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保温方法对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开腹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各30例。A组采用输液加温+保温毯进行保温;B组采用输液加温+身体包裹进行保温;C组采用保温毯进行保温;D组采用身体包裹进行保温;E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保温,使用加温到37℃的腹腔冲洗液,用包布遮盖除消毒范围以外的裸露部位。观察5组病人手术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情况。[结果]E组术前、术后AP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比术前缩短;5组术后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较术前延长,A组、B组、C组、E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术后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组术后FI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较术前升高。[结论]不同保温方法对胃癌病人术后凝血因子有影响,手术过程中采用输液加温+保温毯的保温方法有利于稳定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5种术中低体温干预护理措施在肝囊性棘球蚴病患者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中的保温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囊性棘球蚴病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的患者192例,按保温方法不同分为身体包裹组、输液加温组、湿辅料加温组、冲洗液加温组、保温毯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2例,通过监测患者术中的肛温、鼻咽温,观察各种措施的保温效果。结果身体包裹组患者鼻咽温、肛温下降不显著(P0.05),湿敷料加温组显著下降(P0.01),保温毯组手术结束时的鼻咽温、肛温较开始时升高(P0.05),输液加温组及冲洗液加温组鼻咽温、肛温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中,鼻咽温、肛温自切皮后下降明显,最终稳定于35℃左右。湿敷料、输液和冲洗液加温组三组之间鼻咽温、肛温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分别与保温毯组和身体包裹组的温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保温毯组和身体包裹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囊性棘球蚴病的手术护理中,首选保温毯保温,其次为身体包裹保温,以保持术中体温稳定,减少或减轻因术中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使用保温干预措施对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为A组(对照组)、B组(充气加温毯组)、C组(液体加温+充气保温毯组),记录三组入手术室时、麻醉诱导后、切皮时、术中及手术结束时的核心体温变化。结果:3组患者核心体温变化趋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保温效果欠佳;B组能有效保护围手术期患者体温,但维持围手术期患者体温的稳定性差;C能有效的保持患者体温稳定。结论:充气保温毯+液体加温可有效地防止由于低体温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期患者的安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输液加温对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手术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1年3月在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择期行开腹手术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保温组(A组)44例,室温调节至23℃,非手术部位用不同形状棉毯保护,腹腔冲洗液加温至37℃;输液加温组(B组)43例,在常规保温基础上+电子加温仪加温静脉输入液体(37℃).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即刻,切皮时,切皮后30、60、90、120、150和18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变化,记录麻醉苏醒期的苏醒时间,寒战和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切皮和切皮后各时间点,A组患者的体温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5),寒战和躁动的发生率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全身麻醉下开腹手术患者采取输液加温措施可维持患者术中的体温稳定,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保温措施对肩关节镜术中核心体温的效果。方法纳入38例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A组和B组各19例,A组使用加温灌洗液保温,B组使用充气加温毯保温。比较两组术中核心体温及手术持续时间、术中液体灌洗量、术后寒战发生情况、术后第1天术侧肩关节疼痛评分。结果A组低体温发生率52.6%,B组低体温发生率2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54,P=0.097)。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两组体温均逐渐下降,但B组下降幅度较A组缓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时间=6.281,P=0.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液体灌洗量、术后寒战发生情况及术侧肩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加温灌洗液相比,充气加温毯保温对肩关节镜术中维持核心体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将充气式加温毯设置为不同档次的温度为剖宫产产妇进行术中保温对其血压、体温、心率、寒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腰硬联合麻醉后剖宫产产妇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38℃组(B组)和43℃组(C组),对照组为术中被服常规保暖,后两组入室后将充气式加温毯分别设置为相应温度加温。入室后即刻(T0)、麻醉后2 min(T1)、切皮时(T2)、胎儿娩出断脐带时(T3)、手术结束时(T4)五个时间点测血压、心率和体温,记录手术过程出血量及寒战情况,比较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收缩压在T2、T3、T4时刻B、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T4时刻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心率在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加温两组体温在T2、T3、T4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术中体温无显著波动;加温两组寒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后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加温毯有助于减轻产妇术中血压的波动和寒战的发生,对心率无显著影响;38℃保温档更有助于术中的体温稳定。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保温措施对全麻下开腹手术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1年3月我院全麻下择期行开腹手术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保温组(A组)44例、提高室温组(B组)43例和主动加温组(C组)43例。A组:室温调节至23℃、非手术部位用不同形状棉毯保护、腹腔冲洗液加温至37℃; B组:在常规保温基础上将室温调节至25℃ ; C组:在常规保温基础上 电子加温仪加温静脉输入液体(37℃)。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即刻、切皮时、切皮后30、60、90、120、150、180min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变化。