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中椎体内裂隙(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IVC)发病率及其在伤椎内位置特点,并比较不同位置IVC对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有IVC的OVCFs治疗效果影响差异。[方法]共有52例单节段并位于胸腰区域(T_(11)~L_1)有IVC的OVCFs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随访时间均超过两年。根据IVC在伤椎内的位置特点,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IVC偏上组、IVC偏下组和IVC达到上下终板组。三组组间及组内相应的放射学和临床参数在术前、术后(即时、术后1年、术后2年)分别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术前基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三组患者术后即时的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均显著矫正;三组术后即时放射学及临床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2年随访期间内,三组患者椎体高度及后凸角角均进展性加重,尤以IVC偏下组为最重,其次是IVC偏上组。三组在伤椎复位率及复位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C偏下组2年内的高度及后凸丢失率显著超过其他两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强化术起初对于所有IVC的OVCFs患者有效。然而,在后期随访中IVC偏下组更易出现严重的椎体再塌陷及后凸畸形,因此建议术后需要严密的观察及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有无椎体内真空裂隙(IVC)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s)在骨水泥渗漏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方法] 142例PKP治疗的单节段OVCFs患者纳入研究,其中IVC组52例,无IVC组9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VAS、ODI评分和术后影像骨水泥在伤椎内填充形式、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症状性神经、血管损伤。两组在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注入时间、早期下地及住院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VC组52例患者共有34例(65.38%)为骨小梁相互嵌插填充,无IVC中90例患者共有73例(81.11%)为与骨小梁相互嵌插填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骨水泥渗漏率方面,IVC组52例共有9例(17.31%),无IVC组90例患者共有15例(1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C组最常见的骨水泥渗漏类型是邻近椎间盘渗漏,占66.67%;而无IVC组最常见的是椎前或椎旁静脉渗漏,占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有无IVC的OVCFs骨水泥渗漏率是类似的,但骨水泥渗漏部位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Kyphon椎体复位系统治疗椎体血管瘤。[方法]采用Kyphon椎体复位系统从后方经皮穿刺经椎弓根向椎体内加压注射骨水泥治疗椎体血管瘤。[结果]对3例患者应用Kyphon椎体复位系统治疗椎体血管瘤,患者疼痛消失,患者术后1d下床活动,脊柱功能良好,椎体结构未发生改变,无1例发生并发症,内固定无泄漏,周围无骨吸收及破坏。[结论]应用Kyphon椎体复位系统治疗椎体血管瘤操作简便,疗程短,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4):1331-1333
[目的]介绍椎体成形术后术椎合并非术椎骨折的治疗体会。[方法]9例患者均再次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半年未见第3次椎体骨折。[结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术椎合并非术椎骨折的首选,术后予佩戴腰围、理疗、腰背肌功能锻炼、抗骨质疏松等治疗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治疗上较PVP具有一定优势,但OVCF,尤其是合并椎体内裂隙样变(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IVC)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一直是尚需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明确PKP技术治疗OVCF合并IVC的疗效及手术技巧,现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49例此类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6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椎体病理性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该技术是否能够成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椎体病理性骨折有效而安全的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疗效,对其疼痛进行VAS评分并使用SPSS 12.0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术后患者邻近椎体是否发生压缩性骨折,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3个月)。[结果]26例患者39个椎体均一次性成功手术,术后第3 d患者疼痛均明显减轻,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至末次随访患者疼痛无加重,相邻椎体均未发生压缩性骨折。[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椎体病理性骨折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可以常规开展。  相似文献   

7.
体位复位在椎体成形术前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前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78例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在施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前分两步行体位复位。[结果]体位复位使伤椎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后凸角度明显改善,椎管占位率亦同时改善。[结论]体位复位可有效弥补椎体成形术在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过伸体位复位联合Confidence高黏度椎体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5年2月来本院骨科就诊的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共74个椎体,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组患者行过伸体位复位联合Confidence高黏度椎体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Cobb角和Oswesty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Cobb角改善幅度更大;观察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和中线高度压缩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过伸体位复位联合Confidence高黏度椎体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骨水泥渗漏风险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本院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2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例。依据是否发生再骨折,将患者分为骨折组(35例)和对照组(191例)。对两组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周VAS评分降低(P0.05),随访6~36个月,35例(15.5%)患者发生新发骨折。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伤椎数、骨折病史、BMI、BMD、手术椎体数是患者出现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易发生再骨折,年龄、伤椎数、骨折病史、BMI、BMD、手术椎体数是出现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6):1526-1529
[目的]应用新型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新型骨填充网袋行椎体成形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前缘、中线及后缘高度变化,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侧穿刺,安全完成手术。本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片观察:术后椎体前缘和中线高度恢复明显(P<0.05)。骨水泥充填满意。本组有1例1椎出现椎体后缘少量渗漏,无临床症状。[结论]应用新型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可以有效减少骨水泥渗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