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索将视频探视系统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效果,探讨体现人文关怀、杜绝交叉感染的新型ICU探视与管理模式。方法将2007年9月至2009年1月期间入住创伤重症监护病房(trauma intensive careunit,TICU)的19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视频探视方式;将同期入住急救内科重症监护病房(emert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的2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入室探视方式,比较两个监护室物体表面的细菌数及家属满意度、监护室在班护士压力。结果观察组监护室物体表面细菌数采样的超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4,P<0.01);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探视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1,P<0.01);对照组调查的15名护理人员中,有13名工作压力过大,观察组调查的15名护理人员中,有3名工作压力过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1)。结论利用视频探视系统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探视不仅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而且较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缓解了家属的焦虑情绪,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探视管理成本,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探视时限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就诊入住ICU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属及患者意愿选择探视时限,其中30例患者纳入30 min探视组,50例患者纳入60 min探视组,记录患者院内感染情况,于入院第1天及入住ICU第4天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焦虑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ICU第4天HAMA评分、HAMD评分较入住ICU第1天明显下降(P 0. 05),60 min探视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30 min探视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60 min ICU探视时限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不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视频探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降低ICU相关性感染。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ICU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以2013年7月~2014年6月ICU患者11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限制性探视,每个床位每次探视允许1名亲属进行探视,每个床位每天探视总时间不超过15 min;观察组采用视频探视方式,每次探视时间控制在30 min。比较两组患者ICU相关性感染、家属满意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家属投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感染、血管内导管感染、消化道感染、焦虑、抑郁、护患纠纷、投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家属满意率、护士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探视能有效降低患者相关性感染,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心理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重症病房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儿科重症病房住院的患儿9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于医护人员护理技术、服务态度、住院环境、医患沟通四方面评分,并调查患儿及家属对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患儿家属对儿科重症病房护理质量在护理技术、服务态度、住院环境、医患沟通四方面的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儿科重症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新冠肺炎疫情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家属对暂停入室探视的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2月至12月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基于健康信念模型的ICU患者家属对暂停入室探视接受度的调查表及焦虑自评量表(GAD 7)对南京市4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17名ICU患者家属(便利抽样法选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9.5%的家属表示接受暂停入室探视制度,暂停入室探视的接受度与感知疾病严重性、感知疾病易感性、感知益处(条目5除外)、感知障碍各维度存在关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3.8%的家属认为应该允许探视终末期患者;85.5%的家属认为医护人员主动联系家属沟通病情可增加暂停入室探视的接受度。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入住ICU天数>30天、家属处于重度焦虑状态是影响暂停入室探视接受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下ICU患者家属对暂停入室探视接受度较高;应制定允许探视终末期患者和加强医护人员主动联系家属沟通病情制度;要特别加强与患者入住ICU>30天、处于严重焦虑状态的家属的沟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封闭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平均住监护室日数、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及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病情恢复快,平均住院日减少1~2d,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对患儿疾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护理能够从患儿的心理、病情、文化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护理,提高危重症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日;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及疾病知识知晓率,和谐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神科重症病房加强与患者家属探视时的有效沟通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以2010年1-6月入住精神科重症病房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3月入住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4-6月入住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在家属探视时采用传统沟通,患者家属询问时给予解答;观察组先对护士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封闭式管理中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200名入住新生儿科病房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家属认知程度评分、状态-特质焦虑(STAI)评分、焦虑变化情况、症状自评(SCL-90)结果。结果干预后患儿家属认知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 0. 05);干预后患儿家属STAI中状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 0. 05),特质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患儿家属SCL-90量表中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 0. 05)。结论在新生儿病房封闭式管理中对新生儿家属予以健康教育,可提高其认知水平,消除负性心理情绪,减少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士参与床边探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6月收治的312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由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接待家长行床边探视;将2016年4~6月收治的297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由管床医生或同组责任护士接待家长行床边探视。比较两组家属满意度、焦虑情况及医生对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家属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及家属焦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护一体化管床基础上,由责任护士代替轮休医生接待家长床边探视,能够较好提升医患沟通效果,分担值班医生探视工作量,改善家属就医感受,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信视频探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无陪患儿家长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入住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的家长12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探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微信视频模式;于患儿入院时、家长第1次探视后及患儿出院时对家长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儿出院时调查家长满意度。[结果]入院时研究组患儿家长焦虑评分为(48.35±5.19)分,对照组为(48.57±5.3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探视后及患儿出院时研究组患儿家长焦虑心理明显减轻,焦虑评分分别为(39.53±4.09)分、(36.85±4.21)分,对照组评分为(43.53±4.17)分、(39.98±4.5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7,P0.05)。[结论]微信视频探视可以降低患儿家长的焦虑状况,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视频系统实施无陪护患儿探视新模式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秀芳  汪在华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63-1564
