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估国产Q开关NdYAG激光仪治疗膜性白内障的效果,探讨激光治疗后并发症及其预防,用国产Q开关NdYAG激光仪治疗膜性白内障131例(140眼)。结果,激光膜切开成功138眼(成功率98.6%),视力改善122眼(占87.1%),10眼(占7.1%)视力不变,6眼无视力记录。认为国产NdYAG激光照射是治疗膜性白内障的一种有效方法。膜性白内障的膜厚度、晶体皮质残留量、膜张力及位置等与所需激光能量有关。为防止并发症,不要强求一次治疗成功,须控制好激光焦点及能量,术后以0.5%噻吗心安点眼。  相似文献   

2.
92例(116只眼)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和87例(151只眼)Nd∶YAG激光虹膜切开术后,眼压控制率分别为90.50%和90.01%。术后眼压下降,用药明显减少,房角关闭明显改善(P<0.001)。激光虹膜切开术对视力影响小(P<0.001),但前房出血比手术组多,而对视力、眼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d∶YAG激光联合氪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裂隙灯、房角镜、UBM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108例186只眼,术前30 min 1%毛果芸香碱滴眼充分缩瞳,选择颞上、鼻上中周部、虹膜隐窝或虹膜膨隆处,先采用Coherent Novus Omni氪绿激光预光凝,使此处虹膜变薄或稍凹陷,再予Nd∶YAG激光击穿该处虹膜组织。结果:所有患者均激光一次成功击穿虹膜,术后当天93只眼出现暂时的眼压升高,给予降眼压处理后,术后1 d复诊眼压正常。结论:联合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克服了既往单纯Nd∶YAG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所需能量高、术中易出血、不能一次切穿等缺点,提高了一次切透率,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532 nm半导体激光联合Nd: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76只眼,34只眼行单纯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42只眼行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观察术中能量,术后眼压恢复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前房及房角情况.结果 术前、术后1h、1d、1和4周的平均眼压值,联合激光组分别是(16.07±3.32)、(24.56±3.01)、(18.36±2.01)、(16.12±2.13)和(15.91±2.38)mmHg;单纯激光组分别为(15.98±2.11)、(28.12±3.37)、(19.52±2.47)、(17.22 4-2.24)和(15.87±3.41)mmHg,单纯激光组术后1 h、1 d的眼压升高幅度较联合激光组高.联合激光组周边虹膜均一次透切成功,前房出血较少,前房炎症反应较轻,无视力损伤及角膜、晶状体损伤.结论 532 nm半导体激光联合Nd: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开术具有并发症少、一次透切率高和总能量低等优势,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
对21眼小瞳孔白内障采用虹膜周边横形切开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避免了瞳孔括约肌的损伤,使术后有一个生理性的圆瞳孔。术后平均随访5.8个月,85.7%术后矫正视力达0.5以上。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瞳孔膜。适时、恰当地使用类固醇、散瞳剂及Nd:YAG激光是防治该并发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膨胀期白内障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患者27例27只眼,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1~3h,眼压仍不能控制在30 mmHg以下,立即以波长为514.5nm、光斑直径为500μm、时间为0.2s、功率为240~260 mW的绿光激光行虹膜根部360°房角形成术。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及前房角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激光术后1.5~2.0h,眼压均从36~57mmHg降至15~26 mmHg,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房角有不同程度的加宽。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是快速降低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眼压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用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长期匹罗卡品点眼的临床前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方法 临床前期PACG42例42眼,匹罗卡品点眼时间为12~120个月。以功率为160~320mW、光斑直径为200μm、照射时间为0.4S的Nd:YAG激光先行周边虹膜成形术,后行周边虹膜切除术。观察治疗后激光周切孔、视力、眼压的变化及前房反应等。结果 全部42眼形成有效的激光周切孔,矫正视力无明显变化。术后1h眼压超过21mmHg的有17眼(40.5%)。术后虹膜少许出血有19眼(45.2%),术后前房的炎症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加重。术后6个月眼压为11~20mmHg。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能够有效地治疗长期匹罗卡品点眼的临床前期PACG。  相似文献   

8.
联合激光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早期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早期应用联合激光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例21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患者采用532倍频激光,用低功率、大光斑和长时间与击射部位呈曲线形斜照,略模糊光斑聚焦光凝的周边虹膜成形术式,作用于虹膜根部光凝,产生收缩性的烧灼点,增强物理牵拉作用而使房角开放,同时行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结果 21只眼行532倍频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周边虮膜激光斑收缩,虹膜角膜间隙迅速加宽,使功能关闭的房角不同程度重新开放.联合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解除瞳孔的阻滞,使房水引流功能恢复.20例21只眼术前平均眼压(mmHg)54.9,术后15 min降至39.36,30 min降至28.32,1 h降至20.14.治疗后眼压保持在≤21以下者有17只眼;另有4只眼眼压上限≥21 mmHg,用缩瞳药治疗后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维持治疗.其中有4只眼需用抗青光眼药物维持治疗.5只眼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2只眼前房少许出血.虹膜透切率100.0%,无一例角膜内皮被击伤.结论 早期应用联合激光手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对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对22例(26只眼)行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且于术后第1周,1、3和6个月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形态学定量对比分析。结果激光治疗前与激光治疗后各时间段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定量分析表明,治疗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P<0.05),平均细胞面积及变异系数增加(P<0.05)。结论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对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有一定的损害,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Nd∶YAG激光对 2 5 1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虹膜切除术 :表面麻醉下安放Abraham镜 ,用激光在鼻上或颞上方虹膜睫状体部与周边部交界处 ,切除直径 0 3~0 5mm虹膜 ,能量 4~ 7mJ ,光束圆锥角 16° ,三连发击射 ,平均射 9~ 78次。术前眼压难以控制或基础眼压升高者 ,术后多易激发眼压升高 ,应严密观察眼压变化 ;对眼压有增高趋势者 ,除局部用药外 ,加服醋氮酰胺 ;个别术后房水混浊较明显者 ,结膜下注射氢化泼尼松混悬液 0 4ml,渗出物均吸收…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目的在于观察激光虹膜切除术后眼压的动态变化,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用家兔行激光虹膜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的动态变化,发现术后出现明显的一过性眼压升高,峰值在半小时内出现,随之自然下降,至3小时恢复正常。这种眼压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房水屏障的破坏,房水渗出物突然增加所致,为一过性功能紊乱的可逆变化。术前滴用消炎痛或地塞米松可以减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对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 对22例(26只眼)行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且于术后第1周,1、3和6个月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形态学定量对比分析.结果 激光治疗前与激光治疗后各时间段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定量分析表明,治疗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P<0.05),平均细胞面积及变异系数增加(P<0.05).结论 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对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有一定的损害,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3.
