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氩激光虹膜切除术后暂时性眼压升高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氩激光虹膜切除术后暂时性眼压升高的发生机制,观测了兔眼激光虹膜切除术后房水前列腺素E2(PGE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眼压升高的关系及消炎痛、维生素E等药物的防治作用。结果显示:氩激光术后暂时性眼压升高与房水PGE2浓度升高和SOD活性下降有关,术前应用消炎痛、考的松和维生素C、维生素E对眼压升高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Nd∶YAG激光对 2 5 1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虹膜切除术 :表面麻醉下安放Abraham镜 ,用激光在鼻上或颞上方虹膜睫状体部与周边部交界处 ,切除直径 0 3~0 5mm虹膜 ,能量 4~ 7mJ ,光束圆锥角 16° ,三连发击射 ,平均射 9~ 78次。术前眼压难以控制或基础眼压升高者 ,术后多易激发眼压升高 ,应严密观察眼压变化 ;对眼压有增高趋势者 ,除局部用药外 ,加服醋氮酰胺 ;个别术后房水混浊较明显者 ,结膜下注射氢化泼尼松混悬液 0 4ml,渗出物均吸收…  相似文献   

3.
应用Nd∶YAG激光对314例430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了周边虹膜切开术的146例151眼膜性白内障进行了囊膜切开术。系统地观察了其术后眼压变化。虹膜周边切开术后和膜性白内障囊膜切开术后分别有61.2%和80.8%的病例眼压不同程度的升高。设对照组观察了噻吗心安对激光后眼压升高的影响。对激光后眼压升高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以及防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激光后眼压升高是一过性的临床症状,用药物预防和治疗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噻吗心安是目前预防激光性眼压升高较为理想的药物。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未发现对视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联合激光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早期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早期应用联合激光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例21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患者采用532倍频激光,用低功率、大光斑和长时间与击射部位呈曲线形斜照,略模糊光斑聚焦光凝的周边虹膜成形术式,作用于虹膜根部光凝,产生收缩性的烧灼点,增强物理牵拉作用而使房角开放,同时行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结果 21只眼行532倍频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周边虮膜激光斑收缩,虹膜角膜间隙迅速加宽,使功能关闭的房角不同程度重新开放.联合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解除瞳孔的阻滞,使房水引流功能恢复.20例21只眼术前平均眼压(mmHg)54.9,术后15 min降至39.36,30 min降至28.32,1 h降至20.14.治疗后眼压保持在≤21以下者有17只眼;另有4只眼眼压上限≥21 mmHg,用缩瞳药治疗后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维持治疗.其中有4只眼需用抗青光眼药物维持治疗.5只眼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2只眼前房少许出血.虹膜透切率100.0%,无一例角膜内皮被击伤.结论 早期应用联合激光手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房水荧光素浓度曲线测定法,观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0例(35眼)在行染料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前后的房水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眼压、前房轴深和前房角宽度的改变,并以20名正常人(40眼)作对照分析了其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青光眼患者在染料激光虹膜周切术后,其房水引流阻力较术前明显降低,其眼压、前房轴深和前房角宽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文章对染料激光的优越性和青光眼术后房水循环的改善程度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激光治疗青光眼已成为现代眼科领域中重要部分,各种类型和各个阶段的青光眼均可采用激光治疗。激光通过光凝、造孔和切割等作用增加房水排出或影响房水生成而降低眼压。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几乎完全替代外科虹膜切除术用于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瞳孔阻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用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长期匹罗卡品点眼的临床前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方法 临床前期PACG42例42眼,匹罗卡品点眼时间为12~120个月。以功率为160~320mW、光斑直径为200μm、照射时间为0.4S的Nd:YAG激光先行周边虹膜成形术,后行周边虹膜切除术。观察治疗后激光周切孔、视力、眼压的变化及前房反应等。结果 全部42眼形成有效的激光周切孔,矫正视力无明显变化。术后1h眼压超过21mmHg的有17眼(40.5%)。术后虹膜少许出血有19眼(45.2%),术后前房的炎症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加重。