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法治肺     
随王烈教授应诊中,深悉王老善用清法治小儿肺系诸证,其将小儿肺疾分为感、咳、喘、哮、痰五证,各证又有寒热虚实的不同证型,其中以热型为多见。所以,王老确立热感、热咳、热喘、热痰为重点,施以清法论治,临证应手,疗效颇佳。一、热感:即感冒发热,为小儿肺系常见证。主证:发热、咽红,苔薄,脉弦数。治用清热解表。拟方清热解表汤:柴胡10克黄芪10克重楼7.5克牛蒡子7.5克菊花10克蝉蜕10克。水煎2次,混合药汁并浓缩,1日3次,饭前20分钟加糖服下,每次5~10毫升,4日为1疗程。以下同。二、热咳:咳嗽亦为小儿肺疾中多见之证。尤以热咳为最多。主证:咳声频数,痰少,身热,面赤,唇干,鼻燥,苔  相似文献   

2.
刘小凡教授运用苏葶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痰热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咳嗽之痰热蕴肺证、哮喘之热哮、肺炎喘嗽之痰热闭肺证3方面的治验举隅,小结了刘小凡教授以苏葶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痰热证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医传统上将哮喘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以"症"分为寒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和虚哮,缓解期以"证"分为肺脾气虚证、肺肾两虚证两型,但这种方法过于简单、笼统,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临床实际辨证的需要,而且与西医的哮喘三期(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相矛盾。哮喘慢性持续期既有痰瘀内伏未消,又有肺脾肝肾气阴阳不足,乃虚实夹杂之证,可以分为气虚感寒证,阳虚恶寒证,阴虚夹热证,痰瘀阻滞证,其中,气虚、阳虚证可发病为寒哮;阴虚夹热证可发病为热哮;气虚、阳虚合热证可转化为寒包热哮;气虚、阳虚合痰瘀阻滞证可发病为风痰哮;气虚、阴虚、阳虚证可发病为虚哮;慢性持续期时,作为哮喘发作的过渡时期,若控制良好,患者将归于缓解期,若控制不佳,则转入急性发作期,因此慢性持续期是哮喘治疗的黄金时期,辨证准确,施治及时,可减少患者发病几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374-1375
哮病既是肺系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使用经方治疗寒哮、热哮、风哮、痰哮等证型取得良好疗效。除此之外,使用黄龙舒喘汤、安肺化痰汤、清咽止嗽方、温肺止咳方、止哮平喘汤等单纯中医中药治疗临床常见的咳嗽变异性哮喘亦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小儿痰热壅肺证为肺系外感热病,属祖国医学"咳嗽""肺炎喘嗽""哮喘"及西医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范畴。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稍有不慎外邪入里化热,热邪灼津成痰,痰热阻肺,肺失宣肃,发为咳喘,其痰热壅肺证为小儿咳喘之最常见证型。我们采用麻杏化痰合剂治疗痰热壅肺证的患儿,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介绍丁强主任医师运用自拟柴葛蓝草方加减治疗各种肺热证的经验。肺热证是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诸邪所导致的以肺热为主要症状的肺系疾病中一种最为常见的证型。本文分别从风热犯肺、痰热蕴肺、肝火犯肺3个证型论述了丁强主任医师运用自拟柴葛蓝草方加减治疗肺热证之思路及遣方用药特点。并附验案3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喘嗽患者的中医临床特征与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研的方法,采集80例小儿肺炎喘嗽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结合专家意见探讨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小儿肺炎喘嗽患者以发热、咳嗽、痰壅、恶寒、鼻塞、气喘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证候分为风热闭肺证(48.75%)、痰热闭肺证(25.00%)和风热犯肺证(17.50%),病程在5~7 d以风热闭肺证和痰热闭肺证较为多见,病程7 d以风热犯肺证为主。小儿肺炎喘嗽患者以风热闭肺证最为常见。结论小儿肺炎喘嗽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风热闭肺证最为常见,证候分布与病程长短和感染病菌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8.
方红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7):300-302
支气管哮喘是以突然发作、呼吸喘促、喉中哮鸣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属于中医学中的哮病 ,由于哮必兼喘 ,故又称哮喘 ,亦有称哮吼和喘。哮病临床一般辨治首分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又分冷哮与热哮两型。冷哮多为痰积日久 ,痰从寒化所致 ,常呈内外皆寒 ,外有表寒、内伏寒痰之候 ,方选射干麻黄汤 ;若反复发作者 ,不但肺实 ,更有肾虚 ,宜加配真武汤温肾益阳 ,化气行水 ,杜绝寒饮再生 ,寒饮不生 ,寒痰从何而来。热哮多为积痰日久 ,痰从热化所致 ,常呈内外皆热 ,外有表热 ,内伏痰火 ,上焦热盛 ,肺气壅阻之候。如新病暴发主责于肺 ,次及于胃 ,勿须…  相似文献   