Nd:YAG激光十字形后囊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十字形后囊切开治疗人工晶体眼后发性白内障的技术要点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 对58例接受Nd:YAG激光十字形后囊切开术治疗的的发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患眼中包括不同类型(纤维膜型、Elschnig珍珠型、混合型、伴部分皮质残存型)和不同病情分级(1、2和3级)的后发性白内障,术中根据后囊厚薄和机化程度的不同,以及人工晶体与后囊的距离等,选择能量和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d:YAG激光不散瞳与散瞳后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患者702例,不散瞳组552例,散瞳组1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结果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不散瞳组高于散瞳组。两组患者术后增视效果明显,不散瞳组视力提高迅速。术后并发症比较,不散瞳组眼压升高较散瞳组少;散瞳组易伤及虹膜和人工晶体;两组患者术后玻璃体前界膜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Nd:YAG激光不散瞳和散瞳后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均疗效确切。Nd:YAG激光不散瞳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操作更简单、治疗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眼压影响小,但易伤及虹膜和人工晶体,需医师仔细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的手术特点及曲安奈德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44眼儿童白内障患儿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囊切开术,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22眼,行常规手术方式,术毕前房内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2 mg;对照组:17例22眼手术方式同实验组,术毕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3 mg。结果实验组的前房炎症情况、视力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个月随访,实验组22眼中,后发性白内障1眼,无其他并发症产生。对照组22眼中,后发性白内障6眼、虹膜后粘连2眼、黄斑囊样水肿1眼。结论曲安奈德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能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儿童白内障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6岁因右眼慢性闭角性型青光眼于1998年4月13日入院。入院检查:视力右03,左08,双眼浅前房,虹膜隆起。右眼C/D约为08,左眼04。眼压:右3880mmHg,左20.55mmHg。前房角查:右眼窄Ⅳ,左眼窄Ⅱ。周边视野:右眼管视野,左眼颞侧>70°,鼻侧60°。入院后给予甘露醇、醋氮酰胺及噻吗心安眼液等药物治疗,第3天右眼为22.38mmHg,左眼为17.30mmHg;第4天双眼压正常,但虹膜仍隆起,前房浅。于4月20日行右眼小梁切除术,左眼虹膜周边切除术。术后第1天左眼前房形成,第3天右眼前房形成。双眼结膜过滤形成良好。第6天拆除结膜瓣缝线。第8…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晶体后囊膜切开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432例461只眼接受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法 :波长1 064 nm、脉冲能量1~4 mJ、脉冲2~3、脉宽8 ns、光斑直径50μm、透光率99的Nd:YAG激光"十字形"或"Q形"切开晶体后囊膜,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后囊膜一次性切开成功率98.3%,增视率占99.1%。主要并发症为人工晶体损伤116只眼(25.2%),前房出血3只眼(0.7%)。结论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视力提高明显,成功率高,安全,快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氩激光联合N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23例152眼,随机分成2组。联合激光组用氩激光及Nd:YAG激光对63例78眼进行虹膜周边切开术;Nd:YAG激光组采用Nd:YAG激光对60例74眼行虹膜周边切开术。结果联合激光组一次虹膜穿孔成功100%,Nd:YAG激光组一次虹膜穿孔成功66.21%。联合激光组术中术后并发症较Nd:YAG激光组明显减少。结论氩激光联合N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白内障激光手术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5年应用694 nm Q开关红宝石激光器,随后用193~351nm紫外波段激光,80年代,开始应用红外波段激光。Nd∶YAG激光最早应用于人工晶体眼患者的后囊切开术,也曾用于前囊切开术,但因炎症、眼压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患者在有晶体眼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植入术中,术前行激光虹膜周边切除与术中行虹膜周边切除术的疗效,总结更合理的手术路径。方法将ICL和散光性有晶体眼人工晶体(Toric Implantable contact lens,TICL)植入术的患者35例69只眼,按虹膜周边切除方式的不同分为术前激光周边虹膜切除组21例42只眼和术中虹膜周边切除组14例27只眼,比较术后1、7和28 d的视力、屈光度、色素播散、虹膜出血、眼压升高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1、7和28 d时视力、屈光度、虹膜出血、眼压升高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在术后1和7 d时术前激光虹膜周边切除较术中虹膜周边切除色素播散更为明显,术后28 d两者无明显差异;术后1、7和28 d时术前激光虹膜周边切除组中患者满意度得分更高,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ICL植入术选择在术前行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患者更容易接受,术后满意度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