目的探讨利用视频系统在PICU实施无陪护患儿探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从2005年开始,在重症监护病房安装语音摄像探视系统,由护士长主持每周两次视频探视,同时由责任护士担任讲解员。结果开展视频探视服务以来,病人满意率从85%上升到95%,危重患儿入住率保持在100%,服务半径由2004年的34.48%扩展到2007年的43.39%。为构建和谐平安医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结论视频探视最大限度地在情感上给予患儿家属有效的人文关怀,满足了无陪护患儿家长的心理需求,搭建了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实行APN排班结合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开始在重症监护病房采用APN排班结合层级管理,实行半年后,与传统排班方式比较患者(家属)满意度和护士的抑郁、焦虑评分。结果APN排班方式患者(家属)满意度95%,传统排班方式患者(家属)满意度71.3%;护士抑郁评分〈53分APN排班方式下16人、传统排班方式下8人·x^2MH=6.01,P〈0.05,护士焦虑评分〈50分APN排班方式下15人、传统排班方式下8人,X^2MH=5.15,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实行APN排班结合层级管理,既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又改善护士心身健康,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远程视频探视对缓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家长焦虑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NICU患儿3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限制性视频探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远程视频探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儿家长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患儿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配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程视频探视可有效缓解患儿家长焦虑状况,提高治疗配合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监护室患儿家属的压力源进行的分析,给予实施干预。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科住院的患儿家属300名为研究对象。心理因素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分析。针对压力源实施干预,干预前为对照组,干预后为实验组。干预后300例家属再进行前后的心理因素对比。结果通过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压力干预,增加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对新生儿监护病房环境和对我们医务人员工作的了解。使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均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和识别家属的压力源,减少其压力应激,实施护理干预及情感支持有利于满足家属需求,优化服务,减少医患纠纷,和谐医患关系,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闭路电视系统在新生儿病房探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科89例患儿家长作为观察组,采取闭路电视探视方式。另外采取出生情况、病种、治疗方案、父母情况相近的82例匹配作为对照,实行无探视。探视前后10min内用棉拭子对床栏、桌面、被褥及外露皮肤进行采样,对比两组标本表面细菌数合格率;同时比较患儿家属在患儿入院时、出院时进行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别。结果:探视前、探视后10min 内,观察组与对照组物体的表面细菌数合格率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家长的SAS与SDS评分有所下降,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家长出院时其焦虑与抑郁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出院时,观察组家长的焦虑与抑郁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下降,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闭路电视视频探视制度,在不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的同时,可以满足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视频探视制度在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外科监护室(SICU)和心内科监护室(CCU)患者共160例,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外科重症监护室作为实验组,患者采用视频探视制度;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作为对照组,采用进病房探视制度。观察比较视频探视制度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减少护理工作量方面所具有的优势。结果 视频探视制度优于进病房探视制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行视频探视制度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餐分段探视模式对增加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CCU)患者睡眠时间、减少焦虑及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将106例入住CCU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三餐时间分段探视)53例和对照组(下午集中探视)53例,比较两组患者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焦虑量表(SAS)的评分及睡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存在轻度抑郁症状,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有轻度焦虑表现,观察组处于正常水平,且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累计每天睡眠时间为(6.7±1.1)h,对照组为(3.6±2.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三餐时间分段探视,有利于改善CCU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睡眠情况,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但鉴于可能给患者家属造成的不便,仍需进一步完善CCU患者的分段探视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不同探视方式在ICU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至12月入住我院综合ICU的60名患者家属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4月入住的60名患者家属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以电话沟通为主的探视方式,研究组实施流程细化后的远程视频探视方式,比较2组不同探视方式下家属的满意度、焦虑感及ICU护士认同感。 结果研究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6.92±11.35)分vs(101.28±14.32)分,t=2.388,P=0.019];家属焦虑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33,P=0.020);ICU护士认同感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7±0.75)分vs(3.69±0.91)分,t=2.058,P=0.041]。 结论远程视频探视可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缓解其焦虑感,同时提高ICU护士的认同感,但仍需对其制度与流程进行优化,以减轻护理工作压力,从而促进探视模式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护患沟通艺术在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118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比较2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加强护患沟通前后患儿及家属的焦虑评分情况.结果 加强护患沟通后实验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患沟通艺术应用于小儿外科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改善了患儿及家属的焦虑心理,利于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家长对于PI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相关护理风险知情程度,探索医患沟通的重点人群、内容以及方式等。方法: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对2013年1~6月入住我院PICU患儿的136名家属进行护理风险知情度调查。结果:136名被调查家长中,对意外跌落、压疮、静脉炎发生、导管风险及使用约束风险知情度不高。年龄大于35岁家长对导管风险和静脉炎风险的知情度明显低于年龄小于35岁家属,而对这些护理风险的知情度在家长性别、文化水平、家长和患儿关系、患儿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儿家属对于PICU护理风险的知情程度非常有限,合理的护理评估指导下的有针对性的、及时的医护共同沟通,不仅能够维护患儿家属的知情权利,也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