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梅毒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的患病特点,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贵州地区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1年-2013年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查(TPPA,RPR)结果以及性别、年龄、职业、住院科室等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2 753例住院患者样本,TPPA阳性而RPR阴性的患者梅毒感染率为6.00‰,TPPA和RPR均阳性的患者梅毒感染率为2.17‰。梅毒感染患者中男性886例,女性625例,男女比例为1.42:1,男性梅毒检出率高于女性,不同性别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1-2013年度住院患者梅毒检出率分别为7.17‰,6.47‰和10.71‰,住院梅毒感染者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占其中22.03‰。结论 2011-2013年度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率有上升趋势,住院患者中梅毒检测TPPA阳性而RPR阴性的患者梅毒感染率比TPPA阳性且RPR阳性的患者梅毒感染率高。临床上需加强对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的检测,并对梅毒检测TPPA阳性且RPR阴性的患者长期随访,以降低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性传播疾病     
20 0 4 0 4 6 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抗苍白螺旋体 Ig M抗体 /郑占才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中国艾滋病性病 .- 2 0 0 3,9(4 ) .- 2 30~ 2 32抽取不同类型、不同病期的 72例梅毒患者血清 ,分别进行 Ig M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 )、血浆快速反应素环卡试验 (RPR )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TPPA )。结果在未治疗的早期梅毒中 ,Ig M抗体一期梅毒阳性率为73.3% ,二期梅毒阳性率为 88.9% ;潜伏期梅毒中Ig M抗体阳性率为 2 6 .1% ,RPR和 TPPA均为阳性 ;在 9例治疗后 RPR仍为阳性的梅毒患者中 ,Ig M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和台山市孕妇人群中梅毒和HIV感染率,为江门市实施梅毒和HIV母婴阻断以及制定性病和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江门市市区及台山市各选取一家最大综合医院,一家市属妇幼保健院和一家乡镇卫生院共六个单位。各单位接诊的孕妇接受梅毒RPR和HIV初筛检测,初筛阳性者,分别做TPPA和HIV确诊试验。结果:六家医院共监测2000例,其中江门市区1000例中RPR、TPPA均阳性5例,阳性率为0.3%;HIV阳性并得到HIV确诊者1例,阳性率为0.1%。台山市1000例中RPR、TPPA均阳性16例,阳性率为1.6%;HIV初筛阳性并得到确诊者2例,阳性率为0.2%。二个市的乡镇卫生院RPR和HIV阳性数均为零。结论:台山市和江门市的孕妇梅毒的感染率不容忽视,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降低孕妇梅毒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ELISA法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 探讨ELISA法测定抗心磷脂抗体 (AC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 用ELISA法检测 6 7例梅毒患者血清中ACA水平 ,并对 2 2例ACA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进行RPR、TPPA检测。结果 :  39例RPR阳性的梅毒血清中 ,ELISA检测ACA阳性 2 3例 ,若以RPR为金标准 ,ELISA法检测梅毒的敏感性只有 5 8.97%(2 3 39) ;2 8例RPR阴性 (TPPA阳性 )的梅毒血清中 ,ELISA检测ACA阳性 1例。ACA的阳性率与RPR滴度呈正相关 (r=0 .995 ,P <0 .0 0 1)。 2 2例ACA阳性的对照血清 ,TPPA检测均阴性 ,RPR阳性 1例。结论 : 本研究提示ELISA法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ACA时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如RPR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1 160例住院患者梅毒血清检测,分析老年梅毒血清检测阳性结果,判断假阳性的可能,避免误诊.方法: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后抽血测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阳性者再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得出结果.结果:TP-ELISA检测检出阳性者8例,8例均为60岁以上老人,占总受检人数的0 69%;阳性者再次RPR确证,结果阳性2例,占总受检人数的0 17%; TPPA进行确证,结果阳性2例,占总受检人数的0 17%.结论:TP-ELISA法梅毒血清检测有假阳性,假阳性率为0 34%.因此,对于老年患者的梅毒血清学诊断,应在明确病史、实验室诊断相结合的同时,结合临床症状慎重确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法(RAWB),对化学免疫发光法(CMIA)检测部分梅毒阳性血清进行比对分析,拟排除假阳性。