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晶状体不全脱位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系统病例研究.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低能量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6例(16眼),其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手术根据晶状体脱位情况,行低能量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低能量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囊袋张力环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出院后随访2~6月,平均(4.0±2.3)月.结果 16例术后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所有术眼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术后无晶状体脱位、眼压升高或玻璃体脱出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白内障低能量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减轻术后前房反应,减少并发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同轴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拦截劈核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并与同轴1.8 mm微切口十字架法超声乳化晶状体核手术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85岁以上高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2例(4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拦截劈核组:同轴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拦截劈核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21眼;十字架法超核组:同轴1.8 mm微切口十字架法超声乳化晶状体核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21眼。分别记录2组的平均超声能量(AVE)和有效超声时间(EPT),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视力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组AVE、E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8、3.175,P<0.01)。术后l d拦截劈核组的视力与十字架法超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6,P<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2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6、0.176、0.216,P>0.05)。术后l d、1周、1个月、3个月拦截劈核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十字架法超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53、6.076、2.202、2.133,P<0.01)。2组患者术中前房稳定,均无切口热损伤。结论 对高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同轴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拦截劈核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缩短了术中超声乳化的时间,减小了平均超声能量,对角膜内皮的影响小,术后视力恢复快,降低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白内障小切口水平手法劈核与超声乳化摘除手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2007-11/2009-08间210例249眼行小切口水平手法劈核白内障手术,199例227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均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散光、术中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术后1mo小切口非超乳和超乳的视力≥0.5分别为205眼(82.3%)和191眼(84.1%),术后3mo散光分别是(0.95±0.51)D和(0.89±0.78)D,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反应术后1mo全部消退。无术后感染或角膜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近,同样具有安全、视力恢复快、术后散光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mm微切口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技术及可行性,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我们对86例(117只[)老年性白内障施行了双切口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2mm微切口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灌注劈核器进行了相应改造,对超声乳化仪技术参数进行了筛选调整。于3点和11点方位角巩膜缘分别行1.2mm×1.2mm、1.5mm×1.2mm切口,灌注劈核器、超声乳化无套管探头分别通过双切口进入前房,超声能量采用间歇释放/强度线性调整模式,采用快速劈裂法乳化核组织,扩大切口至2mm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观察手术中超声能量应用情况、乳化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追踪观察术后视力及散光情况。结果超声能量和乳化时间:核硬度为II级者平均应用能量(3%)/平均乳化时间为(0.57±0.37)min;III级核平均应用能量(8%)/平均乳化时间为(068±0.58)min;IV级核平均应用能量(11%)/平均乳化时间为(1.35±0.95)min。术后首日裸[视力≥0.5者占94.3%,≥1.0者占40.5%;术后一周,平均散光(0.76±0.59)D,与术前散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17只[中,9只[(7.7%)术后切口周围浸润水肿,1-2天后恢复透明,无角膜切口灼伤、严重水肿、后囊破裂、切口漏液、前房异常等并发症。结论微切口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为更新人工晶体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具有临床的可操作性和开拓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钩长2.5mm劈核钩在2.2mm微切口下,应用改良预劈核方式进行白内障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行扭动模式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白内障患者247例320眼,根据术中碎核方式,分为改良预劈核组和常规乳化拦截劈核组。其中改良预劈核组省略水分离步骤,使用加长劈核钩从6∶00位前囊膜下贴囊袋内壁探入囊袋与晶状体间隙,绕过晶状体赤道,待劈核钩前端至晶状体后极时向上用力与进入前房的超声乳化头在不使用超声的状态下挤切劈裂晶状体核为两半,转核、并反复多次劈核。对照组用常规拦截劈核法。术前记录包括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计数,术中记录平均超声能量(AP)、实际超声乳化时间(U/Stime)、平均累积能量符合参数(AECP)、前房BSS灌注量和手术并发症,观察术后1wk角膜水肿的情况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将两组同级核硬度的亚组进行比较,改良预劈核组的平均超声能量、实际超声乳化时间、累积超声能量时间和前房BSS灌注量、1wk角膜内皮丢失率均低于拦截劈核组(P<0.05)。结论:使用改良预劈核扭动模式白内障超声乳化的方法可提高手术超声能量利用效率、减少手术中前房灌流量,并进一步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患者角膜内皮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九千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年龄 45~ 10 1岁的老年性白内障 90 2 5例 92 40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后随访 2周~ 12月 ,观察其效果。结果 术后视力 :无眼底病的 8942眼视力在 0 .5以上者 875 5眼 (97.91% ) ,术后视力或矫正视力在 1.0以上者 73 15眼 (81.80 % )。术中术后并发症随着经验的积累而明显减少。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早期反应轻及视力恢复快的优点。手术效果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而提高。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先天性白内障摘出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的临床疗效,讨论其手术治疗的时机、术式、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对先天性白内障患者52例7l眼,l0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6l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满意,葡萄膜炎及后囊膜混浊为术后主要并发症。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术后抗弱视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伴核性白内障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对78例(78跟)高度近视伴核性白内障在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麻醉满意度,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表麻下无痛苦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d视力≥0.5者46例(46眼),占58.97%;术后1周视力≥0.5者58例(58眼),占74.35%.结论 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是高度近视伴核性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连续模式、脉冲模式)与冷超声乳化术(爆破模式)术后早期的疗效比较,为选择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术式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对我院2007-11/2008-09的Ⅲ级以上核白内障患者做冷超声乳化术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比较它们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种手术均成功完成,冷超声乳化术较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角膜内皮计数和平均超声时间这两项指标更优越,在中央角膜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方面也较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相当甚至更好。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脉冲模式各项指标较连续模式更优越,但某些指标的优越程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冷超声乳化摘除Ⅲ级以上核白内障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提高明显,无角膜损伤,较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同样甚至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超声乳化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42例(46眼)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施行3.5mm角巩膜隧道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1天视力≥0.6者28眼(60.87%);术后3月视力≥1.0者27眼(58.7%)。术后1月角膜散光平均为(1.12±0.48)D,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后囊破裂1眼;术后轻度角膜水肿7眼(15.22%),房水闪光5眼(10.87%),均于1周内消退;后囊浑浊1眼。结论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术后并发症较少,视力恢复尚好,手术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