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健 《江西中医药》2008,39(1):41-41
鼓胀病为中医的四大顽症之一,也是现代医学上的疑难病症,笔者师从于孙守才教授及常占杰主任医师,学习中医肝病的治疗,在前贤对于鼓胀论治的基础上,聆听老师教诲,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自己运用中医治疗鼓胀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
蒋俊民 《新中医》2020,52(16):199-202
正鼓胀可归属于现代中医学的肝胆系统病证,中医典籍中亦载有单腹胀、臌、蜘蛛蛊等不同病名,在治疗方面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虽然历代中医典籍记载的治疗方药数量众多,但实际临床疗效却不尽人意。鼓胀被历代医家列为"风、痨、鼓、膈"四大顽症之一,可见鼓胀的治疗棘手。《针灸神书》载:"针能主表,药能主里,针药并行,方可为医,倚功  相似文献   

3.
正卢秉久教授,辽宁省名医,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优秀中医人才。行医治疗肝胆疾病三十余载,喜爱四大经典,是名老中医王文彦的关门弟子。临床遣方用药经验深厚,尤其在肝硬化辨证施治上有较深的造诣。肝硬化,中医称之为鼓胀,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病机交错复杂,病情缠绵,病程较长,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卢老师对鼓胀治疗有其独到巧妙的见解,并提倡鼓胀以分段治  相似文献   

4.
扶土抑木法治疗肝硬化腹水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肝脏慢性、弥漫性、进行性疾病,肝硬化难治性腹水阶段病情危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的晚期表现,它属于中医“鼓胀”范畴,易出现腹水反复,笔者运用中医扶土抑木法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4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胸腹水属临床难治之症,中医多归属鼓胀、痰饮范畴.中医将鼓胀视为"风、痨、鼓、膈"内科四大顽疾之一,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跟随导师临诊,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肝硬化胸腹水取得较好疗效,现举典型病案1例如下. 申某某,女,65岁,住院号2239007. 主因胸闷,憋气,不能平卧2月于2011年5月9日入院.  相似文献   

6.
<正>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早期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鼓胀范畴。从中医鼓胀而言,由于黄疸、积聚等失治发展而来,病变脏腑病及肝、脾、肾三脏,三脏同损,形成气滞、血瘀、水阻的病理改变,为中医四大难证之一(风、痨、鼓、膈)。本人临床诊治鼓胀病有些粗浅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常占杰主任医师调治鼓胀病原则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占杰主任医师在前贤对于鼓胀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20余年的临床体会,总结出对于鼓胀治疗的用药经验,其认为鼓胀病位在肝,涉及脾、肺、肾多脏;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转运,肺失通调,肾失开合,致气滞、血瘀、水停互结于腹中,临床以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表现;证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需攻补兼施,遵循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原则。现将老师治疗鼓胀的用药思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美智 《河北中医》2012,(10):1549-1550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隐痛、肝区可有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进行性乏力、消瘦及不明原因的发热、水肿、黄疸,食欲明显减退,可出现恶心、呕吐,疾病发展到晚期常伴有脾大、腹水等。中医学认为,肝癌属中医肝积、肝壅、癥瘕、鼓胀、胁痛、黄疸等范畴。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充分发挥中医治疗优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久病及肾"理论在鼓胀病中的体现和证治应用。方法:对鼓胀病中医相关病机的梳理、对鼓胀病"久病及肾"理论的阐释及分析"久病及肾"理论在鼓胀病治疗方面的总结。结果:中医学"久病及肾"的学术观点在鼓胀病的发展、转归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印证。结论:遵循鼓胀病"久病及肾"的病机及整体辨证规律,对肝病提出"从肾论治"的证治观点。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4,(12):1671-1672
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成冬生主任医师分析鼓胀病的病因病机,在传统认识肝脾肾三脏功能障碍,气滞、血瘀、水蓄互结腹中的基础上,认为脾肾阳虚,尤其是肾阳虚衰才是鼓胀病的基本病机,提出从温补脾肾入手,并依据三焦辨证分型论治鼓胀病,体现出中医个体化治疗的特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腹水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目前西医尚不能有效控制其疾病的进展。中医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在临床疗效、缓解症状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名家名方及中医内外治法结合等方面对中医药诊治肝硬化腹水进行综述。中医对肝硬化腹水的研究已不断深入,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鼓胀的认识,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贴合临床实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顽固性肝硬化腹水中医称之为"鼓胀",其辨证论治思路灵活,与西医治疗相比复发率较低、预后较好。鼓胀的治疗主要从肝脾肾三脏着手,注重疏肝、健脾、补肾,扶正与祛邪兼顾,用药择虚实缓急,故行气化湿、活血化瘀均适可而止,适时助以扶正,临床观察远期疗效好,值得总结借鉴。  相似文献   

