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主要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本研究旨在了解和掌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种的构成,以及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癫痫伴发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等主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情况,从而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制定可行的治疗措施及社区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季燕 《中国医院统计》2023,(4):289-293+298
目的 了解某院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为精神疾病防治和医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某精神病二级专科医院2012—2021年住院精神病人病案首页信息,以出院主要诊断为指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5 985例住院患者中男性3 041例,女性2 944例,男女性别为1.03∶1,年龄段主要分布在40~59岁;前10位疾病患者占91.98%,分别是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离[转换]性障碍、抑郁发作、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复发性抑郁障碍、脑损害和功能紊乱以及躯体疾病所致的其他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躁狂发作、其他焦虑障碍。将2012—2016年与2017—2021年数据进行疾病顺位对比分析,发现位次、占比均有变化。结论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专科医院的主要收治疾病,及时掌握精神疾病的构成变化情况加以分析、研究,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疾病谱特点,以期为医院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策略。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2019年精神疾病住院患者20917例的病案首页数据,回顾性分析患者基本情况、病种分布、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病种变化趋势。结果住院患者男女之比为1:1.48;患者年龄中位数为31岁,青年组最多(66.49%);精神病出院患者的前6位疾病的顺位变化不大,疾病谱有一致性;精神疾病病种分布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在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障碍、进食障碍疾病的占比显著高于男性,而男性在精神分裂症、使用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强迫性障碍、躁狂发作疾病的占比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中排名前5位的疾病、女性患者中排名前4位的疾病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分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某精神专科医院主要发病患者为青年,女性多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多,根据其分布特征提出强化重点学科建设、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探索临床路径护理等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重型精神疾病[1]是指精神活动严重受损导致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身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表现有幻觉、妄想、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并且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等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目前六种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患病率及人口统计学特征,为制定严重精神障碍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30日前纳入深圳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宝安区患者,对其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宝安区共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7 835例,现住址在宝安区的患者共有6 408例。全区报告患病率为1.97‰,其中最高的是西乡街道(2.95‰),最低的是新桥街道(0.83‰)。在六种严重精神障碍中,精神分裂症最多,占60.82%,其次为双相情感障碍(17.03%)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15.48%)。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8~44岁年龄组(61.01%),文化程度较低,未婚人士居多;患者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44%和1.46%;个案管理率为3.17%。在2010―2018年间,年度登记病例数和报告发病率都呈现双峰型变动趋势。  结论  精神分裂症是宝安区严重精神障碍综合防控的重点病种,不同类型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具有不同的人口统计学构成,患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和个案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对儿童精神病性障碍的早期识别能力,本文介绍了儿童青少年期起病精神病性障碍的早期征兆,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的先兆性症状和主要临床表现的儿童特点、鉴别诊断要点,以及一种将列入DSM-V中的新型儿童精神障碍,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的主要特征。最后,对儿童青少年精神病性障碍的预防提供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四川5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住院老年人的精神疾病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以病历为依据,调查四川省成都市、绵阳市、自贡市、泸州和攀枝花市5个地区的5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住院老年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病例资料。结果共收集有效数据1 080例,其中精神分裂症占27.4%,器质性精神障碍占36.6%(其中脑功能损害所致的精神疾病占16.8%,老年痴呆占19.8%),心境障碍占21.1%(其中双相障碍占4.2%,抑郁占13.6%,躁狂占3.3%),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占3.2%,神经症占9.3%,其他占2.4%。男性住院老年人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女性老人,女性住院老人患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的比率显著高于男性老人,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都、自贡和攀枝花的3所精神病医院住院老年人罹患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比率最高,绵阳、泸州的2所医院住院老年人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比率最高。农村住院老年人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比率最高,城市住院老年人患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比率最高。低龄老人患精神分裂症的比率最高,高龄老人患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比率最高,随年龄的增加,住院精神疾病老年患者人数减少。结论 5所住院精神疾病老人排名前3位的疾病类型为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精神障碍类型存在性别、地区、居住地、城乡和年龄的差异。政府部门和医务工作者应针对重点精神障碍加强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收集2012年6月--12月份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舟山市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双向转诊精神病患者的数据。1.2方法通过双向转诊平台收集数据及对病人家属的访谈.分析转诊成功和未实现转诊的具体原因。转诊条件:(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患者转诊至舟山市精神专科医院的条件,病情出现反复;出现明显精神症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不能控制;因技术、药物等条件限制不能诊断、治疗。(2)舟山市精神专科医院将患者转诊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条件.经过系统住院治疗,目前病情稳定、服用维持量药;家属要求就近医疗。(3)要求双向转诊的重性精神科疾病的病种,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描述我国≥15岁人群精神残疾的流行强度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相关资料,计算≥15岁人群精神残疾的残疾率和构成比。结果 共调查771797户2526145人,其中≥15岁多重残疾者15155人,残疾率为6.01%。;单一残疾者11501人,残疾率为4.57%。。单一精神残疾者中精神病性障碍的构成比为64.58%;心境障碍和癫痫的构成比分别为6.28%和6.27%;神经症性障碍占5.95%;痴呆占5.19%;其余精神障碍占11.74%。精神病性障碍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损害最严重,其次为痴呆、其他器质性障碍以及癫痫残疾者。痴呆致残最为严重,一级残疾构成比达44.89%。心境障碍和神经症性障碍所致残疾的功能损害较轻,但构成比较高。结论 第二次抽样调查的精神残疾率高于第一次,精神病性障碍为精神残疾中最主要的致残疾病,痴呆是致残最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近5年黑龙江省神经精神病医院住院患者的费用情况,探求黑龙江省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费用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2017年出院的7 558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费用构成分析,并对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住院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药费占比逐年降低,治疗费用占比逐年上升。影响平均床日费的主要因素,按其对平均床日费作用由大渐小依次为:住院天数,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年龄、患者来源、全自费、全公费、住院次数、其他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和妄想性精神障碍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论:精神疾病患者住院费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采取综合控制措施,才能有效控制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增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流浪精神病患者精神疾病的种类及其伴发的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肇事肇祸的临床特征,为政府救助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08-2014年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救助的2 332例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病案资料为研究对象,并利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年间南宁市流浪精神病患者2 332例,平均年龄(30.34(10.12)岁;区内患者比例63.7%,以2012年入院400人为最高占总比17.2%;精神疾病以精神分裂症(70.2%)为主;合并传染病患者361(15.5%)例,21~40岁年龄段患传染病比例较其他年龄段大;肇事肇祸患者742(31.8%)例,男性肇事肇祸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外省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高于本市的(P0.001),离异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高于已婚患者(P0.05),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54.4%)高于心境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52.4%),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34.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是流浪精神病人的主要精神病种,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流浪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高,呼吁政府关注流浪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公共卫生问题,改善其生存条件,帮助其社会功能的恢复,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12.