结果 在切皮和切皮后各时间点,A组体温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皮后120min及以后各时间点,C组体温明显高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全麻下开腹手术患者采取主动加温措施可维持患者术中的体温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预防经皮肾镜取石病人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1日—2015年11月10日在我院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温冲洗液组、充气升温毯组、联合应用组3组,分别给予加温冲洗液、充气升温毯、联合应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3种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效果。[结果]3组术中60min、90min、120min以及手术完成时联合应用组体温下降明显低于加温冲洗液组、充气升温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组术前与术后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冲洗液组、充气升温毯组发生寒战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组护理满意率(92.5%)明显高于加温冲洗液组、充气升温毯组护理满意率(50.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括充气升温毯和加温冲洗液的综合护理应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可有效减少病人低体温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寒战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术中保温法对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与麻醉复苏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10月在本院进行腹部手术的2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C,D,E 5组,A组采用保温毯+冲洗液加温+输液输血加温; B组采用身体包裹+输液输血加温; C组采用保温毯; D组采用身体包裹; E组采用常规保温。记录患者麻醉苏醒时间,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手术前后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散射浊度法检测患者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记录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寒战、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为[51.86(13.57)]min,B组为[57.44(14.06)]min,C组为[70.99(20.11)]min,D组为[72.54(21.43)]min,E组为[78.69(30.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分别短于C,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A和B,C、D和E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5组患者NE,AD,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5组患者NE,AD,CRP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E组NE,AD,CRP水平最高,A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5组患者FIB,TT,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A组FIB,TT,PT,APTT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4组FIB,TT,PT,APTT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A组和B组FIB,TT,PT,APTT水平均低于C组、D组和E组,A组最低,E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A组至E组,躁动、寒战、心律失常发生率逐渐增高,其中E组躁动、寒战、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A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温毯+冲洗液加温+输液输血加温法能明显缩短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和应激反应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梁辉珍 《全科护理》2011,(3):216-217
[目的]研究联合保温措施在全身麻醉术后低温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后中心体温低于36℃的腹部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术毕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后采用单一保暖措施如加盖棉被,变温毯保暖,加温输血、输液,红外线辐射器照射;B组联合采用加盖棉被、变温毯保暖、加温输血、加温输液、红外线辐射器照射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结果]A组复温时间、苏醒时间、寒战发生率和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性复温措施对术后低体温病人更加高效、舒适,避免了寒战诱发的代谢和耗氧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保温方法对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苏醒时间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市东方医院行普外科开腹手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输液输血加温+冲洗液加温+保温毯组)、B(输液输血加温+身体包裹组)、C(保温毯组)、D(身体包裹组)、E(常规保温组)五组各40例,评价并比较五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应激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A组最短,E组最长;麻醉恢复期心律失常、寒战、躁动的发生率A组最低,E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五组患者的应激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毕,患者的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肾上腺激素(adrenal hormone,AD)、去甲肾上腺激素(noradrenaline,NE)]水平,A组最低,E组最高;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B、C、D、E组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A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输液输血加温+冲洗液加温+保温毯保温的多模式保温方法有利于减轻普外科开腹术患者的应激反应、保护凝血功能、促进麻醉复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联合保温措施在全身麻醉术后低温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后中心体温低于36℃的腹部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术毕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后采用单一保暖措施如加盖棉被,变温毯保暖,加温输血、输液,红外线辐射器照射;B组联合采用加盖棉被、变温毯保暖、加温输血、加温输液、红外线辐射器照射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结果]A组复温时间、苏醒时间、寒战发生率和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性复温措施对术后低体温病人更加高效、舒适,避免了寒战诱发的代谢和耗氧增加。  相似文献   

13.
