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高密市历年麻疹发病与麻疹疫苗接种资料,以探讨麻疹发病与疫苗接种的关系。 将1951~1994年分为四个阶段,1951~1970年为麻疹疫苗接种前阶段,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1000.02/10万;1971~1978年为麻疹疫苗开始接种阶段,年平均发病率为270.40/10万;1979~1986年为计划免疫阶段,年平均发病率为25.21/  相似文献   

2.
我市自1968年实施麻疹疫苗接种以来,麻疹发病率呈大幅度下降,特别是从1986年起麻疹发病率基本控制在2/10万以下,但1990年麻疹疫情出现较大回升,并在启东市出现较大规模的暴发疫情。为探讨麻疹发病因素和流行原因,现将1984~1997年麻疹发病因...  相似文献   

3.
<正>福田区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区,1985年起将麻疹纳入计划免疫管理,1988年疫苗接种率达85%以上,1990年达90%以上,从1994年起维持在95%以上。麻疹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每隔3~4年麻疹出现流行高峰,峰值大于10/10万,呈周期性流行。1985~2000年年均发病率6.82/10万,15岁以下病例占70.33%。消除麻疹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麻疹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传染病,自实施麻疹疫苗接种特别是实行EPI规划以来,麻疹的发病率逐年降低,我市已连续4年发病率控制在5/10万以下。在消灭脊灰工作已进入最后证实阶段之际,卫生部印发了《加速控制麻疹的规划指南》,把麻疹作为继脊灰消灭之后又一个要控制的疾病。为达到这一目的,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同时,一九九九年三月我市实施了8月龄一7岁儿童的首次麻疹强化免疫活动。为减少风疹对麻疹监测的干扰,同时对8月龄一7岁儿童实施了风疹疫苗接种。为了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现将我市麻疹强化免疫、风疹疫苗接种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5.
麻疹在儿童中发病率高,呈周期性流行,开展麻疹疫苗免疫后,发病率逐年下降,为掌握其发生和流行规律,以利于制订防治对策,现将我市1965—1994年麻疹流行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麻疹是儿童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多见于8个月以上儿童,但在广泛推行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流行特征发生改变,发病年龄呈现两极发展,婴幼儿和成人的发病率增高。为有效控制平阳县麻疹疫情,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现就平阳县2008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福田区1985~2000年控制麻疹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实施控制措施后麻疹的流行特征,探讨今后消除麻疹的对策。方法 分析1985-2000年福田区麻疹疫苗接种资料,疫情报告资料和1998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资料。结果 福田区麻疹疫苗接种率从1985年的69.7%上升到2000年97.3%,随着接种率的提高,麻疹发病率从前期(1985-1989年)的9.26/十万下降到后期(1995-2000年0的6.25/十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麻疹发病仍呈周期性,且高峰期发病率高于10/十万,70.82%病例无接种史或接种史不详,15岁以下病例占病例总数的70.33%,且该人群抗体保护水平低。结论 福田区麻疹控制处于较差水平。需要实施普种,维持高覆盖率,强化免疫三个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8.
了解麻疹的发病与疫苗接种的联系,并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依据,现将1987~1996年嘉兴市麻疹发病与免疫接种关系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人口资料来自市统计局,其他资料来自嘉兴市卫生防疫站档案室.2 结果2.1 麻疹发病与疫苗接种概况 1987~1996年,嘉兴市共发生麻疹1873例,平均年发病率为5.87/10万,无死亡病例.出现两次小高峰,1990年13.31/10万、1994年17.29/10万,其他各年均在10.00/10万以下.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卫生部《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的目标 ,掌握哈尔滨市动力区麻疹流行规律 ,现将动力区 195 9~ 2 0 0 1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麻疹发病资料、血清学检测结果、麻疹疫苗接种率来源于动力区卫生防疫站历年资料档案。1 2 统计方法流行病学统计方法。2 结果2 1  195 9~ 2 0 0 1年麻诊疫苗接种与麻疹流行情况195 9年以来 ,动力区麻疹发病每隔 3~ 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 196 4年发病率最高 ,发病 5 931人 ,死亡 2 8人 ,发病率 394 7 5 3 10万 ;1990年发病率最低 ,发病 1例 ,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麻疹是扩大免疫规划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海宁市通过麻疹疫苗接种,其发病率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为了解海宁市麻疹流行特征,进一步探讨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与措施,现对海宁市2005—2009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东莞市三十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罗葵安,黄锡滔麻疹在儿童中发病率高,呈周期性流行,开展麻疹疫苗免疫后,发病率逐年下降,为掌握其发生和流行规律,以利于制订防治对策,现将我市1965~1994年麻疹流行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来源我市历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和计划...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近几年南宁市麻疹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对2005~2011年南宁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病人数按报告地区查询。结果:2008年南宁市麻疹发病率回升,强化免疫后发病率逐步下降。7岁以下年龄的病例居多;城区发病明显高于县份;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月起发病增多,3~8月达到高峰;2010年和2011年强化免疫率达95%以上。结论:以麻疹疫苗接种为主导措施,间歇性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麻疹疫情监测管理和分析,尤其是完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减少免疫空白,保护易感人群符合我市当前的麻疹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绍兴市越城区自开展麻疹疫苗接种以来,麻疹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由于近年来外来人口的不断涌人,本地易感人群的积累,呈现发病不稳定的趋势。为探讨符合本地的控制、消除麻疹对策,现对2003--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质量麻疹疫苗接种是消除麻疹的主要策略,我国自1978年将麻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尤其是1986年实施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程序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下  相似文献   

