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996年6月至2000年5月共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VA)92例 ,年龄6个月~11岁 ;男58例 ,女34例 ;咳嗽时间最短1.5个月 ,最长5年。29例首次发病 ,63例发作2次以上。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 ,予止咳祛痰、抗感染等治疗 ;吸入糖皮质激素组 (I-C组 )23例 ,吸入丙酸倍氯米松 ,100μg/次 ,早晚各1次 ;口服博利康尼和酮替芬组 (B -K组 )23例 ,博利康尼每次0.1mg/kg,每日3次 ,用至咳嗽消失后2周停药 ,酮替芬<3岁每次0.5mg,每日2次 ,≥3岁每次1mg ,每日1~2次 ;口服小剂量氨茶碱和酮替芬组 (A -K组 )24例 ,氨茶碱每次3mg/kg,每日3次 ,酮替芬用法同前。各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变应性鼻炎(AR)的疗法与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1-2006年将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3例AR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吸入糖皮质激素组(IC组),口服孟鲁司特钠组(MT组),吸入糖皮质激素加孟鲁司特钠组(I-M组).对照组予口服酮替芬<3岁每次0.5ng,每日2次,≥3岁每次1mg,每日1~2次.IC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定量气雾荆,每次125μg,每日1次,采用带有活辩的储雾罐辅助吸入,若患儿能够配合,嘱其闭口,用鼻呼吸,充分吸入罐内药雾.MT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盂鲁司特钠每天1次,每次5mg.I-M组为IC组与MT组治疗的组合.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2周、3个月后评价疗效.疗程结束后1年比较各组AR复发率及哮喘发生率.结果 治疗2周后,4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I-M组高于IC组和MT组(P均<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C组和MT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IC组与MT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年后AR加重或复发及哮喘发生率I-M组低于IC组及MT组(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C组和MT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IC组与MT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酮替芬在短期内控制AR症状有良效.但2周后如果疗效不佳应考虑加用其它药物.联合用药有协同效果.使用带有活瓣的储雾罐用鼻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加服孟鲁司特钠和酮替芬疗效最佳,且可减少AR复发及发生哮喘.  相似文献   

3.
新疆准东地区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疗法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患儿的疗效并随访其复发情况.方法 90例CVA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吸人糖皮质激素组(IC组)、口服沙丁胺醇缓释胶囊和氯雷他定组(S-L组)、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孟鲁斯特钠组(I-M组).对照组仅予止咳、祛痰、抗感染等一般治疗.IC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S-L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缓释胶囊联合氯雷他定片口服.I-M组在IC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孟鲁斯特钠.各组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6个月.结果 用药2周后,IC组、S-L组、I-M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6个月后,I-M组CVA复发率为17.39%,低于IC组(29.17%),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IC组CVA复发率低于S-L组(52.17%),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IC组、S-L组、I-M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不同疗法对CVA的疗效上,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孟鲁斯特钠疗效最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的诊断与治疗,减少误诊率,及早进行正规治疗。方法对4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6例给予博利康尼口服0.065mg/(kg·次),3次/d治疗,4例5岁以上患儿用β2受体激动剂万托林(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1喷,q12h,及辅舒酮(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每次1喷,q12h吸入,全部病例均口服酮替酚(<3岁每次0.5mg,1次/d,>3岁每次1mg,1次/d)3个月。结果40例中,38例疗效好,总有效率95.00%,其中显效27例,占67.50%,有效11例,占27.50%,无效2例,占5.00%。结论CVA有特殊的咳嗽特点,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特殊气味后加重,患儿大多有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口服博利康尼或吸入万托林和辅舒酮有效。慢性咳嗽,无感染征象,哮喘药物治疗有效、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应考虑CVA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和口服白三烯调节剂(LTM)对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疗效,探讨儿童CVA的最佳治疗方案,并探讨CVA发展为典型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84例年龄(3.9±1.2)岁(2~6岁)的CVA患儿随机分为ICS组(42例)和LTM组(42例).ICS组患儿通过定量气雾剂+储雾罐规律吸人二丙酸倍氯米松200 μg/d维持治疗,LTM组患儿每晚口服孟鲁司特5 mg维持治疗,治疗时间6个月,停用试验药物治疗后继续随访18个月.结果 ICS组平均止咳天数为(14±9)d,LTM组平均止咳天数为(13±9)d,两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2,P=0.25).在24个月的研究观察期间,ICS组出现喘息的比率(7.1%)明显低于LTM组(33.3%)(x2=8.92,P=0.003).