<正>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严重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6种精神疾病。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约1 600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约780多万[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社会危险性评估,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市1 392例符合"ICD-10"编码的6大类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分性别、病种、年龄进行危险性评估,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性别比1.91,男女社会危险性类似;患者的社会危险性与疾病种类(病例数)及年龄有关联(列联系数C为0.306、0.169);各病种(病例数)的社会危险性比较以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最高,癫痫伴发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其次,双相情感障碍最低;各年龄组比较以30~44岁最高,45~59岁及≥60岁次之,30岁最低。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癫痫伴发精神障碍及30~45岁组的社会危险性较高,社区管理上应对其实施有效治疗及监管,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进行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在册管理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4种主要精神障碍患者人口学分布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截至2016年9月,闵行区在册精神障碍患者人数8 972例,时点患病率为3.53‰,男女构成比为1:1,未婚:在婚=0.97:1。医疗费用来源主要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最多占34.6%,小学占25.1%,文盲及半文盲占18.8%,高中及专科占18.1%,本科及以上占3.4%。8 972例患者中4种主要精神障碍患者占89.1%,依次为精神分裂症4 282例,精神发育迟滞3 08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416例,双相情感障碍208例。不同诊断的精神障碍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和经济情况分布上均有差异。结论精神障碍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是社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不同类型精神疾患具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在社区管理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精神病患不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的死亡特征及其对寿命的影响,为严重精神障碍的防治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甘肃省精神卫生监测信息系统”中导出2014—2020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信息,利用Excel 2019以及SPSS 26.0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和潜在减寿率(PYLLR)分析严重精神障碍造成的寿命损失。结果 2014—2020年甘肃省共死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0 025例,其中死亡最多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共7 165例,占71.5%;平均死亡年龄为56.46SymbolqB@16.58岁,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病死率从2014年12.11‰上升到2020年17.09‰,其中精神分裂症的病死率最高,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病死率上升最明显,从2014年0.65‰到2020年2.54‰;躯体疾病是主要死因,占46.7%;1~69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造成的PYLL为179 040.32人年,AYLL为23.96年,PYLLR为7.44‰;其中,导致寿命损失最多的是精神分裂症为115 957.42人年,AYLL最高的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结论 严重精神障碍是导致人群寿命损失和早死的重要疾病,躯体疾病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应加强患者健康管理,多策并举,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切实降低病死率,提高健康寿命年。  相似文献   

16.
首发精神分裂症性别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秀英  伍毅 《职业与健康》2004,20(1):136-137
目的比较分析男女两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2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BPRS、SANS、SANS、LES评定及有关情况给予调查.结果平均初发病年龄,男性(24.84±8.03)岁,女性(27.96±9.65)岁,差异有显著性(F=25.01,P<0.05);未婚比例:男性59.7%,女性38.33%,差异有显著性(χ2=5.78,P<0.05);男性患者首次发病遇到的生活事件比女性高,差异有显著性(χ2=4.2,P<0.05);精神症状比较:妄想男性多于女性,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女性多于男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前非自愿住院治疗在我国精神专科医院中普遍存在,但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精神障碍患者的入院治疗应落实自愿原则。本文结合目前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治疗的新要求,对精神专科医院在落实精神卫生法自愿原则方面提出建议,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精神卫生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流浪救助对象精神病人疾病构成情况,为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流浪救助对象精神病人的出院病案,对其疾病构成及顺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5位精神疾病构成依次为:精神分裂症、急性而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发育迟滞、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结论了解和掌握流浪救助对象精神病人疾病构成,能更好地为此类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精神病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针对特殊的服务对象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2004-2008年989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376例次,感染例次率为3.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33.5%)、上呼吸道(32.7%)、胃肠道(14.7%)为主;以无陪护长期住院男病区和老年病区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病区;以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及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人群。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实施前后精神专科医院封闭式病房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方式及危险度评估的变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并比较《精神卫生法》实施前后某精神专科医院的两个封闭式病房入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方式及危险度差异。结果《精神卫生法》实施前后分别收集有效问卷129份和131份,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精神卫生法实施后,自愿住院患者比例增加,强制住院患者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诊断均以精神分裂症为主,但《精神卫生法》实施后非精神分裂症患者比例有所增加(P0.05);入院患者的危险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卫生法》实施后封闭式病房自愿住院患者比例仍偏低,建议采取扩建开放式病房、规范非自愿住院程序等措施进一步落实自愿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