15.
沈玉华  王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572-4573
[目的]分析浙江省嘉善县1951~2005年麻疹疫情现状,为制订加速控制和消灭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麻疹疫情年报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嘉善县1951~2005年共报告麻疹40 711例,年平均发病率224.90/10万,总死亡率3.60/10万,总病死率为0.63%,自1967年起无死亡病例报告,各阶段麻疹发病在时间上和年龄上都呈现不同特点。疫苗使用前呈锯齿状,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发病以2月份为高峰,而疫苗使用后周期性规律消除,8足月以下和成年麻疹比例明显升高,发病高峰推迟,以4、5月份为高峰。[结论]麻疹疫苗接种是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高覆盖率的常规免疫结合强化免疫和有效的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的策略,同时建议调整免疫程序,对初中毕业生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6.
8月龄内婴儿麻疹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往麻疹主要在儿童中流行。但是随着麻疹疫苗接种的普及,麻疹的发病人群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病年龄呈两极化发展,婴幼儿和成人的发病率增高。我院2006年1—6月收治40例8月龄内婴儿麻疹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0-2005年昆山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玉蕾 《职业与健康》2007,23(2):128-129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深入,昆山市90年代麻疹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年平均发病率为2.73/10万。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近6a麻疹的发病率出现大幅上升,6年间最低发病率4.5/10万,最高发病率53.5/10万,疫情出现1年间隔的周期性。为今后控制麻疹提供依据,现将6a间麻疹发病作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麻疹疫情防控体系的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县1965年开始麻疹疫苗接种,1984年开展强化计划免疫工作之后,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但2003--2004年发生5起麻疹暴发,散发病例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我中心从强化免疫规划、疫情监测、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努力构建疫情防控体系,成效显著,2005年至今我县没有发生一起暴发疫情,且散发病例也控制在较低水平(2.06/10万),现就我县麻疹疫情防控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乐山市麻疹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探讨麻疹强化免疫对该市麻疹发病控制效果。方法对1996—2008年乐山市麻疹年龄别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乐山市麻疹流行呈周期性特征,0~4、5~9、10~14岁组麻疹发病的周期性明显,与全市麻疹总体发病周期性特征一致,3~5年出现1个流行周期。实施强化免疫后,2008年麻疹总发病率,0~4、5~9、10~14和15~19岁组发病率明显下降,分别与1996—2007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5~9岁组病例构成分别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40%下降到2005年后的30%,20~24岁组发病构成由20世纪90年代的不到10%上升到2005年的28%,实施强化免疫后达到34.55%。结论1996—2008年乐山市麻疹低年龄段易感人群麻疹发病呈周期性流行特,强化免疫可快速降低低年龄段人群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据义乌市卫生防疫站疾病监测统计资料表明,1998年1~12月份我市共发生麻疹病例51例(本地人口),年发病率为7.84/10万,稍低于加速麻疹控制第二期目标--年发病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外地人口发病数为16例,占总发病数的23.88%,形势较为严峻.为此,我们对城区范围内11个行政村,13个居民区1994~1997年现住儿童的建卡情况、麻疹疫苗接种情况作了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