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呼吸道护理、治疗护理、康复护理来提高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9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9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8.95%,临床护理满意度是98.95%,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11%。结论给予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悉心、科学的护理十分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肺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有效护理对延缓肺心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我们对治疗的32例老年肺心病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  32例患者,均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60岁~75岁,平均66岁;病程17年~25年,平均20年;近3年年住院日为60天~90天,平均78天。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均存在Ⅱ型呼吸衰竭及Ⅲ级以上心功能不全。护 理 体 会1 预防感冒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诱发肺心病急性加重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肺心病缓解期应指…  相似文献   

3.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心肺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全身疾病,好发于冬春两季,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目前无法治愈,只能临床缓解。对肺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健康宣教,对缓解肺心病的发展,减少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们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对68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采用多种  相似文献   

4.
1972年10月以来,共收治肺心病205例,其中作气管插管19例,气管切开34例。收治的肺心病患者在医护的密切配合下,病死率逐年下降。从对肺心病护理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做好护理工作对降低本病病死率起着重要作用。现谈谈我们的几点体会。一、病情观察: 1.对生命体征的监护:肺心病患者入院时多数病情危重、变化快,因此我们对新入院患者建立了连续监测制度,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心电图、水电解质平衡等。以往我们一直是由特护人工完成这些监护的,最近我们才开始应用一台自制的呼吸、脉搏、血压电子监护仪。通过监测,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为治疗和护理提供了客观参考依据。 2.对并发症的早期发现:护士同志接触病  相似文献   

5.
尹雪梅 《当代医学》2008,(16):116-116
目的 为了掌握慢性肺心病患者发病的时间规律,以便更好的做好肺心病的护理工作.方法 对肺心病患者的发病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月发病高峰期为10月~翌年3月,时发病病情加重高峰期为17时~翌时1时.结论 对肺心病人发病及病情加重高蜂期,护士应有所认识,以尽量消除发病诱因,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接收的8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4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护理干预后,显效18例(45%),有效20例(50%),死亡2例(5%),有效率为95%,较对照组有效率85%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有效缓解和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相似文献   

7.
汪钟灵 《中国医疗前沿》2013,(14):105-105,114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于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肺心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肺心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60例患者,除进行常规抗真菌药物治疗外,还通过优质护理,降低发病程度及发病几率。结果症状得以明显改善患者51例,通过复查45例患者真菌感染已经痊愈。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对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肺心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道症状,减少其真菌感染机会,为临床原发病的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掌握慢性肺心病患者发病的时间规律,以便更好的做好肺心病的护理工作.方法 对肺心病患者的发病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月发病高峰期为10月~翌年3月,时发病病情加重高蜂期为17时~翌时1时.结论 对肺心病人发病及病情加重高峰期,护士应有所认识,以尽量消除发病诱因,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心病发病季节与时间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雪梅 《当代医学》2008,(15):116-116
目的 为了掌握慢性肺心病患者发病的时间规律,以便更好的做好肺心病的护理工作.方法 对肺心病患者的发病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月发病高峰期为10月~翌年3月,时发病病情加重高蜂期为17时~翌时1时.结论 对肺心病人发病及病情加重高峰期,护士应有所认识,以尽量消除发病诱因,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肺心病患者采取舒适护理配合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7年6月本院诊断确诊为肺心病患者76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前者施行常规护理;后者施行健康教育+舒适护理。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的优劣。结果研究组总依从性97.4%与总满意100%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76.3%、81.6%,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对肺心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确切,可使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到提高,对密切护患关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分析骨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压疮发生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骨科重症监护病房2013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发生压疮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回顾性分析,总结骨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压疮发生因素,在文献调研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观察护理对策实施后患者的压疮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骨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压疮发生因素主要包括3个方面,分别为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营养因素,占比分别为20. 00% (16/80)、47. 50% (38/80)和32. 50% (26/80),在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后患者的压疮治愈率为100. 00% (80/80),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 25% (77/80).结论:在骨科重症监护病房引发患者发生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营养因素,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压疮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肺心病伴有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肺心病伴有呼吸衰竭患者15例作为本次分析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观察所有患者不良症状及风险因素的发生情况。结果:导管阻塞提早拔管的发生率为6.67%,监测成功率为93.33%;监测过程中并未出现穿刺局部发生感染现象,血管痉挛发生率为6.67%,右心室室性早搏发生率为6.67%,总不良症状发生率为13.34%。结论:血流动力学监测加之相关护理对策可以减少患者穿刺局部发生感染,降低血管痉挛、右心室室性早搏等症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疗效,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内科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全面的康复指导及护理,并将护理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全面护理,在这89例患者中,有81例患者痊愈出院,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01%,有8例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及治疗,终因呼吸衰竭、心衰或循环衰竭等原因而死亡,死亡率为8.99%。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降低其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治疗的64例肺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措施,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研究组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总有效是96.88%,对照组则为84.38%,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对比明显,研究组为90.63%,对照组则为75.0%,(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约占各类器质性心脏病18%~37%。我们在临床护理肺心病患者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与特点1.1临床资料呼吸科自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肺心病患者263例,其中男189例,女74例,病情好转出院246例,死亡17例,其中夜间死亡者11例。1.2临床特点肺心病心、肺功能代偿期,以慢性咳嗽、咳痰、喘息,活动耐力下降,伴有不同程度发绀等缺氧症状为主;肺心病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并发症可见肺性脑病、酸…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重症监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兵团第六师医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间接收的106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早期护理干预实施前后分组,将实施前2016年9月—2017年3月入院的53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实施后2017年4—10月入院的5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临床治疗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护理,两组患者的FEVl、FEVl/FVC、FEVI%等肺功能指标水平较护理前皆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ICU治疗时间、撤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32%,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是理想的护理干预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160-164
目的分析ICU谵妄患者应用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整体护理对其护理效果、住院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ICU谵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住院相关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观察组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谵妄患者应用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整体护理,能有效缩短病程,减少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慢性肺心病患者120例的护理体会。方法: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慢性肺心病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肺心病患者在基础护理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全方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结果:经治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59例好转,好转率是98.3%,住院时间平均为15.6d,58例患者满意,满意率为96.7%;对照组患者57例好转,好转率是95.0%,住院时间平均为27.8d,50例患者满意,满意率为83.3%。经两组患者比较可知,观察组的好转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性不明显,而平均住院时间及满意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外,再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全方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肺心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系统健康教育对提高自我管理意识的促进作用。方法:本研究随机选择2011年3月~2013年5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肺心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行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组48例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和自我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和生活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85.42%(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应用于肺心病患者护理过程中能极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有效地改善患者自我护理和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 1993年1月~2000年6月,我科收住老年肺心病患者138例,经过针对老年患者特有的心理护理及氧疗、抗感染治疗,心脏功能的监护等精心施护。死亡率大为降低,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要点阐述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38例中男87例,女51例,年龄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