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孕40+周无产兆孕妇采用欣普贝生与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双球囊)人工引产的优缺点,探讨适宜的引产方法。方法:选取孕40+周、Bishop宫颈评分6分、无妊娠合并症、单胎、头位并要求阴道试产的初孕妇107例,其中56例采用阴道放置欣普贝生,51例采用COOK球囊。分析两组孕妇的宫颈Bishop评分变化、产程时间、急产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欣普贝生组的促宫颈成熟作用、产后出血、急产率高于COOK球囊组(P0.05),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低于COOK球囊组(P0.05)。两组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宫颈评分较低的孕妇使用欣普贝生诱导宫颈成熟效果较好,但需注意产程过快造成的影响。COOK球囊诱导宫颈成熟作用较温和安全,但对宫颈评分较低的孕妇作用欠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COOK球囊)和前列腺素(欣普贝生)用于孕足月宫颈条件不成熟孕妇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同济大学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宫颈Bishop评分6分并使用COOK球囊或欣普贝生引产的足月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方法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效果,并对子宫过度刺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COOK球囊组和欣普贝生组的分娩方式无明显差异(阴道分娩率:73.7%vs 72.0%,P=0.62)。两种引产方式自引产至分娩时间间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但COOK球囊组24h内的阴道分娩率明显低于欣普贝生组(37.9%vs 48.5%,P=0.007)。研究中6例疤痕子宫产妇采用COOK球囊引产,其中5例产妇顺利经阴道分娩,无分娩并发症。COOK球囊组和欣普贝生组的孕产妇、新生儿结局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宫颈条件不成熟孕妇采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宫颈成熟,安全性高且能有效提高引产的成功率,尤其适用于合并疤痕子宫及胎儿宫内窘迫可能的孕产妇,而前列腺素引产更易导致子宫过度刺激,引起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探讨双球囊导管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有引产指征的140例足月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阴道后穹窿放置地诺前列酮栓(普贝生)来促宫颈成熟,观察组选择在宫颈阴道内置入双球囊导管(COOK球囊),利用内外侧机械挤压作用促进宫颈成熟,观察比较两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变化、引产疗效、产程、分娩结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双导管球囊取出后的宫颈Bishop评分(7.8±0.5)明显高于对照组地诺前列酮栓取出后的宫颈Bishop评分(7.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引产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引产总有效率77.14%,临产时间(10.5±2.5)h及总产程(8.1±0.5)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球囊导管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良好,改善宫颈条件和缩短产程,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OOK宫颈扩张球囊与缩宫素静脉滴注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优劣差异。方法参照区组选择200例足月妊娠引产的产妇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后给予分析并归入本次研究中,遵从随机抽样调查法将参与本次研究中的患者,等分分为两个组别,两组各分为100例。参照组产妇采用缩宫素静脉滴注进行引产,研究组产妇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进行引产,统计整合参照区组与引产的相关性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参照组宫颈成熟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引产相关性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促宫颈成熟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足月妊娠引产中应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可有效提升引产成功率,且可提升产妇宫颈成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OOK球囊用于足月引产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322例应用COOK球囊引产孕妇资料,同时以200例同期单纯使用缩宫素引产孕妇资料为对照,统计引产指征、引产前及引产12h后宫颈评分、产程进展情况、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情况、产褥感染率、不良反应等,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引产指征包括羊水过多、羊水偏少、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延期妊娠、瘢痕子宫,研究组及对照组逾期妊娠比例均最高(35.4%和38.0%),其次为妊娠期糖尿病(20.5%和20.5%),除瘢痕子宫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在应用球囊12h后,宫颈评分明显提高,促宫颈成熟有效率达95.34%。对照组用药12h后,宫颈评分有所提高,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51.50%。两组相比宫颈评分、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有310例给予人工破膜静滴缩宫素或直接静滴缩宫素,从引产到临产平均时间为(14.21±4.83)h,对照组中154例继续静滴缩宫素引产,从引产到临产平均时间为(19.35±6.46)h,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阴道试产者最终有294例阴道分娩,对照组中有124例阴道分娩,两组产程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剖宫产率为8.70%,明显低于对照组38.0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产时和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产褥感染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子宫过度刺激及羊水污染率明显高于研究组,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均无胎盘早剥及强直子宫收缩发生,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单纯使用缩宫素,是一种实用价值较高的临床引产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心达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9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产科住院的有引产指征的孕妇167例,随机分为球囊组、缩宫素组及米索前列醇组,比较3组的促宫颈成熟情况、引产效果、产程时间、分娩结局、新生儿情况、产后出血等。结果:球囊组的宫颈成熟度评分高、诱发临产时间短、经阴道分娩率高,产后出血量少,与缩宫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能有效促宫颈成熟,缩短引产时间,增加阴道分娩率,同时无药物不良反应,可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OOK双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在足月引产中的疗效。方法对180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符合引产指征的初产孕妇进行随机对照的回顾性研究,其中研究组90例,对照组90例。研究组使用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后15 h,取出球囊后人工破膜,破膜1 h后无有效宫缩,予小剂量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对照组使用宫颈双球囊促宫颈成熟后15 h,直接小剂量滴注缩宫素引产。