13.
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是指临床上肝硬化腹水病人经过多种方法治疗而腹水难以消退的疾患 ,属危症重症之一。据笔者长时间的临床探索 ,结合古代治疗此类疾病的经验 ,总结出应在突出中医辨证施治基础上注意补气活血等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肝硬化腹水在中医属“鼓胀”范畴 ,古代医籍多有论述 ,但在临证时并发症较多 ,病证也较为复杂。笔者认为水湿内停主要是由于正虚 (气虚、脾虚、阴虚 ) ,肝郁血滞 ,中州不运 ,湿热凝结成痰 ,瘀阻血络 ;更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三焦气化不利 ,气血运行不畅 ,水湿不化 ,…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非酮症性偏身舞蹈症为临床上的难治病之一,属中医颤病范畴,因此治疗上多从肝论治,《黄帝内经》有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硬化腹水为临床又一难治病,属中医鼓胀范畴,治疗亦从肝入手。本案患者糖尿病及肝硬化病史多年,形体精瘦,久病体弱,脾失运化,水饮内停,风痰相搏,筋脉失养,虚实夹杂,合而发为本病。针对本案患者,用针刺、穴位埋线、隔甘遂灸诸法,使颤病止、鼓胀消,且疗效持久,特此报道此案,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5.
李郑生教授是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研工作40余年,对临床中医内科杂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治疗脾胃肝胆系疾病。鼓胀为本虚标实之证,其发病脏腑在肝,与脾的关系尤为密切。李师认为:该病的病机演变为脾虚、肝郁、血瘀、水裹,尤以脾脏为形成鼓胀腹水之枢纽。李师临证根据脾虚、肝郁之轻重不同及疾病病机之转化,随之调整药物的组成与剂量,将健脾益气法贯穿始终,临床疗效显著。同时注意调畅情志、调整饮食等。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肝叶硬"与肝硬化的病因病机和主要特征,认为肝硬化在目前中医学术界尚无统一命名。根据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胁痛""黄疸""积聚""鼓胀"等病症范畴。有黄疸者诊断为"黄疸",无黄疸者,依其主要表现的不同而诊断为胁痛、积聚、鼓胀等这是临床常用的肝硬化中医病名诊断方法,然而临床上许多患者既无黄疸,又无胁痛,无鼓胀,肝脾亦无肿大,尚无积聚可言。"肝叶硬"是中医对肝硬化的最优病名诊断。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发展至腹水形成,即属于中医鼓胀病的范畴,预后甚为不良。近年来对此病的报导不少,并已取得一定的疗效,然尚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阴虚的鼓胀,病情较重,治疗用药甚感困难,病程中变化多,易反复,易恶化,预后不良。为进一步提高其疗效,个人认为探讨阴虚鼓胀的病机,交流这方面的治疗经验,甚为必要,茲从临床观察和体会,提出管见,供医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阴虚鼓胀证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虚鼓胀证治探析赵文霞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主题词鼓胀/中医病机鼓胀/中药疗法一贯煎/治疗应用鼓胀有虚实之分。实胀当祛邪,虚胀应扶正,阳虚鼓胀易治,阴虚鼓胀难疗。对于阴虚鼓胀,治当柔肝滋肾,养阴利水,然尺度最难掌握。若柔肝养阴太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鼓胀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中医自拟鼓胀方治疗的4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本院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HBsAg、HBeAg及HBV-DNA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鼓胀方具有改善肝功能、有效消退肝腹水、预防肝纤维化及有效抑制HBV等作用,可于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王邦才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杏林悬壶三十余载,勤求博采,熟谙经典,学验颇丰,尤其擅长治疗肝胆疑难病症。本文就其治疗阴虚瘀毒型肝硬化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根据肝硬化临床表现和体征,代偿期可归属中医学"积聚"范畴;失代偿期,出现腹水征象则属"鼓胀"范畴,还可涉及"黄疸""胁痛""水肿""血证"等病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