似文献   

20.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用品的重要科室 ,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危。为加强消毒供应室科学管理 ,确保医疗安全 ,提供合格灭菌物品 ,以满足临床治疗和护理需要。我科根据切开包临床使用特点 ,并进行分析论证 ,提高相应改进方法 ,采用一次性灭菌包装纸袋 ,实践证明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包装袋特点1.1 灭菌包装袋材料 灭菌医疗用纸和透明多层胶膜。用于医疗的各类器材、敷料包装 ,能在两种以上灭菌方式中使用的包装纸。1.2 灭菌包装袋特点 良好的穿透性 ,在一定的压力下 ,能使灭菌的气体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