9.
穴位贴敷在小儿哮喘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喉间痰鸣、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呼吸道疾病.哮指声响言,喘指气息言,哮性兼喘,故通称为哮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昆明市中医医院肺病科2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总结分析哮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中医四诊的采集,参照哮病中医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统计各证型所占比例。结果:风痰哮占51.0%,冷哮占31.7%,热哮占11.0%,虚哮占3.1%,喘脱危证占1.4%,肺脾气虚占1.0%,肺肾两虚占0.7%。结论:290例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型以风痰哮为最多,其次为冷哮,治疗中应注重祛风涤痰,降气平喘,并重视温肾助阳,发作期及慢性持续期以祛邪兼扶正治疗为主,缓解期以固护正气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1.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病证,以呼吸困难为特征,甚至张口抬肩、喉间哮鸣、不能平卧,严重者可致虚脱。“喉间有声者谓之哮,气促而无声者谓之喘”,临床上常哮喘并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好发于秋冬季及气候变化时。中医根据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为风寒袭肺、痰热壅肺、痰浊阻肺及肺脾气虚、肺肾气虚5型哮喘。现将笔者临床一般护理要点及各型的辨证施护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甡  邢新婵 《陕西中医》2006,27(10):1256-1257
目的:总结黄明志教授治疗小儿咳喘的经验。方法:整理老师医案医话,学术思想。结论:认为小儿咳喘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证临床常分为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及痰食互结证等;虚喘主要表现为气虚精亏证。痰热壅肺,喜用定喘;寒痰伏肺,独善青龙;久喘难愈,益气填精:治肺未效,医胃收功。  相似文献   

13.
蔡碧珊 《国医论坛》2012,27(3):28-28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临床以突然发作喘促气急,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唇口青紫为特征.究其病因,既有内因,亦有外因.对其内因,临床多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痰气交阻,痰饮留伏,但多忽略了瘀血证因.  相似文献   

14.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病证,以呼吸困难为特征,甚至张口抬肩、喉间哮鸣、不能平卧,严重者可致虚脱."喉间有声者谓之哮,气促而无声者谓之喘",临床上常哮喘并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好发于秋冬季及气候变化时.中医根据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为风寒袭肺、痰热壅肺、痰浊阻肺及肺脾气虚、肺肾气虚5型哮喘.现将笔者临床一般护理要点及各型的辨证施护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耿昌娥 《四川中医》2007,25(9):126-126
喘病为临床疑难杂症之一。将其分为风寒束肺、表寒里热、痰热郁肺、痰浊阻肺、水凌心肺、肺虚和肾虚七个证型,并施以相应的护理方法。提出辨证施治,同病异护,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典型的发作多见于年长儿童,临床表现可与成人相仿.我们多年来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此病,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今将证治此病的经验,结合个人体会,介绍于下,以供参考.病因病机的认识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哮与喘是两个既有关联,又有不同的病证.《医学正传》说:"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这是对哮与喘在定义的区分.小儿时期,不论支气管哮喘,或乳幼儿时期的哮喘性支气管炎,它们常表现为"哮必兼喘",故通称哮喘.儿童支气管哮喘,从中医理论分析,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是发病基础,主要指"伏痰",它的形成与小儿体质有关.小儿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不同于其他肺经疾病,主要由于伏痰的存在,它在《景岳全书》中称之为"夙根",《证治汇补》称之为"胶固之  相似文献   

17.
定喘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哮喘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哮喘是小儿时期肺系常见病症.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呼吸延长为特征.一般哮是指呼吸时喉中的哮齁声,喘是指呼吸急促,由于哮必兼喘,故常统称哮喘.其发作期热喘的治疗,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单用定喘汤或麻杏石甘汤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而将二方合用,用以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热喘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丽丽 《世界中医药》2013,8(12):1499-1500,1504
小儿肺系疾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凸显,且湿热证所占比例较重,故将近年来关于小儿肺系疾病湿热证的诸家研究与报道进行列述,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徐静 《江苏中医药》2019,51(12):29-32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中医病机证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证素的客观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以中医"咳嗽""哮病"为诊断并且西医诊断符合急性咳嗽、慢性咳嗽、亚急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中医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不同证型患者的FeNO含量,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观察FeNO与各病机证素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FeNO对热证及湿热证的诊断价值及参考诊断界值。结果:肺系疾病患者病机证素热、湿热、湿、风与FeNO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相关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热湿热湿风,ROC曲线显示FeNO对于热证诊断准确性较高,具有中等的诊断准确性,对湿热的诊断准确性略低。结论:FeNO的升高与肺系疾病实邪关系密切,尤其与热证关系最为密切,可作为肺系疾病热证的客观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肺胀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肺系疾患,因咳、喘、哮等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致.笔者在临床中根据本病的不同时期、不同证候给予辨证治疗,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