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胡善联 《中国药房》2013,(44):4129-4132
目的:比较国内、外药品价格和费用控制政策,为中国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介绍国际上主要的几种药品定价方法,比较中、外药品定价方法的差别,并简述从供方和需方控制药品费用的方法。结果与结论:目前国际上主要实行成本加成定价、差别定价、国际参考定价、价值为基础的定价、价格谈判等多种定价方法。建议中国在制订相关药品政策时建立参考定价的参比国家群,并以此作为药品价格谈判的基准。此外,今后在制订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药品报销目录时需要广泛应用药物经济学的循证依据,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物经济学在我国"新医改"药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我国"新医改"政策,分析"新医改"政策对我国药政管理中的药品消费、药品价格、药品流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药物经济学能够加强药物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药物经济学指导药品定价、基本药物遴选、医疗保险报销、临床合理用药等,可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3.
“药物经济学是指导药品定价、制定相关政策的一个工具。”记者:药物经济学研究对制药企业的意义是什么? 李博士:在以前,药物上市之前只需要在临床上进行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通过美国 FDA的审批、药厂设备的验证之后,公司就会根据市场的情况对药物进行定价。但现在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4.
张丽芳  肖月  赵琨 《中国药房》2011,(20):1828-1830
目的: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在西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实施。方法:通过现场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当前西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初期面临的问题。结果:调研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制度不完善、招标配送制度不健全、药品利用不充分、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等。结论: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推进农村卫生综合改革;利用现代医药物流手段,规范基本药物招标和配送;适当调整药品目录,促进基本药物有效利用;规范药品定价,完善基本药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利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导药品定价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海涛  夏慧  李士保  李士雪 《中国药房》2007,18(23):1764-1767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导药品定价,以提高药品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首先指出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所能解决的问题即其应用必要性,然后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对药品的成本和收益进行评估,以对药品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药物经济学评价能够用于确定新药的价格范围,指导药品定价,促进药品定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沈洪涛  梁雪峰 《中国药事》2013,(11):1150-1153
目的 分析中国医院药品价格虚高的成因,探究改进政府药品价格管制的政策途径.方法 结合管制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及我国药品价格管制政策的实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 医院和医生倾向于使用高价药的行为是药品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的有效政策,是采用固定参考定价补偿措施激励医院与医生使用低价药.  相似文献   

7.
药物经济学已被许多国家应用到药品相关决策的制定过程中。虽然药物经济学在我国的研究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它对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讨论药物经济学评价在我国药品单独定价政策中的作用,以期待更多同行探讨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药品单独定价相关政策为保障消费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国家通过制定质量标准等办法对药品进行严格的监管,但由于制药企业在生产条件、原辅材料、工艺设备、技术水平、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同种药品在质量、疗效、安全性等方面也存在差异[1]。因此,为鼓励企业生产优质药品,更好地满足…  相似文献   

8.
药物经济学在“医改”方案实施中的具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莉 《中国药房》2010,(8):692-694
目的:为我国"医改"方案实施提供药物经济学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药物经济学知识,介绍并分析国内、外应用药物经济学的经验。结果与结论:药物经济学参与药品的各个相关领域,为药品定价、报销等环节提供科学依据。我国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促进药物经济学的发展,才能切实有效控制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使老百姓真正"管得住、用得上、用得起"药品。  相似文献   

9.
药物经济学的产生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用最小的资源、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及药品补偿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杨廉平  张新平 《中国药房》2012,(38):3553-3555
目的:促进我国药物经济学应用发展。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和探讨我国药物经济学应用的热点领域。结果与结论:当前我国药物经济学应用热点领域包括:以价值为基础的药品定价,促进药品创新,保障有效药物的可及性和效果;开展预算影响分析,从预算持有者的角度出发,关注药品服务变化、预算影响及经济可承担性;从决策者角度发挥药物经济学作用。药物经济学基于研究成果数量及其整合能力,能够在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政策决策时提供循证支持。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医药市场现状分析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郭胜民  范晓雯 《中国药房》2000,11(5):201-202
目的 :分析医药市场特点 ,为做好医药市场工作提供客观参考。方法 :回顾与分析了1999年国内外医药市场特点。结果与结论 :近期医药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消费结构更趋合理 ,中药植物药增长迅速 ,OTC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博爱县人民医院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4 837张处方,对其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处方有54张,占1.1%,表现在药物选择不当、用法不合理、配伍不合理。结论: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医师和药师的重视,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总结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概况.方法:对近期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形成机制、处方组成、体外质量评价及其在药剂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对亲脂性和水难溶性的药物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新型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14.
药物经济学评价在卫生决策中的国际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杨莉  胡善联  宫印成 《中国药房》2004,15(6):347-350
目的 :为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 :介绍国际上药物经济学评价在卫生决策中的不同用途。结果与结论 :我国应制订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并应用于药品定价、报销目录遴选、临床合理用药、疾病防治策略以及新药研发等卫生决策领域。  相似文献   

15.
我国药品流通领域现行法律法规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凌  杨世民 《中国药房》2003,14(3):188-190
目的 :为完善我国药品流通领域法律法规提供参考。方法 :对药品流通领域的药品生产企业、普通商业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和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适用的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结果与结论 :我们应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 ,形成适用于药品流通领域各个行业的较为成熟的药品流通法律体系。此外 ,还应增订有关跨地域连锁经营、连锁加盟和企业兼并、联合、合作及药品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6.
李义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8):599-60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提出减少退药的措施与对策。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0年12月门诊药房部分典型退药案例,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引起患者退药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物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自觉药物不对症;处方差错;医院信息系统问题;改变治疗方案;患者拒绝治疗;患者转诊或死亡;用药重复或大处方;医保费用问题。结论:加强医师及药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对患者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的告知,加强处方管理、医患沟通;完善退药制度,可以减少急诊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任莉莉  雷芳  张英 《北方药学》2012,9(6):79-80
目的:探讨不合理用药的类型及原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查我院2011年门诊处方3600张,对抽查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00张处方中共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352张,占9.8%。其中无指征使用抗生素占2.7%、重复用药占2.1%、过度用药占1.0%、给药方法不当占0.8%、配伍不当1.7%,其他情况占1.5%。结论:我院不合理用药水平低于文献报道,但是仍然需要改进。要减少问题处方,促进合理用药,需社会、医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相似文献   

18.
朱晓卓 《中国药房》2007,18(31):2475-2477
目的:明确假药与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律区别。方法:从法律内涵、监管部门、处理措施、法律责任等角度对假药与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与结论:假药与药品不良反应存在根本区别,在药品监管和使用过程中对此必须有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9.
杨莉  李野  赵健 《中国药房》2005,16(21):1604-1606
目的:为我国药政管理部门加强药品市场监管和医药企业开展药品营销提供参考。方法:阐释DTC营销的概念,介绍国 外药品DTC营销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预测其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DTC营销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且医药企业对 其兴趣有增无减,但尚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结论:药品DTC营销前景看好,如何引导其更加有效和积极地发展,已成为药政当局 和医药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北京市隆福医院门诊药占比的影响因素,探讨适合基层医院药占比控制的方法。方法:对北京市隆福医院2010—2012年第1季度各科室门诊量、门诊处方、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药品销售金额以及药价下调金额等指标进行分析,考察其对药占比的影响。结果:门诊药占比从2010年的68.37%降至2012年的54.27%。2012年与2010年相比每张处方的平均金额下降23%,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门诊药占比的下降,主要源于每张处方平均金额的大幅度下降而非检治费用的提高,其中行政干预以及药品调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