对比两组静滴缩宫素至临产的时间、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产后产褥感染率等。结果两组静滴缩宫素至临产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及总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产后产褥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双球囊联合人工破膜用于足月引产可提高引产的有效性,不增加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容量的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疗效观察,为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产后不良影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具有引产指征且宫颈评分6分的足月单胎孕妇4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球囊注水容量随机分为2组,Foley单球囊注水30 m L促宫颈成熟组(F30组)200例,Foley单球囊注水60 m L促宫颈成熟组(F60组)200例,比较2组患者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效果以及孕产妇和新生儿转归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0,P=0.201),治疗后2组患者Bishop评分均上升,治疗后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7,P=0.000)。2组初产妇的引产-分娩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4,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球囊容量是初产妇24 h内成功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OR=1.990,95%CI:1.444~2.742,P=0.000)。研究中20例瘢痕子宫孕妇用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其中18例顺利阴道分娩,无相关并发症。2组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足月宫颈条件不成熟的孕妇(包括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采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安全有效,Foley 60 m L球囊在促宫颈成熟方面效果更好,且适当缩短引产-分娩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容量的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疗效观察,为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产后不良影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具有引产指征且宫颈评分<6分的足月单胎孕妇4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球囊注水容量随机分为2组,Foley单球囊注水30 mL促宫颈成熟组(F30组)200例,Foley单球囊注水60 mL促宫颈成熟组(F60组)200例,比较2组患者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效果以及孕产妇和新生儿转归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0,P=0.201),治疗后2组患者Bishop评分均上升,治疗后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7,P=0.000)。2组初产妇的引产-分娩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4,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球囊容量是初产妇24 h内成功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OR=1.990,95%CI:1.444~2.742,P=0.000)。研究中20例瘢痕子宫孕妇用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其中18例顺利阴道分娩,无相关并发症。2组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足月宫颈条件不成熟的孕妇(包括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采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安全有效,Foley 60 mL球囊在促宫颈成熟方面效果更好,且适当缩短引产-分娩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Foley尿管水囊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102例足月妊娠产妇(具有引产指征),根据产妇意愿选择治疗方式,其中给予缩宫素治疗的51例产妇为对照组;联合组(51例)给予Foley球囊联合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引产前、干预后宫颈成熟效果,同时比较两者产程及母婴结局。结果 干预后两组Bishop评分均显著高于引产前,且联合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及软产道撕裂率低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 Foley尿管水囊+缩宫素联合用于足月妊娠产妇能安全且有效促进其宫颈成熟、能缩短其产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临沂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1 474例,根据宫颈评分及引产时间分为4组。A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B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1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C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D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1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回顾性分析4组的妊娠结局。结果:A、B两组间阴道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阴道分娩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产褥期感染率、引产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而C组孕妇引产并发症总发生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转科率高于D组(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宫颈成熟者可破膜后2 h引产,宫颈不成熟者,可期待至破膜后12 h引产。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阴道内和宫颈内前列腺素凝胶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日内瓦大学医院妇产科自1994年6月~1995年10月,将247例单胎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阴道凝胶组(n=125)与宫颈内凝胶组(n=122)。两种凝胶均由瑞典Upjohn公司提供,阴道组给予阴道内前列腺素E_2(PGE_2)凝胶2mg,宫颈组给予宫颈内PGE_2凝胶0.5mg,6小时后如果Bishop评分仍是4分或<4分,再给予1次,直到第二天,相隔6小时,2次/d,如Bishop评分≥5分,仍无自发临产或第三天未临产者,开始催产素静滴引产。 两组孕妇年龄,胎龄,产次,引产的指征、Bishop评分、血红蛋白、胎儿先露和体重均相似,从第1次给予PGE_2凝胶后,Bishop评分增加3分或更多,阴道组较宫颈组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无层化P=0.05。产次层化后P=0.03)阴道组初产妇需用15小时,经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临沂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1 474例,根据宫颈评分及引产时间分为4组。A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B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1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C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D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1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回顾性分析4组的妊娠结局。