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粘液放线菌形成的单菌种生物膜的结构以及胞外多糖在生物膜中的分布。方法采用微生物厌氧培养技术将粘液放线菌在玻璃片上形成24h单菌种生物膜,用荧光染料Fluorescein、BODIPY和Calcofluor进行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其形成的生物膜结构和其中胞外多糖的分布。结果玻璃表面粘液放线菌粘附形成致密的生物膜,大量微菌落和沟壑间隙是其所形成生物膜的特征。临近粘附表面的生物膜基底部位细菌密度较低,而中部则较致密。生物膜中胞外多糖分布与菌落中的细菌分布一致。结论粘液放线菌依靠其合成的胞外多糖聚集形成了生物膜。  相似文献   

2.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笑洋  邱晨 《广东医学》2012,33(10):1509-1513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之一,是重症监护室内肺部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且极易产生获得性耐药,可通过β内酰胺酶及氨基苷类钝化酶等灭活酶的产生、抗生素作用靶位改变、降低膜通透性、主动外排系统排出及形成生物膜等方式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其中生物膜的形成为细菌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是许多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和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生物膜形成后特殊基因的表达也是生物膜对抗菌药物耐药的一个原因.本文重点论述PA生物膜耐药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是细菌耐药性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许多慢性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和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BBF可以通过形成特殊结构,影响机体免疫系统来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还可通过抗生素渗透限制、营养限制和形成特殊表型来实现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4.
基于脂质体或聚合物的纳米粒药物释放系统(DDS)可改善非经肠给药的药理学和治疗性质。早期阻碍微粒型 DDS 临床应用的许多问题已被克服。几种药物的 DDS 制剂已用于临床。此外,根据蛋白质学和基因组学研制出的新药的体内释药系统及其配体靶向疗法应用的优点已引起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5.
生物膜是细菌生长的动态过程,其产生的胞外成分可增强细菌对宿主防御机制和抗生素的抵抗力。耐药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将是临床感染治疗与控制的一大挑战。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高毒力型肺炎克雷伯菌与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可引起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难以治愈,其生物膜的形成使这种情况更加严峻。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及其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为临床抗感染治疗与控制带来新的思路。本文主要从菌毛、多糖、群体感应系统和外排泵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细菌生物膜及其相关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群 《右江医学》2007,35(1):95-96
自从抗生素问世之后,细菌感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到了控制。尤其是急性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往往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但近20年来人们发现,抗生素用量不断加大而疗效却难以令人满意;抗生素不得不更新换代,然而耐药菌株则不断涌现。这其中的原因固然与滥用抗生素使得细菌变异加快有关,但也与细菌生物膜类感染密切相关。从目前所掌握的临床研究材料来看,长期慢性细菌感染、抗生素耐药现象和医院内感染都与细菌生物膜类感染相关,据估计大约65%人类细菌性感染是由细菌生物膜细菌引起的。同时细菌生物膜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抗性很强,感染部位的细菌一旦形成生物膜或生物材料污染的细菌形成了生物膜,即使使用正常剂量成百倍的药物也不易治愈,成为临床上难治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问题,尤其是慢性和难治的感染性疾病,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7.
医学植入物的应用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发展,植入物相关感染的发生也在院内获得性感染中占据重要地位。细菌黏附在植入物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下的细菌即为生物膜细菌。生物膜细菌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具有极强的抗生素抵抗性,是医学植入物感染最重要的致病机制。预防生物膜的形成、加速生物膜的降解、杀灭生物膜细菌是预防和治疗植入物感染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经壳聚糖处理后的变形链球菌脱落菌与生物膜细菌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在盖玻片上形成48 h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加入浓度约为2.5 g/L,相对分子量为2000的壳聚糖溶液,作用15 min,分别收集脱落的变形链球菌及生物膜细菌,分别提取RNA,逆转录为cDNA后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经壳聚糖处理的变形链球菌生物膜脱落菌与生物膜细菌存在较多的差异基因.其中,参与转运功能、感受态、信号传导的基因在生物膜细菌中显著上调,介导蔗糖依赖性粘附,参与生物膜形成,诱导耐酸性反应的产生;同时,参与能量代谢和转录调节的基因在生物膜细菌中显著下调.结论 壳聚糖通过影响粘附、耐酸相关基因、信号传导相关基因使生物膜细菌脱落.  相似文献   

9.
 生物膜是指单一或混合微生物附着于生物或者合成的表面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微生物聚集体,其组成成分包括微生物自身及其分泌的多糖基质、纤维蛋白及脂质蛋白。生物膜除了能够帮助细菌耐受多种环境压力,例如紫外线、噬菌体等,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阻碍抗生素进入和扩散,是病原菌耐药性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在治疗病原体感染的过程中,选择一种有效的抗菌药物是必要的,但对于形成生物膜的微生物如何将抗菌药物有效地传递至生物膜从而彻底治愈成膜病原菌感染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本文就抗菌药物传递至生物膜的运输方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Escherichiaeoli,UPEC)粘附素基因抽a与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关系,探索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临床分离的50株UPEC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分别从生物膜阳性组与阴性组PCR扩增抽a基因,比较两组访a阳性率的差异。【结果】50株UPEC中34株能够形成生物膜。生物膜阳性组与阴性组中iha基因分布率分别为85.29%和56.2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PEC形成生物膜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粘附素基因iha与细菌形成生物膜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脂质体是一种定向药物载体,修饰脂质体是在脂质体表面修饰或接裁聚合物、糖基、蛋白及苷等物质,使其具有靶向对特殊组织的特性,使脂质体制剂具有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的能力,属于第三代和第四代脂质体技术。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脂质体表面修饰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修饰脂质体制剂和作用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全球注射剂市场销售额达830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16.3%。据预测,2002~2008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0%。注射剂新技术涉及采用生物降解聚合物为储库型(Depot)凝胶基质或以其为载体将药物制成微球、微囊或脂质体等微粒缓释药物,纳米过滤,预填  相似文献   