术后6个月眼压为11~20mmHg。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能够有效地治疗长期匹罗卡品点眼的临床前期PACG。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光凝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28例28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用半导体激光光凝虹膜表面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次日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降眼压效果及其手术并发症.结果 28例虹膜新生血管激光光凝后眼压未降低,维持激光光凝前水平.术后1周眼压(12.72±2.47)mmHg,较术前眼压(42.18±6.46)mmHg明显降低(t=13.21,P<0.01).随诊12个月,眼压为(17.15±2.11)mmHg,控制良好.术后1年功能性滤过泡24只眼,占85.7%.无浅前房、滤过泡渗漏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半导体激光光凝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92例(116只眼)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和87例(151只眼)Nd∶YAG激光虹膜切开术后,眼压控制率分别为90.50%和90.01%。术后眼压下降,用药明显减少,房角关闭明显改善(P<0.001)。激光虹膜切开术对视力影响小(P<0.001),但前房出血比手术组多,而对视力、眼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眼压升高的因素。方法:对选取病例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影响术后眼压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前房内反应(房闪)与术后第1 d眼压有相关性。结论:眼内粘弹剂的残留、小梁网滤过功能、血-房水屏障破坏可使老年性白内障眼术后眼压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532 nm半导体激光联合Nd: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76只眼,34只眼行单纯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42只眼行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观察术中能量,术后眼压恢复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前房及房角情况.结果 术前、术后1h、1d、1和4周的平均眼压值,联合激光组分别是(16.07±3.32)、(24.56±3.01)、(18.36±2.01)、(16.12±2.13)和(15.91±2.38)mmHg;单纯激光组分别为(15.98±2.11)、(28.12±3.37)、(19.52±2.47)、(17.22 4-2.24)和(15.87±3.41)mmHg,单纯激光组术后1 h、1 d的眼压升高幅度较联合激光组高.联合激光组周边虹膜均一次透切成功,前房出血较少,前房炎症反应较轻,无视力损伤及角膜、晶状体损伤.结论 532 nm半导体激光联合Nd: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开术具有并发症少、一次透切率高和总能量低等优势,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氩激光联合N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23例152眼,随机分成2组。联合激光组用氩激光及Nd:YAG激光对63例78眼进行虹膜周边切开术;Nd:YAG激光组采用Nd:YAG激光对60例74眼行虹膜周边切开术。结果联合激光组一次虹膜穿孔成功100%,Nd:YAG激光组一次虹膜穿孔成功66.21%。联合激光组术中术后并发症较Nd:YAG激光组明显减少。结论氩激光联合N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前房穿刺联合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同治疗时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急性发作患者64例64只眼,按急性发作后不同就诊时间分为三组:A组患者20例20只眼,就诊时间在24 h以内;B组患者23例23只眼,就诊时间24~72 h;C组患者21例21只眼,就诊时间72~120 h。在保守治疗眼压控制不佳的情况下行前房穿刺联合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治疗,观察患者眼压、前房角开放及视力情况。随访时间6~18个月。结果治疗后A组17例(85.0%)、B组12例(52.2%)、C组4例(19.05%)在未用药或局部滴用1~2种降眼压药物后眼压可控制至目标眼压。治疗后有效率:A组优于B组(P0.05);B组优于C组(P0.01)。其余31例31只眼接受了滤过手术。治疗后三组患者前房角开放180°者分别为:A组18例(90.0%)、B组13例(56.5%)、C组4例(19.1%);A组优于B组(P0.05),B组优于C组(P0.01)。三组患者术后眼压可控制,术后2 d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A组优于B组(P0.05),B组优于C组(P0.01)。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早期(48 h)行前房穿刺联合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可以有效控制眼压、开放房角,防止青光眼病变的继续发展,减少甚至避免行滤过性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激光虹膜根切术后房角的变化。方法选取诊断为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及原发性房角关闭(PAC)患者13名(15眼),使用前节裂隙灯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在虹膜激光术前后进行眼前节的测量,比较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下-虹膜空间面积(TISA)和750μm房角角度(ACA 750)等监测指标。