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梳理气机升降理论在医籍文献的记载,对气机升降理论与脾胃脏器生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从升举脾阳,条畅气机升降治法在临床的应用,为进一步应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杨庆  方威  赵文 《家庭医学》2016,(4):58-59
正中医的升降学说以轻清宣散之品来调理气机升降,以气机的上行下达来达到调理一身之阴阳、调和脏腑经络功能、畅行津液血液之代谢、调达疾病之虚实的作用。其以中焦之气机为关键,中焦为气血阴阳运化之枢纽。酒为辛热之品,过饮可伤及五脏六腑,但以湿热蕴结胸中为病机所在。笔者在临床观察大量使用栀子豉汤调理中焦气机升降,顺酒类升散之性来宣  相似文献   

3.
气郁体质     
裴卉 《家庭医学》2010,(10):10-11
基本含义 气郁体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这里的气机即气的运动,气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是升、降、出、入四种形式。而当升降出入紊乱出现气机运行不畅而郁滞时就易形成气郁体质。  相似文献   

4.
<正>河南省新乡市刘女士我咳嗽三四年了,干咳无痰,总觉得嗓子痒,有异物感,平躺时会缓解,而在情绪激动时会加重。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没?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情志异常易导致人体气机逆乱。您的症状也是由身体气机紊乱造成的。气机是否条畅与肺气、肝气密切相关。只有肝气升发与肺气肃降相协调,人体气机才能条畅。干咳、咽痒等与肺气不足、肺失宣降有关。长期咳嗽必定损伤肺气,使得肺气虚弱,  相似文献   

5.
中医认为,气是决定人生死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生命活动的维持、血液的运行,都必须依靠气的推动。人体内的气机只有有条不紊地发挥作用,人才得以生存。气旺则健康,气衰则生病,气散人也就失去了生命。当人体气机运行不畅,聚结于体内时,便形成"气郁"。气郁体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相似文献   

6.
肝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主藏血:肝血不足,常可见到两目昏花,筋肉拘挛屈伸不利,以及妇女血崩等病变。主疏泄:肝气疏泄,主要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气机不调,  相似文献   

7.
二月立春之时.民间有”咬春”的习俗。咬春的食品主要是萝卜、春饼、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为什么要吃萝卜呢7因为从立春起.气温逐渐升高,人体的阳气升发.所以古人选定了辛甘发散的食物,以使身体顺应天时。也有民间说是萝卜可以解春困,其实也与其通调气机的作用分不开。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包括葱、蒜、椒、姜、芥等,调和成就餐的调味品。  相似文献   

8.
赵维明 《药物与人》2014,(5):134-134
气机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对《黄帝内经》气机理论的学习,将其探索运用于临床,治疗12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辨梦七情与中医治疗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分属于五脏则为喜、怒、思、悲、恐,所对应的五脏为心、肝、脾、肺、肾。中医认为.七情过盛可伤及脏腑气机。心在志为喜为惊,过喜或过惊则伤心;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肺在志为悲为忧.过悲则伤肺;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这里的“气”是指人体气机的紊乱,而导致气机紊乱的原因中,一半以上的原因源于负性情绪。生气、愤怒、惊恐等负性情绪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据临床统计显示,由于心理情绪因素而造成的心身性疾病,高达就诊病人总数的80%~90%。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中风患者中的常见症,多为形神功能失常引起的各种病理状态,往往是诸虚不足、气机郁滞。而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不外补虚扶弱、固本复元以祛除病邪,或补养气血、协调脏腑气机、消除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状态以达到预期的康复目的,通过内服或外用的用药途径,实现药物康复措施,使康复计划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龚弟明  王森  欧水平 《现代保健》2010,(33):117-118
《伤寒论》重在寓理于用,在六经辨证体系中,脾胃气机升降理论贯穿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理论。探索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或能给后学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支沟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双侧内关、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膻中;治疗组加刺双侧支沟穴。根据病情治疗1~6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年来呃逆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其病机根本即为气机不畅,中医针刺穴位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通畅气机效果良好。应用针灸治疗呃逆痊愈率高,操作安全简单,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三焦为一身气机通道,支沟穴为三焦经经穴,更是通畅气机主要用穴之一。因此支沟穴为治疗顽固性呃逆要穴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医认为,身体有寒是气机偏于静止、活力不足的表现.体寒的人往往比较怕冷,手足冰凉.脾胃有寒,便不敢吃偏凉的食物,经常腹痛腹泻;肾有寒,除腹泻以外还会小便清长;肝有寒,可能会气逆产生呕吐感或头顶痛等. 体寒可以分为内寒和外寒.内寒就是因体弱造成气机无力运动,一般伴有虚证表现,如气短乏力、面色白等;外寒是由于外界寒气侵犯到肌体,使肌体内部的气机受阻,运行缓慢.  相似文献   

15.
卵巢囊肿中医诊断为瘾瘕,多是由气机阻滞,淤血痰湿内停所致。临床以血瘀、痰湿为多见。自2006年3月~2008年10月,本人采用自拟散结汤内服、少腹部消癔散艾箱灸和少腹部微波理疗的综合疗法治疗卵巢囊肿97例,结果总有效率91.9%,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升降出入辨证由清代医家周学海整理完成,但仅具雏形,其理论体系,尤其中医脉诊理论尚不完善。中医脉诊既能反映人体生理、病理体质的气机升降出入变化,又能反映人体在某种状态下的气机升降出入变化,是升降出入辨证理论的核心之一,可以整理、研究有关中医脉诊理论,从而进一步发展、完善此辨证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心平气和是我国传统养生学中形容身心健康道德高尚的内在表现,是人体气机中和平衡的通俗用语。何谓“中和”?朱熹在《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表现为七情调和,意静神宁,轻松舒适,是情绪稳定的自然状态;“和”则表现为气机的平衡协调、升降开合有序、顺畅、和柔、和悦,情绪波动时主客观一致,恰到  相似文献   

18.
晕厥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征的一种症状[1]。主要是由于气机逆乱,升降失常,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所致。气机逆乱又有虚实之分。实证包括:肝气上逆;气血上壅;气逆痰壅;气逆食滞;暑邪郁闭。虚证包括:气虚晕厥;血虚晕厥。护理上应注意病情观察,做好发病时的护理、苏醒后的护理、投药护理,并做好预防宣传工作,防止晕厥发生。  相似文献   

19.
《长寿》1998,(4)
心平气和是我国传统养生学中形容身心健康道德高尚的内在表现,是人体气机中和平衡的通俗用语。“中和”在《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表现为七情调和,意静神宁,轻松舒适,是情绪稳定的自然状态;“和”则表现为气机的平衡协调、升降开合有序,顺畅、和柔、和悦,是情绪波动时  相似文献   

20.
招聘启事     
1.概念“郁”气、积、滞不同含义。作为一种疾病状态,如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医学正传》对患者内有气机郁滞,外有郁闷不欢表现的状态,明确提出“郁证”的概念。郁闷不舒状态失眠是指患者伴有精神情绪终日郁闷不了,幽忧寡欢,及胁腹胀满等证。张景岳称“忿怒不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