13.
细菌生物膜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冬梅  赵秀媛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251-2253
细菌生物膜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附着于物体表面而形成的由细菌细胞及其分泌的含水聚合性基质(主要为胞外多糖)等所组成的膜样多细菌复合体。生物膜是细菌适应生存环境而形成的与游走态细胞相对应的存在形式,它具有很强的抵抗机体免疫和抗生素的能力,在临床上形成难治性感染。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生物膜的形成、基因调控、检测,讨论了其致病和耐药的机制以及防治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材质导尿管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杜虎  陈在贤 《重庆医学》2004,33(4):572-574,578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导尿管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不同物理方法对不同生长时期生物膜的清除效应.方法体外用平板法,经过7d孵育在4种导尿管材质膜片上均培养出生物膜模型.采用乳胶镀膜、硅胶镀膜、纯硅胶和红橡胶等不同材质导尿管的膜片制备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通过菌落计数法了解粘附于导尿管材生物膜内细菌菌落数量与材质的关系;用冲洗、冲洗 涡旋振荡、冲洗 超声振荡3种方法处理附有不同生长时期生物膜的导尿管,通过菌落计数法了解3种方法对不同生长时期生物膜的清除效应.结果以乳胶镀膜和硅胶镀膜所分离出的生物膜内细菌最多,分别为1.91×107CFU/cm3和1.20×107CFU/cm3;以纯硅胶上所分离的生物膜内细菌最少,菌落数为2.7×105CFU/m3,红橡胶上所分离的菌落数稍高于纯硅胶,为6.5×106CFU/cm3,四者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不同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生物膜形成的初期(2d),3种处理方法具有相同清除效应;但当生物膜趋于成熟后,单用冲洗方法难于将粘附细菌洗脱下来,3种方法的效应强弱顺序为:冲洗 超声>冲洗 涡旋振荡>冲洗.结论不同材质导尿管与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生物膜的数量有一定关系,以纯硅胶和红橡胶尿管形成的生物膜数量较少,而乳胶镀膜和硅胶镀膜尿管形成生物膜数量较多.在生物膜形成初期,对导尿管一般冲洗能较彻底地清除粘附细菌.  相似文献   

15.
生物膜胞外聚合物是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由微生物产生,导致生物膜内细菌致病性增强的基础物质,在改变生物膜中微生物行为、毒力及耐药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对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的成分、结构、功能、研究方法及针对胞外聚合物的生物膜感染治疗策略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光动力学疗法影响人工菌斑生物膜形成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甲苯胺蓝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对体外人工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探讨光动力学疗法控制菌斑和防治龋病的可能机制. 方法 体外环境下,4种口腔常见致龋菌在牙釉质表面形成多细菌混合性菌斑生物膜,用光动力学疗法处理实验组菌斑生物膜,光敏剂浓度为0.1 mg/ml、光强为94.5 J/cm2;分别在生物膜形成的第1、3、7天用扫描电镜观察光动力学疗法处理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第1天可见到以链球菌为主的细菌黏附于获得性膜上;第3天各种细菌数量明显增多,形成谷穗状结构;至第7天时,生物膜形成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细菌表面及细菌之间可见大量基质和不定形胶状物.在第1、3、7天,光动力学疗法处理后牙釉质表面黏附的细菌显著减少,菌斑生物膜形成受阻.结论 光动力学疗法对菌斑生物膜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物膜胞外聚合物是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由微生物产生,导致生物膜内细菌致病性增强的基础物质,在改变生物膜中微生物行为、毒力及耐药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对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的成分、结构、功能、研究方法及针对胞外聚合物的生物膜感染治疗策略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王小奇  宁毅  卢芳国 《医学综述》2022,(7):1278-1284
葡萄球菌是自然界常见的形成细菌生物膜的化脓性细菌,生物膜形成使其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抵抗力,并与多重耐药的产生密切相关,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挑战.近年来,中药单体(中药提取的有效成分)由于耐药率低、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抑制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机制并探讨中药单体干预其生物膜形成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纯钛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永久性植入物之一。然而,微生物引起的相关感染会引起钛植入物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严重情况下会给患者带来二次手术的风险。钛植入物表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包括细菌菌落的黏附、重塑及成熟)是造成感染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对钛植入物表面进行改性来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减少术后感染的有效方式之一,该方法已成为骨科和牙种植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细菌在植入物表面黏附和成熟的过程,然后对纯钛及钛合金的表面改性方式及其抗菌机制作一综述,并结合临床抗感染方法中仍存在的问题,展望钛植入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牙菌斑是黏附在牙表面的一种生物膜,由细菌和基质构成,是以整体方式生存的微生物生态群体,牙菌斑中的细菌凭借生物膜这种独特结构紧密黏附在一起,能抵抗宿主防御功能和外界有害因子的灭杀作用。其形成过程为:牙齿清洁后数分钟内表面形成一种获得性膜,是由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到牙面所致,该薄膜质地均匀透明,不具备结构特征,2小时可厚达100μm,24—48小时增厚至400μm。形成3小时左右,即可有细菌移居于其上,开始是单个细菌出现在获得性膜上,之后以平均3—4小时更新一代的速度繁殖,24小时便可形成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牙菌斑。牙菌斑形成的速度和成分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口腔卫生情况、唾液质量、牙表面光洁度、局部pH值、氧和二氧化碳张力、饮食成分、细菌之间的依赖协同或竞争拮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