方法 63例CMIA阳性标本,包括有梅毒临床表现及输血前筛查阳性标本,依年龄分为:19~50岁(A组)35例,51~70岁(B组)12例,71~101岁(C组)16例。有明确二期梅毒临床表现16例(均为A组)。对每份标本进行TPPA/RPR、RAWB及欧蒙免疫印迹方法(WB)检测。结果 A组CMIA阳性率94.29%,可疑阳性率5.71%;RAWB阳性率88.57%,两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PA及RPR阳性率为88.57%和71.43%;16例有明确二期梅毒临床表现标本,CMIA、RAWB及TPPA/RP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B及C组:CMIA阳性率分别91.67%及81.25%,可疑阳性8.33%和18.75%;RAWB法检测阳性率33.33%及25.00%,阴性率41.67%和43.75%,两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MIA、RAWB及欧蒙WB三组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WB及欧蒙WB结果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IA方法快捷方便,但存在假阳性;在无明确梅毒病史而CMIA阳性的老年人、肿瘤、中风等患者,怀疑假阳性时,应进一步做免疫印迹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梅毒并发HIV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颅脑核磁共振成像、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2例脑脊液检查异常的梅毒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梅毒患者中男97例,女5例;平均发病年龄(45±3)岁。所有患者HIV初筛及确证试验均为阳性,确诊神经梅毒者51例,排除神经梅毒者51例。所有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均为阳性。脑脊液检查:35例RPR阳性,98例TPPA阳性,56例梅毒螺旋体(TP)-IgM试验为阳性,29例蛋白定量升高,10例WBC计数≥1.0×10^9/L。51例确诊神经梅毒患者中,一期及二期梅毒并发HIV发展为神经梅毒患者比例为14.7%,平均时间为9个月。结论:一期或二期梅毒并发HIV患者比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未治疗彻底的患者更易引起神经梅毒,脑脊液TP-IgM阳性率较高,早期梅毒并发HIV感染患者建议行脑脊液TP-IgM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梅毒血清试验阳性史的女性不孕症患者对其妊娠和胎儿的影响。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有梅毒血清试验阳性史患者的妊娠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者169例(1.40%):RPR阳性/TPPA阴性4例,RPR阴性/TPPA阳性19例,RPR、TPPA均阳性146例;经驱梅治疗后,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者42例:RPR阳性/TPPA阴性2例。RPR阴性/TPPA阳性13例,RPR、TPPA均阳性27例。98例患者通过辅助生殖成功怀孕,83例分娩出正常新生儿,16例在孕期;12例新生儿梅毒血清试验阳性,经驱梅治疗后10月内均转阴性,所有新生儿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中梅毒血清试验阳性的检出较高;有梅毒血清试验阳性的女性不孕症患者,通过规范驱梅或实验性治疗后,可进行辅助生殖且娩出健康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9.
梅毒血清阳性冠心病患者发生特异性心血管损害的危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TPPA阳性患者潜在的心血管损害,对TPPA阳性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复检,以TPPA、TPHA均阳性者为TPPA阳性组.同时收集同期住院的TPPA阴性的无其它血管、瓣膜合并症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TPPA阳性组146例,其中RPR阳性58例(39.7%).心脏彩超检查,主动脉根径(AA-d)(33.3±3.9)mm,升主动脉内径(Aao-d)(35.2±5.2)mm;主动脉瓣钙化62例(42.4%),主动脉瓣返流63例(43.2%),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且发生主动脉瓣钙化的危险是TPPA阴性患者的2.0倍;Aao-d值升高和性别也是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TPPA组中RPR阳性/阴性患者的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PA阳性患者尽管无病史支持,不能诊断为梅毒或梅毒性心脏病,但也不能忽视可能潜在的梅毒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均为中青年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性痴呆、精神障碍、癫癎样发作;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100%阳性.脑脊液TPPA100%阳性,脑脊液RPR阳性率80%;8例患者曾被误诊,6例患者经青霉素驱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麻痹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早期误诊率高;诊断要根据临床特点、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综合考虑.大剂量水剂青霉素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