结果除前房深度外,各项检测指标在术后10 min、1 h及1 d均较术前有明显差异(P〈0.01),而术后各时间段指标互相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及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激光虹膜周切术后,前、后房压力恢复平衡,房角增宽,解除了瞳孔阻滞,从而可以防止房角进一步发生关闭,对闭角型青光眼的预防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以Nd:YAG激光(波长1064nm,能量为2.6~3.8mJ,脉冲1~2个),击穿虹膜,分别于术前1h,术后7、14d应用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角膜中央部和角膜周边5点处,角膜内皮细胞最大细胞面积、最小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百分率、细胞面积标准差、角膜密度。 结果术后14d,中央部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周边部5点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细胞面积增加,最小细胞面积增大,细胞密度减少,六角形细胞百分率增加,且以上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对角膜内皮有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rhbFGF)对激光眼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采用氩离子激光照射(功率180~270mW)致视网膜损伤的恒河猴分4组,每组4只。其中2组动物自照射后11~12h开始每3天1次分别球后注射rhbFGF1μg/kg和2μg/kg,1组动物于相同时间注射地塞米松1mg/kg作为阳性对照,另1组为照射对照组。激光照射后即刻和7、14、21、28天行眼底彩色照相,记录激光损伤灶的形态变化,每天进行检眼镜观察。每组各有1只猴于照射后7、14、21、28天行双眼球摘出术,分别作眼底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与地塞米松组和照射对照组比较,rhbFGF治疗组动物视网膜损伤斑明显变浅淡,色素沉着减少,视网膜损伤斑面积明显缩小(P<005),愈合修复较快。rhbFGF不仅能促进视网膜损伤区的细胞增生,而且能减少视细胞的损伤和缺失。结论rhbFGF对激光视网膜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和分析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hakic IOL)植入前应用Ar+激光联合Nd∶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和单纯Nd∶YAG激光虹膜周切术的成功率和临床变化。方法高度近视眼患者60例112只眼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联合激光组54只眼,先应用Ar+激光对拟周边虹膜切开部位进行环形击射,再以Nd∶YAG激光进行集中击射,直至将虹膜切开孔直径≥2.0 mm;另一组为单一激光组58只眼,直接应用Nd∶YAG激光对选定拟周边虹膜切开部位进行击射,直至虹膜切开孔直径≥2.0 mm。激光术后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的眼压变化、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联合激光组和单纯Nd∶YAG激光虹膜周切术术前平均眼压分别为(15.54±2.84)mmHg、(15.32±2.58)mmHg,术后30 min平均眼压分别为(16.96±3.90)mmHg、(16.43±4.57)mmHg,较术前均有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联合激光组和单一激光组虹膜周切术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 151.2±232.3)个/mm2、(3 158.3±236.5)个/mm2,phakic IOL植入术后1个月分别为(3 068.1±265.9)个/mm2、(2 972.3±290.3)个/mm2,较术前均有降低(P0.05),但两组间变化幅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联合激光组仅1只眼需行二次激光手术,16.7%发生虹膜出血,出血量较少;而Nd∶YAG单一激光组5只眼行二次激光手术,25.9%发生虹膜出血,出血量相对较多。结论联合激光手术对高度近视phakic IOL植入术前虹膜周切术较单纯Nd∶YAG激光虹膜周切术有优越性,虹膜切开成功率较高,出现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effect of 1% dopamine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pupillary diameter and hemodynamic parameters after its local application in the rabbit eye. Our results show that locally applied dopamine caused an initial increase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1 h), followed by its decrease that was the most pronounced 3 hours later. Mydriasis was an immediate effect of dopamine, which persisted until the end of the second hour. There were no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Although the exact mechanism of dopamine effect on IOP is not known yet, our results point out that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decrease fo aqueous humor 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