结果:A、B两组间阴道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阴道分娩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产褥期感染率、引产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而C组孕妇引产并发症总发生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转科率高于D组(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宫颈成熟者可破膜后2 h引产,宫颈不成熟者,可期待至破膜后12 h引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和催产素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中的疗效,并分析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足月妊娠孕妇3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静脉滴注催产素,观察两组促宫颈成熟的疗效、引产效果以及新生儿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宫颈Bishop评分为(8.6±1.8)分,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Bishop评分为(6.4±1.5)分,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引产的总有效率为95.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宫内窘迫发生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3.4±0.3)kg、2.6%以及(9.1±0.7)分;对照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宫内窘迫发生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3.3±0.2)kg、5.3%以及(9.2±0.8)分;两组新生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中促宫颈成熟的疗效显著,引产有效率高,不会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直肠内应用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孕妇共85例,分成I组44人;Ⅱ组41人,分别口服和直肠内应用米索前列醇50μg,每3h一次.观察用药到临产的时间、产程进展、分娩结局及副反应的发生等情况.结果首次用药到规律宫缩的时间I组明显短于Ⅱ组(P<0.01).宫缩过强致胎儿窘迫的例数Ⅰ组明显多于Ⅱ组.其余指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口服用药相比,直肠内应用米索前列醇具有药效稳定、持续时间长、副反应少的优越性.对胎膜早破的孕妇可用其代替阴道局部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8号双腔导尿管在促宫颈成熟和晚期妊娠引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有终止妊娠指征的孕妇90例,宫颈评分≤5,随机分为:观察组(18号双腔导尿管放置宫颈内口24 h,联合缩宫素静滴),对照组(18号双腔导尿管放置宫颈内口12 h,联合缩宫素静滴)。结果比较两组宫颈Bishop评分,引产成功率,分娩情况以及产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结论 18号双腔导尿管促宫颈成熟放置宫颈24 h,更能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引产时间及临产时间,并不增加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超小水囊对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宫颈不成熟是引产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常用促宫颈成熟的方法主要以药物为主 ,如前列腺素 (PGE2 )、蒂洛安等。自 1997年 11月~ 1998年 5月 ,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超小水囊对晚期妊娠、宫颈不成熟孕妇促宫颈成熟 ,并与蒂洛安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94例足月妊娠、有引产指证孕妇 ,阴道检查宫颈 Bishop评分小于 6分 ,随机分为超小水囊组和蒂洛安组。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 (38 4 ~42 3周 )、宫颈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2 .方法 :超小水囊组以专人检查排除阴道炎症及阴道分娩禁忌症后 ,孕妇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  相似文献   

18.
卡孕栓促宫颈成熟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观察卡孕栓促宫颈成熟临床效果。对象为因各种原因需引产的孕妇94例,均为单胎足月头位初产,宫颈评分≤4分,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小剂量卡孕栓置阴道和硫酸普拉酮钠(DHAS)静脉注射,以47例自然临产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各组年龄、孕周及宫颈评分无差异。卡孕栓促宫颈成熟显效率(72.3%)和在用药期间临产分娩率(61.7%)明显高于DHAS组(分别为31.9%和21.3%)。两用药组与自然临产组比较各产程的时间、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副反应。讨论:本文结果说明卡孕栓促官颈成熟效果优于DHAS同时证明卡孕栓不仅是良好的宫颈软化和扩张剂,而且与分娩的动因有关。因此,本文认为小剂量卡孕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是可行的,效果较好,总有效率达95.7%。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PAPC)患者经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经阴道试产的116例瘢痕子宫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试产结局将患者分为试产成功组(89例)和试产失败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前因素(年龄、体重指数、PAPC间隔时间、子宫下段厚度、分娩前宫颈Bishop评分、胎儿估重)和产时因素(潜伏期时间、是否出现尿潴留、临产后胎方位、宫缩情况、潜伏期宫颈Bishop评分)。结果:试产成功率与产妇年龄(35岁)、孕期体重增加(15kg)、上次剖宫产前或后有阴道分娩、PAPC间隔时间、子宫下段厚度(2.5~3mm)、分娩前宫颈Bishop评分(≥4分)、分娩前胎儿估计体重有关(P0.05)。产程中潜伏期时间小于8h,产程中未出现尿潴留,临产后胎方位为枕前位,产程中宫缩强度为"强"、"中"或"可纠正性乏力",潜伏期宫颈Bishop评分为6~8分的试产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年龄小于35岁、上次剖宫产前或后有阴道分娩史、临产后胎方位为枕前位是PAPC患者经阴道分娩成功的有利因素;高龄、孕期体重增加大于20kg、分娩前宫颈Bishop评分4分、潜伏期时间大于12h、产程中出现尿潴留、产程中宫缩为不可纠正性乏力、潜伏期宫颈Bishop评分6分是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间本三酚在不同宫颈评分初产妇引产中的应用。方法 368例需引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促宫颈成熟组(Bishop评分≤3分)186例,引产组182例(Bishop评分≥7分),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间本三酚联合缩宫素应用,对照组单用缩宫素,比较两组产妇宫颈成熟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促宫颈成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宫颈成熟时间、宫颈评分的变化、剖宫产率、引产成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产程时间、宫颈水肿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本三酚不论在促宫颈成熟还是在引产中都能够起到良好的解痉作用,且无不良反应,明显加速产程进展、降低宫颈水肿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引产成功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可重复应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