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碘对脱碘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用高碘水喂养昆明种雄性小鼠,观察到高碘水引起小鼠甲状腺相对重量增加28.9%(P<0.05),甲状腺滤泡充盈扩张及上皮细胞扁平;血清T4增高31.8%(P<0.01),rT3增高29.3%(P<0.05),T3降低27.3%(P<0.05);肝5′-脱碘酶活性下降26.5%(P<0.05)。提示高碘甲状腺肿动物血清T4增高原因是高碘抑制了分解T4的5′-脱碘酶,使T4向T3转化减少。  相似文献   

2.
脱碘酶活性改变在克山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定了饲克山病病区粮大鼠心、肝、肾、甲状腺T.5'-脱单碘酶活性。结果表明病区粮组大鼠心、肝、肾组织中的脱碘酶活性明显降低,并在补硒、维生素E后可使脱碘酶活力恢复正常。提示脱碘酶活性的改变在克山病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给低碘Wistar大鼠皮肤涂抹含碘制剂4个月后处死,测甲状腺含碘量,血清T4、T4,并进行体视学观察结果发现:涂含碘制剂组(EI)甲状腺重量减少、甲状腺含含碘量、血清T4、FT4较低碘对照组(EIF、C)均明显升同,并接近正常对照组(N);甲状腺体视觉参数显示低碘导致的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滤泡腔变小、胶质减少,滤泡边缘不规则等改变,经补碘4个月后发生逆转,体视觉学参数均趋于正常。可见通过皮肤渗透作  相似文献   

4.
低碘对动物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低碘大鼠模型分时段喂养,于六个月测定甲状腺功能及细胞抗氧化能力。FT4及TT4浓度显著降低,TT3浓度与同期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血中CAT及GPx活性显著高于组,SOD活性则显著降低。同时酶活性与LPO比值也显示了同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低碘和高碘对大鼠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高碘对大鼠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细胞凋亡在低、高碘甲状腺肿大(甲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断乳1个月,体重为80~100 g Wistar大鼠,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碘组,高碘组.3组动物均食用由重度缺碘地区的粮食配制的饲料.低碘组动物饮用去离子水,对照组及高碘组动物分别饮用含碘化钾(KI)为0 3和30 mg/L的去离子水.大鼠在喂养20周时,20%乌拉坦腹腔麻醉后分离出甲状腺.光、电镜下观察大鼠甲状腺形态结构的改变.TUNEL法检测甲状腺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光镜下对照组甲状腺滤泡呈中等大小,上皮细胞多呈立方形,滤泡腔内含丰富的胶质;低碘组甲状腺滤泡明显变小,数量增多,上皮细胞增生肥大,多呈柱状,滤泡内胶质明显减少;高碘组甲状腺滤泡多明显增大,上皮细胞扁平状,滤泡腔内充满丰富浓染的胶质.电镜下低碘和高碘组甲状腺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凋亡细胞体积缩小,与邻近细胞脱离;胞浆浓缩,内质网、线粒体肿胀,甚至呈空泡样变;核变小,变圆,染色质浓缩、边集,核碎裂改变.TUNEL法检测结果表明,低碘组和高碘组甲状腺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但低碘组增高更为明显.结论光、电镜结果证实功物模型已复制成功.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及TUNEL法对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低碘和高碘均促进甲状腺细胞凋亡,且低碘的作用更为明显.以往已知低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释放减少,反馈性引起垂体释放TSH增多,TSH可刺激甲状腺细胞增殖肥大,导致甲状腺肿大.本实验结果提示在低碘甲肿形成过程中,通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共同作用调节甲状腺细胞数,由于细胞增殖数量超过细胞凋亡数量,所以在形态学上低碘甲肿表现为增殖性甲肿.低碘时细胞凋亡指数增高,可起到减少甲状腺细胞数量,维持正常甲状腺形态的作用,但长期严重缺碘产生的过度凋亡势必金造成甲状腺组织损伤,成为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高碘甲肿大鼠甲状腺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过量碘摄入使离子碘的活化产物I2生成增多,后者通过过氧化作用促进细胞凋亡,也可能是由于早期甲状腺功能增强,使具有抑制甲状腺细胞凋亡作用的TSH分泌减少,从而导致了甲状腺细胞凋亡增多.以上关于凋亡的调节机制尚需要我们进一步验证.综上所述,无论低碘、高碘都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凋亡途径损伤甲状腺细胞,进而影响甲状腺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高碘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目的 对高碘 4、6、12 个月时期的小鼠甲状腺形态学、甲状腺激素及抗氧化能力进行动态观察研究。方法 采用生化方法测定血、脑组织、甲状腺组织中 S O D、 C A T、 G S H Px、 L P O 及血清 T3、 T4。结果 高碘甲肿显示为弥漫胶质性甲状腺肿,在甲肿形成过程中血清 T4 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此外,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显示 4 个月时虽已出现甲肿且血中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L P O 升高,但脑和甲状腺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呈代偿过程,6 个月后 S O D、 G S H Px 活性均降低,同时 L P O 含升高。呈现失代偿。结论 提示自由基损伤作用加重了高碘对机体特别是甲状腺的直接损害。  相似文献   