蔡惠凤  吴永红  苏丽婧 《妇幼护理》2023,3(22):5322-5324
目的 冲洗液加温联合充气式保温毯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1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采用冲洗液加温联合充气式保温毯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体温变化、康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中、术后,观察组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复苏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并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中使用加温纯棉线毯、电加温毯、电加温毯与加温腹腔冲洗液复合保温等3种不同保温措施对病人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麻下行开腹手术病人90例,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根据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3组:线毯组采用覆盖加温至50 ℃线毯的方法保温;电加温毯组采取覆盖42~46 ℃电温毯的方法保温;复合保温组采用电加温毯和加温至37 ℃的腹腔冲洗液2种方法保温;每组各30例.记录病人入院时、麻醉后、切皮时及之后每30分钟、手术结束时的肛温.结果 线毯组中,入室温度为(37.0±0.3)℃,麻醉后温度为(36.8±0.4)℃,与入室温度相比,P=0.045<0.05,有显著性差异;切皮时、切皮后30 min及以后时间点与入室温度相比,P值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电加温毯组中,入室温度为(36.7±0.2)℃,麻醉后及其后各时间点温度与入室温度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复合保温组各时间点温度与入室温度比较的结果与电加温毯组相同.各时间点3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麻醉后F=0.393,P=0.676>0.05,无显著性差异;切皮时及之后各时间点间P值均小于0.01,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进行3组间两两比较的结果,电加温毯组与复合保温组间各时间点的温度无显著性差异,而线毯组与其他2组相比,切皮时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切皮后30 min及其后各时间点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切皮后30 min及其后各时间点的P值均<0.01,分别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温至50 ℃的双层纯棉线毯对体温变化没有影响,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温作用;使用温度为42~46 ℃的电加温毯和复合保温法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预防病人体温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冲洗液对经皮肾弹道碎石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行经皮肾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52例24℃~26℃(常温)为常温组,60例为加温组。常温组患者术中采用升温毯装置,加温组患者术中采用温液器将0.09%的盐水加温至28℃~30℃,再加升温毯装置,比较2组患者体温及术后寒颤发生率。结果加温组患者的体温在术中和术毕一直都很稳定,与基础值比较无差异(p>0.05);常温组的体温在术中和术毕均低于基础值(p<0.05),且常温组寒颤的发生率高于加温组(p<0.05)。结论加温冲洗液可有效减轻围手术期低温和降低术后寒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中使用加温纯棉线毯、电加温毯、电加温毯与加温腹腔冲洗液复合保温等3种不同保温措施对病人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行开腹手术病人90例,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根据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3组:线毯组采用覆盖加温至50℃线毯的方法保温;电加温毯组采取覆盖4246℃电温毯的方法保温;复合保温组采用电加温毯和加温至37℃的腹腔冲洗液2种方法保温;每组各30例。记录病人入院时、麻醉后、切皮时及之后每30分钟、手术结束时的肛温。结果线毯组中,入室温度为(37.0±0.3)℃,麻醉后温度为(36.8±0.4)℃,与入室温度相比,P=0.045<0.05,有显著性差异;切皮时、切皮后30min及以后时间点与入室温度相比,P值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电加温毯组中,入室温度为(36.7±0.2)℃,麻醉后及其后各时间点温度与入室温度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复合保温组各时间点温度与入室温度比较的结果与电加温毯组相同。各时间点3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麻醉后F=0.393,P=0.676>0.05,无显著性差异;切皮时及之后各时间点间P值均小于0.01,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进行3组间两两比较的结果,电加温毯组与复合保温组间各时间点的温度无显著性差异,而线毯组与其他2组相比,切皮时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切皮后30min及其后各时间点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切皮后30min及其后各时间点的P值均<0.01,分别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温至50℃的双层纯棉线毯对体温变化没有影响,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温作用;使用温度为4246℃的电加温毯和复合保温法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预防病人体温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进口充气加温毯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胃癌根治术,观察其对患者核心体温变化的影响,为临床有效开展围术期体温保护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使用改良充气加温毯和进口充气加温毯对患者进行体温保护,记录患者入手术室时,麻醉时,麻醉后30、60、90、120、150、180、210、240 min、手术结束时的核心体温.结果 改良充气加温毯组与进口充气加温毯组患者核心体温变化趋势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核心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充气加温毯可达到进口充气加温毯的保温效果,有效避免围术期低体温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戈丽丽  芮琳 《当代护士》2017,(12):118-120
目的比较灌洗液加温与充气温毯体温保护对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手术中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在全麻下行前列腺电切手术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保温组1,术中输注37℃灌洗液;保温组2,充气温毯体温保护,术中输注室温(23~25℃)灌洗液;对照组接受室温灌洗液。结果 3组患者年龄、体重、ASA分级、前列腺大小、手术时间、灌洗液体总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血压和心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对照组血压显著低于术前;3组患者术前体温和寒战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保温组2和对照组患者体温均显著下降,寒战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 TURP术中灌洗液加温的保温措施显著好于充气温毯体温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患者开腹手术中使用不同保温措施对其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患者46例,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棉被覆盖加37℃的腹腔冲洗液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充气式加温毯42~46℃加37℃的腹腔冲洗液保温措施.并监测术前、术中核心温度变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体温分别为37.2±0.16℃、37.3±0.1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后温度分别为36.5±0.28℃、35.8±0.23℃,与术前入室温度比较,两组体温均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10、30、60 min时的温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低体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充气式加温毯42~46℃加37℃的腹腔冲洗液的方法保温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能有效的降低术中、术后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腔冲洗液预热法对腹部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开腹胃肠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腹腔冲洗液预热法组(简称预热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输液前、腹腔冲洗前、术毕时心率、血压和体温的改变以及术毕气管导管拔管时间.结果:两组各时间点心率、血压差异均无显著性;预热组各时间点体温无显著变化(P > 0.05);对照组输液前、冲洗前体温无显著变化,但术毕体温显著降低(P < 0.05);与对照组比较,预热组术毕体温较高,拔管时间较短(P < 0.05).结论:开腹胃肠手术患者术中采用腹腔冲洗液预热法可有效预防术毕低温的出现,并缩短气管导管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