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免疫大鼠的抗体应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实验大鼠进行单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免疫,结果表明免疫大鼠能产生较高的同型和异型中和抗体及IFA抗体应答,因而,大鼠可以作为疫苗效力评价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以发热出血为特征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是已发现的13种病毒性出血热之一。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会议将凡伴有肾脏损害表现的出血热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HFRS),它包括流行性出血热、朝鲜出血热、流行性肾病、出血性肾病肾炎、流行性良性肾病、流行性肾炎  相似文献   

3.
应用圆形分布研究人群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与褐家鼠带毒率的关系河南省焦作市卫生防疫站马俊生,郭正仁为探讨褐家鼠带毒率与人群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关系,我们应用圆形分布法对焦作市1990年至1991年人群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和褐家鼠带毒率的逐月监测...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 ,2 7岁 ,2 0 0 0年 5月 16日肌注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 ,次日感觉“心里不舒服”来诊。图示常规 12导联PⅡ 直立、PaVR 倒置 ,PP 0 68s( 88bpm ,PR 0 18s)。各导QRS波形态、时间及电压正常。TⅠ、Ⅱ、aVF、V4~V6 呈“±”双向型。QT间期0 5 2s。心电图诊断 :窦律、T波改变、QT间期延长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发热、出血为突出表现的一组急性病毒感染[1 ] ,可引起心电图ST -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以及U波异常已有报导[2~ 4] 。该病灭活疫苗为家鼠型 (Ⅱ型 )病毒接种于原代地鼠肾细胞…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的肾脏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流行性出血热的肾脏损伤胡伟新谢红浪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肾脏损伤出血热病毒中图法分类号R512.81病史摘要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南京,210002)患者34岁,男性,因发热伴头痛、腰痛10d,少尿3d,于1995-12-16急诊入院。缘...  相似文献   

6.
高频心电图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价值王钦贤(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心内科312500)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高频心电描记术高频心电图(HFECG)已较广泛地在临床应用,但对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检测方面尚未见有系统研究和报道。本文就40例EHF患者的H...  相似文献   

7.
几种非啮齿类动物流行性出血热抗体调查张云智龚鹤琴张海林米竹青(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大理市671000)流行性出血热(EHF)国际上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啮齿动物为主要宿主,为了进一...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较复杂,早期除发热外,肾脏、血液系统及皮肤损害颇常见,在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流行期间易与流行性出血热相混淆。笔者曾遇2例SLE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是以肾脏损伤为主的疾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治疗无特效药物,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我院1997—2004年收治流行性出血热血液透析患者胸腔积液97例,透析493次,在透析期间,我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针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胸腔积液病情重、透析要求高的特点,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及时早期做出相应的护理,使患者胸腔积液顺利度过少尿期,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具体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及病理学诊断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流行性出血热胃牯膜改变。方法 40例呕血、黑便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行内镜检查、活检胃牯膜病理学诊断。结果 在40例患者中。37例内镜检查胃粘膜呈弥漫性炎症改变者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见胃粘膜出血。结论 内镜及病理学检查诊断流行性出血热胃牯膜出血有临床意义,为及早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徐州市鼓楼区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经验体会李永年(徐州市鼓楼区卫生防疫站,221002)鲍勇(徐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221002)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鼠类是该病的传播者。1992年以前我区均有该病发生,两年来我站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最早见于1913年海参威地区,我国于1935年首次发现于黑龙江流域,1942年定名为流行性出血热,至1982年由WHO统一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1994年我国卫生部决定将流行性出血热改称  相似文献   

13.
正流行性出血热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临床多见于青壮年人群。流行性出血热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将其分为发热、低血压性休克、少尿、多尿、恢复等五个分期~([1-3]),本组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6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分层体温管理联合循证护理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  相似文献   

14.
内镜诊治流行性出血热并上消化道大出血6例孙士同,姚庭清,王晓红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F)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少见,本文对6例EHF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行紧急内镜检查和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  相似文献   

15.
冬虫夏草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前瞻性的随机单盲对照观察,验证冬虫夏草对流行性出血热性肾损害的疗效。将23例重型、22例中型和13例轻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各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给予冬虫夏草治疗,一组给予安慰剂作为对照。证实了冬虫夏草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口腔软腭粘膜出血点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口腔软腭粘膜出血点电镜观察王素琴,封玫,杨莉,梁占锋,朱克顺,王素利,郑书敏,陈德蕙,江朝光,索正河,张琳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在机体内靶细胞的广泛性,已有较多报道,但作者尚未见到从口腔软腭粘膜细胞内观察到EHF病毒的报道。为探索...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治疗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流行性出血热治疗现状许光瑞,王嘉瑞流行性出血热(EHF)治疗发展与发病机制研究密切相关。研究证实[1],病毒进入人体后,在血循环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的细胞内大量复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病毒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血...  相似文献   

18.
周宁县流行性出血热防制效果分析章武壮,陈永滔,阙少聪,许华,刘景荣,肖树生,郑少玲周宁县地处闽东北山区,是福建省流行性出血热(EHF)的重点疫区。自1973年发现首例EHF后,疫情不断扩大,病例逐年增多。近年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了疫区类型以野鼠为...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又名伴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出血性肾病肾炎、流行性肾病、朝鲜出血热等。为了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工作,现就国外临床研究动态加以介绍,以供参考。发病机理的研究国外报道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各组织器官广泛灶性充血、出血、伴坏死,肾脏肿胀,髓质部充血、出血,有的可见到皮质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严重心动过缓的治疗陈华忠,蔡修熙,金哲峰流行性出血热引起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为本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为20例治疗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0例患者收治于1990~1994年3月。均来自本地区农村,男17例,女3例,年龄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