7.
T_3甲亢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分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及甲状腺素(T4),但血清T3仅约20%由甲状腺直接分泌,其余则来自T4在外周组织脱碘而成。血T3的浓度常与T3的改变平行,大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病人血清T3和T4,包括总T3(TT3)、游离T...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锌对不同碘营养水平大鼠垂体,甲状腺形态学的影响;方法:缺碘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复制缺碘动物模型,同时设补碘,补锌和补碘补锌组。3个月时应用光镜和秀射电镜观察垂体和甲状腺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各组垂体重量及光镜下窦样毛细血管和细胞均无明显差异,补碘及补碘补锌组甲状腺细胞,高度。滤泡直径,胶质含量和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相一致。补锌组甲状腺生理低于缺碘组,上细胞高度及滤泡直径介于缺碘和对照组之间,电镜下缺碘组表现为细胞器明显减少,补锌组则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结论:补锌可降低缺碘大鼠甲状腺肿大程度,对甲状腺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长期摄入过量碘大鼠甲状腺的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摄入过量碘甲状腺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选用Wistar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碘化钾,分别于实验3、6、12月时处死观察甲状腺质量、组织学变化、阳性增殖细胞数量等指标。结果低碘组大鼠甲状腺明显肿大,呈小滤泡性增生,阳性增殖细胞显著增多。各高碘组甲状腺虽未发生肿大,但发生了明显的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胶质蓄积,大滤泡增多,同时存在小滤泡增生;在5倍和10倍高碘(5HI,10HI)组两种变化均可见到,但在50倍和100倍高碘(50HI,100HI)组滤泡增生变得明显,阳性增殖细胞亦明显增多,但不及低碘组。结论长期摄入过量碘使大鼠甲状腺发生了明显组织学变化,但仍不足以形成甲状腺肿大;在50HI和100HI摄入时滤泡增生变得明显,提示甲状腺存在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酪氨酸对高碘性小鼠甲状腺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2×3析因设计,将碘酸钾加入饮水中,分为50、600μg/L2个水平。同时将酪氨酸加入饲料中,分为0、10%、20%3个水平,喂养6个月后,测定小鼠甲状腺质量,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甲状腺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与适碘组相比,高碘组小鼠甲状腺相对质量明显增加,而高碘酪氨酸组小鼠甲状腺相对质量恢复正常;光镜下甲状腺随着碘剂量增高,出现胶质潴留;电镜下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器减少。但是随着酪氨酸剂量增高,甲状腺滤泡中胶质潴留量明显减少,甲状腺肿大(甲肿)程度明显降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表现为功能活跃现象。结论高碘可以引起小鼠甲状腺胶质潴留性肿大,并引起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损伤,而酪氨酸对滤泡上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部分拮抗高碘引起的甲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