喘息组患儿湿疹和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分别为47.1%和58.8%,明显高于无喘息组(分别为19.4%和31.3%)(x2分别为4.16和4.40,P均<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湿疹和变应性鼻炎是CVA发展为典型哮喘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7.668和3.855(P分别为0.002和0.049),而规律吸入ICS是有效的保护因素,其OR值为0.128(P=0.008).结论 CVA患者可转化为典型哮喘,接受ICS治疗的患儿出现喘息的比率低于接受LTM治疗的患儿,湿疹和过敏性鼻炎是CVA发展为典型哮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以及氨茶碱联合纳洛酮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出生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94例.分为3组:(1)氨茶碱组(30例),首剂负荷量4~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 mg/kg,每12h1次,静脉泵入;(2)枸橼酸咖啡因组(32例),枸橼酸咖啡因首剂负荷量20 mg/kg,24h后给予维持量5 mg/kg,1次/d,静脉泵入;(3)氨茶碱联合纳洛酮组(观察组,32例),氨茶碱使用方法同氨茶碱组,同时予以纳洛酮每次0.1 mg/kg加入9 g/L盐水2 mL中静脉推注,每12h1次,氨茶碱首剂使用6h后,即给予纳洛酮治疗,随后二者交替使用.观察患儿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和脑损伤发生率及病死率等相关情况,并记录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1.各组患儿在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产前孕母糖皮质激素应用、受孕及分娩方式、多胎妊娠、5 min Apgar评分、接受氧疗例数、辅助通气(包括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及机械通气)和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与氨茶碱组比较,枸橼酸咖啡因组和观察组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04,P<0.05);而枸橼酸咖啡因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患儿在病死率、氧疗持续时间、ROP和脑损伤发生率、耳听测试未通过率、出院时纠正胎龄、出院时体质量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方面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枸橼酸咖啡因组和观察组BPD发生率[9.4%(3/32例),12.5%(4/32例)]低于氨茶碱组[20.0%(6/30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患儿均未发现与用药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氨茶碱联合纳洛酮防治AOP疗效与枸橼酸咖啡因相似,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孟鲁司特钠佐治哮喘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佐治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哮喘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按哮喘严重程度常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800μg/d,观察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钠口服,5 mg/次,1次/d,连服3个月.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最大呼气流量预计值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可提高儿童哮喘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4~5岁学龄前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哮喘门诊和呼吸科病房收集学龄前哮喘儿童74例,分为沙美特罗替卡松组(n=37)和丙酸氟替卡松组(n=37),分别进行吸入治疗,症状量化评分,并定期随访,观察比较两组1周、1个月、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间日间评分、夜间评分在基线期、第1周、第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个月时沙美特罗替卡松组日间评分(0.16±0.09 vs 0.32±0.11,P<0.05)及夜间评分(0.04±0.01 vs 0.14±0.00,P <0.05)均低于丙酸氟替卡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组顺利进行降级治疗的患儿人数高于丙酸氟替卡松组(X2=4.57,P<0.05).结论 哮喘急性期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及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后均能较快得到缓解,其效果相似.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较吸人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对于哮喘缓解期症状的控制效果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哮喘吸入治疗依从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 探讨短期口服强的松片对婴幼儿哮喘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婴幼儿叶喘120例,以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常规为指南,制定个人长期吸入治疗方案,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加口服强的松,用量:10个月-1岁,每次2.5mg、每日2次;2-3岁,每次5mg,每日2次,连用6d。其他治疗二组相同。定期复诊观察患儿吸入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60例中吸入治疗依从性好29例(48.30%),依从性差11例(18.40%)。对照组60例中吸入治疗依从性6例(10%),依从性差24例(40.00%)。二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 短期口服强的松能提高婴幼儿哮喘吸入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酮替芬治疗儿童食物诱发哮喘(FIA)的疗效。方法31例FIA患儿均口服酮替芬0.03~0.05mg/kg,2次/d,共用4周,观察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变化及糖皮质激素使用次数,同时观察峰流速(PEF)变化。结果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3例。结论酮替芬治疗儿童FIA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